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

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

一如賈詡所判斷的那樣,曹操收了夏侯淵屍首後,甭管心裡怎麼想,表面上卻滿不在乎,而且其人立即傳令三軍,指斥夏侯淵本就不善用兵, 在軍中素來號稱‘白地將軍’,也就是白癡將軍的意思,以示濮北之失與夏侯淵之死不值一提。

另一邊,公孫珣立營於濮水後,居然也即刻發佈了明文軍令,傳示三軍, 卻是一篇《罪己告》!

之所以是告而非詔,乃是因爲詔乃天子獨享……告書中, 燕公直承由於他本人驕傲自滿,輕敵失態,所以才爲曹操所惑,中了後者壯士斷腕之計,從而使前期河北大軍突襲帶來的時間、空間優勢盡數葬送,白白爲了五千騎兵而浪費了數十日的決戰時機,讓曹軍完成了軍事防禦縱深的構建。

一場奇怪到根本不對稱的戰鬥,從戰術結果而言,無疑是燕軍的絕對大勝,他們用局部戰場內的絕對兵力優勢全殲了一支敵軍,並斬獲敵軍大將;但從深層戰略上來說,卻無疑是曹軍的成功,因爲他們在公孫珣的突襲下勉強穩住了陣腳,建立了縱深防線。

然而,面對此戰, 雙方主帥卻都在那裡說是對方打贏了,自己輸了, 然後拼命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戰爭奇怪到這種份上,只能說明雙方之前都對戰爭有些不切實際的預期,然後此時覺悟了而已。

實際上,曹操的《白地將軍令》和公孫珣的《罪己告》發出後,震動最大的還是兩軍主帥以下的那些高級將領。

曹軍那些出身沛樑的將領們自然是漸起同仇敵愾之意,作爲援軍來到陳留的魯肅、劉曄等人更是明白曹操的苦衷併爲之震動,另一邊燕軍將領也紛紛陷入惶恐震動之中,便是撿了大便宜的張遼和剛剛升了官的張頜都上書請罪,自陳有過了。

前者推功,說是夏侯淵之死實乃諸將合力所爲;後者檢討,爲將者不當親冒鋒矢,置大軍於不顧。

對此,公孫珣卻都留而不發,只是下令全軍在濮水北岸設置防線,然後完善大營,與曹操在濮水上游酸棗、平丘一帶隔河對峙而已。

說是對峙,實際上卻是在一邊彙集兵力,一邊相互試探。

“我之前已與兩位軍師大略有所商議,乃至準備將步卒盡數留給你……讓你替我在這裡看守大營,兼都督徐晃、張頜、高順,守住濮水!”公孫珣就在大帳正中回頭吩咐道。“然後我親率四萬騎兵,從司州境內繞過去,去攻曹孟德身後!你以爲如何?”

“中原人口衆多,不比草原人口有限。”田豫忍不住插嘴解釋道。“你可以看成你們部落丁口充足,卻只能養得起十匹馬,所以只要馬沒死,只死了一個騎士,你們部中還是十騎!”

“應該還有一萬有餘……”郭嘉即刻應聲解釋。

“當然了,推進和逼迫決戰要講法子。”公孫珣忽然又笑,卻是站起身來向帳中踱步走去,引得全帳緊張。“曹孟德有七萬戰兵,七萬輔兵,戰兵集中於濮水大營,輔兵分列周邊諸城內以作支應,而我們現在在濮北有近九萬兵……我去攻他,他做固守,便相當於直面十二萬之衆,未必能勝,說不得還會被他尋得身後空隙來個斷糧道之類的手段;可反過來說,若他來攻我,便只能是七萬之衆而已,我用五萬步卒加兩萬輔兵,便足以據城、據水守住!所以……子伯!”

