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羖大夫~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國人,字井伯,三十餘歲才娶到老婆杜氏,爲他生了一個兒子。奚家由於貧困的很,在當地又沒有好的出路,百里奚遂萌生外出闖闖的念頭,卻又惦念着無依無靠的妻兒不忍離去。杜氏說:我聞‘男兒志在四方’,乘現在壯年不出去博取功名,非要守着妻兒一同受困嗎?我在家能自個照應,不要爲念! 家裡僅有一隻生蛋的母雞,杜氏也把它給烹了,給自己的丈夫飽餐了一頓壯行。臨別的時候,妻抱其子,牽着丈夫的衣角流淚不止的說到:“你富貴了,不要忘記我們母子啊”,百里奚就這樣依依不捨的走了。

首先去的是齊國,想爲襄公效力,苦於人生地不熟無人引薦。時光過的很快,一晃數年過去了,百里奚己經淪落爲乞丐的食不裹腹,這時他已經是四十歲了。在食至這個地方,有個叫蹇叔的人很驚訝百里奚的相貌說:“你不應該是乞丐啊!”就問他叫什麼名子,並讓於家中備飯,與談時事,奚應對如流,指畫井井有敘。蹇叔嘆道:“以你的才能,何至窮困至此,難不成這是命嗎?”遂留奚於自己的家,與他結爲了兄弟。蹇叔長奚一歲,百里奚稱呼蹇叔爲大哥。蹇叔家也很貧窮,就爲奚在村中謀了一個養牛餬口的事做。這個時期恰是公子無知殺了齊襄公,新立爲君的時候,懸榜招賢,百里奚就想應招出仕。蹇叔說:“襄公有子在外,公孫無知非分竊立,不會有好下場。”百里奚就打消了念頭。後來聽說周朝王子頹喜歡牛,給予飼養牛的人都得到了豐厚的酬勞,因此就辭別了蹇叔去了周朝。臨別時蹇叔提醒他:“有志男兒不可隨便委身與人。仕而棄之,則不忠;與同患難,則不智。此行兄弟要慎重決定!我料理好家事,隨後就過來觀察頹的爲人。”奚至周,拜見王子頹,顯露了自己在飼養牛這方面的本事。頹非常高興,就想着用爲家臣了。不日蹇叔就到了,百里奚帶着他見到了王子頹。退出來後,蹇叔對百里奚說:“頹志大而才疏,身邊都是讒諂的小人,他必有覬覦非份的事情,我看他不足成事,還是遠離爲妙。” 百里奚因爲久別妻子,就想着回到虞國的家鄉看看。蹇叔說:“虞有賢臣叫宮之奇,是我的故人,相別已久,吾也想去拜防他。弟若回去,我和你同行。”遂與奚同去虞國。百里奚在外闖蕩的這些年,妻子杜氏帶着孩子,由於家裡實在貧困的揭不開鍋,早已流落他方不知了去處,百里奚回來後,觸景生情感傷不已。

蹇叔見到了久別的宮之奇,因說到百里奚才能,宮之奇遂薦給了虞公,虞公拜奚爲中大夫。蹇叔對百里奚說:“我看虞君見小而自用,也不是可爲的主公。”奚說:“弟久處貧困,尤如魚在陸地上,是迫切想着有勺水自濡啊!"蹇叔說:”弟爲解貧出仕,我不好阻止你。來日若想見我,就到宋國的鳴鹿村,其地幽雅,吾將擇居於此。“蹇叔別過,百里奚遂留了下來爲虞公辦事。待晉國滅了虞國後,欲起用百里奚爲晉辦事,百里奚不忍撇下淪爲寄人籬下的虞公。說:”吾既不智矣,敢不忠乎?“於是,晉國就將百里奚作爲秦穆公迎娶的晉獻公長女伯姫的陪嫁人員遣向了秦國。百里奚長嘆道:“吾抱濟世之才,不遇明主,而展其大志,又臨老爲人媵,比於僕妾,辱莫大焉!"行至中途就擇機逃走了。

快到了宋境,由於道路相阻過不去,只好轉道去了楚國。至宛城,被宛城出來打獵的野人疑爲奸細,將其捆綁。百里奚爭辯道:“我是虞國人,因爲國家滅亡才逃到此地的。”野人問:“何能?”奚曰:“善飼牛。”野人釋其縛,讓他去喂牛,牛逐漸的就肥壯了起來。野人十分開心,這種事傳到了楚王那裡。楚王召百里奚覲見:“飼牛有什麼訣竅嗎?” 百里奚回道:“按時餵食,體恤它的勞力,用心與牛溝通。”楚王說:“善哉,你的這番見解。不僅可用於牛,對於餵馬也是相通的啊。”因此就派給他圉人的差使,牧馬於南海。

