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上下相制

杜中宵和蘇頌站在院子裡,看鐵匠打製農具。從最常見的鐵杴、钁頭,到鐮刀、斧子,諸般日常使用的工具,都可以由這些鄉間鐵匠自制。用的是價廉的熟鐵,品質不一,好多收集來的朽壞的舊器物,混在一起打製成鐵器。鐵器製成之後,最後一個火爐,把生鐵燒化了淋口。

這個時代鐵器已經普及,但好鐵難得,價格昂貴,用來打製農具不太現實,營田務也用不起。而不使用大量鐵器,不管是種工還是做工程,效率會低很多。

爛鐵的一個特點,就是無法進行後續的淬火熱處理。生鐵太硬,脆而易蹦易斷,熟鐵太軟,不能使用。補救的辦法,就是刃口淋生鐵。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提高刃口的含碳量,磨損之後,可以進行淬火磨利。再一個淋上的生鐵堅硬,既耐用,又越磨越利,特別適合農具。

在永城的時候,杜中宵曾經推廣過這種做法,經過多年實踐,技術已經成熟。

被杜中宵選爲模範村莊的五個營,有一個大的鐵匠鋪子,到了農忙和做工程的時候,鋪子裡的一部分鐵匠會分到各營,打製和修理農具。這裡,就是分到孫指揮這一營的鐵匠工作的地方。

最近修路,是營田務組織的第一個大工程,杜中宵和蘇頌巡視各地,瞭解治下的情況。

正在院子裡一片忙碌的時候,秦副指揮使進來,猶豫了一會,纔到杜中宵身前叉手道:“運判,指揮使又在外面跟人爭吵,還是龐都頭的那個村子。聽報的人說,龐都頭已經帶人停工,僵在那裡。”

杜中宵道:“已經吵了幾日了,怎麼沒完沒了!其他村都修得好好的,偏就是這個村子難纏!等到別的路段修好,卡在那個村子,到時不要怪我扣你們的錢糧!”

秦副指揮使無奈地道:“那個村子分的路段,有一片大的水澤,且生有不少大柳樹,確實比其他路段難修。一樣出力做工,一樣吃飯,他們自然不願意。”

杜中宵道:“讓百姓出力,是按工來算的,本朝歷來如此。分到你們營的路段,哪裡有水,哪裡有樹,哪裡有山石,衙門前面都算過,已經摺進了里程,你們一樣照着分到各村就是。哪個村子分到的地段不好修,里程便短,有什麼好爭執的!”

秦副指揮使面色難看,囁嚅道:“運判,本營分路段是按里程算的,並沒折算——”

杜中宵轉頭好奇地看着秦副指揮使:“你們不按衙門的規矩,自己做一套,也由着你們。衙門本來只是建議你們那樣做,並沒有強令。不過,不按衙門定的來,應當做得更快更好纔是,說明你們有更好的辦法嗎。現在進度反而落後於其他各營,可就說不過去了。”

秦副指揮使嘆了口氣:“不瞞運判,我們並不是不想按衙門定的來,而是實在做不來。以前我等在河邊拉縴,大字不識,哪裡會算修路要動多少土石,費多少工——”

杜中宵淡淡地道:“不會就學,一時學不會就去請人幫着做!你們強要按着自己的辦法來,就要承擔後果!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時限到了,路卡在你們這裡,我處罰你們兩位指揮使!”

秦副指揮使一時無語,站在那裡不知道該說什麼。

杜中宵前天就到了,也曾出去巡過兩次,但只是看,從沒有插手各村事務。孫指揮和龐都頭吵了好幾天,秦副指揮使向杜中宵報了幾次,杜中宵一直不聞不問。這種態度,也是龐都頭底氣十足,吵得越來越激烈的原因。指揮使做事不公,怪得誰來?

在秦副指揮使看來,事情解決很簡單。杜中宵帶了不少人,隨便派兩個出去,幫着把用工粗略算一算,重新分配給各村就解決矛盾了。自己幾次來報,暗示了幾次,杜中宵偏偏就是不如做。甚至秦副指揮使有時候覺得,杜中宵就是故意要看他們麻煩,到時候好處罰。

站了一會,見杜中宵絲毫沒有幫着解決爭端的意思,秦副指揮使只好嘆口氣,轉身離去。

蘇頌走上前,低聲道:“下面官員爭吵,朝廷臉面無光。左右無事,不如我過去看一看,幫着他們重新分配一下,各村公平,也沒這麼多爭端了。”

杜中宵道:“這一次是我們剛好在這裡,可以幫他們,以後呢?管着十個村子,這種日常爭端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能管幾次?這次是修路,過幾天還有挖渠,以後還有放水澆地,管得過來嗎?做到這個位子,就要學會這些事。糊弄一次,還能糊弄一輩子?”

蘇頌道:“這也怪不了兩位指揮使,他們以前屬下廂軍拉縴,現在來種地,不會也平常。官是朝廷封的,總不能不做。”

杜中宵搖了搖頭:“朝廷封官,也沒讓他們做一輩子。一月以前,我就命各指揮使和都頭,自覺得管不了屬下村莊,及時報營田務衙門,另外安排職事。官階不變,俸祿不變。結果呢?只有一個都頭兩個副都頭自願改了職事,現在青臺鎮做得好好的。哼,剩下的這些,自覺這個官做着簡單,而且管着這麼多地,這麼多人戶,好大威風,好大油水,就是不肯走!他們既然不走,就要把事情做事好好的!”

