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負氣撤軍

在李元胤的接應下,東海鎮不到千餘殘兵,來到泰州城附近。

浙軍雲集於泰州,設有多座軍營,駐守於此的乃是趙銘的老熟人李成棟的一部人馬。

李元胤接到趙銘之後,先派快馬回營,東海鎮的潰兵一入大營,營中的李部士卒,早已爲他們準備了肉湯和濃粥。

餓了好些天的東海鎮士卒一入營,立刻就蜂擁而上,不顧湯汁滾燙,便瘋狂的喝湯吃粥,不少人因爲吃的太急,被嗆得險些背過氣去。

李本深、唐通等東海鎮的將領,也完全沒了形象可言,一個個坐在大車上,捧着大海碗,瘋狂的喝着湯,趙銘也是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一塊肉,噎得有些翻白眼。

堂堂東海鎮趙大帥,縱橫天下多年,今日可算是威嚴掃地,狼狽至極。

這時,將士們正或坐或蹲的吃喝,一名身穿魚鱗甲,頭戴鳳翅盔,腰間獸頭帶,頗爲威風的大將,在一隊將校的簇擁下,疾步走了過來。

“父帥!趙國公就在前頭!”李元胤引着李成棟過來,邊走邊嘆息道:“這次東海鎮真是太慘了!”

當年趙銘把刀架在李成棟的脖子上,逼着他反正,李成棟開始很恨趙銘,後來與趙銘合作多次,加之他在明朝混得不錯,被朱以海視爲左膀右臂,所以對趙銘的恨意漸消,反而慢慢佩服起趙銘這個人來,生出了要與趙銘比較的心思。

現在他聽說李元胤的敘述後,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同時自己也多長了個心眼。

趙銘之前被明朝捧上了天,抗清比朝廷還積極,不多長個心眼,纔會有今日之敗。

這時,李成棟已經看見了遠處,坐在大車上,身形狼狽,只顧吃喝的趙銘,臉上頓時露出震驚之色,不是親眼所見,李成棟是萬萬想不到,不久前還威風八面的東海趙大帥,盡然狼狽成了這般模樣。

趙銘衣甲丟了大半,身上只掛着幾片甲裙,衣物滿是血污,頭髮散亂,遮住半邊臉,低頭啃着肉骨,李成棟等人走到跟前,都沒有察覺。

李成棟站在趙銘面前,看見趙銘如此狼狽,心中唏噓,沉默半響,他才拱手抱拳,低聲道,“博安!”

趙銘擡起頭來,看見是李成棟,兩人交情之前並不太深,但此時趙銘卻彷彿見了親人一般,虎目含淚。

趙銘將手中骨頭放下,油手在身上擦了擦,然後站起身來,忽然單膝抱拳,“老李,這個情,我記下了!”

李成棟一把將趙銘托起,忙道:“都是浙系兄弟,博安何必如此。”

趙銘看着李成棟道:“老李,你能來救我,便是我的恩人!這次若非你們拼死前突,我此番恐怕已經不保。”

李成棟看着趙銘,還有他身邊的潰兵,心中不禁一陣感慨,接應東海鎮的李部官軍,圍着狼吞虎嚥的東海鎮潰兵,也都唏噓不已。

李成棟與趙銘說了一陣,兩人各自問了一些情況,李成棟見趙銘等人飢餓,便不在多言,只是令屬下再殺幾頭豬羊給東海鎮的兄弟吃。

趙銘一行吃了不久,外面忽然一陣騷動,便見王翊、王朝先、阮美等東海鎮的將領,大步闖進營來,衆人一邊疾走,一邊大喊:“大帥!大帥!”

幾人疾步到趙銘身前,看見趙銘和東海鎮殘兵的慘樣,不禁悲從心來,趙銘與幾人相擁而嘆。

衆人相聚,一盤算,發現折了李忠明、王德順等老兄弟,三萬精銳只突出來一千人,趙銘又得知馬士鰲被殺,頓時相擁而泣。

半響,趙銘才振作精神,對衆將道:“好了,好在本帥突了出來,這仇本帥一定要報,不能讓弟兄們枉死!”

王朝先、阮美等人淚目道:“對,好在大帥突出了來,咱們大不了從頭再來!”

趙銘在李成棟營中,休息了一日,令屬下弟兄繼續向北探查搜尋,看是否還有其他弟兄突出來。

這一搜,還真找到幾時人,王大拿和大軍失散,領着十多個伙頭軍,居然走出了沼澤。

當然,奇蹟也就只有這麼一出,接下來兩日,明軍雖繼續搜尋,但是卻再也沒看見有潰兵從沼澤出來。

三日後,趙銘與一衆潰兵,已經恢復了力氣,收拾一藩後,趙銘便下令泰州城中,不到兩萬屬下,將城池讓給李成棟,便要率軍返回江東。

泰州城外,李成棟對趙銘道:“博安,現在朝廷大軍雲集於江北,將要收復揚州、淮安,殿下聽說你突出重圍,正從南京趕來,你真要返回江東?”

趙銘向李成棟抱拳,沉聲道:“這一戰,我東海鎮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戰。我心意已決,就此返回江東,此後不問抗清之事!”

李成棟知道趙銘心中有氣,說的也是氣話,“若朝廷有難,博安還能袖手旁觀!”

趙銘沉默片刻,“老李若是有需要趙某之時,我必定萬里馳援!”

李成棟無奈嘆息一聲,忽然鄭重抱拳:“如此,博安保重!”

趙銘還禮,“保重!”

說完,趙銘一拔馬繮,便領着不到兩萬人馬,寂落的向南而行。

李成棟與李元胤等將,看見蜿蜒挺進,向南撤退的東海鎮,心中不禁一陣感慨。

泰興之南靖江,東海鎮士卒與此渡江,自江陰登岸,而後返回蘇州。

這時江面上船隻穿梭,接送着將士渡江,在距離渡江地點不遠處,一羣人登上山丘,爲首一人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注視着江面。

“殿下,趙國公這是~”方國安臉色陰沉道。

朱以海擺了擺手,一聲嘆息,“博安這是對孤有怨氣啊!”

“殿下,這次趙國公大敗,主要責任在於朝廷沒有按着約定,實行左右包抄之策,而是來同我們搶南京。殿下召趙國公前來,解釋清楚,我想趙國公必然能夠理解殿下!”張煌言道。

朱以海依舊嘆息,“算了,東海鎮損失巨大,讓博安休息一陣,他會理解孤的。孤先率領大軍,奪下揚州、淮安再說。”

第587章決議出兵第622章搜捕浙黨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379章裡應外合第905章緊急求援第573章尋找航路第888章緩兵之計第319章趙銘大婚第561章戰後格局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165章宣旨使者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964章技術積累第300章光復福建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725章宜從衆議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49章爲國結社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28章收復杭州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702章政變中第348章請封秦王第870章安置降軍第457章海峽遭遇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473章激烈搏殺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16章邊境衝突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137章浙東失陷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881攻上城頭第585章突襲彰化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536章進攻兇猛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999章逃跑計劃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647章禁軍危機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386章豐臺大營第699章兵變前兆第130章路遇阻擊第454章再下西洋第232章四板斧第318章臺灣新政第422章濟爾哈朗第660章逐鹿中原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823章上京第905章緊急求援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409章清軍突襲第525章絕望的孔有德第305章天意如此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740章開戰!開戰!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562章南北議和第455章北進戰略第193章甕城陷落第九十七章沿江對持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168章荷蘭艦隊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228章誰急打誰第323章倭國風情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993章威服羣胡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409章清軍突襲第745章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