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在阿姆斯特丹的談判,到底談了什麼,外界不知道,事後雙方公開了一份海軍協議,德國方面主動提出降低自己的海軍噸位份額,以避免雙方發生不必要的軍事競賽和引發軍事對抗。
作爲回報,英國和德國簽定了《英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的有效期爲十年。
因爲這一決定,希特勒和艾德禮一起分享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在幕後,德國和英國,終於達成了初步結盟的意向。
具體的談判還在繼續進行中,但英德合流“友好”,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
但實際上,英德之間比外界知道的,要走得更遠。
阿姆斯特丹談判,英德間關於海軍問題的談判,只持續了三天,餘下的四天,兩家間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美國,就是太平洋上正在發生的戰爭。
1943年時,日本方面以“還債”的方式,將菲律賓的巴拉望島交給德國,從而讓德國得到了一個進入太平洋的支點,而後德國方面就派了一支小型艦隊進駐該島。到1944年爲止,德國人佈置在巴拉望島的海陸空三軍人員已達到四千人。
對於英國人南說,東南亞的問題,因爲德國的插手更加複雜化了。
德國人佔領該島前日本在這裡大肆抓捕土著勞力,投入菲律賓的礦山勞動,導致這裡本就不多的土著居民人口更少。由於遠離本土,德國人不太可能從本土派人開發,只能和與德國是“一家人”的蘭芳共和國合作。德軍入駐後,在德國方面的默許下,大量來自蘭芳和東南亞的中國移民,打着“勞工”的名議。移民該島,到1944年時,該島華人人口已增加到三萬人。
這些移民的主要工作是開採當地的水銀、矽石礦和鉻鐵礦,此外還利用當地的熱帶環境,種植橡膠樹。
由於林漢是“元首希特勒他爹”,按林漢一家人的設想。在適當的時候,德國人會將這裡轉交給蘭芳共和國。
德國所以會這麼大方,並不只是因爲“林漢是元首他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漢娜也意識到,傳統的殖民時代正在過去。德國越過半個地球,強行在這個小島殖民,成本高昂,政治負擔卻太大,巴拉望島對中國意義重大。對於德國來說,卻沒有多少油水。而這裡維持駐軍的成本卻太高,很不值得。倒不如將這裡做爲一筆政治交易的籌碼和中國換取更有利的東西。
不過德國在這個時期進入東南亞,加劇了這裡的問題的複雜化。英德在阿姆斯特丹談判時,雙方主要談論的,就是這勢力重新劃分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幾年後大平洋戰爭結束,這裡利益蛋糕分配的問題。
而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太平洋另一個美國捲土重來的問題。
現在美國。正以烏龜流的戰術瘋狂地囤兵大造艦隊,其急速增長的海軍讓英德兩國隔着一個大西洋都感到了冰冷的寒意。
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都認爲如果兩家不插手干涉這場戰爭,日本戰敗是必然的,哪怕有神明相助也不例外。
一旦美國打垮日本,其龐大的太平洋艦隊重新向東南亞涌來時。英國海軍根本沒有信心能在這裡抵擋住在戰爭中成長成熟的的太平洋艦隊。
英國需要一個有力的盟友在這裡和他們抱團取暖,於是英國政府選擇了德國,而德國方面也有主動靠攏的意思,雙方眉來眼去之下,在很多問題上就達成了協議。
無論是漢娜還是阿爾託利婭。兩人策劃了這一切,英德在阿姆斯特丹眉來眼去了半天,最後的目的只有一個:英德海軍聯手,太平洋戰爭的最後關鍵時刻,下場橫插一手,從背後狠捅美國海軍一刀,再次將太平洋艦隊殲滅。
英國方面所以會有如此瘋狂的想法,實在是這兩年裡,美國狂爆軍艦海的作派,着着實實將堂堂的日不落帝國逼到了死角。英國人根本不相信,幹掉日本海軍,嚐到了“屠神”的滋味,戰後信心大增,發現自己“非常強大”的美國人,會老地只是“收復失地”,而不會進一步向英國的殖民地伸手。
阿爾託利婭向英國高層提出來的“終極設想”,就是英德海軍聯手,在適當時間對美開戰,而這也是漢娜想要的。
一個強大的美國,不符合德國的利益,甚至不符合所有舊大陸國家的利益——因爲美國的工廠生產的工業品,是老歐洲天然的競爭對手。打垮美國,對德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至於英國?套用林漢的話來說,一個主體人口不到五千萬的國家,有什麼好怕的?就算德國不動手,中蘇兩家遲早都會打着“反對殖民主義”的旗號在英國全球殖民地輸出革命和攪事。
雖然漢娜心裡也贊同英德國聯手襲擊美國海軍,但問題主要還是出在英國自己身上。現在日不落帝國,不但失去了哥本哈根行動“幹了再說”的囂張,也失去了一戰前玩兩強標準的霸氣,做起事來,變得患得患失。在阿姆斯特丹談判時,英國方面自己蛇鼠兩端,內部爭執很大,始終沒有向德國提出這個建議的勇氣。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他們,現在的皇家海軍,已不是昔日那個老子天下第一的無敵海軍了,歐洲大陸赤化後,英國的戰略環境也很不好。他們防美國,也一樣防備着赤化中的歐洲。
在英國人看來,美國要吃日不落帝國的肉,以德國爲首,赤化中的歐洲何嘗不是想要英國的命,兩家都是一樣地可惡。
阿姆斯特丹談判,其實只是一個開始。以後的日子,象這樣談判還會再繼續進行下去。
誰是我們的首要敵人,誰是我們次要敵人,是今天的大英帝國首先要確認的問題。他決定了英國未來的戰略方向。
到目前爲止,英國人還在美、德之間分不清。
漢娜明白英國人的心態,所以才主動提出了降低德國海軍的配額標準,讓美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一點。
英德聯合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一事上,漢娜並不急。她相信隨着美國航母象下餃子一般地,以一個月一艘的速度下水。最多拖到1945下半年,英國人就要着急了。
所以在這事上,她還可以慢慢地等待着。
英德之間的互相靠攏的時候,美國也不是一無所知,毫無作爲。
1943年六月初,得到風聲人杜威總統派出特使訪問英國,想對英國人作出“安撫”,以平息英美之間的潛在矛盾,以避免最糟糕的情況出現。
爲了討好英國人。美國政府向英國開出了大筆軍事訂單——主要是求購優質鍋和蒸汽輪機。如今美國瘋狂地大爆軍艦,國內的動力系統產能也有些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想借此向英國示好。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主動”地提出接受早已被英國單方廢除的《英美華盛頓協議》,承諾打敗日本後美國不會進一步地西進云云,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同意向英國開放市場,提高英國商品在美國的出口份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國內的經濟情況有所好轉,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歸功於來自美國的大量訂單。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比一下三年前歐洲戰爭時美國對英國的搶劫,時間才過三年,英美之間的關係又掉轉過來了。
現在在英國,不是沒有一批拿了美國好處的人,在替英美聯合說好話。反對英德的靠攏。不過在這過程中,阿爾託利婭的意見就起了極大的作用。
當時正在印度“跳大神”的她,通過電報問了首相兩個問題:
“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到1946年後,美國海軍的實力。會是我國的幾倍?”