“便是打穿他們的城鏈,攻到對方核心所在。”公孫珣接口言道。“打穿陳留,打到陳郡,則曹孟德必亡!因爲屆時他就養不起十萬兵了!再打到壽春,我弟玄德便也撐不住他的十二萬大軍,屆時要麼投降,要麼只能去江南苟且了……只是,以如今情勢看來,曹操必然會依靠着層層城池,節節抵抗,儘量避戰罷了!這樣的話,想要正面決戰,未必能成;想要打穿陳留,必然會損耗慘重。”

“此言何意?”有人還是懵懂,譬如宇文黑獺。

“都坐,奉孝接着講!”公孫珣擡手示意。

“就是說,假如咱們一戰打掉了他們兩萬精銳,卻沒有攻破對方大營。”公孫珣當面,自然會有人懇切解釋,譬如張遼此時便立即開口。“那彼輩原本九萬戰兵少了兩萬後卻不是變成了七萬,而是會立即稍作補充後變成八萬,再過幾十天,兵甲什麼的齊備了,又是九萬……就好像此番滅掉了夏侯淵五千騎兵和濮北萬餘輔兵,而如果不能迅速攻破大營,則敵軍三十萬衆其實很快還是會恢復成三十萬衆一般,只是少了五千匹馬而已。”

衆人紛紛頷首。

一直沒吭聲的婁圭立即起身。

“聽懂了嗎?”公孫珣忽然打斷了郭嘉的敘述,然後朝着帳中諸將蹙眉相詢。

原來,曹純赫然也是通緝動物牌上有名之人,卻是一隻冬日雞,而與他並列的,乃是陳武、徐盛、董襲三將,按照說明,這四隻雞都是年輕氣盛,卻又驍勇好鬥的突擊之將!

其中,曹純自不必說,其人是曹仁親弟,曹操近支堂弟,今年二十七歲,因爲家門顯赫,在曹嵩做太尉那一陣子,其人未加冠便做過一任黃門侍郎,等到董卓亂政那一年,其人正好加冠,便一直隨曹操活動,在中原乃至於河北都是很有名聲的。

宇文黑獺依舊懵懵懂懂。

“是!”郭嘉應聲俯首一禮,然後方纔擡頭而對。“據靖安臺彙總各路信息,大略如下……曹軍原本就有動員十萬之衆的準備,此番損失一萬有餘,應該還有八九萬之衆,不過其人居於本據之內,民夫補充應該是隻限於後勤準備的;而劉備勢力稍大,此番得以發十二萬之衆;劉表則發三萬戰兵,三萬輔兵,共六萬衆,而其人負責輸送糧草至南陽,民夫之流也不好計算;唯獨孫策最簡單,兩萬之衆幾乎是傾巢而出,且江東近年來戰事頻繁,應該都算是戰兵了……而彙總起來,約還是三十萬衆!而之前我軍雖有小勝與殲敵,卻不至於動搖大局。”

“我懂奉孝的意思了。”另一名將領,漁陽田豫忽然醒悟。“你們靖安臺是想說,若此戰一旦僵持下去,戰事很可能會形成一種穩定流通的姿態,恰如安利號的生意那般……我是說,因爲雙方都有生產能力,所以一旦穩定僵持下去,民夫隨時可以補入輔兵,輔兵鍛鍊的多了,也可以野戰,所謂戰兵、輔兵、民夫的數量,只是限制於後勤規模,而非是一成不變!”

徐晃、張頜率一萬五千之衆居濮北四城,對面則是李通、文聘率軍居匡城、蒲城、長垣等城,然後高順居白馬,樂進居濮陽。

“將領且不提,賊軍兵員素質本就不如我軍,且夏侯淵部被圍殲後騎兵上的劣勢更加明顯……”

“想要了結此戰,無外乎便是三個法子了。”荀攸被問到頭上,卻也不做遮掩,反而直接輕笑開口。“一個是相持下去,用後勤互拼,靜候一方支撐不住;一個是逼上去,讓雙方精銳野戰主力正面相決,一戰打垮對方足夠多的精銳部隊;還有一個便是……”

