第6章 偶遇

永利監在幷州城南,汾河岸邊不遠。杜中宵到這裡的時候,正是中午時分。知監傅瑞帶着官吏迎在門外,見到杜中宵一行到來,上前見禮,迎入監內。

一進永利監,杜中宵便就見到空地上堆着的一大垛一大垛土鹽,上面只用草簾蓋着,佈滿塵土。由於雨水浸潤,腳下也白花花一片,好似走在雪地上一樣。

到了官廳分賓主落座,傅瑞吩咐上了茶來,討好地道:“籤判,此地井水多鹼,不能飲用。點茶的水是小的特命人從山上取來,是爲甜水。”

杜中宵飲了一口茶,面上沒有表情,隨口問道:“知監,怎麼這幾年積壓瞭如此多的土鹽?”

傅瑞道:“前些年與黨項戰事緊,缺少錢糧,從民間收買的鹽便就多了,以充軍費。自去年與黨項議和,這鹽便就沒了去處,積壓下來。”

杜中宵點了點頭,又問:“那前幾年收上來的鹽,賣往哪裡?”

“還能賣往哪裡?無非是近便州軍。戰事一起,又要買馬,又要糧草,處處要錢。朝廷哪裡有許多錢?收了鹽上來,一一作價,當作錢發給商戶百姓唄。”

杜中宵聽了,一時無語。說白了,就是應付前幾年的戰爭經費,收了鹽上來,當作錢使。至於這些鹽強配下去,百姓有沒有用,那就不是官吏們考慮的事情了。現在戰事結束,用錢少了,這些鹽便就積存在這裡,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若是不進行處置,就以外面的堆放條件,年深日久,沒幾年也就剩不下多少了。不過鹽場裡沒有了鹽,官府的賬上有,到時還是要想辦法銷賬。

看知監傅瑞和幾個人吏,都無精打采,衣服破舊,有的快淪落成乞丐樣子了,杜中宵心中的很多話也說不出來。土鹽積壓,上面也沒什麼錢撥下來,這些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喝了一會茶,杜中宵試着問道:“知監,你在這裡多年,可有辦法把積壓的鹽銷出去?外面露天堆着,日曬雨淋,總不是辦法。鹽銷出去,日子纔會好起來。”

傅瑞連連搖頭:“這鹽泥沙不少,味道又苦澀,賣給誰去?若不是官府強行抑配,就連新收的鹽課都賣不出去,更何況積壓的這些。籤判,不瞞您說,這鹽跟泥土也相差不多。我們這些管鹽監的,因爲積的鹽多,州里用鹽抵我們的俸祿,但凡有辦法,還會如此?”

說完,指了指自己身上破舊的官服,只是搖頭。

看看傅瑞,再看看站在一邊的幾位人吏,杜中宵也只能搖頭。因爲積壓的鹽太多,永利監的官吏都被用鹽充抵俸祿,幸虧還發一點祿米,不然吃飯都成問題。鹽發給他們有什麼用?外面堆得山一樣,若是能賣掉,隨便刮一點都發財,還用得着州里來發。

沉默了一會,杜中宵站起身來,對傅瑞道:“我們且出去看一看,收上來的鹽到底如何,存放得怎樣。知州相公派我來,是要把這鹽賣出去,不可馬虎。”

傅瑞等人根本不相信這鹽能賣掉,人人懶散,引着杜中宵到了外面堆鹽的地方。

隨手掀開草簾看了,杜中宵見這土鹽顏色發黃,疙疙瘩瘩一坨一坨,賣相極其難看。用手在一坨鹽上摸了一下,放入口中,只覺又苦又澀,鹹味並不顯著。顯然這鹽劣質得很,難怪賣不出去。幷州這裡北有党項的青白鹽,南有解州池鹽,都是天下有數的好鹽,這樣的土鹽賣給誰去?

走了一會,看着身邊堆着一座一座鹽山,杜中宵也只能嘆氣。都怪自己一時不察,說得口快,上了這一個當。現在騎虎難下,着實難辦。這不能怪州里官員坑自己,是自己不瞭解情況。

這一座一座鹽山的一邊,便是汾河的碼頭。往常鹽賣得好的時候,便是直接在碼頭髮鹽,沿着汾河運往其他州縣。碼頭那裡曾經也很繁華,現在依然有許多舊房子。

一路走到汾河邊,只見河水迅猛,不見一艘船,甚是荒涼。幷州正當汾河從山裡衝出來的出口,到了夏秋季節,河水暴漲,是不適宜通航的。現在雨季剛剛過去,只是偶有船行。

在河邊站了一會,杜中宵心中煩躁,對陶十七道:“你與鹽場裡的人到鎮上買只羊,宰了煮肉,我們飲幾杯酒。此事看來要慢慢想辦法,一兩日間是回不了州城了。”

陶十七叉手應諾,招呼兩個吏人,一起到鎮上去。那些吏人本來沒精打采,一聽說買羊吃肉,頓時精神起來,自告奮勇跟着陶十七去鎮上。

杜中宵指着旁邊的一處空房道:“走得煩了,我們到那裡歇一歇。”

到了空房前,見這本來是一處店鋪,賣些吃食的,棚子下襬了幾副桌凳。幾人在棚子坐下,十三郎和幾個人吏到裡面轉了一圈,出來道:“真是好彩,裡面竟然有鍋盆,正好拿來煮肉。”

杜中宵也懶得問爲何不到官吏的住處去,任由幾個人從汾河裡打了水來,刷洗鍋盆。

看了一會風景,杜中宵問身邊的傅瑞:“我看收上來的鹽極是劣質,泥沙又多,顏色又黃,難怪賣不出去。知監,我們若是重新煮過,成雪花細鹽,不知好不好賣?”

