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猜題

飲了一杯酒,吳克久轉身看了看那邊幾個官員,滿臉都羨慕,什麼時候自己也到地位該多好。

杜中宵只覺得渾身不自在,他跟吳克久的恩恩怨怨,哪裡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的,哪裡想到在遠家鄉的京城還會再見到他。坐在那裡只是喝酒,也不說話。

蘇頌爲人穩重,看出杜中宵與吳克久和曹居成不合,又不知他們恩怨,更是沉默不語。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那邊葉清臣等人已經有了酒意,放聲談笑,不知不覺就涉及到了朝政。現在朝中大事最大莫過於西北,前方連戰連敗,後方焦頭爛額。最開始是派了夏竦去節制,後來又派范仲淹和韓琦爲副,卻未見起色。夏竦意在中樞,在西北混日子而已,讓朝中官員不滿。

吳克久百無聊賴,小聲嘀咕道:“党項蕞爾小邦,要錢無錢,要人無人,怎麼如此難制?朝中的相公們還是怕西北艱難,不肯到那裡吃苦,不然早就平定了——”

曹居成忙道:“你胡說什麼!這等朝中大政,可是我們這些人亂議論的?”

吳克久猛得警醒,再不敢胡說。好在在座的沒有官員,不然定有人認爲他輕浮。

蘇頌笑道:“我們讀書人,本就應該關心天下大事。不然,科舉策論多有關朝廷時政,到時又該如何作答?只要言之有物,哪裡會有人說些什麼。”

吳克久和曹居成面面相覷,都不說話。蘇頌的父親蘇紳是知制誥,朝中高級官員,平時見的聽的多了,見識自然不是他們小地方出來的讀書人可比。這種人當然可以議論朝政,說不定平時長輩還會鼓勵他們這樣做,但其他人怎麼可以。

蘇頌不理二人,轉身對一邊不說話的杜中宵道:“賢兄,此時天下無人不議論西北戰事,此事關係天下人的福祉。不知你對西北之戰熟不熟悉?”

杜中宵道:“我來自臨穎小縣,朝廷大事哪裡知道許多。只知道党項反叛,朝廷出大軍剿賊,卻一敗再敗。還是到了京城才聽說,年前一場大戰,連劉太尉都歿於陣前,越發無法收拾。”

蘇頌嘆了口氣:“不錯,劉太尉位列管軍,尊崇無比,陷於陣前實在驚人。這仗我看一時之間難以結束,只怕下次科舉,考題很可能與此有關。”

杜中宵微微一笑:“科舉豈會考這些。這等大事,主政者都說不清楚,舉子又能說出什麼。依我看來,此次科舉還是一個穩字爲主,多半不會與上次開科相差太遠。”

蘇頌愣了一下,沉思良久,默默點了點頭。他的身份不同,跟朝中大員接觸的機會多,仔細想一想便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西北戰起,朝中官員從震驚到大怒,從急於取勝到一敗再敗,根本就沒有估計正確過。特別是從去年到今年,敗仗一個接着一個,一個比一個惡劣,朝中風向已經慢慢變了。

對於西北戰事,主政者都沒個準主意,怎麼會去考舉子。朝中主戰派佔優勢不錯,但主和派一直都有,如果戰事不利,主和派的聲音會越來越大。在雙方拉鋸的關口,當然是穩字爲先。

杜中宵沒有本事去猜出題者的心思,但大的局勢結合前世的歷史知識還是把握得住。大宋沒有辦法滅掉党項,而且敗仗居多,這是歷史上的事實。現在朝中,正從開始的信心滿滿追求速勝,被一個一個敗仗教育向悲觀絕望轉變的過程中。在這個當口,科舉應該不會涉及西北戰事纔是。

在前世的印象中,蘇頌是個在科技史上留名的人物,有些對杜中宵的胃口,便多說了幾句。

嘆了口氣,蘇頌道:“現在天下無不觀望西北,只盼快些平定叛亂,國泰民安。聽賢兄所說,對西北戰事貌似並無信心,卻不知怎麼會如此想?”

