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元胤的接應下,東海鎮不到千餘殘兵,來到泰州城附近。
浙軍雲集於泰州,設有多座軍營,駐守於此的乃是趙銘的老熟人李成棟的一部人馬。
李元胤接到趙銘之後,先派快馬回營,東海鎮的潰兵一入大營,營中的李部士卒,早已爲他們準備了肉湯和濃粥。
餓了好些天的東海鎮士卒一入營,立刻就蜂擁而上,不顧湯汁滾燙,便瘋狂的喝湯吃粥,不少人因爲吃的太急,被嗆得險些背過氣去。
李本深、唐通等東海鎮的將領,也完全沒了形象可言,一個個坐在大車上,捧着大海碗,瘋狂的喝着湯,趙銘也是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一塊肉,噎得有些翻白眼。
堂堂東海鎮趙大帥,縱橫天下多年,今日可算是威嚴掃地,狼狽至極。
這時,將士們正或坐或蹲的吃喝,一名身穿魚鱗甲,頭戴鳳翅盔,腰間獸頭帶,頗爲威風的大將,在一隊將校的簇擁下,疾步走了過來。
“父帥!趙國公就在前頭!”李元胤引着李成棟過來,邊走邊嘆息道:“這次東海鎮真是太慘了!”
當年趙銘把刀架在李成棟的脖子上,逼着他反正,李成棟開始很恨趙銘,後來與趙銘合作多次,加之他在明朝混得不錯,被朱以海視爲左膀右臂,所以對趙銘的恨意漸消,反而慢慢佩服起趙銘這個人來,生出了要與趙銘比較的心思。
現在他聽說李元胤的敘述後,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同時自己也多長了個心眼。
趙銘之前被明朝捧上了天,抗清比朝廷還積極,不多長個心眼,纔會有今日之敗。
這時,李成棟已經看見了遠處,坐在大車上,身形狼狽,只顧吃喝的趙銘,臉上頓時露出震驚之色,不是親眼所見,李成棟是萬萬想不到,不久前還威風八面的東海趙大帥,盡然狼狽成了這般模樣。
趙銘衣甲丟了大半,身上只掛着幾片甲裙,衣物滿是血污,頭髮散亂,遮住半邊臉,低頭啃着肉骨,李成棟等人走到跟前,都沒有察覺。
李成棟站在趙銘面前,看見趙銘如此狼狽,心中唏噓,沉默半響,他才拱手抱拳,低聲道,“博安!”
趙銘擡起頭來,看見是李成棟,兩人交情之前並不太深,但此時趙銘卻彷彿見了親人一般,虎目含淚。
趙銘將手中骨頭放下,油手在身上擦了擦,然後站起身來,忽然單膝抱拳,“老李,這個情,我記下了!”
李成棟一把將趙銘托起,忙道:“都是浙系兄弟,博安何必如此。”
趙銘看着李成棟道:“老李,你能來救我,便是我的恩人!這次若非你們拼死前突,我此番恐怕已經不保。”
李成棟看着趙銘,還有他身邊的潰兵,心中不禁一陣感慨,接應東海鎮的李部官軍,圍着狼吞虎嚥的東海鎮潰兵,也都唏噓不已。
李成棟與趙銘說了一陣,兩人各自問了一些情況,李成棟見趙銘等人飢餓,便不在多言,只是令屬下再殺幾頭豬羊給東海鎮的兄弟吃。
趙銘一行吃了不久,外面忽然一陣騷動,便見王翊、王朝先、阮美等東海鎮的將領,大步闖進營來,衆人一邊疾走,一邊大喊:“大帥!大帥!”
幾人疾步到趙銘身前,看見趙銘和東海鎮殘兵的慘樣,不禁悲從心來,趙銘與幾人相擁而嘆。
衆人相聚,一盤算,發現折了李忠明、王德順等老兄弟,三萬精銳只突出來一千人,趙銘又得知馬士鰲被殺,頓時相擁而泣。
半響,趙銘才振作精神,對衆將道:“好了,好在本帥突了出來,這仇本帥一定要報,不能讓弟兄們枉死!”
王朝先、阮美等人淚目道:“對,好在大帥突出了來,咱們大不了從頭再來!”
趙銘在李成棟營中,休息了一日,令屬下弟兄繼續向北探查搜尋,看是否還有其他弟兄突出來。
這一搜,還真找到幾時人,王大拿和大軍失散,領着十多個伙頭軍,居然走出了沼澤。
當然,奇蹟也就只有這麼一出,接下來兩日,明軍雖繼續搜尋,但是卻再也沒看見有潰兵從沼澤出來。
三日後,趙銘與一衆潰兵,已經恢復了力氣,收拾一藩後,趙銘便下令泰州城中,不到兩萬屬下,將城池讓給李成棟,便要率軍返回江東。
泰州城外,李成棟對趙銘道:“博安,現在朝廷大軍雲集於江北,將要收復揚州、淮安,殿下聽說你突出重圍,正從南京趕來,你真要返回江東?”
趙銘向李成棟抱拳,沉聲道:“這一戰,我東海鎮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戰。我心意已決,就此返回江東,此後不問抗清之事!”
李成棟知道趙銘心中有氣,說的也是氣話,“若朝廷有難,博安還能袖手旁觀!”
趙銘沉默片刻,“老李若是有需要趙某之時,我必定萬里馳援!”
李成棟無奈嘆息一聲,忽然鄭重抱拳:“如此,博安保重!”
趙銘還禮,“保重!”
說完,趙銘一拔馬繮,便領着不到兩萬人馬,寂落的向南而行。
李成棟與李元胤等將,看見蜿蜒挺進,向南撤退的東海鎮,心中不禁一陣感慨。
泰興之南靖江,東海鎮士卒與此渡江,自江陰登岸,而後返回蘇州。
這時江面上船隻穿梭,接送着將士渡江,在距離渡江地點不遠處,一羣人登上山丘,爲首一人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注視着江面。
“殿下,趙國公這是~”方國安臉色陰沉道。
朱以海擺了擺手,一聲嘆息,“博安這是對孤有怨氣啊!”
“殿下,這次趙國公大敗,主要責任在於朝廷沒有按着約定,實行左右包抄之策,而是來同我們搶南京。殿下召趙國公前來,解釋清楚,我想趙國公必然能夠理解殿下!”張煌言道。
朱以海依舊嘆息,“算了,東海鎮損失巨大,讓博安休息一陣,他會理解孤的。孤先率領大軍,奪下揚州、淮安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