卻說秦穆公見晉陪嫁的人員有百里奚的名子,卻見不到其人。公子縶說:“他是已滅亡的虞國大臣,不堪受辱跑了。穆公對公孫枝說:“你原農耕於晉國,想必知道百里奚的事情,他是什麼樣的人呢?”公孫枝回稟:“是賢人也。知虞公之不可諫而不諫,是其智;從虞公於晉,而義不臣晉,是其忠。且其人有經世之才,但不遇其時耳!"穆公說:”寡人怎麼樣才能得到百里奚而用之呢?“公孫枝說:”臣聞百里奚的妻子在楚,他肯定逃亡到楚國去了,不如派人去打探。回來的人報告:百里奚在海濱,爲楚王牧馬。穆公說:”孤以重金贖之,楚國會同意嗎?公孫枝說:若這樣,百里奚就回不來了!"穆公問:爲何呀?公孫枝說:“楚人將百里奚指使到海濱養馬,是不知道他的才能。主公以重金求之,是告訴他們百里奚是賢者啊。楚國知道了百里奚是人才,必定留爲自用,豈肯放他入秦呢?君不如以陪嫁逃跑爲罪,用很賤的錢贖他,這也是管夷吾所以脫身於魯國的計策呢!穆公覺得有道理,就使人拿五張羊皮進於楚王:“敝邑有賤臣百里奚者,逃在上國。寡人慾得而加罪,以警亡者,請以五羊皮贖歸!”楚王爲了不得罪於秦國,就叫東海人將百里奚收監囚車準備送往秦國。百里奚將行,東海人知曉百里奚這是要去送死了,很是不忍的扶着囚車哭了。百里奚笑着說:“吾聞秦君有伯王之志,彼何急於一媵,夫求我於楚,將以用我也。此行且富貴矣,又何泣焉?"遽上囚車而去。

進入秦境,秦穆公讓公孫枝迎於郊外,除去了囚具,帶百里奚奉召見君。秦穆公問:“年幾何?”奚對曰:“才七十歲。”穆公嘆曰:“可惜老了!百里奚說:讓奚去逐飛鳥,搏猛獸,則臣是老了;若使臣坐而策國事,臣尚少也。昔呂尚年八十,釣於渭濱,文王載之以歸,拜爲尚父,卒定周鼎。臣今日遇君,較呂尚不更早十年乎?穆公爲其毫言壯語感動,就正色的問到:“我秦域處在戎、狄之間,不與中國會盟,老先生何以教寡人,使得秦國強大不落後於諸侯?若此則國家幸甚!百里奚回到:”君不以臣爲亡國的俘虜,衰殘之年,乃虛心下問,臣敢不殫精竭慮。秦擁雍、岐之地,文、武所興,山如犬牙,原如長蛇,周王朝嫌其地遠不好守,就賜給了秦,這是上天偏就於秦啊。秦因爲與戎、狄接壤,故常有兵事,練就了秦軍的能徵貫戰;由於沒有與中原諸侯結盟,則國家的利量不致於分散,可以團結一致謀發展。今西戎稱國的不下數十個,似這樣的遊牧小國很容易佔領。拓其土可以耕,納其民可以戰,這是中原諸侯不能與君爭奪的優勢。君以德撫,而以力征,既全有西陲,然後阨山川之險,以臨中國,俟隙而進,則恩威在君掌中,而伯業成矣!穆公不覺起立道:“孤之有井伯,猶齊之得仲父也!”一連與語三日,言無不合。遂爵爲上卿,任以國政。因此秦人都稱奚爲“五羖大夫”。百里奚致仕秦國,聲名遠播,杜氏帶個兒子幾經周折也與百里奚相認了,此子也被秦穆公委以重任,與西乞術、白乙丙並號將軍,謂之“三帥”,專掌征伐之事,屢有建樹。此至,秦國由幕後,走向了歷史的舞臺。

[讀東周列國志草就]

風語·詩詞9風語·隨筆26在水一方混世魔君篇風語·詩詞4風語·隨筆18瀰漫的鄉愁煙霧在思緒時輕繞西遊·夢落執念篇3、4漫長而又匆匆的時光風語.隨筆24思語隨筆西遊·夢落執念篇3、4儒子夢述風語·詩詞11風語·隨筆7風語·詩詞1自勉則不惘風語·詩詞4姑蘇梅香宛在水中沚雪景禮讚宛在水中央風語·詩詞9風語·詩詞15木瀆之旅拋向空中的硬幣風語·隨筆9軍旅飛歌流逝的囈語風語·隨筆7敘茶淺抿黑夜的一盞明燈軼話風塵子風語·詩詞16風語·隨筆25年底返鄉的旅途滄桑十年話有感風語·詩詞15年底返鄉的旅途勿速的光陰風語·隨筆21西遊·夢落執念篇5、6聞語見曉1風語·隨筆6風語·隨筆9西遊·夢落執念篇7、8西遊·夢落執念篇11風語·隨筆22在水一方風中漫遡西遊·夢落執念篇3、4風語·隨筆15風語·隨筆2西遊·夢落執念篇1、2簡述春秋子文遊梅山水庫風語·隨筆14風語·隨筆13儒子夢述聞語見曉1風語·隨筆15混世魔君篇風語·詩詞9萬特那點事滄桑十年話有感風語·詩詞13滄桑十年話有感白露未已風語·隨筆18風語·詩詞17風語·隨筆20新春感言風語·詩詞5煙霧在思緒時輕繞隨筆·雲煙風語·詩詞15蘇州胥口的情結憶往昔,三界硝煙滄桑十年話有感風語·詩詞13飄緒自在風風語·隨筆6風語·詩詞6風語·隨筆22風語·隨筆13煙霧在思緒時輕繞風語·詩詞20風語·隨筆19五羖大夫~百里奚必將戰勝的疫情軼話風塵子濱江森林公園半日遊風語·詩詞14清晨綻放的花山岰的情趣新春感言風語·詩詞17五羖大夫~百里奚遊梅山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