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東洲殖民地

十月底,海上颳起了西北風,一艘海船,搖搖晃晃的出現在長江口,將要在上海靠岸。

在海船望鬥上,一名水手,看見一艘明朝軍艦破浪而來,滿是興奮的喊道:“長使,是大明官船!”

甲板上,一名穿着奇異服飾的男子,聞語出現在甲板上,目光看向開來的海船,道:“是大明海上巡檢司的船。”

這艘海船,從東洲而來,爲了避開南太平洋上的西班牙、荷蘭人的商船,冒險走北太平洋,先抵達日本,而後藉着季風,航向上海。

他們出發時,本來有三條海船,裝着黃金,不過因爲對於水域不太瞭解,一艘擱淺放棄,一艘觸礁,最後只有一艘,成功回到大明。

數年前,趙銘讓張益達,率領船隊前往東州,之後又流放了一些與他政見不和的政治犯,到了東洲東海岸,使得東洲的漢人,逐漸達到了近萬人。

不過,由於條件艱苦,加上疾病,還要與土著,以及南面的西班牙人作戰,人口已經損失了近半。

兩年多之前,張益達按着趙銘曾經給的提示,在西海岸一處海灣附近,找到了金礦,並進行開採,不過此舉並未改變張益達的處境,反而引來了致命的災難。

東洲一地,土著還處於原始部落的時代,物資極爲匱乏,張益達等人開採金礦後,難以用黃金換取物資,只能與南面佔據漠西哥的西班牙人進行交易。

沒想到,這卻引來了西班牙人的窺視,聯合土著部落,來攻擊張益達,致使張益達損失慘重。

面對西班牙人的進攻,張益達在張煌言、阮進等人幫助下,一面訓練軍隊,一面聯合與西班牙人有仇的土著部落,抵抗西班牙的進攻,但終究實力相差巨大,被西班牙人奪走了金礦,驅趕到北面,還有山脈之中。

不過即便如此,西班牙人也沒打算放過張益達等人。

趙銘在南洋奪取了西班牙人在呂宋的殖民地,將西班牙人趕出了南洋,張益達等明朝人,登陸東洲,立時就被西班牙人視爲威脅,欲除之而後快。

面對西班牙人的威脅,張益達只能派遣三艘海船,滿載這黃金,前往大明求援。

這時,巡檢司的船見海船沒有插大明的旗幟,而是打着幾年前,漢國發放的免檢旗,立時就靠了上來。

不多時,兩艘船靠在一起,搭上船板,巡檢司的官員,領着幾名士卒上船,看着帶着服飾帶着一絲中原氣息,又不像中原之物的衆人,不禁疑惑詢問道:“你們是哪裡來的土人,怎麼還用以前的旗幟!”

船上,新城國的長使,行禮道:“餘乃大明東洲藩屬新城國的長使,自萬里之外而來,前往朝貢,向大明求援。”

船隊抵達日本後,衆人已經在長崎,打聽道一些關於大明局勢的消息,知道明朝再打內戰,所以只是說來朝貢,卻沒說向哪方朝貢、求援。

“東洲新國?”巡檢不禁皺起眉頭,扭頭問道:“有這個地方?”

身後書吏翻了翻冊子,搖了搖頭,不過卻道:“近些年來,許多大族前往海外,可能又是新冒出的一國。”

七八年前,自明朝發現新明洲後,趙銘爲了鼓勵海外拓殖,就下達了鼓勵民間下南洋開拓的旨意。

民間士紳大族,或者是商號,只要在海外開發的土地,繳納的賦稅,達到一定規模,就可以建城立國,不過這些國的級別都很低,按着王、公、侯、伯、子、男劃分,除了漢國、延平是王國之外,其餘都是最低等的男國。

這些年江南商業發展,土地兼併嚴重,而明朝又征戰頻繁,趙銘也專注於一統天下,但明朝內部的矛盾,卻並不激烈,便是一部分有錢沒地使的豪強,帶着大量失地的百姓,下了南洋,建立了不少城市,還有新的國家。

