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朱老闆怒批嚴子陵

第610章 朱老闆怒批嚴子陵

朱元璋之所以殺夏啓伯叔侄,就是擔心放過他們,會讓天下士人紛紛效仿。

但他對文人的操性還是缺少了解,夏啓伯叔侄這一死,便成了所謂‘殺身成仁’者,反而名聲愈顯,引發了天下士人的效仿。

後來又有蘇州名士姚潤、王謨等,相繼拒絕朝廷的徵召,寧死也不給大明當官。

朱元璋當然不慣着他們,統統送他們去九泉下跟高啓、夏啓伯叔侄作伴去了,以儆效尤。

然而有一天聽講官講書,講到東漢隱士嚴光拒絕劉秀親自邀請,不願入朝爲官的故事時,講官不無深意的借嚴子陵之口說:

“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朱元璋一聽,火氣騰地就上來了。幹嘛幹嘛呢,什麼‘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以爲咱聽不出來麼?

咱給你官職俸祿,是讓你擱這兒諷刺咱的麼?

什麼叫‘士故有志’?是不是孔子說的‘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啊,合着你們把咱當成無道君王了麼?!

盛怒之下,他又提筆寫了一篇《嚴光論》,命刊行天下,令國子學以降各級學校都需全文背誦。

其大意是說,‘奸邪之徒有各種各樣,不只爲非作歹者是奸邪,那些做事不誠心的、有機會作爲卻不作爲的,也都是奸邪。

當時國家中興之初,民生凋敝,可用之才稀少。光武帝誠心誠意請嚴光出來做官,他卻百般推脫,這是對皇帝恩典的蔑視與侮辱,是讓人以爲皇帝無道!

他以爲自己有隱居的自由。實則不然,不是光武帝平定天下,到處兵荒馬亂,他能有條件悠遊山水麼?享受到國家帶來的好處,就應該爲皇帝效力,好讓國家早日恢復。

其實嚴光這些退隱山林者,不過是沽名釣譽,釣的還是皇帝的恩典,他們不入仕,無非是皇帝的恩典不夠大罷了。

但假如皇帝自身德薄才疏,沒有能力治理天下,而嚴光這些有能力的人仍拒絕入仕,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又重新陷入戰亂,這些人隱居真的心安理得嗎?

所以嚴光這種人,受君之恩、罔知所報。身懷大才,卻在國家最急需人才的時候不出來濟民利國,就是最大的罪人!’

~~

朱老闆本以爲自己這篇雄文一出,那些名士大儒就不敢再宅家了,都得乖乖出來做官。

不料卻激起了讀書人更大的反感。

因爲嚴光一直以淡泊名利、拒絕皇帝親自邀請而名揚千古,代表着讀書人的風骨。是歷代讀書人的偶像。被士人反覆歌頌、反覆稱讚。

到了伱朱老闆上臺,竟直接把我們的偶像批倒批臭,我們讀書人連說‘不’的權力都沒了?

他越是這樣逼迫,讀書人就越是逆反。變着花樣的躲避地方官府的舉薦不說,還故意一起吹捧一些乳臭未乾的小子,或者狗屁不通的冬烘,讓他們名噪一時,然後堂而皇之推薦給朝廷。

結果這些年薦舉上來的人才水平,自然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甚至有人連字都認不全,在朱元璋當朝考察時鬧出了大笑話。

~~

餘府書房。

“現在薦舉已經成了笑話,咱們再把學校這條路掐死,皇上就只能指望科舉了。”陳潛夫沉聲對餘𪸕道:“不然誰來替他治理天下?”

“唉,真是荒謬,科舉乃爲天子求賢計,光明正大的事情,爲何到了本朝,卻如此艱難?”餘𪸕嘆息道。

“沒辦法,當今天子對讀書人和儒教的成見,比山還高。但凡有法子,他就會改走法家的路子。所以這不只是天下讀書人的前途問題,更關係到我儒教香火存續啊!”陳潛夫長嘆一聲道: “若非現狀如此,爲何太史公都致仕了,還要大老遠的每年來京城給皇上拜壽?不就是放心不下此事?他老人家常對我等說,要是儒教的根基,毀在我們這些人手裡,那我們都是千古罪人,死後如何見孔孟?!”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說着他重重落子道:“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以此血肉之軀,堵上皇帝面前所有的岔路,讓他別無選擇,只能走我們的孔孟大道!我等責無旁貸啊,茂本!”

“是,老師。”餘𪸕趕忙欠身抱拳,然後開始盤算援兵道:“但這麼大的事情,應該儘可能的爭取支持。太子是太史公教出來的,應該也算我儒教的護法吧?”

