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再造家國(二十八)

“你所犯何罪?”

聽到斯庫爾上校的質問,卡伊·莫爾蘭怔了一下,在場的自由人一時間也有些摸不着頭腦。

卡伊·莫爾蘭犯了什麼罪?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又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議事堂內,哪怕是再魯鈍的人,也已經瞧出端倪——新墾地行省的“新主人們”,擺明車馬是要另立山頭,爲此,甚至不惜與紅藍薔薇兩方同時爲敵。

他們之所以大費周章,又是召集全行省的自由人開大會,又是公開審判“官廳”和“軍廳”的同窗校友,無非是想給自身的行爲披上一件名爲法理的外衣,同時將新墾地行省的所有自由人都強行綁上他們的戰車。

那麼身爲僞政府的大員,曾經不遺餘力與新墾地軍團作對的卡伊·莫爾蘭,必須是“有罪的”。

但他所犯何罪,卻無法被擺上檯面。

畢竟,無論在哪個國度、哪處社會、哪種文化裡,忠誠都只會被視爲一種高尚的品質。

而找遍帕拉圖共和國的法條、判例和約定俗成的習慣,也都不包含“給新墾地軍團找過麻煩”這項罪名。

換而言之,如果想要卡伊·莫爾蘭死,只需一根繩子。

但是假如斯庫爾上校想要將卡伊·莫爾蘭明正典刑,繩子幫不上他什麼忙。

在場的自由人都在心底給卡伊·莫爾蘭捏了把冷汗——雖然新墾地的“新主人們”目前爲止的表現都很體面,但是獅子與羊羣之間的體面,又怎麼可能有羊當真?

有些自由人則想得更深遠。

鐵峰郡座位區,黑水鎮的理查發出一聲哀嘆。

他從審判席上移開目光,與身旁的兩位同鄉短暫對了一下眼神,惋惜又欽佩地低語:“卡伊·莫爾蘭……閣下,他這是豁出性命,也要扯掉新墾地軍團的披風。”

南多爾·克雷洛夫撓了撓後腦勺,一副不知就裡的樣子。吉拉德·米切爾則皺起眉頭,緊抱雙臂,一言不發。

同樣抱着胳膊、眉頭緊鎖的還有蓋薩·阿多尼斯上校。

從卡伊·莫爾蘭露面那一刻起,蓋薩上校的腦海中就爆發了一場激烈爭鬥,“相信同僚們的智慧”與“立即結束這場鬧劇”打得天昏地暗,然而哪一方也不能取得主導地位。

所以,當蓋薩上校聽到斯庫爾上校質問卡伊·莫爾蘭“你所犯何罪”時,本能地認爲斯庫爾上校是在給審判席上這個明顯來攪局的傢伙找臺階下,“立即結束這場鬧劇”的念頭瞬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

“你太不瞭解卡伊·莫爾蘭這個混蛋了,梅克倫。”蓋薩恨恨地心想。

他緊咬牙關,準備下達動手的命令。

就在蓋薩胳膊肘都已經擡起來的當口,他瞥見到來自會場另一側的、溫特斯·蒙塔涅投來的目光。

狼之血輕輕搖了搖頭。

“相信同僚智慧”的想法重新在蓋薩·阿多尼斯的腦海中佔據上風。

“你們一點都不瞭解卡伊·莫爾蘭。”蓋薩抱回雙臂,憤憤不平地心想:“一點都不瞭解。”

果不其然,面對斯庫爾上校的問詢,卡伊·莫爾蘭既沒有沉默,也沒有詭辯,反而斂神收心、掃視全場,聲若洪鐘地回答:

“59年4月16日,格羅夫·馬格努斯暗中召集支持者,密謀政變,消滅藍血派,我在其中。

“4月23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走漏,藍血派、紅血派互相攻殺,諸王堡血夜,我在其中。

“4月26日,留守議員全票通過新憲章,成立新共和國,我在其中。

“5月……”

沒有講稿也沒有助手,卡伊·莫爾蘭孤身站在審判席上,歷數了他在“第二共和國”的籌建與運轉中所參與過的一切。

從最初的政變到新政府的組建,從接受聯省的資助到決定消滅新墾地軍團,無論是見得光的事情,還是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和盤托出。

態度之坦蕩,令在場的聽者不由得心生敬意。

一直講到河谷村會戰大敗的消息傳回諸王堡,第二共和國內部出現和談的聲音,格羅夫·馬格努斯旋即發動二次政變,殘酷清洗了呼籲和談、反對引入聯省勢力的議員,卡伊·莫爾蘭方纔停止。

之後的經歷,卡伊·莫爾蘭沒有再講,在場的自由人也不需要他講——大家早就通過那本風靡全行省的《虎口脫險》耳熟能詳了。

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對於新墾地自由人來說意義非凡。

因爲自從遠征軍慘敗於赫德人之手的噩耗傳回新墾地以來,終於有人給他們事無鉅細地講述了大荒原之戰之後,帕拉圖共和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此之前,他們都受困於“清醒的模糊”中。