這樣的藩屬,每年都會冒出來幾個,以至於許多官府都還沒來得及記載。

巡檢聽了屬下的話,遂即開了一份文書,交給新國長使,沉聲道:“到碼頭靠岸後,拿着這個,向理藩司報備。”

南京城,攝政王府邸。

趙銘召集屬下,正忙着處理善後事宜,並調兵遣將,要對周軍發起反擊。

“徐州距離南京不遠,想必吳三桂,亦安排了細作,監視南京的情況。”趙銘沉聲說道:“現在,孤平定了南京,吳三桂不久便會得到消息。”

大學士陳明遇點了點頭,“殿下要立刻率兵北上,直撲徐州?”

趙銘搖了搖頭,“孤若直撲徐州,吳三桂得到消息,肯定直接逃了。”

“那殿下準備如何安排?”陳明遇問道。

趙銘沉聲道:“先調遣幾部精銳,攻入河南,待吳三桂撤軍,孤再率大軍掩殺,殺他個片甲不留。”

“如果吳三桂有自知之明,得知殿下平定南京,就該立馬撤軍。若是他還抱有幻想,一旦大軍插入河南,吳三桂就該哭了!”顧炎武微笑道。

趙銘卻轉移話題道:“安置俘虜的事情,內閣準備怎麼處理?”

二十餘萬俘虜,不處理妥當,趙銘的大軍,便無法安心北上對付吳三桂。

陳明遇道:“臣等商議之後,覺得首先是要分散安置,罪行較輕者,可安置於遼東、重一點的可以安置在南洋,至於朱琳源等宗室,就流放到新明洲吧。”

趙銘微微頷首,新明洲已經是眼下最遠的距離了,料想這些朱家殘餘,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不過幾萬宗室,都安置在新明洲,似乎也是個隱患。

這時,顧炎武忽然道:“殿下,臣最近收到理藩院的揍報,年底將近,海外藩屬紛紛前來朝貢,其中有一藩,自稱新城國,來自東洲,萬里迢迢前來朝貢,同時想請殿下派遣援兵,幫助他們抵抗西夷!”

“東洲,新城國?”趙銘微微皺起眉頭,遂即眉頭一挑,沒想到當初一步閒棋,居然在北美紮根了。

趙銘捋了捋鬍鬚,覺得朱家子孫,還有李成棟,都有了去處,不禁道:“使者再何處,宣來見孤!”

(感謝益都生員的500打賞,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668章擇主而事第698章漢化朝鮮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466章接管朝鮮第894章滿清絕境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81章擴軍備戰第653章闖宮第422章濟爾哈朗第380章激戰武進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357章二十四磅重炮第324章收購生絲第394章束縛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808章換個皇帝第282章連江會戰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846章回購拉昇第473章激烈搏殺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16章邊境衝突第452章變相科舉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663章登壇拜將第527章驚聞噩耗第443章收拾殘局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六十四章十萬八旗下江南第482章耍流氓第932章接見使者第541章深夜進軍第425章緩兵之計第192章排槍矛林第218章臺灣格局第873章皇上不洗澡第244章糧食缺口第535章負隅頑抗第306章瑞金會師第768章以進爲退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946章合冰了第766章漢軍撤兵第509章瀋陽大捷第972章收復四川第134章再陷鎮江第311章恢復海貿第358章激戰長江第504章僵持第140章動靜弄大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薦軒轅第751章西清危機第303章被阻古城關第879章攻城作業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771章胡漢三又回來了第128章再入江陰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361章困頓城下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275章軍火生意第144章祭拜孝陵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358章激戰長江第459章轉進旅順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684章精銳之師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865章至書招降第825章兩淮難民第131章兩軍對壘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644章胡馬南侵第725章宜從衆議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172章兵不厭詐第880章開始攻城第412章破釜沉舟第476章天意如此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