傅瑞連連搖頭:“籤判,沒有用的。附近多有民戶煮鹽,本來不缺,前些爲了戰事收買糧草,抑配得又多。家家不知堆了多少土鹽,再是好鹽也難賣。”

杜中宵聽了,頗爲無奈。本來鹽的質量就不好,還沒有市場,此事難辦了。

永利監本就是縣級,出了鹽場不遠,便就是鎮子。用不了多少時候,陶十七便就買了羊來,與十三郎和人吏一起,就在汾河邊宰殺乾淨,連肉帶骨扔進大鍋裡,煮了起來。

看看煮得差不多了,傅瑞高聲道:“到那邊鹽堆裡取些鹽來,放進鍋裡。土鹽雖然味澀,煮肉卻是極好。用土鹽煮的羊肉,沒一絲羶味,卻是別處不及。”

兩人吏人應諾,快步跑到鹽場,捧了兩大捧土鹽,撒到了鍋裡。又有人到河邊尋了些野蔥野蒜之類的調料,一起放進鍋,大加了兩把柴。

不大一會,便就香氣四溢。陶十七取了一大塊煮爛的肉,放進洗乾淨的盆裡,端給杜中宵。

杜中宵被鹽場這絕望的處境刺激了,連叫陶十七取帶的烈酒來,分給衆人。

喝了一碗酒,直覺得渾身發熱,杜中宵呼了一口氣,纔有些回覆過來。

正在這時,一艘小船從上游下來,到了跟前,船頭站着的一個人道:“好香的味道!我們是遠來的客人,走得肚餓,官人願意把肉分潤一些難我們嗎?”

杜中宵喝得有些厭煩,正想有人陪自己喝酒,便道:“要吃肉喝酒,儘管上岸!”

那人道一聲謝,把小船搖過來,在碼頭那裡繫了,三個大漢上了岸。

上前唱諾,杜中宵見三人戴着范陽笠,裹着皮袍,不似普通商人。讓他們坐了,問道:“看你們不是經商的,不知什麼來歷?”

前面的一個漢子道:“官人猜得差了,我們正是經商。在下馮原,這一位是衛八郎,那一位是魯行遠,做些皮毛生意。我們從北邊榷場裡買了契丹人毛皮,正要去西京洛陽。”

杜中宵看了看船上,這纔看清船艙裡都是上好的毛皮,堆得滿滿。宋和契丹在邊境地區有榷場,可以通商。皮毛並不受中原人民喜歡,在雙方的貿易中佔比不大,多是這些小商戶經營。

幾人坐下,公吏爲他們倒了酒,上了肉,杜中宵舉碗道:“客人遠來,且飲一杯。”

馮原三人舉碗一飲而盡,一齊憋紅了臉。把碗放下,馮原呼了一口氣,大聲道:“好酒,從來沒見過如此有力氣的!再來!”

杜中宵微笑。烈酒在中原市場並不大,這麼多年了,糟白酒就足以供應市場,根本就沒有專門釀白酒的動力。但對北方人來說,由於氣候嚴寒,感覺就不一樣了。越是往北,越是喜歡烈酒。

幾人喝酒吃肉,馮原說着到契丹的見聞,倒也熱鬧非常。

喝了一會酒,馮原對衛八郎道:“我們豈可白用別人酒肉?八郎,到船上取些毛皮,作爲謝禮。”

杜中宵本待拒絕,一眼看見身邊的傅瑞滿臉喜色,又看他身上破舊的官袍,沒有出聲。自己可能不在意這些東西,鹽場的官吏可不同。他們窮得狠了,一點財貨都不放過。

衛八郎取了幾張毛皮,過來送給杜中宵:“些許禮物,還望官人不嫌棄。”

杜中宵讓陶十七接了,隨手摸了摸,道:“真是好物,只可惜沒有鞣製過,有些麻煩。”

聽了這話,馮原嘆了口氣:“不瞞官人,北地這種毛皮極多,價錢又便宜。只是他們手笨,極少有鞣製毛皮的匠人,只能這樣買回來,到了中原並不好賣。唉,不說中原,就是在北地,鞣製過的皮子也要價高几倍。可惜那裡又沒匠人,又少藥物,這錢賺不來。”

杜中宵心中一動:“若說鞣製毛皮,河東應該匠人不缺。只是漢人不喜此物,成不了產業。至於鞣皮的藥物嗎,那還不是應有盡有——”

說着,指了指身後的鹽場。

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23章 新家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150章 破城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138章 佈置第56章 身邊人第131章 放手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207章 不奉旨第54章 爭端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4章 三項任務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28章 夜談第61章 物是人非第67章 無法可想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36章 獻城第40章 壟斷經營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80章 另起爐竈第20章 官哪第90章 月餅第45章 葉縣改革第41章 爲考而學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65章 首戰告捷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148章 人選第164章 商量第96章 免稅第43章 示之以恩第24章 晴天霹靂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10章 要好處第13章 聲東擊西第36章 各奔東西第32章 危機第39章 雜談第61章 于闐商人第91章 菜地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3章 首告有賞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28章 三路齊出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31章 你想錯了第76章 試刀第66章 反殺第13章 破飛狐第37章 僵局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9章 應募者第117章 牢城營第112章 撞鐵板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52章 分岐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12章 武進士第6章 御史之論第110章 俗文化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46章 圍城第90章 狼狽爲奸第26章 合作第70章 試探第5章 刁難第91章 攜手致富第98章 只取朔州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7章 波折第204章 赴考第74章 風波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3章 官制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231章 細作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04章 賞識第90章 狼狽爲奸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28章 剛剛好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28章 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