清醒,是因爲他們親身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徵兵和加派、赫德蠻子的劫掠、流竄的土匪、被軍隊封鎖的大路、被丟棄在鄉間小路上的旅行者的屍體——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周遭的一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對於這些散居在邊疆地帶、遠離政治中心的鄉紳們而言,外面的世界又是模糊的。

道路封鎖、通信斷絕,偶爾有命大的客人到訪,帶來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這個和那個打了起來、那個又和這個打了起來、赫德人打過來了、諸王堡的官廳派兵來打赫德人、諸王堡的官廳又把楓石城打了下來……

新墾地行省這兩年來所發生的種種大事,傳播到大部分新墾地人耳中時,往往只剩下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句和聳人聽聞的謠言。

鐵峰郡民衆所得到的定期公告,實是其他地區的民衆難以想象的幸福。

現如今,終於有人伸出援手,將新墾地的自由人們從“清醒又模糊”的河流中拽了上來,條分縷析地向他們解釋了“過去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於新墾地軍團來說,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同樣重要,因爲他所講述的許多第二共和國的內情,軍官們——尤其是低階軍官——原本也不甚清楚。

而這正是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想要的。

因爲誰能掌握過去的定義權,誰就能掌握現在的解釋權,誰就能對未來施加影響。

如果想要向新墾地的自由人們——這片土地上最富有、政治權利又最受壓制的羣體——施加影響,那麼沒有比全體自由人大會更好的場合。

對於新墾地的自由人羣體來說,從卡伊·莫爾蘭口中吐出的話語,也遠遠比新墾地軍團張貼的公告更具說服力。

然而就連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也沒能真正準確地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將會產生怎樣的迴響。

藉由卡伊·莫爾蘭的敘述,分散於在場衆人頭腦中混亂、矛盾又模糊的“記憶”,正在被重塑爲一致、連貫、清晰的“歷史”。

這段歷史從一場悲劇開始,被一個野心所推動,由此引發了更多的悲劇。

這段共同記憶將會被自由人們帶回家鄉,並通過傳播、重複和互相印證不斷自我強化,最終塑造新墾地行省——乃至帕拉圖共和國——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歷史”的認知。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當下,卡伊·莫爾蘭還站在審判席上,距離絞刑架只差一步。

斯庫爾·梅克倫神情嚴肅地聽取了卡伊·莫爾蘭的陳述,他本已拿定主意,只要卡伊·莫爾蘭的陳述有任何編造和構陷,就立刻將後者拿下。

然而出乎斯庫爾·梅克倫的意料,卡伊·莫爾蘭的陳述相當客觀公允,連斯庫爾也不得不認可。

甚至對於新墾地軍團反抗諸王堡政府的舉動,卡伊·莫爾蘭多有迴護,並未簡單將之定義爲叛亂,而是誠實地告知在場的自由人,早在諸王堡派兵“協防”特爾敦部時,格羅夫·馬格努斯就已經決定要剷除新墾地軍團。

很可惜,斯庫爾·梅克倫並不打算因此“原諒”卡伊·莫爾蘭的攪局。

“既然你已承認所犯下的罪行,卡伊·莫爾蘭。”斯庫爾上校敲了敲木槌頭,沉聲宣判:“我宣佈……”

“等等。”卡伊·莫爾蘭立刻打斷斯庫爾上校的發言,高聲抗辯:“我何時認罪了?”

“你剛剛所說的一切,就是對你的罪行的供認。”

“我只是陳述了我所參與的一切。”卡伊·莫爾蘭針鋒相對,一字一句地反問:“斯庫爾上校,我何罪之有?”

黑水鎮的理查以及許多自由人的心絃,都瞬間緊繃起來。在場軍官們的眉頭,也越皺越緊。

大家都意識到,最要命的關頭要來了。

“你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陰謀,參與諸王堡政變,協助格羅夫·馬格努斯組建僞政府。”斯庫爾上校厲聲喝問:“你無罪嗎?”

“我無罪!”卡伊·莫爾蘭毫不退縮:“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我無罪!參與諸王堡政變,我無罪!組建第二共和國,我無罪!”

卡伊·莫爾蘭身體前傾,雙拳重重砸在審判席的圍欄上,昂起頭顱,傲然掃視全場:“我唯一的罪行,就是沒有早點這樣做!沒能在阿爾帕德·杜堯姆那羣瘋子將共和國拖入深淵之前,將共和國從他們手中拯救出來!”

“混賬!一派胡言!”蓋薩上校再也聽不下去了,他一掌拍在膝頭,騰地站起身,大罵卡伊·莫爾蘭:“阿爾帕德·杜堯姆將軍爲國征戰二十餘年,所立戰功不可計數,怎容你這個混賬口出狂言!把他給我拖下去!”

“爲國征戰?這話纔是一派胡言!”卡伊·莫爾蘭擰過頭來,他瞪起眼睛,鮮血涌上臉頰,像一頭獅子一樣死死盯着蓋薩·阿多尼斯,咆哮如雷:

“蓋薩·阿多尼斯,那你可敢告訴我,是誰承擔了‘爲國征戰’的軍費?!

