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物是人非

回身看了一眼勝州,杜中宵暗暗微嘆一口氣,終究還是要離開了。從唐龍鎮開始,這次意料之外的北來,給自己帶來了太多勝利和榮眷。這些勝利奠定了自己的未來,也改變了國家。

現在的宋朝,已經跟杜中宵北上時完全不同。當年杜中宵在京西路的各種改革,已經推到全國,藉助鐵路和河流初步形成了全國統一市場。軍事上用火器替代冷兵器,雖然還沒有完成全部換裝,卻已經有了幾十萬整訓過的軍隊。整個朝廷欣欣向榮,不再是剛跟党項議和的沮喪模樣。

這個時代,如果把握好了,可以迎接光明的未來。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成爲明日黃花。

火車過了河濱縣,就慢慢進入山谷。經過唐龍鎮,到了火山軍過了黃河,向河東首府幷州行去。此時的河東路經略使是前宰相龐籍,其他地方官杜中宵可以不見,不下火車,這裡卻不行。

幷州火車站,早有龐籍派來的官吏等候。接了杜中宵,送到驛館。杜中宵換了衣服,略作收拾,與官吏們一起,到經略府去拜見龐籍。

當年杜中宵所部,由原定南去剿滅儂智高,突然改爲北上救援唐龍鎮時,龐籍是宰相。他支持杜中宵的決定,對當時的杜中宵非常重要。以後的諸多戰功,應該有他的功勞。

龐籍此時已年近七旬,在官廳正襟危坐。杜中宵進來,行禮之後,賜座在側。

上了茶來,杜中宵請了茶,龐籍道:“中丞在河曲路三年餘,立功無數,開疆拓土,是本朝立國以來軍功第一人。甘願棄武從文,入朝中爲御史,實在讓人欽佩。”

杜中宵忙道不敢。還不是因爲時代的關係,一直做武將的話,上升通道有限不說,還容易引起掌握軍權的疑慮,對自己以後不利,才甘願改任文職做御史中丞。這個御史中丞,到底要做什麼事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自己實際還一頭霧水,需要到京城之後再從頭開始。

看着杜中宵,龐籍笑道:“中丞何必謙虛。你在河曲路三年,無論文治武功,人人稱頌,都說是開國以來第一能幹之臣。此次入朝爲御史,許多人都覺得官職過低。”

杜中宵道:“怎麼能說低呢?高過此職的,就只能是爲宰執了。我資歷不足,年紀又輕,如何做得來宰執?做御史中丞,已經是朝廷厚愛。”

龐籍點頭:“中丞年紀雖輕,卻謙虛謹慎,非一般浮浪子弟可比,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我在後衙設了酒筵,爲中丞遠來接風。且在交州休息一日,再去京城吧。”

杜中宵拱手稱是。到了這裡,龐籍不招待說不過去,這酒宴應該是要的。

一夜無話,第二日杜中宵來拜見龐籍。在一邊的客廳裡,上了茶水,龐籍道:“中丞三十餘歲而入中樞,執掌憲臺,以後必然爲一時名臣。”

杜中宵拱手:“此是聖上錯愛,我自己誠惶誠恐,哪裡敢想以後的事。”

龐籍笑道:“何必謙虛,中丞的軍功在那裡,任誰也不敢小看。老夫宦海浮沉數十年,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你一句。你以前沒有在朝廷爲官,現在又軍功太大,此次入朝爲官,其餘的都是些小事,最重要的是跟聖上熟識、相知。若得聖上賞識、信任,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如若不然,聖上一直對你有戒心,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御史是臺憲,與他官不一樣的,做出什麼是其次,得聖上信任是根本。”

杜中宵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御史雖然是監察百官,可本朝與以前都不一樣,兼且有規諫天子之職。這中間的分寸,着實是難以拿捏。”

龐籍道:“此事是心中一念,不違本心即可。是不是對朝廷好,規諫的到底對不對,要相信聖上心中是有數的。國朝初立,御史就要求忠厚本分,不可巧言令色,中丞深記。”

杜中宵拱手:“多謝相公相告。我多年爲官,俱是外任,對於朝中事務着實不熟。”

龐籍只是提了一下,並沒有深講。御史中丞這個職位說好做也好做,難做也着實是難。因爲天下之事無有不預,監察的範圍非常廣,天下事幾乎全在其中。由於沒有實權,只能建議,而不能直接處罰,跟地方的監察系統不同,對官員的威懾沒有那麼大。皇帝言聽計從,則百官畏懼,皇帝駁斥幾次,就沒有了權威。也正是因爲如此,實際職權遠小於以前的三司使,雖然地位高過。

