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定遠何須生入關(三)

過小年了,北方有貼春聯的習俗,很多工友又找上門來,求解耀先幫忙寫春聯。解耀先自己都感到奇怪,自己是什麼時候練成了書法的?那楷書神似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行書與歐陽詢的《張翰帖》放在一起,簡直難辨真僞。

打發走左一波兒右一波兒來求他寫春聯的工友,解耀先這一閒下來,彷彿缺少了點什麼,又開始感覺到鬱悶了。自己來哈爾濱已經五六天了,這五六天裡發生了很多事情,他自己來哈爾濱的核心任務也基本清楚了。可惜,至今爲止,他仍然徘徊在任務的大門之外,一點頭緒都沒有。“白狐”也好,“連翹”也罷,至今都沒有提供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也許是和他們不清楚自己來哈爾濱的任務詳情有關係,也許是確實無處着手。那個什麼國際間諜奧古斯特•馮•霍夫曼這個癟犢子當真屬土行孫的咋的,來到哈爾濱就土遁了?尤其是和他一塊兒堆兒來的,他的結義二哥軍統中校“活二閻王”餘震鐸餘二哥,讓人家給活逮去了,到現在也不知道生死,想不出轍來救出來,真是磕磣死了!諾門坎一戰,小日本鬼子大敗,這是結果,後來的地球人都知道。可是過程呢?圍繞整個諾門坎戰役的“暗戰”呢?他真有點後悔了,後悔叫戰智湛在哈爾濱讀大學那前兒沒好好研究研究諾門坎戰役的“暗戰”。

要剁肉餡兒了,周老太太見解耀先悶悶不樂,不好問長官什麼原因,就說什麼也不讓解耀先插手,解耀先只要在旁邊陪着她嘮嗑就行了。解耀先不好硬搶,他撓了撓頭,只好順其自然了。只見周老太太雙手各持一把菜刀,左手起,右手落,上下翻飛,“咚咚咚”的在案板上快速地上上下下地剁着“梅花肉”,並不斷地將下面的“梅花肉”翻到上面。解耀先知道這樣才能使肉餡剁的又細又均勻,而且還要橫着剁好後再豎着剁,這樣肉就會剁的又碎又勻了。

解耀先心中暗想道:“乖乖隆嘚咚,豬油炒大蔥!自己雖然練過‘梁氏刀法’,但是像周老太太這樣剁肉,水平卻是遠遠的不如。不知道周老太太這是啥刀法?……”

周老太太哪裡知道自己眼目前兒這個兒子的思路跳躍性極強,竟然想到了自己剁肉餡會是什麼刀法。伴隨着“咚咚咚咚”連綿不斷節奏感十足的剁肉聲,周老太太邊剁肉餡,邊和解耀先閒嘮嗑:“兒呀,你夜兒個在夜校教書,爲孃的也去聽了聽。呵呵……”

解耀先雙手捧着腮幫子,微笑着看了一眼周老太太,心不在焉的說道:“娘……瞅您!您來夜校鳥悄兒的,也不告訴俺,整的俺像傻子似的啥都不知道!……”

拌餃子餡可是個技術活兒,周老太太把肉餡兒剁好了放入盆中,放入點熱水,解耀先心中不由得有些遺憾:這熱水要是換成高湯就更沒治了!

周老太太邊用筷子順時針猛攪肉餡兒,邊十分自豪的說道:“兒呀,告訴你幹啥?再影響了我兒給工友們講課!呵呵……我兒講的真好!我兒講的那是啥來着?哦……是‘定遠何需生入關。’唉呀媽呀……爲孃的都沒聽夠!……”

解耀先的思維一下子被周老太太帶回到昨天在“工人夜校”的課堂上。解耀先講了一段《道德真經》之後,順嘴吟起了唐朝李益的《塞下曲》:“伏波唯願裹屍還,定遠何需生入關。莫遣只輪迴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工人夜校”內鴉雀無聲,索三兒忽然說道:“先生,你纔剛說的這段順口溜聽着比老子的《道德經》提氣!呵呵……先生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你說的這段順口溜是啥意思呀?……”

解耀先笑了笑說道:“俺說的不是順口溜,而是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詩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就是一首詩。七言絕句是咱們漢族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這種近體詩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解耀先說到這裡,索三兒又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說先生,你講的這些‘七絕’、‘八絕’的,就是再講上個十年八年的,我們也聽不懂呀!一千多年前?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啥‘益’就得是老祖宗了。先生還是給我們講一講那個啥‘益’的老祖宗說的是啥故事吧!……”

工友們確實不耐聽解耀先像老夫子一樣講什麼詩詞歌賦。要是講下去,大傢伙非得都睡着了不可。但是,聽人講故事還是蠻有興趣的。於是,工友們附和着索三兒請解耀先講故事。

解耀先笑了笑說道:“中!中!中!……俺尊重各位工友叔叔伯伯的意見!呵呵……這位唐朝的大詩人叫做李益。這首詩中,頭二句講的是二千多年前東漢兩個大將馬援和班超的故事。最後一句‘仍留一箭定天山’中的‘一箭定天山’,講的是唐朝薛仁貴西征突厥的故事。……”