“是誰流了‘爲國征戰’的鮮血?!

“又是誰攫取了‘爲國征戰’的成果?

“又是誰在‘爲國征戰’中賺得盆滿鉢滿?”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在場的自由人既感到無比痛快,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爲卡伊·莫爾蘭代他們說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同時也硬生生撕下了新墾地軍團的臉皮。

蓋薩·阿多尼斯被氣得渾身發抖,頭皮上的暗青色的血管紛紛凸起,卻又啞口無言。

短暫的沉默中間,三名白山郡的尉官衝向審判席,抓着卡伊·莫爾蘭的肩膀,硬生生將他提了起來,就要拖出大議事堂。

而卡伊·莫爾蘭死死抓住審判席的圍欄,無論如何也不撒手。

場面瞬間變得極爲難看,大議事堂也瞬間變得亂哄哄的。

目睹這一切的自由人們憤慨至極,他們緊握雙拳,屁股擡離了座位,焦慮地舔着嘴脣,想說話又不敢開口,只能焦急地左顧右盼,期望有哪個勇敢的人能第一個出頭。

就在這時,一個冷靜而威嚴的聲音,蕩平了大議事堂內的所有雜音,讓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

“住手——讓他把話說完。”

衆人循聲望去,聲音的主人端坐在鐵峰郡座位區的最前排,毫無畏懼地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正是“狼之血”,溫特斯·蒙塔涅。

白山郡的三名尉官停下動作,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隨即,斯庫爾上校重重敲響木槌頭,重新接管了局勢:“肅靜!”

然後他朝着三名白山郡軍官擺了擺手:“退下。”

三個白山郡的尉官如蒙大赦,立刻放下卡伊·莫爾蘭,向斯庫爾上校擡手敬禮,回到了座位。

事態的發展已經脫離了許多人的預測,在場的自由人們都不知道今天會如何收場。

可是卡伊·莫爾蘭卻不準備善罷甘休,他艱難地站起,肩膀和手臂低垂在身畔,因爲疼痛而止不住地顫抖。

他的上衣已經被扯得破碎,頭髮也凌亂不堪,然而這一切並未削弱他的氣勢分毫,反而讓他的形象在自由人們眼中愈發高大。

“你們不是要審判嗎?

“你們不是要和舊體制一刀兩斷嗎?

“你們不是要再造共和嗎?

“那好啊!”卡伊·莫爾蘭喘着粗氣,使出了全身的力量,向着大議事堂的所有軍官咆哮:“把你們也放到審判席上來!”  “你所犯何罪?”

聽到斯庫爾上校的質問,卡伊·莫爾蘭怔了一下,在場的自由人一時間也有些摸不着頭腦。

卡伊·莫爾蘭犯了什麼罪?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又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議事堂內,哪怕是再魯鈍的人,也已經瞧出端倪——新墾地行省的“新主人們”,擺明車馬是要另立山頭,爲此,甚至不惜與紅藍薔薇兩方同時爲敵。

他們之所以大費周章,又是召集全行省的自由人開大會,又是公開審判“官廳”和“軍廳”的同窗校友,無非是想給自身的行爲披上一件名爲法理的外衣,同時將新墾地行省的所有自由人都強行綁上他們的戰車。

那麼身爲僞政府的大員,曾經不遺餘力與新墾地軍團作對的卡伊·莫爾蘭,必須是“有罪的”。

但他所犯何罪,卻無法被擺上檯面。

畢竟,無論在哪個國度、哪處社會、哪種文化裡,忠誠都只會被視爲一種高尚的品質。

而找遍帕拉圖共和國的法條、判例和約定俗成的習慣,也都不包含“給新墾地軍團找過麻煩”這項罪名。

換而言之,如果想要卡伊·莫爾蘭死,只需一根繩子。

但是假如斯庫爾上校想要將卡伊·莫爾蘭明正典刑,繩子幫不上他什麼忙。

在場的自由人都在心底給卡伊·莫爾蘭捏了把冷汗——雖然新墾地的“新主人們”目前爲止的表現都很體面,但是獅子與羊羣之間的體面,又怎麼可能有羊當真?

有些自由人則想得更深遠。

鐵峰郡座位區,黑水鎮的理查發出一聲哀嘆。

他從審判席上移開目光,與身旁的兩位同鄉短暫對了一下眼神,惋惜又欽佩地低語:“卡伊·莫爾蘭……閣下,他這是豁出性命,也要扯掉新墾地軍團的披風。”

南多爾·克雷洛夫撓了撓後腦勺,一副不知就裡的樣子。吉拉德·米切爾則皺起眉頭,緊抱雙臂,一言不發。

同樣抱着胳膊、眉頭緊鎖的還有蓋薩·阿多尼斯上校。

從卡伊·莫爾蘭露面那一刻起,蓋薩上校的腦海中就爆發了一場激烈爭鬥,“相信同僚們的智慧”與“立即結束這場鬧劇”打得天昏地暗,然而哪一方也不能取得主導地位。

所以,當蓋薩上校聽到斯庫爾上校質問卡伊·莫爾蘭“你所犯何罪”時,本能地認爲斯庫爾上校是在給審判席上這個明顯來攪局的傢伙找臺階下,“立即結束這場鬧劇”的念頭瞬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

