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知府蔡大人,見了趙水生。
趙水生是作爲他的副手來林州的,只不過蔡大人知道,這位趙同知的座師是閣老溫如庭溫大人,不是屬於沒有靠山的,所以對趙水生合適客氣。
蔡大人從中了兩榜進士後,一直在外任,從來沒有當過京官,於是對趙水生這種京官下地方上的,很是有些羨慕。
他如今也正在謀劃任期滿了,就去京城活動,最好是能留在京裡,所以對在京裡有人脈的趙水生就特別的熱心。
蔡大人也不是沒有座師,只是他不像趙水生一樣,和自己的座師感情很好,尤其是他座師的學生也有好幾百呢,想要提攜他,現在更不可能了,因爲他座師早就已經致仕了。
“趙兄纔剛來,可以先歇息幾天,等把家裡的事兒都辦好了,再來上差,這邊也不急。”蔡大人說道。
趙水生也不是非要上趕着要辦差事,家裡的事兒確實要幾天的時間,於是趙水生謝過知府蔡大人,先回家去了。
蔡大人回去後對蔡夫人說道:“剛來的同知一家,看看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你遞個帖子過去看看。”
蔡夫人說道:“難道這纔來的同知是公侯之家出來的人?”要不然怎麼丈夫還要她一個知府夫人先去跟人家打招呼呢?應該是那同知太太來拜訪她這個知府夫人吧。
蔡大人說道:“此人是從京城戶部出來的,人脈比我們這些外任的官差要多的多,你好好跟趙同知的太太搞好關係,沒有壞處。”
“既然這樣,不如老爺直接送人過去,不是更好?”一般外面的事兒,都是男人做主的,只要男人高興了,女人就不起什麼作用了。
“此事萬萬不可。”蔡大人忙否定了這個方法。
“難道那同知太太是個母老虎不成?”要不然怎麼會不妥當呢?
“這趙同知和他太太是屬於患難夫妻,趙同知能有今天,也多虧了他太太,京城裡也不是沒有人送人,可是都沒有送出去,所以,你就不要送了。”來了一個副手,蔡大人肯定會通過幕僚去了解的。
一般上峰送下屬女人,這是常事兒,但是也有人不送的,送東西,就要投其所好,而不是隨便送,以爲自己喜歡的,對方也喜歡,那就是送的不值當。
“還有這種事兒?”蔡夫人算是見識了,真有男人不偷腥的?
“你別不把我說的話當回事兒,當初戶部尚書的夫人就給趙同知家裡送過人,不過卻沒有送出去,戶部尚書的大兒媳婦是當今太后的侄女兒,你看你有沒有人家的面子大。”
聽到蔡大人這樣說,蔡夫人歇了給趙家送女人的心思,畢竟,她再是林州知府的夫人,也比不上人家尚書夫人,還有尚書夫人的兒媳婦靠山那麼硬的,人家就沒有把人送出去,她哪裡還能不自量力?
不送人就不送人,免得到時候弄巧成拙。
所以李梨花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接到了知府夫人蔡夫人送來的林州的一些特產,另外還送來了一個林州這邊的廚娘,那送人來的媳婦笑着給李梨花行了禮,“我們夫人怕趙太太初來乍到,飲食上有些不習慣,所以給趙太太送了一個廚娘,您試試看,這廚娘的手藝特別好,如果不滿意的話,就直接給我們夫人送回來。”
李梨花笑着說道:“我正好也要找個林州這邊的廚娘,蔡夫人剛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既然人家一片好意,接受了就接受了,而且是正大光明的送的人,也不會還包藏禍心。
再說,他們和知府家裡無冤無仇的,接受了人家的一片好意,也是以後兩家好好相處的意思。
要是這個時候,李梨花給拒絕了,那麼知府夫人心裡會怎麼想,那就不一定了。
好在那廚娘也是很本分的,在廚房裡做了一頓林州的家常菜,李梨花他們吃了,味道真是不錯。
不過李梨花也送了蔡夫人回禮,從京城帶了不少京城的特產,先給蔡夫人家裡送過去了。
相互之間回禮,這交情就來了,李梨花還讓送禮的人交代了,現在家裡還沒有整理好,等一切都
弄好了,到時候會請大家在新宅子裡吃酒。
因爲蔡夫人開始和趙同知家裡接觸了,剩下的知府衙門裡的下屬官僚們,也開始跟趙家來走動,畢竟除了知府大人,就數同知大人的官最大。
好意林州的一些大族的人家,也分別派了人送了東西。
李梨花讓人把送的禮登記在冊,有的是需要送回禮的,有的根本不需要。但是呀做到心中有數纔是。
