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患難真情下

123 患難真情(下)

可依以爲一切都會沒事,不過似乎她錯了。

侯景似乎是個很倔強的人。當他得知蕭衍並沒有打算將可依交出去,很生氣。命人送進宮來一封恐嚇信,信上狂妄道,若蕭衍一天不交出大梁皇后,就每天殺掉一百大梁士兵。

蕭衍很憤怒,侯景將他身爲帝王所有的自尊都踩在了地上,他發誓有一天必將侯景碎屍萬段。只是眼下,數萬士兵將士的生命都掌握在那個叛臣賊子,侯景將他們當成毫無反抗的牲畜一般,任意宰割,蕭衍急在臉上,痛在心裡。

可依面對這樣的蕭衍,心裡也很憂愁,感嘆自己居然成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線。只是她不明白,侯景爲什麼要執意要自己。她自認和他見面的機會用手指也能數清,也沒有說過什麼話,彼此間更談不上了解,他究竟爲什麼點名非要自己不可。當然可依還沒糊塗到以爲侯景愛上自個了,不過,她真的不明白,侯景究竟要幹什麼。

“雲逸,還是將我交給侯景吧,將士們也能安然返回建康。”

“不,不行!”蕭衍堅決反對,“你是我蕭衍的妻,堂堂大梁的文皇后,我怎能將你親手交給那個叛徒,你不應該成爲我們男人之間戰爭的犧牲品,何況我蕭衍不是懦弱男人!”

“可是,天快黑了,侯景的眼線若是沒有看到我出宮,那一百前線戰士不就要因我而死?”

“即使是這樣,也不行!我絕不能讓你冒險,你是我的妻,我的皇后,在我心裡,你永遠是最重要的。而且誰也不清楚那叛臣賊子安的什麼心,若他對你不懷好意,那就……”

“不會的,不會的,我會保護好自己的!”可依試着說服蕭衍。

“不,我一點不相信你所謂的自我保護!”

“雲逸,你……”可依被他一句話憋得啞口無言,心下開始生起氣來,俏臉通紅。

“兮兒,不要生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取代你在我心中的位置,我不要你冒險,更不希望你離開我,即使對方以跟了我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將士做威脅,而且我相信我的將士們會理解我的!”

“可是……”

“不要可是了,我們去用晚膳吧!”蕭衍不由分說牽了可依的手就走。

可依在身後哀嘆,啊,男人啊,就是世上多餘的生物,喜怒無常,變化多端,多情的時候讓人心動迴腸,無情的時候就像一把無形的刀,在刺到你心口上的那一霎那,你就會感到漫無邊際的絕望和刻骨銘心的疼痛!

既然事情與自己有關,可依思慮,自己絕不能放着這事不管,蕭衍的脾性她清楚,一旦決定的事很難改變。可是她不能因爲自己的無私而害了那麼多的大梁將士,他們曾經爲了大梁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有家人,有自己愛護的人,如果就這樣將鮮活的生命留在了敵人的刀下,她何其忍心!

蕭衍一晚上都守在可依身邊,寸步不離。可依感到頭疼,要是換作平時,她可能會感動得流淚。可是現在情況不同,蕭衍這樣,分明是要她揹負着“紅顏禍水”的罪名!

翌日,侯景送給大梁朝一個巨大的木箱,同時附了一封口氣狂妄的挑釁信,點名要“英明神武”的大梁皇帝蕭衍親啓。

當時的可依正被蕭衍用一條小巧精緻的黃金鍊子鎖在了牀頭,所有沒有親眼目睹到那一刻的驚世駭俗。後來從蕭衍的口中得知,當他打開木箱的那一瞬間,當場有數位大臣猛不丁的翻了翻白眼,悶哼一聲倒在了朝殿上,原來那大木箱裡整整裝着一百顆血淋淋的頭顱,或淒厲或絕望或恐懼。可依聽完後大吐了一場,淚水洗刷了面容。

整個皇宮裡氣壓變得很低,壓抑得可依喘不過氣來,所有人上至後宮嬪妃,下至宮女太監,只要一看到可依,便紛紛驚恐地讓路。什麼時候她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怪物?看他們滑稽的變臉,可依想笑,卻笑不出來。

是她害了那麼多無辜的人,她是罪魁禍首!

她不想悲劇再這樣發生下去,她不要自己的平安建立在別人的死亡之上。她要幫助那些被俘虜的將士們,她究竟要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出宮?!

對了,出宮,出宮去。白天的時候,可依以晚上睡眠不好爲藉口,吩咐春瑛向太醫院要了少許有助睡眠的mi藥,不常服用,對身體沒有害處。

晚膳的時候可依悄悄在蕭衍的茶水裡放了點迷yao,看着蕭衍無力地倒向桌面,漸漸睡去,可依才喚來圖倫,將蕭衍擡回了龍吟殿。

進內室換了身輕便樸素的衣服,整理了下妝容,在桌上留了封信,拿起了在蕭衍身上隨手“牽”來的出宮玉牒,便向宮外走去。

“娘娘……”韻嬤嬤突然出現在可依身後,喊道。

“嬤嬤?”可依嚇了一跳。

“娘娘,我知道你要幹什麼。可是您有想過您的安全嗎?”

“嬤嬤,我不能看着那麼多將士爲我而死。請成全我,今晚就當作沒有看見我,好嗎?”可依說完,堅定地踏出步伐。

“娘娘……”韻嬤嬤在後面努力呼喚,卻沒看到可依轉回身。韻嬤嬤心疼地看着越走越遠的那個嬌小的身影,在心裡道,希望您平安回宮,孩子!

“終於出來了!”天色快要黑了,可依拿了玉牒一路順利地出了宮,然後安靜地等在宮門口。

很快,一輛華麗的馬車出現在寂靜的街道上,慢慢地停在了可依身前。

“小姐,我們等候多時了,請上車!”一僕人打扮的男子恭敬地對可依道。

“走吧!”沒有絲毫猶豫,可依踏上了馬車。

“駕……”前方是什麼,可依一無所知,只是她希望,自己能順利救下大梁的戰士們,也不枉這一趟“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