“你太不瞭解卡伊·莫爾蘭這個混蛋了,梅克倫。”蓋薩恨恨地心想。

他緊咬牙關,準備下達動手的命令。

就在蓋薩胳膊肘都已經擡起來的當口,他瞥見到來自會場另一側的、溫特斯·蒙塔涅投來的目光。

狼之血輕輕搖了搖頭。

“相信同僚智慧”的想法重新在蓋薩·阿多尼斯的腦海中佔據上風。

“你們一點都不瞭解卡伊·莫爾蘭。”蓋薩抱回雙臂,憤憤不平地心想:“一點都不瞭解。”

果不其然,面對斯庫爾上校的問詢,卡伊·莫爾蘭既沒有沉默,也沒有詭辯,反而斂神收心、掃視全場,聲若洪鐘地回答:

“59年4月16日,格羅夫·馬格努斯暗中召集支持者,密謀政變,消滅藍血派,我在其中。

“4月23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走漏,藍血派、紅血派互相攻殺,諸王堡血夜,我在其中。

“4月26日,留守議員全票通過新憲章,成立新共和國,我在其中。

“5月……”

沒有講稿也沒有助手,卡伊·莫爾蘭孤身站在審判席上,歷數了他在“第二共和國”的籌建與運轉中所參與過的一切。

從最初的政變到新政府的組建,從接受聯省的資助到決定消滅新墾地軍團,無論是見得光的事情,還是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和盤托出。

態度之坦蕩,令在場的聽者不由得心生敬意。

一直講到河谷村會戰大敗的消息傳回諸王堡,第二共和國內部出現和談的聲音,格羅夫·馬格努斯旋即發動二次政變,殘酷清洗了呼籲和談、反對引入聯省勢力的議員,卡伊·莫爾蘭方纔停止。

之後的經歷,卡伊·莫爾蘭沒有再講,在場的自由人也不需要他講——大家早就通過那本風靡全行省的《虎口脫險》耳熟能詳了。

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對於新墾地自由人來說意義非凡。

因爲自從遠征軍慘敗於赫德人之手的噩耗傳回新墾地以來,終於有人給他們事無鉅細地講述了大荒原之戰之後,帕拉圖共和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此之前,他們都受困於“清醒的模糊”中。

清醒,是因爲他們親身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徵兵和加派、赫德蠻子的劫掠、流竄的土匪、被軍隊封鎖的大路、被丟棄在鄉間小路上的旅行者的屍體——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周遭的一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對於這些散居在邊疆地帶、遠離政治中心的鄉紳們而言,外面的世界又是模糊的。

道路封鎖、通信斷絕,偶爾有命大的客人到訪,帶來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這個和那個打了起來、那個又和這個打了起來、赫德人打過來了、諸王堡的官廳派兵來打赫德人、諸王堡的官廳又把楓石城打了下來……

新墾地行省這兩年來所發生的種種大事,傳播到大部分新墾地人耳中時,往往只剩下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句和聳人聽聞的謠言。

鐵峰郡民衆所得到的定期公告,實是其他地區的民衆難以想象的幸福。

現如今,終於有人伸出援手,將新墾地的自由人們從“清醒又模糊”的河流中拽了上來,條分縷析地向他們解釋了“過去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於新墾地軍團來說,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同樣重要,因爲他所講述的許多第二共和國的內情,軍官們——尤其是低階軍官——原本也不甚清楚。

而這正是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想要的。

因爲誰能掌握過去的定義權,誰就能掌握現在的解釋權,誰就能對未來施加影響。

如果想要向新墾地的自由人們——這片土地上最富有、政治權利又最受壓制的羣體——施加影響,那麼沒有比全體自由人大會更好的場合。

對於新墾地的自由人羣體來說,從卡伊·莫爾蘭口中吐出的話語,也遠遠比新墾地軍團張貼的公告更具說服力。

然而就連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也沒能真正準確地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將會產生怎樣的迴響。

藉由卡伊·莫爾蘭的敘述,分散於在場衆人頭腦中混亂、矛盾又模糊的“記憶”,正在被重塑爲一致、連貫、清晰的“歷史”。

這段歷史從一場悲劇開始,被一個野心所推動,由此引發了更多的悲劇。

這段共同記憶將會被自由人們帶回家鄉,並通過傳播、重複和互相印證不斷自我強化,最終塑造新墾地行省——乃至帕拉圖共和國——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歷史”的認知。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當下,卡伊·莫爾蘭還站在審判席上,距離絞刑架只差一步。

斯庫爾·梅克倫神情嚴肅地聽取了卡伊·莫爾蘭的陳述,他本已拿定主意,只要卡伊·莫爾蘭的陳述有任何編造和構陷,就立刻將後者拿下。

然而出乎斯庫爾·梅克倫的意料,卡伊·莫爾蘭的陳述相當客觀公允,連斯庫爾也不得不認可。

甚至對於新墾地軍團反抗諸王堡政府的舉動,卡伊·莫爾蘭多有迴護,並未簡單將之定義爲叛亂,而是誠實地告知在場的自由人,早在諸王堡派兵“協防”特爾敦部時,格羅夫·馬格努斯就已經決定要剷除新墾地軍團。

很可惜,斯庫爾·梅克倫並不打算因此“原諒”卡伊·莫爾蘭的攪局。

“既然你已承認所犯下的罪行,卡伊·莫爾蘭。”斯庫爾上校敲了敲木槌頭,沉聲宣判:“我宣佈……”

“等等。”卡伊·莫爾蘭立刻打斷斯庫爾上校的發言,高聲抗辯:“我何時認罪了?”