“先生,《薛仁貴徵西》我聽過評書!……”那老七突然打斷解耀先的話嚷道。

“那老七,你臭嘚瑟啥呀!閉上你的臭烏鴉嘴,聽先生講故事!……”一個工友申飭道。

在工友們的鬨笑聲中,那老七不敢再吱聲。解耀先寬厚的笑了笑,說道:“李治當唐朝的皇帝前兒稱爲‘唐高宗’,薛仁貴領兵在天山迎擊九姓突厥十餘萬軍隊,連射三箭射死了突厥派來挑戰的三個大將。突厥大軍的其他人都嚇破了膽,紛紛滾下馬來祈求投降。薛仁貴率兵乘勝前進,凱旋時,軍中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聽周老太太提起了自己在“工人夜校”講過的唐朝李益的這首《塞下曲》,解耀先笑了笑說道:“孃的記性真好!呵呵……李益的‘定遠何須生入關’這句詩說的是東漢班超的故事。班超投筆從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的叛亂,封定遠侯,在西域住了三十一年。後來歲數大了,就上書皇帝,請求調回。‘伏波唯願裹屍還,定遠何需生入關’這兩句詩說的是:爲保家衛國,邊塞將士應長期駐守邊疆,寧願戰死疆場,無須活着回到玉門關。……”

周老太太聽得悠然神往,不由自主的停止了攪動肉餡兒,十分嚮往的說道:“爲保家衛國,寧願戰死疆場,不用活着回到玉門關?玉門關是哪旮沓爲孃的不知道,依着爲娘,爲保家衛國,寧願戰死疆場,不用活着進山海關!唉……娘老了,不能上陣殺敵,保家衛國了!……”

第八十八章 憂忡爲國痛腸斷(二)第七十章 玉樹瓊枝作蘿煙(三)第七十二章 英靈不昧惹塵寰(四)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二)第三十九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二)第四十七章 南風不用蒲葵扇(四)第七十四章 無花無酒鋤作田(一)第九十五章 秋風怒在叛徒顏(一)第三十一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中)第一百零九章 無人跡處偶奇觀(一)第六十七章 殺敵傷己雙刃劍(四)第一百零九章 無人跡處偶奇觀(二)第四章 耿耿星河欲曙天(中)第四十八章 百善自古孝爲先(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三)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二)第九十五章 秋風怒在叛徒顏(一)第九十三章 自古忠孝難兩全(二)第三十七章 好收吾骨瘴江邊(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三)第一百零九章 無人跡處偶奇觀(三)第九十二章 糖心落底苦作言(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三)第七十四章 無花無酒鋤作田(三)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三)第六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四)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三)第三十九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三)第五十四章 九州一同悲不見(三)第七十六章 壯士倦枕賊屍眠(三)第三十九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三)第二十四章 忽憶嘗新會靈觀(四)第八十五章 征衣風塵化雲煙(一)第六十三章 舊好羈泊隔良緣(一)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二)第十五章 取得倭首見閭閻(下)第一百零八章 萬物興歇皆自然(四)第八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第一百零八章 萬物興歇皆自然(二)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三)第五十六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四)第一百零七章 報讎只是聞嘗膽(二)第十七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二)第八十一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二)第二十一章 雪上加霜復墮險(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鸚鵡前頭不敢言(一)第五十八章 坎井不知江河寬(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川菸草平如剪(一)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二)第七十二章 英靈不昧惹塵寰(二)第五十五章 愁雨瀟瀟雲淡淡(三)第四十八章 百善自古孝爲先(二)第九十五章 秋風怒在叛徒顏(四)第二十五章 西施蹙眉惹人憐(四)第五十章 良言一句三春暖(一)第七十六章 壯士倦枕賊屍眠(三)第四十六章 玉軫風薰春夢短(四)第五十八章 坎井不知江河寬(一)第四十一章 一江風月趁魚船(三)第十八章 太平誰識靖康年(中)第十二章 遺民淚盡心豈甘(三)第八十章 丈夫未可輕少年(一)第一百一十章 欲憑赤手拯元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自橫刀瀝肝膽(一)第六十九章 對面相逢難結緣(三)第七十六章 壯士倦枕賊屍眠(四)第十二章 遺民淚盡心豈甘(三)第四十三章 付與時人冷眼看(二)第九章 纖弱麋鹿有誰憐(下)第十二章 遺民淚盡心豈甘(四)第十一章 黑雲翻墨未遮山(下)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一)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一)第五十一章 紛紛暮雪下門轅(一)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一)第四十一章 一江風月趁魚船(四)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一)第九十九章 我自戎裝沙場邊(四)第二十一章 雪上加霜復墮險(下)第一百零二章 欲與祖逖爭雄鞭(二)第二十七章 定遠何須生入關(一)第四十三章 付與時人冷眼看(四)第七十章 玉樹瓊枝作蘿煙(四)第三十一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下)第五十一章 紛紛暮雪下門轅(二)第五十章 良言一句三春暖(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留得清白在人間(三)第四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一)第二十四章 忽憶嘗新會靈觀(二)第六十章 欲取先予施妙算(三)第二十章 誓滅倭奴出榆關(下)第五十七章 波詭雲譎多兇險(一)第六十一章 有餘不足夔憐蚿(三)第八十二章 刀光劍影任翔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