“太子爺當然是支持儒教的,可別看皇上讓他監國,但大政方針還攥在皇上手裡呢。”陳潛夫嘆氣道。

“楚王呢?我們浙東是他的藩國,那些江南大戶也都以他馬首是瞻。”餘𪸕又問道:“能不能求他幫我們說說話?”

“不能。”陳潛夫搖頭道:“這件事上,楚王站在皇帝一邊。”

“這樣啊……”餘𪸕心一沉。

“唉,這件事確實很難,但再難也要勉爲其難。”陳潛夫最後爲他打氣道:“記住,整個士林,還有天下的人心,是站在我們這邊的!儒教必勝!”

“嗯。儒教必勝!”餘𪸕忙重重點頭。

~~

幹清殿。

朱楨看完監聽記錄,震驚的不要不要。

雖然記錄不可能那麼詳細,但已經足以勾勒出這幫讀書人的所圖所謀了……

“現在,知道咱爲什麼一直留着胡惟庸了吧?”朱元璋很滿意他的表情,悠然問道。

“知道了。”朱楨點點頭道:“因爲他不是讀書人。”

“對。”朱元璋點頭道:“現在已經是洪武十二年了,不是讀書人出身的文官越來越少了。就是有,也無法服衆,頂替不了他。”

“所以,要是再換個丞相,只能用讀書人了?”朱楨輕聲問道。

“嗯。”朱元璋點點頭,一臉愁眉道:“可你看看他們,全都把咱當成敵人,咱怎麼能讓個敵人當丞相呢?那這些年的功夫,全都要被他毀掉了。”

“知道他們爲啥這麼不爽咱麼?因爲他們認爲,自古都是‘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咱卻偏不跟他們共天下,他們當然不滿意了。”朱元璋冷聲道:

“現在你明白咱爲什麼要力保宋訥了吧?”

“明白了。”朱楨點點頭道:“因爲宋訥跟他們不是一路人,他是父皇用來跟讀書人對抗的主將。”

“沒錯,這大敵當前,咱怎麼幹臨陣換將的那種蠢事兒呢?”朱元璋頷首沉聲道。

(本章完)

第434章 兩位丞相第401章 捲起來第256章 深藏功與名第1154章 真傻了?第661章 惡貫滿盈第1069章 第一封信第161章 尋牛記第232章 先立於不敗之地第886章 風水輪流轉第610章 朱老闆怒批嚴子陵第1197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671章 多事之秋第8章 娘娘有請第1103章 刀廝郎之死第542章 你接我,我送你第1252章 又讓老子當壞人第1259章 探人冰上行第145章 少年初現王者風第1158章 功成 身退第889章 告羊城百姓書第1348章 一看就是親爹第55章 我登場第449章 元首的憤怒第157章 湯瞎子第1230章 誰也別想白吃六王爺的飯第661章 惡貫滿盈第766章 宋濂進京第689章 真愛無敵第63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架火燒自己第205章 劉伯溫聽了都直搖頭第1077章 勢不兩立第745章 朱老闆的決心第1375章 多情應笑我第78章 變形計第660章 你將是我們的英雄第909章 所謂老賊第114章 秦王聽了都想造反第1010章 迎親第1028章 一盤大棋第866章 宴無好宴第636章 困獸猶鬥第624章 提線傀儡第42章 正旦節第124章 加入我們,走上人生巔峰第1104章 至此已成英雄!第289章第832章 最來錢的營生第154章 中都城變天第826章 一發糜爛第992章 朱老闆茶飯不思第1084章 回京第1076章 勁敵第495章 天賦第877章 林方伯第1269章 騎兵對決第1164章 啓程北上第75章 臨淮知縣韓宜可第665章 父子交心第142章 孤曾騎牛過五洋第233章 小胡,你站哪邊?第1197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176章 小太監立大功第399章 真能用第38章 殺機第249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438章 燕王賣柺第413章 江陰侯第298章 什麼是開國之君?第1127章 凋零第158章 算總賬(求月票)第399章 真能用第197章 王與將軍擼熊貓第1114章 兵敗如山倒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840章 求援第435章 胡相進館第1384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1183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1392章 老李真漢子第1182章 孽畜,哪裡跑?第1289章 車陣第244章 摸魚老爺爺的另一面第533章 新財路第1005章 岳父第835章 血戰博多灣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第79章 那些孩子也不是無可救藥第373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7章 朕發起飆來,標兒也不認第580章 你是真的勇士第974章 兵敗如山倒第661章 惡貫滿盈第1096章 頂不住了第394章 階下囚們第713章 不治已病治未病第1320章 一個頂倆第999章 踏歸途第916章 楚王的人選第505章 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