“你剛剛所說的一切,就是對你的罪行的供認。”

“我只是陳述了我所參與的一切。”卡伊·莫爾蘭針鋒相對,一字一句地反問:“斯庫爾上校,我何罪之有?”

黑水鎮的理查以及許多自由人的心絃,都瞬間緊繃起來。在場軍官們的眉頭,也越皺越緊。

大家都意識到,最要命的關頭要來了。

“你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陰謀,參與諸王堡政變,協助格羅夫·馬格努斯組建僞政府。”斯庫爾上校厲聲喝問:“你無罪嗎?”

“我無罪!”卡伊·莫爾蘭毫不退縮:“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我無罪!參與諸王堡政變,我無罪!組建第二共和國,我無罪!”

卡伊·莫爾蘭身體前傾,雙拳重重砸在審判席的圍欄上,昂起頭顱,傲然掃視全場:“我唯一的罪行,就是沒有早點這樣做!沒能在阿爾帕德·杜堯姆那羣瘋子將共和國拖入深淵之前,將共和國從他們手中拯救出來!”

“混賬!一派胡言!”蓋薩上校再也聽不下去了,他一掌拍在膝頭,騰地站起身,大罵卡伊·莫爾蘭:“阿爾帕德·杜堯姆將軍爲國征戰二十餘年,所立戰功不可計數,怎容你這個混賬口出狂言!把他給我拖下去!”

“爲國征戰?這話纔是一派胡言!”卡伊·莫爾蘭擰過頭來,他瞪起眼睛,鮮血涌上臉頰,像一頭獅子一樣死死盯着蓋薩·阿多尼斯,咆哮如雷:

“蓋薩·阿多尼斯,那你可敢告訴我,是誰承擔了‘爲國征戰’的軍費?!

“是誰流了‘爲國征戰’的鮮血?!

“又是誰攫取了‘爲國征戰’的成果?

“又是誰在‘爲國征戰’中賺得盆滿鉢滿?”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在場的自由人既感到無比痛快,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爲卡伊·莫爾蘭代他們說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同時也硬生生撕下了新墾地軍團的臉皮。

蓋薩·阿多尼斯被氣得渾身發抖,頭皮上的暗青色的血管紛紛凸起,卻又啞口無言。

短暫的沉默中間,三名白山郡的尉官衝向審判席,抓着卡伊·莫爾蘭的肩膀,硬生生將他提了起來,就要拖出大議事堂。

而卡伊·莫爾蘭死死抓住審判席的圍欄,無論如何也不撒手。

場面瞬間變得極爲難看,大議事堂也瞬間變得亂哄哄的。

目睹這一切的自由人們憤慨至極,他們緊握雙拳,屁股擡離了座位,焦慮地舔着嘴脣,想說話又不敢開口,只能焦急地左顧右盼,期望有哪個勇敢的人能第一個出頭。

就在這時,一個冷靜而威嚴的聲音,蕩平了大議事堂內的所有雜音,讓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

“住手——讓他把話說完。”

衆人循聲望去,聲音的主人端坐在鐵峰郡座位區的最前排,毫無畏懼地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正是“狼之血”,溫特斯·蒙塔涅。

白山郡的三名尉官停下動作,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隨即,斯庫爾上校重重敲響木槌頭,重新接管了局勢:“肅靜!”

然後他朝着三名白山郡軍官擺了擺手:“退下。”

三個白山郡的尉官如蒙大赦,立刻放下卡伊·莫爾蘭,向斯庫爾上校擡手敬禮,回到了座位。

事態的發展已經脫離了許多人的預測,在場的自由人們都不知道今天會如何收場。

可是卡伊·莫爾蘭卻不準備善罷甘休,他艱難地站起,肩膀和手臂低垂在身畔,因爲疼痛而止不住地顫抖。

他的上衣已經被扯得破碎,頭髮也凌亂不堪,然而這一切並未削弱他的氣勢分毫,反而讓他的形象在自由人們眼中愈發高大。

“你們不是要審判嗎?

“你們不是要和舊體制一刀兩斷嗎?

“你們不是要再造共和嗎?

“那好啊!”卡伊·莫爾蘭喘着粗氣,使出了全身的力量,向着大議事堂的所有軍官咆哮:“把你們也放到審判席上來!”  “你所犯何罪?”