“大英帝國,願意相信海軍實力是我國幾倍的美國海軍,戰後會老老實實地不去肢解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嗎?”
這兩句實實在在的問題,就打消了英國上層所有的幻想。不過英德最後要走到一起聯手暗算美國,暫時還需要一段的時間勾通。
過去幾個月阿爾託利婭返回英國,主要是爲了她的新身體,設計噸位高達六萬三千噸的超級戰列艦布列塔尼婭的龍骨一體化工程。
爲了幫助阿爾託利婭更好地完成龍骨一體化工作,林漢特地潛入英國和阿爾託利婭合體,寄靈在建造中的布列塔尼亞號上,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艘級鉅艦的龍骨一體化工程。
今天的阿爾託利婭,得到了整個英國和許多新教徒信仰之力的加成,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增輻並沒有預計中那麼大。
這些年林漢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生下來的三個女兒中,能力最接近他的人是李華梅,神對衝擊後,現在已有他的近七成的力量,其次是喀秋莎,約爲他的六成,阿爾託利婭達到他的一半。
不僅僅是他們三個,在林漢得到了整個華人圈意志力的加成後而“質變”後,他的能力已超過了漢娜——後者爲大概有他的八成多一些的功力。
林漢通過親身“實踐”發現,德、中、蘇、英,這個艦靈,她們的能力上限,是和自己“接觸”時時間順序有關。
漢娜是第一個和林漢接觸的艦靈,所以能力最強。剛開始時她能遠勝林漢,那是因爲當時的她得到了整個德國意志的加成,待林漢後來得到全體華人意志加成後,就漸漸追上來並且反超她了。
喀秋莎雖然是林漢“生”下來的第一個女兒,但她並不是和林漢最先接觸的,在她之前,李華梅所在在的北洋艦魂,要比她早數個月和林漢接觸。只是北洋艦魂當時太弱小,才讓喀秋莎這個俄國艦魂“後育而先生”。
而第三個女兒阿爾託利婭的最多就只有他的一半成左右。至於漢娜和林漢結合出生出來的阿道夫,乾脆就幾乎是個“凡人”,根本沒有什麼超能力。
面對着自己幾個女兒,“越遲出生,質量越差”的狀況,林漢也很是無語。
不過這個發現,林漢也想到了一個壞主意:如果自己還想再增添新的艦靈,比如湊齊七大強國的艦靈艦娘什麼的,自己的第四個,第五個女兒,可以考慮去從“弱國”法國、意大利甚至西班牙身上打主意。
至於現在已經初步成型的美國艦靈,肯定是要讓她去當“老七”的,而未來可能出現的日本艦靈,則要讓她當老六。
一想到美國明明是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她們誕生的艦靈卻是最弱的,最後被日本艦靈、西班艦靈、法國艦靈之類的“姐姐”欺負的場景,林漢突然覺得這個場面到時候一定很美很有趣。
完成了“布列塔尼亞號”戰列艦的龍骨建造工作後,阿爾託利婭和林漢分離。阿爾託利婭則回到印度,繼續開始她的“傳教跳大神”活動。
英國人通過阿爾託利婭在埃及跳大神,藉機進行宗教入侵,取得了預計中的效果。在七十天的傳教活動中,英國國教在這片阿拉伯的土地上,足足增加了十五萬人的教徒。七十天的傳教就有如此的效果,讓英國國教大教宗極爲滿意,而更高興的是英國政府。
藉助宗教,英國人成功地將埃及世界“分裂”了,在這裡成功地培養了一個傾向大不列顛帝國的羣體,這對未來維持他們在這裡的殖民統治大有好處。至於由此在當地引發的宗教流血衝突,英國政府根本不在乎。軍隊手中的李恩菲爾德步槍,自然會教那些人如何做人。
待“布列塔尼亞號”的龍骨一體化工程化工後,英國興沖沖地把阿爾託利婭重新調印度,準備用宗教手段的方式,繼續加強英國在這裡的統治力度。
而這個時候,林漢在漢娜的安排下,悄悄地潛入意大利羅馬,實施漢娜預謀已久的“羅馬假日”計劃,準備給末落中的梵蒂岡最後一擊,徹底地讓天主教在歐洲成爲歷史。(……)
繼續求點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