而隨着其人言語,原本稍顯騷動的帳中一時安靜如斯,但公孫珣反而又不說話了。

除此之外,濮水下游,一直到濮陽、白馬那裡,雙方都有部隊沿途對峙。

這種規模的對峙,雙方都有些緊張,而且試探從頭到尾都沒停過,小股精銳部隊不停的渡河試探,卻始終難以立足……大軍更是礙於夏日水漲,極難當面從容調度。

這一日上午,也就是郭嘉剛剛進入對峙中的濮水大營的第二日,大規模高級軍議便正式開始,然而諸將被公孫珣叫到中軍大帳後,卻是由郭嘉先行爲諸將講解了一下靖安臺所獲最新資訊。

“大略分佈與佈置。”公孫珣繼續扶額追問。

“不用太遠,入司州,走中牟,直擊陳留便可!”公孫珣隨意答道。“你以爲如何?”

“如何有這麼多,咱們不是已經斷絕馬匹生意數年了嗎?”有人好奇追問,卻是成廉。“產馬地俱在我們手中吧?”

“那此戰該如何了結呢?”隔了許久之後,還是張遼忍不住開口朝端坐不動的兩位軍師那裡詢問了一句。

“總兵力!”一片寂靜之中,公孫珣託着下巴,繼續側身詢問。

僅僅是數日內,準確的說是六月初的時候,酸棗、平丘那兩個隔着一道濮水的大營中,雙方軍隊的數量便都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濮北是參與圍獵夏侯淵的六萬五千之衆,加上兩萬支援過來的輔兵,常備的五千民夫,數量達到了九萬之衆;濮南是原本支援夏侯淵的五萬戰兵(曹操從陳郡帶來的兩萬,魯子敬帶來的三萬),在後續劉磐、黃忠、文聘等將帶着劉表的支援到位後,也有足足七萬野戰精銳,外加本土作戰下匆匆聚集的數萬本地民夫,總數應該不下十萬!

此言既出,分坐於帳中兩側的諸將此時如何還敢怠慢,趕緊齊齊起身稱是,甲冑相撞之聲一時不絕於耳。

其部三千人,俱招募於九江,也都鐵甲完備,卻多塗裝爲素,於是號稱‘九江素甲’。而徐陳兩部合在一起,便是劉備手中除了沛南起家的三千丹陽老卒之外,命根子一般的精銳壽春本部了,也就是著名的‘淮南上甲’!

而徐盛,此番自然也隨魯肅從徵!

衆人紛紛振作——是了,此時側翼還有司州可以做倚仗!

“動物牌有限,除了四季牌外不過區區五十張而已。”側身眯眼坐在上首太尉椅中的公孫珣靜候帳中安靜下來,方纔稍微提醒了一句。“列入其中的自然是敵之豪傑,卻也有受對方地位與職司影響的緣故,譬如這四雞,便是因爲他們所領皆爲名甲、名騎的緣故多一些……而很多豪傑人物礙於篇幅未能列入,卻同樣不能輕視,譬如之前的丁斐,四五萬野戰大軍,步騎俱全,好幾位河北名將,居然被一個縣令給臨陣阻擋一時,這個教訓還不夠嗎?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不過這一日,隨着司州牧婁圭從陰溝西面而來,靖安臺副使郭嘉也從白馬方向來到濮水,所謂原來鄴下諸將爲主的濮北大營主力各將,卻是瞬間明白,戰役的第二階段即將到來。