聽到斯庫爾上校的質問,卡伊·莫爾蘭怔了一下,在場的自由人一時間也有些摸不着頭腦。

卡伊·莫爾蘭犯了什麼罪?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又難以回答的問題。

大議事堂內,哪怕是再魯鈍的人,也已經瞧出端倪——新墾地行省的“新主人們”,擺明車馬是要另立山頭,爲此,甚至不惜與紅藍薔薇兩方同時爲敵。

他們之所以大費周章,又是召集全行省的自由人開大會,又是公開審判“官廳”和“軍廳”的同窗校友,無非是想給自身的行爲披上一件名爲法理的外衣,同時將新墾地行省的所有自由人都強行綁上他們的戰車。

那麼身爲僞政府的大員,曾經不遺餘力與新墾地軍團作對的卡伊·莫爾蘭,必須是“有罪的”。

但他所犯何罪,卻無法被擺上檯面。

畢竟,無論在哪個國度、哪處社會、哪種文化裡,忠誠都只會被視爲一種高尚的品質。

而找遍帕拉圖共和國的法條、判例和約定俗成的習慣,也都不包含“給新墾地軍團找過麻煩”這項罪名。

換而言之,如果想要卡伊·莫爾蘭死,只需一根繩子。

但是假如斯庫爾上校想要將卡伊·莫爾蘭明正典刑,繩子幫不上他什麼忙。

在場的自由人都在心底給卡伊·莫爾蘭捏了把冷汗——雖然新墾地的“新主人們”目前爲止的表現都很體面,但是獅子與羊羣之間的體面,又怎麼可能有羊當真?

有些自由人則想得更深遠。

鐵峰郡座位區,黑水鎮的理查發出一聲哀嘆。

他從審判席上移開目光,與身旁的兩位同鄉短暫對了一下眼神,惋惜又欽佩地低語:“卡伊·莫爾蘭……閣下,他這是豁出性命,也要扯掉新墾地軍團的披風。”

南多爾·克雷洛夫撓了撓後腦勺,一副不知就裡的樣子。吉拉德·米切爾則皺起眉頭,緊抱雙臂,一言不發。

同樣抱着胳膊、眉頭緊鎖的還有蓋薩·阿多尼斯上校。

從卡伊·莫爾蘭露面那一刻起,蓋薩上校的腦海中就爆發了一場激烈爭鬥,“相信同僚們的智慧”與“立即結束這場鬧劇”打得天昏地暗,然而哪一方也不能取得主導地位。

所以,當蓋薩上校聽到斯庫爾上校質問卡伊·莫爾蘭“你所犯何罪”時,本能地認爲斯庫爾上校是在給審判席上這個明顯來攪局的傢伙找臺階下,“立即結束這場鬧劇”的念頭瞬間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

“你太不瞭解卡伊·莫爾蘭這個混蛋了,梅克倫。”蓋薩恨恨地心想。

他緊咬牙關,準備下達動手的命令。

就在蓋薩胳膊肘都已經擡起來的當口,他瞥見到來自會場另一側的、溫特斯·蒙塔涅投來的目光。

狼之血輕輕搖了搖頭。

“相信同僚智慧”的想法重新在蓋薩·阿多尼斯的腦海中佔據上風。

“你們一點都不瞭解卡伊·莫爾蘭。”蓋薩抱回雙臂,憤憤不平地心想:“一點都不瞭解。”

果不其然,面對斯庫爾上校的問詢,卡伊·莫爾蘭既沒有沉默,也沒有詭辯,反而斂神收心、掃視全場,聲若洪鐘地回答:

“59年4月16日,格羅夫·馬格努斯暗中召集支持者,密謀政變,消滅藍血派,我在其中。

“4月23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走漏,藍血派、紅血派互相攻殺,諸王堡血夜,我在其中。

“4月26日,留守議員全票通過新憲章,成立新共和國,我在其中。

“5月……”

沒有講稿也沒有助手,卡伊·莫爾蘭孤身站在審判席上,歷數了他在“第二共和國”的籌建與運轉中所參與過的一切。

從最初的政變到新政府的組建,從接受聯省的資助到決定消滅新墾地軍團,無論是見得光的事情,還是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和盤托出。

態度之坦蕩,令在場的聽者不由得心生敬意。

一直講到河谷村會戰大敗的消息傳回諸王堡,第二共和國內部出現和談的聲音,格羅夫·馬格努斯旋即發動二次政變,殘酷清洗了呼籲和談、反對引入聯省勢力的議員,卡伊·莫爾蘭方纔停止。

之後的經歷,卡伊·莫爾蘭沒有再講,在場的自由人也不需要他講——大家早就通過那本風靡全行省的《虎口脫險》耳熟能詳了。

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對於新墾地自由人來說意義非凡。

因爲自從遠征軍慘敗於赫德人之手的噩耗傳回新墾地以來,終於有人給他們事無鉅細地講述了大荒原之戰之後,帕拉圖共和國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此之前,他們都受困於“清醒的模糊”中。

清醒,是因爲他們親身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徵兵和加派、赫德蠻子的劫掠、流竄的土匪、被軍隊封鎖的大路、被丟棄在鄉間小路上的旅行者的屍體——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周遭的一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對於這些散居在邊疆地帶、遠離政治中心的鄉紳們而言,外面的世界又是模糊的。