這新宅子大,他們從京城帶的人口,相對的就有些少了,比過兩個人都沒有打算再買些什麼人,夠用就成。一些空房子,只讓人每天打掃,並不是非要住人不可。
主要是門禁得管嚴了,上上下下四個主子,幾十個下人,也還算是可以。
到了林州,除了蔡夫人送了一個廚娘以外,沒有別人再送什麼人,畢竟趙水生現在是同知,只比知府大人的官小,不收人也沒有人敢說什麼。
不像纔在京城的時候,各方面的人都給他們送人,不接受還不成。
果然是官越升越好,起碼少了很多人強行給你安排什麼人。
趙水生在三天後,就去衙門裡上差去了。他們兩人安排的是,下一個休沐日,請大家過來吃酒。
因爲是在林州第一次露面,所以哪些人該請,哪些人需要坐上席,都得分清楚了。
請帖已經送了出去,採買的管事也已經在陸陸續續的把東西採買回來。
到了休沐日的時候,趙宅開了中門,客人陸陸續續的到達。
李梨花在二門上這邊來迎着女客。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李梨花,不過因爲對方是同知太太,所以態度都特別好。
大人物總是最後一個出現,知府夫人蔡夫人被人簇擁着過來了。李梨花行了個禮,請蔡夫人進去花院子裡。女客的酒席設在後花園,可以邊吃邊看風景。
蔡夫人笑着叫了一聲李梨花妹妹,這是表示關係好的意思。
大家看知府夫人和同知太太關係融洽,就是不需要站隊的意思,於是就更放開了。
要說這林州,還是頗有幾個大族,幾代上都有在各地做官的,百十來年下來,人口越來越多,族人們在自己的祖宅,都佔了半條街。
有黃姓大族,還有孫姓大族,另外還有幾個也是林州的望族,不過沒有黃家和孫家的勢大。
如今黃大奶奶和孫二奶奶都跟在蔡夫人的身後,黃大奶奶是個二十來歲的婦人,給人的印象就是未語先笑,對李梨花說道:“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京城裡的東西果然不一樣,一會兒我可要多吃一些,趙太太可不要笑話我。”
李梨花說道:“能得到你們的誇獎,也不枉我家的廚子把它們做出來了,說到這裡,還要感謝蔡夫人,如果不是蔡夫人給我送了一個林州的廚娘,我還不知道林州有這麼多的美食,不說飯菜,就是點心,也有那麼多種,一點兒也不必京城的差。”
誇了林州的東西,是林州本地人,都心裡高興,尤其是說到不比京城的差,那可是很高的評價了。
蔡夫人也笑了,說道:“趙太太能喜歡,那廚娘也沒有白送。”
這趙太太可真會說話,一會兒功夫,和大家都熟悉起來。
黃大奶奶如今在黃家,可是在主持中饋,能今天過來,也是給趙家的體面。
孫二奶奶有些無精打采的,好像有什麼心事兒,就是笑,也像是強顏歡笑。
蔡夫人被迎到了上首,點了幾齣戲,今天請的有戲班子,不過大家一聽,感覺這唱的和平時聽得不一樣。
李梨花解釋道:“這個戲班子是從京城來的,剛好家裡的下人認識這班主,所以就把人請過來了,如果各位覺得還聽得過去的話,就是他們的造化了。”
“難怪不一樣,竟然是京城來的,聽說宮裡的娘娘們也喜歡聽戲,趙太太,您說這是真的嗎?”黃大奶奶問道。
李梨花笑着說道:“宮裡的太后娘娘喜歡聽祥慶班的人唱戲。其他的我倒是不清楚。”太后喜歡聽戲,這在京城也不是什麼秘密。既然她們想知道,李梨花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
黃大奶奶嘖嘖出聲,“那祥慶班肯定唱的很好,什麼時候,這祥慶班也到我們林州過來,也讓我們能聽一聽纔好呢。”
李梨花說道:“這次的這個德慶班的名角,就是和祥慶班是一個師傅出來的。應該也不錯。”
“難怪呢,我說怎麼這麼好聽呢。原來和祥慶班是同出一個師傅呢。我得要多點幾齣了。”黃大奶奶已經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這位同知太太,在京城應該不是受排擠纔來的,要不然也不會這麼輕鬆的說那祥慶班,還有太后娘娘。
看來,以後對這位同知太太更應該客氣一些。
大家在趙家都是滿意而歸。黃大奶奶剛到了屋,就被她婆婆叫了過去,黃大奶奶知道,這是要問問趙家的底細了。
他們在京城裡也有人,只不過到底只是聽別人說的,和見到本人不一樣。
黃大奶奶換了一身的衣服,然後娶了正堂見自己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