宇文黑獺這才恍然大悟。

他是不敢問公孫珣的。

衆將紛紛肅然。

“喏!”郭嘉同樣不敢怠慢。“不管如何,敵軍騎兵便只如此,數量與質量皆不足以與我軍騎兵相提並論……不過,敵軍也有優勢,那就是中原各處的城池實在是太密集了!譬如陳留一郡,除了一個濮水北岸爲我軍所控的酸棗外,還有足足二十一城盡在曹軍手中!我軍爲攻,敵軍爲守,而守城之利,毋庸多言,便是輔兵、民夫之流一旦據有堅城,配以穩重良吏,也足以與我軍野戰精銳相置換,而敵軍之最大劣勢,便會被由此抹平!譬如此番劉玄德共發大軍十二萬之衆援護曹操,其中裝備俱全,且有戰鬥經驗的野戰精銳不過三萬,有些許訓練,備有武裝的輔兵也是三萬,其餘四萬不過是民夫之流……可如今其部一分爲三,精銳隨從曹操到對岸營中,輔兵卻隨曹操的地方官一起分屯各城,民夫往來淮上輸送糧草,便決不能再小覷爲三萬戰力了。”

“大概還有多少騎兵?”就在郭奉孝立在帳中侃侃而談之際,坐在上首的公孫珣忽然插嘴問道。

“屬下大致聽懂了。”兩位軍師以下,資歷最高的一位將領,護烏桓中郎將田疇趕緊起身開口道。“奉孝應該是想強調……如今曹操是本土作戰,又有密集城池做遮蔽,所以民夫這個東西不能拿之前十萬這個數字生搬硬套,因爲他們補充方便……此戰關鍵還是在於要消滅他們尚餘的九萬戰兵、九萬輔兵對不對?”

這個陳留,必然指的是陳留郡治陳留縣所在的陳留城,而非是指陳留郡。

“確實如此,但中原、江淮雖不產馬,可原本天下未亂之前卻普遍性有養馬的。”郭嘉也認真解釋了一下。“而天下動亂後,中原地區馬匹急劇減少,中原諸侯又不是傻子,自然要蒐羅戰馬集中馴養繁衍……曹劉兩家,還有之前的陶謙,都在屯田之地專門設有馬監,只是六七年過去,本地成長起來的戰馬質量有些不足而已,卻並不能說缺馬到不可爲的地步。而如今三大諸侯聯手,三家一共湊個兩萬騎還是沒問題的。”

只不過,此番孫策北上,因爲凌操年長穩重,專門留下看顧後方,這才讓董襲給凸顯了出來,得以與其餘三人一起,並列四雞!

“自然一邊推進,一邊尋求決戰了,還能如何?”公孫珣冷笑一聲道。“難道要耗下去嗎?若是耗個三年五載,信不信整個天下都要凋敝!便是隻耗個一年,說不得屆時一場災荒過來,因爲河北中原都失了積蓄,死的人都不止十萬!”

“敵軍佈置大略可分爲五段!自西向東,分別是南陽呂布、蔡瑁,約兩三萬衆,其中戰兵一萬有餘;潁川孫策,戰兵兩萬,輔兵一萬,計三萬之衆;陳留、濟陰、東郡,或者說從眼前一直到雷澤以西,爲曹操親領,魯子敬副之,約戰兵六萬,輔兵六萬,民夫無數;而雷澤、大野澤到泰山,爲夏侯惇所領,戰兵五千,輔兵兩萬有餘;再往東,便是徐州東海琅琊一帶了,爲周瑜所督,約有原駐於東海的曹劉兩家五千戰兵,一萬水師,後來劉備又增援了一萬輔兵……”

“我軍優勢在騎兵,從司州繞後自然是可行的。”婁圭沉聲以對。“可是主公準備繞多遠?”

帳中一時寂靜,因爲這便是公孫珣之前《罪己告》中所言的嚴肅問題了——曹操就是利用夏侯淵爭取的那段時間,成功做成的這件事情。

據說,這個設置本身就是仿效劉備的淮南二郡上甲所來的。

虎豹騎三字引來了一陣明顯嗤之以鼻的嘲諷聲,但聽到曹純二字,帳中不少人卻不由稍有異色,兩者疊加,倒是引發了一陣騷動。

公孫珣難得一怔:“官渡?”