道路封鎖、通信斷絕,偶爾有命大的客人到訪,帶來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這個和那個打了起來、那個又和這個打了起來、赫德人打過來了、諸王堡的官廳派兵來打赫德人、諸王堡的官廳又把楓石城打了下來……

新墾地行省這兩年來所發生的種種大事,傳播到大部分新墾地人耳中時,往往只剩下一些支離破碎的文句和聳人聽聞的謠言。

鐵峰郡民衆所得到的定期公告,實是其他地區的民衆難以想象的幸福。

現如今,終於有人伸出援手,將新墾地的自由人們從“清醒又模糊”的河流中拽了上來,條分縷析地向他們解釋了“過去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於新墾地軍團來說,卡伊·莫爾蘭的陳述同樣重要,因爲他所講述的許多第二共和國的內情,軍官們——尤其是低階軍官——原本也不甚清楚。

而這正是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想要的。

因爲誰能掌握過去的定義權,誰就能掌握現在的解釋權,誰就能對未來施加影響。

如果想要向新墾地的自由人們——這片土地上最富有、政治權利又最受壓制的羣體——施加影響,那麼沒有比全體自由人大會更好的場合。

對於新墾地的自由人羣體來說,從卡伊·莫爾蘭口中吐出的話語,也遠遠比新墾地軍團張貼的公告更具說服力。

然而就連卡伊·莫爾蘭和他的贊助人也沒能真正準確地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將會產生怎樣的迴響。

藉由卡伊·莫爾蘭的敘述,分散於在場衆人頭腦中混亂、矛盾又模糊的“記憶”,正在被重塑爲一致、連貫、清晰的“歷史”。

這段歷史從一場悲劇開始,被一個野心所推動,由此引發了更多的悲劇。

這段共同記憶將會被自由人們帶回家鄉,並通過傳播、重複和互相印證不斷自我強化,最終塑造新墾地行省——乃至帕拉圖共和國——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歷史”的認知。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當下,卡伊·莫爾蘭還站在審判席上,距離絞刑架只差一步。

斯庫爾·梅克倫神情嚴肅地聽取了卡伊·莫爾蘭的陳述,他本已拿定主意,只要卡伊·莫爾蘭的陳述有任何編造和構陷,就立刻將後者拿下。

然而出乎斯庫爾·梅克倫的意料,卡伊·莫爾蘭的陳述相當客觀公允,連斯庫爾也不得不認可。

甚至對於新墾地軍團反抗諸王堡政府的舉動,卡伊·莫爾蘭多有迴護,並未簡單將之定義爲叛亂,而是誠實地告知在場的自由人,早在諸王堡派兵“協防”特爾敦部時,格羅夫·馬格努斯就已經決定要剷除新墾地軍團。

很可惜,斯庫爾·梅克倫並不打算因此“原諒”卡伊·莫爾蘭的攪局。

“既然你已承認所犯下的罪行,卡伊·莫爾蘭。”斯庫爾上校敲了敲木槌頭,沉聲宣判:“我宣佈……”

“等等。”卡伊·莫爾蘭立刻打斷斯庫爾上校的發言,高聲抗辯:“我何時認罪了?”

“你剛剛所說的一切,就是對你的罪行的供認。”

“我只是陳述了我所參與的一切。”卡伊·莫爾蘭針鋒相對,一字一句地反問:“斯庫爾上校,我何罪之有?”

黑水鎮的理查以及許多自由人的心絃,都瞬間緊繃起來。在場軍官們的眉頭,也越皺越緊。

大家都意識到,最要命的關頭要來了。

“你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陰謀,參與諸王堡政變,協助格羅夫·馬格努斯組建僞政府。”斯庫爾上校厲聲喝問:“你無罪嗎?”

“我無罪!”卡伊·莫爾蘭毫不退縮:“加入格羅夫·馬格努斯的計劃,我無罪!參與諸王堡政變,我無罪!組建第二共和國,我無罪!”

卡伊·莫爾蘭身體前傾,雙拳重重砸在審判席的圍欄上,昂起頭顱,傲然掃視全場:“我唯一的罪行,就是沒有早點這樣做!沒能在阿爾帕德·杜堯姆那羣瘋子將共和國拖入深淵之前,將共和國從他們手中拯救出來!”

“混賬!一派胡言!”蓋薩上校再也聽不下去了,他一掌拍在膝頭,騰地站起身,大罵卡伊·莫爾蘭:“阿爾帕德·杜堯姆將軍爲國征戰二十餘年,所立戰功不可計數,怎容你這個混賬口出狂言!把他給我拖下去!”

“爲國征戰?這話纔是一派胡言!”卡伊·莫爾蘭擰過頭來,他瞪起眼睛,鮮血涌上臉頰,像一頭獅子一樣死死盯着蓋薩·阿多尼斯,咆哮如雷:

“蓋薩·阿多尼斯,那你可敢告訴我,是誰承擔了‘爲國征戰’的軍費?!

“是誰流了‘爲國征戰’的鮮血?!