“西北一敗再敗,禁軍不堪用,已是明擺着的事情。禁軍不堪用,這仗還怎麼打?養軍是天下第一花錢的事情,偏偏現在要缺錢,缺錢便不能編練新軍,所以西北戰事樂觀不起來。然党項小邦,要想真威脅中原實際也做不到。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以後無非如此。我們讀書應科舉,知道這些儘夠了,至於爲國解憂,不是這個時候能做的事情。賢兄,你說是也不是?”

蘇頌點了點頭,杜中宵這話不錯。要考進士,只要知道大的朝政方向足夠了,治國安邦之策不是這個時候提的。還是安心讀書,好好考上進士纔是。

跟別人相比,杜中宵的基礎不牢,此時全部心思都在應付科舉上。國家大政,只是關心一下大的方向,不要在考試中寫偏了就足夠。從真宗與契丹的澶州之盟,大宋和平了二十餘年,不聞兵戈,過了這麼多年好日子,軍事也荒廢了。和平年代感覺不出來,一到了用兵的時候,禁軍的外強中乾便暴露無疑。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幾條妙計就可以的。

党項反叛之前,大宋看似繁華似錦,實際已被真宗時的東封西祀掏空了身子。西北亂起,便如烈火烹油,一切矛盾都尖銳起來。現在還剛剛是開端,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中宵現在是一個小老百姓,哪裡會去關心那些。眼前最重要的,是考上進士,給自己搏一個前程。

吳克久見杜中宵和蘇頌聊得熱烈,不由心中忌恨,道:“党項不過是化外小邦,人窮地瘠,哪裡能夠支撐起大戰!先前朝廷只是用人不當,只要選派得力將帥去,這種小亂還不是很快就平定了!”

杜中宵看着吳克久,微笑着搖了搖頭。他懶得跟這種人說話,形勢所迫,能坐在一起就是他最大的底線了。以後自己發達了,一定要好好教教他怎麼做人。

蘇頌道:“吳兄說得差了。自太宗皇帝起,党項便屢屢反叛,現在已尾大不掉。打蛇不死,必受其害,現在就是党項反噬的時候。想着速速平定,多半難以成事。”

杜中宵站起身來,對幾人道:“這些朝廷大事,我們不知究竟,又有什麼好議論的。你們且在這裡說些閒話,我去看看那邊酒蒸得如何。我是王官人叫來替他蒸酒,不好出差錯。”

說完,向幾人拱手告別,向蒸酒的小院走去。

吳克久看着杜中宵的背影,對曹居成道:“不過蒸酒麼,哪個不會!這廝得了這麼個差事,便拿着雞毛做令箭,時時擺臉色給別人看。”

第90章 月餅第60章 無商不富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7章 投敵第13章 關鍵證人第249章 內賊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68章 別出心裁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41章 北進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9章 攻破曲陽第88章 談判第174章 打探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1章 逃出生天第102章 拿人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95章 賭東道第122章 見面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14章 獻城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7章 出戰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27章 善後第48章 君自爲之第65章 強行收錢第19章 走訪民間第172章 高僧出使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101章 要熱鬧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215章 軍校第37章 熟人第3章 新家第78章 回鄉的榮耀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249章 內賊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48章 雙刃劍第74章 出乎意料第27章 再留無益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61章 水車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56章 買書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4章 準備進攻第66章 反殺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12章 已陷死地第74章 鄰居登門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21章 契丹來客第78章 重炮第182章 細作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52章 除夕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35章 來客第111章 首告第85章 內亂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08章 勸降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40章 壟斷經營第273章 封賞第17章 出戰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62章 新奇第66章 反殺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271章 韓琦第62章 看看火車第72章 不等了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59章 新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