婁圭是南陽人,對這邊地理還算熟悉,稍一思索便一時恍然:“主公是要出官渡嗎?”

徐盛乃是琅琊人,早年家族爲了避泰山黃巾之亂而南遷,走到廣陵時恰好聽人說劉備在淮南爲政清明,許多徐州人都去投奔,便不再渡江,而是轉向淮南,然後一直居住於九江壽春。而徐盛其人便是那時以驍勇從劉備的,其人隨從掃蕩淮南,多有功勳,加上年輕英武,喜騎白馬,着白甲,所以很得劉備喜愛,也是用於身前。

“孺子可教。”公孫珣忽然開口,也不知道是在表揚田豫還是宇文黑獺。

至於陳武,其人家中素來爲廬江大族,其父早年便爲劉備身前部將,出任丹陽都尉,卻在兩年前死於丹陽郡山越之手,當時陳武才十六歲,恰好在軍中,見到父親戰死,乾脆提刀率父舊部反撲,居然被他手刃仇人!

此事之後,劉備壯其豪勇,居然許他十六歲領兵,而且隨同身側,宛如義子,如今更是得以隨魯肅出征。其部三千人,俱皆招募於淮南腹地的廬江,鐵甲完備,全是所謂‘甲士’,向來是劉備身側精銳,又塗裝爲黑色,所以素來號稱‘廬江玄甲’!

與其相對的,赫然便是徐盛。

“那該如何是好?”田豫小心相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郭奉孝言至此處,稍微一頓。“這其中曹孟德最靠北,之前數年便以盟主之名,屢次向徐州、淮南索要好馬,算是聚攏了一部精銳近衛騎兵,約有三千之衆,號稱虎豹騎,由其弟曹純親自帶領。”

“田將軍此言正中靶心。”郭嘉微微俯首以對。“但卻不止如此……實際上,在下此行之前,靖安臺在鄴下曾有過討論,都以爲此戰不比以往,因爲雙方皆有根基,皆可補充!”

至於董襲,卻是孫策所部了,其人本是會稽人,卻素來看不起朱氏父子,反而景仰孫氏父子豪勇,而孫策進軍會稽時,其人乾脆率家鄉子弟到郡界上的高遷亭前跪拜迎接。故此,孫策大喜之餘,見其人驍勇非常,乾脆直接讓他率領三千會稽子弟,與另一名率領三千吳郡子弟的部將凌操一起,爲常備先鋒。

“出中牟,擊陳留……必然要走官渡。”婁圭正色以對。“濮水濟水在上游交匯,且濮濟交匯處西面,還有一個烏巢澤,夏日水漲,主公想要避開曹軍主力走中牟,無論是隨後想東擊陳留還是想南擊潁川,就只能繞過烏巢澤和濮濟交匯口,從更上游渡河,然後再出鴻溝上官渡過去……實際上,臣一直在想,若非是主公先行突襲,打亂對方設計,否則曹操必然先行立陣於官渡,以扼司州程鎮南,因爲那裡是司州、兗州交界要衝,虎牢關外第一要害之處。”

公孫珣若有所思。

————我是若有所思的分割線————

“太祖自統御海內,芟夷髃醜,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臨事又手爲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與虜對陳,意思安閒,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故每戰必克,軍無幸勝。一生用武,殊無敵手,唯曹操稍可相對也。”——《舊燕書》.卷二.太祖武皇帝本紀

(本章完)

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76章 撤屯(中)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95章 當走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60章 出奇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66章 插曲第153章 無力(下)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421章第156章 謀斷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29章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29章 峰迴路轉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第125章 無生第409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下)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39章 虛驚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61章 中軍第115章 夜訪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6章 夜襲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483章 違天輒非凱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261章第192章 人間多真情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31章 求見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67章 祭旗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東(上)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感謝白銀大萌江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261章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338章 丈夫功業本相依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65章 霧氣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150章 明白第178章 定論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69章 大饗(上)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74章 兵臨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