“又是誰攫取了‘爲國征戰’的成果?

“又是誰在‘爲國征戰’中賺得盆滿鉢滿?”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在場的自由人既感到無比痛快,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爲卡伊·莫爾蘭代他們說出了他們不敢說的話,同時也硬生生撕下了新墾地軍團的臉皮。

蓋薩·阿多尼斯被氣得渾身發抖,頭皮上的暗青色的血管紛紛凸起,卻又啞口無言。

短暫的沉默中間,三名白山郡的尉官衝向審判席,抓着卡伊·莫爾蘭的肩膀,硬生生將他提了起來,就要拖出大議事堂。

而卡伊·莫爾蘭死死抓住審判席的圍欄,無論如何也不撒手。

場面瞬間變得極爲難看,大議事堂也瞬間變得亂哄哄的。

目睹這一切的自由人們憤慨至極,他們緊握雙拳,屁股擡離了座位,焦慮地舔着嘴脣,想說話又不敢開口,只能焦急地左顧右盼,期望有哪個勇敢的人能第一個出頭。

就在這時,一個冷靜而威嚴的聲音,蕩平了大議事堂內的所有雜音,讓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

“住手——讓他把話說完。”

衆人循聲望去,聲音的主人端坐在鐵峰郡座位區的最前排,毫無畏懼地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正是“狼之血”,溫特斯·蒙塔涅。

白山郡的三名尉官停下動作,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隨即,斯庫爾上校重重敲響木槌頭,重新接管了局勢:“肅靜!”

然後他朝着三名白山郡軍官擺了擺手:“退下。”

三個白山郡的尉官如蒙大赦,立刻放下卡伊·莫爾蘭,向斯庫爾上校擡手敬禮,回到了座位。

事態的發展已經脫離了許多人的預測,在場的自由人們都不知道今天會如何收場。

可是卡伊·莫爾蘭卻不準備善罷甘休,他艱難地站起,肩膀和手臂低垂在身畔,因爲疼痛而止不住地顫抖。

他的上衣已經被扯得破碎,頭髮也凌亂不堪,然而這一切並未削弱他的氣勢分毫,反而讓他的形象在自由人們眼中愈發高大。

“你們不是要審判嗎?

“你們不是要和舊體制一刀兩斷嗎?

“你們不是要再造共和嗎?

“那好啊!”卡伊·莫爾蘭喘着粗氣,使出了全身的力量,向着大議事堂的所有軍官咆哮:“把你們也放到審判席上來!”

第165章 破防第94章 秘密社團第382章 漩渦(八)第152章 火槍與長矛第21章 火龍捲第290章 前夜第379章 漩渦(五)第468章 重燃星火(序)第371章 投石問路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543章 談判(二)第506章 再造家國(二十一)第267章 行會第450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二)第412章 季風(終)第548章 接收第122章 黑水鎮和馬刀第233章 流沙第402章 羣山迴響(三)第415章 奇襲第77章 收尾第511章 再造家國(二十六)第325章 談判第374章 白鷹宅邸第498章 再造家國(十三)第30章 碼頭第361章 另一場圍獵(上)第274章 接觸第398章 狐狸和貓的遊戲(上)第332章 投機生意第444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十六)第78章 海泉第115章 返校季第65章 不速之客角色卡[理查德·梅森][截止至“季風之卷”結第109章 總攻第26章 跳幫第394章 風暴(七)第249章 計劃第148章 啓程第340章 普通人與惡魔第68章 遠征第14章 畢業包分配,還有這好事?(下)第8章 主角的人物卡 (截止到)第320章 父與子第470章 重燃星火(二)第184章 裂解術和破片榴彈今天有更新,不過應該要12點以後第505章 再造家國(二十)第492章 再造家國(七)第470章 重燃星火(二)第441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十三)第109章 總攻第107章 逆轉進程第489章 再造家國(四)第385章 上升第126章 政治第11章 辦學熱情第332章 投機生意第237章 內戰第394章 風暴(七)第10章 夜間勤務第254章 審判第541章 登陸(下)第540章 登陸(中)第306章 割頭第525章 平息狂暴之靈(七)第342章 中校和中校第100章 見招拆招第446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十八)第318章 洗牌第471章 重燃星火(三)第48章 如墮冰窟(伏筆回收)第70章 金獅號槳帆戰船第15章 突發情況(上)第124章 託鉢修士第381章 漩渦(七)第150章 窩棚街第377章 漩渦(三)第450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二十二)第198章 想象力第3章 什麼是施法者?第333章 錢袋和劍柄第172章 結陣迎敵第484章 爐焰熾騰(完)第513章 再造家國(二十九)第473章 重燃星火(五)第56章 與本威的重逢第48章 如墮冰窟(伏筆回收)第456章 另一隻狼崽第414章 婚禮第205章 第一幕第244章 抗稅第436章 偉大聯盟向前進(八)第398章 狐狸和貓的遊戲(上)第500章 再造家國(十五)第482章 爐焰熾騰(六)第459章 積雨雲第495章 再造家國(十)第404章 羣山迴響(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