又聊了一會閒話,龐籍道:“我有好友之子司馬光,現在京中做羣牧判官。以後仕途,若是方便的話,中丞能提攜一下,甚是感念恩德。我已經老了,精力不濟,在朝中做不了什麼大事了。”

杜中宵吃了一驚,沒想到龐籍會向自己託付此事。不敢怠慢,拱手稱是。

司馬光是龐籍好友司馬池之子,年輕的時候,很長時間在龐籍家裡,跟龐籍的交情極深。司馬池早已故去,司馬光則未出名,現在看不出未來的仕途如何。杜中宵年少有爲,將來必有前途,合適的時候能夠提攜一下司馬光,對他大有好處。

龐籍已經年近七旬,此次出來外任,很可能不會再回朝廷了。自己的子嗣沒有什麼才華,希望寄託在司馬光身上。有機會向重臣交託幾句,是應有之意。

杜中宵只與司馬光短暫共事,對他不熟,順手提攜可以。龐籍與自己也沒有什麼特殊交情,本來就是這樣。官場上面,這種事情所在多有,龐籍不說白不說,杜中宵自然也就答應。

又聊了幾句閒話,龐籍道:“幷州的毛皮生意,是中丞在這裡爲籤判時建立起來的,到了現在格外興旺。北地毛皮,多是到這裡硝制好了,再賣到各地去。今日得閒,可以到城中各處去看一看,到底是當年自己爲官的地方。我年事已高,就不陪你了。”

杜中宵忙道:“相公安坐帥府即可,我自己隨便逛逛。說起來,也是許多年沒到幷州了。”

辭別了韓琦,杜中宵出了帥府,轉目四顧,心中有一種特別的感覺。當年夏竦來做河東路經略,闢自己爲籤判,彷彿就在左日。沒想到一晃七八年過去了,舊人不在,幷州早已物是人非。

帶着隨從,在城裡隨便逛了逛,不知不覺就到了毛皮市場。經過七八年發展,幷州的毛皮生意已經成了特色產業,毛皮市場也發展大了許多。杜中宵離開後,後來的官員慢慢收回了官方力量,這裡已經是民間市場,官方干預不多。當年官方參與的大廳,成了收稅人員的衙門。

看着繁榮的毛皮市場,杜中宵心中有無限感慨。很多事情,自己想的過多,當時開了頭,確實給當地帶來了好處,但最後發展下來,卻成了一個自己也想不到的模樣。事情終歸是要人去做的,不能夠統一思想,想的再好,也無法堅持。便如這毛皮市場,自己當時想的是由官府主導,民間參與,由官方賺取最多的利潤,民間參與的人員分潤。現在卻成了民間主導,官府收稅,其本不參與了。

對於官方來說,收稅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而且事最少。直接參與,需要的人員多,要做的事情也多,遠不如收稅來得安逸。除了毛皮市場,杜中宵不知道還有多少自己開創的事業,交給別人管理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天下事,想的是一個模樣,真正做起來卻又是一個模樣,堅持下去又會變成另一個模樣。世間豈有一成不變的事情?大約沒有。政權治理政事,很多就是這樣變化,固執地拒絕變化,只怕是不行的。只不過向哪裡變,應該是政權能夠引導的,這纔是執政者的本事。

第103章 杖斃第27章 回城第14章 交涉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4章 應對第85章 內亂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62章 心累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89章 賺錢第一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56章 兩說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5章 刁難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90章 月餅第78章 錢來了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74章 打探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42章 故交第65章 強行收錢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70章 喜憂參半第20章 農民舉人第221章 朝廷來人第52章 若即若離第84章 生活問題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72章 進攻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43章 拉攏第40章 兩軍對峙第34章 新錢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19章 應募者第73章 生財之道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10章 俗文化第189章 被圍第127章 該讓而讓第33章 使者第35章 來客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30章 兵臨城下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55章 販魚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41章 阻力重重第36章 各奔東西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62章 盡心而已第25章 終究心軟第66章 酬功第114章 富弼第230章 大勢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63章 初勝第84章 窮途末路第75章 進擊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71章 試槍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40章 盡殲來敵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1章 墾田第78章 回鄉的榮耀第143章 包車第122章 倒黴鬼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46章 民亂第23章 物是人非第40章 兩軍對峙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58章 請求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02章 投降第241章 保值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35章 這是掛麪第193章 會員制第30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晴天霹靂第80章 左右逢源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8章 無路可走第74章 壓力第110章 俗文化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76章 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