蘇頌嘆了口氣,心中覺得杜中宵過於急了,實在有些不妥。

急嗎?當然急。帶着兩萬人戶到唐州來營田,是做榜樣摸索經驗的。幾個月後,陸陸續續還會有更多的人來,營田範圍還要擴展到其他州軍。杜中宵選這個五個營做模範村莊,就是要摸索出經驗來,形成制度,以後推廣到其他地方去。到冬天天下州縣都會編條例,由朝廷統一彙集成冊,營田務也不例外。有了制度約束,後面的事情就會順利許多。

以前的印象,凡是古代社會都是人治,凡事由當官的說了算,實際遠不是如此。以現在來論,中書有中書條例,樞密院有樞密院條例,三司有三司條例,一州一縣還有自己的條例,朝廷彙總稱之爲州縣條例,實際上就是地方法規。手下一堆官員大字不識,營田務怎麼編自己的條例。

軍營裡面,文書之類的工作是由吏人負責的,長官只要會簽字畫押就行了。朝廷對官員的定位,是能帶兵打仗。甚至有的一路之帥,都大字不識。便如後世大名鼎鼎的楊延昭,楊家將的傳奇人物,據說就不識字。後果就是手中不少權力交給親信吏人,當然也少不了被他們坑。

現在地方,難道還要給村長里長配吏人伺候着?那樣營田務的很多工作都推行不下去。既然工作由吏人來做,爲什麼不直接讓吏人管?幹嗎要疊牀架屋呢?隨着一切走上正軌,基層官員要大量撤換,這是不得不做的事。杜中宵想讓這些人自己離開,把官位讓出來,鄉保之類的職位吏人化。可偏偏就有不少營都兩級的官員,捨不得手中的權力,不肯離開,杜中宵怎麼可能幫他們和稀泥。

上級怎麼奪下級的權?直接用事權財權硬壓,搞得劍拔弩張,這樣做太低級了,對自己也不利。最簡單的做法,是讓更下一級把人趕走。這是權術,杜中宵不喜歡用,現在卻不得不用。

龐都頭信心起來,發展到跟上司硬抗,本就是杜中宵希望看到的。自己人在這裡,不說話就是一種態度。孫指揮使和秦副指揮使這些人,做不了這份職事,拿不了這份錢糧,趕緊走了好換人。

用中下層官員把上層官員架空奪權,是太宗時候控制禁軍兵權的手段,即所謂的上下相制。幾十年過去,禁軍的軍官升遷,低到指揮使這種基層軍官,都是皇帝本人直接決定的。大宋皇權控制軍權,並不是靠樞密院和三衙,而是直接控制軍官。這種模式,有些類似於後世某位用校長身份掌軍權,從基層軍官起,就是由最高統治者直接提拔,一直保留有溝通渠道。

進士是天子門生,其實只是名義上,真正的天子門生是禁軍的各級軍官。他們被選入禁軍,再逐級挑選,到上四軍,到諸班直,最後圍繞在皇帝身邊。最後引對演武,被挑選出來做基層軍官,派到外面帶兵打仗。如果立了軍功,有皇帝本人做他們的後盾,升遷飛速。大宋最高級別的統軍大將,就是這麼兩類人,一是外戚和武將世家勳貴,二是從小兵被皇帝選出來,親手一步一步提起來的。

這種做法對軍隊的危害很大,會直接侵蝕軍隊的戰鬥力,典型的就是勝者不賞,敗者不罰,賞罰不均。前線軍令不行,見功就搶,有難就退,前線帥臣指揮不易。

杜中宵熟悉的兩個人,張岊是地方出身,靠着勇武軍功而升,現在做到鈐轄。狄青與他類似,西北軍功實際比不過張岊,現在已是一路帥臣,估摸着快要做到樞密使了。王凱則位於兩人之間,出身將門勳貴,但由地方系統升起來,做到管軍大將。

狄青是後來證明了能打的,還有一大堆跟他類似不能打的呢。

杜中宵對上下相制的危害一清二楚,他也不想用這種辦法來治理營田務,只是現在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罷了。所以現在龐都頭和孫指揮使鬧矛盾,杜中宵不吭聲,壓着不許指揮使迫害都頭,就是要讓更基層的官員爭取公平,把不稱職的官員逼走。他當然不能直接參與進去,更加不能出面支持龐都頭。那就犯了拉攏基層軍官控制中層軍官的毛病,成了奪權而不是爲了隊伍建設。

第29章 波及部族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依山而陣第91章 爭鬥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207章 慶賀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20章 農民舉人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78章 重炮第78章 錢來了第59章 地方矛盾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11章 未雨綢繆第70章 試探第7章 一拍即合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62章 分兵而進第22章 難題第45章 各有前程第37章 貪得無厭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83章 攻城受挫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章 分別對待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65章 提前反攻第71章 何去何從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青臺鎮第7章 一拍即合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55章 上下相制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102章 坐車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149章 伊州第95章 秋收第118章 投降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12章 已陷死地第58章 真香第10章 攻守易勢第39章 兩難第36章 集議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65章 胸有成竹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2章 連夜攻城第44章 新與舊第51章 各有封賞第56章 心生去意第46章 人心惶惶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72章 數字嚇人第35章 風雨欲來第11章 決戰第6章 偶遇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65章 強行收錢第52章 準備攻城第9章 鑄門炮吧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38章 峰迴路轉第90章 自去收埋第96章 出陣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258章 出首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08章 賞功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44章 異人第48章 雙刃劍第62章 追查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6章 糟民第95章 經銷商第44章 債券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208章 奇才第56章 依山而陣第49章 圍殲第136章 學校第2章 連夜攻城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88章 和爲貴第52章 一敗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