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人原本就是以仁字爲主,二人見到巡警都這麼說話了,還能在生氣嗎。李子木彎腰把巡警服了起來,和顏悅色地說道:“你知道錯就好,以後別這麼橫行霸道了。”又轉過對劉老太爺說道:“劉老太爺,今天可多謝您了。”
劉老太爺笑了笑說道:“兩位先生這是什麼話,您們可是我劉家的大恩人,要是沒有您二位我劉家現在恐怕已經家破人亡了。”
劉老太爺是真心的謝謝李晨和李子木兩個人,要不是他們的話說不定劉允莊現在已經死了。
“現在二位打算去什麼地方呢,我兒軍中有汽車如果二位想去哪裡可以派汽車兵帶着兩位去。”
劉老太爺對二人說道:“如果二位還沒有什麼打算的話,不如先到我家住個幾天時間。”
李子木和李晨四目相對,現在的路該怎麼走自己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夢瑤說道:“秦老道的屍體也要歸置歸置,而我們現在也要找到上官燕在哪裡,我估計着通天教主,肯定把她藏在了秀山縣城裡面。不如我們先在這劉允莊家裡面住個幾天時間,把上官燕先找到了再說。”李子木和李晨聽了夢瑤說的話也覺得有道理,點了點頭對劉老太爺說道:“那我們就到貴宅打猶幾天吧。”
劉老太爺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二人說了一個請字。就這樣二人又重新用的回到了劉府。
回到劉府的時候,就看見劉府的中門大開,劉府上下的人都站在大門口等着。雖說現在已經到了民國時期,當時是秀山縣還是一個十分講究老禮的地方,大開中門這是一個十分正式的禮儀。劉府對李晨和李子木這兩個白衣能夠做出這種禮儀,足夠說明他們對兩個人的尊重。
兩人就在劉府住了下來,可是到了半夜,李晨李子木和夢瑤三人在房間裡面就聽見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這是誰呀大半夜的還敲門。”李晨揉了揉眼睛,嘟嘟囔囔的起牀把去門給打開了。可是門外卻一個人都沒有。估計是劉府裡的哪個小孩惡作劇吧。李晨沒想什麼,回到牀上繼續睡覺。可是沒過多久門外又傳來了一陣敲門聲,李晨雖說聽見了但不沒有去管,悶頭繼續睡覺,可是就這樣連敲了十次,小孩就算再調皮,不會這麼有毅力吧。
“這裡面肯定不對勁。”李晨推了推身邊熟睡着的李子木說道:“爺爺,你可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李子木躺在牀上搖了搖頭說道:“沒有啊,那裡來的什麼聲音。”聽爺爺說自己什麼都沒聽到,李晨拍了拍腦門疑惑地說道:“難道是我幻聽了嗎,剛剛明明有敲門聲,起碼敲了十回。”李子木聽到李晨說敲了十回,激溜一下就從牀上爬了起來,對李晨問道:“你說剛剛有人敲了十回門。”
“是的。”李晨從來沒有見到過自己的爺爺這麼緊張過,不解地看着李子木。
“這劉府可真不太平啊。”李子木長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躺在房樑上睡覺的夢瑤也醒了過來,從房樑上飛了下來,問李子木道:“爺爺,這劉府又怎麼不太平了,通天教主不已經被我們收服了嗎。”
“敲十回門,這是有厲鬼出來了呀。”李子木對兩人解釋道:“常人這麼晚了不會來敲門,就算敲門也會喊別人名字,而半夜來敲門的鬼卻是常有的,不過一般的鬼至多敲三下,三下之後門神驚醒,門神就會把鬼驅趕走,而厲鬼不一樣,沖天的怨氣連門神也不敢輕易動它,連敲十下門之後門神忍無可忍纔會將它驅走。我估計這鬼道行還不算特別高,如果特別高的話,剛剛它還會繼續在敲下去。但是我估計現在的它也足以殺傷人命了。”
“哼,天底下的鬼我見多了,我就不信還有這種鬼。”夢瑤不相信李子木的話,不相信的說道。
李子木笑了笑,拍了拍夢瑤的肩膀說道:“你雖然是鬼靈,天底下的鬼魂之多不是你一個人知道得過來的,如果你不信的話等到明天金雞三唱之後,我去問問劉府上下的人看看他們有沒有聽到敲門聲,不就知道是不是我老人家吹牛皮了。”
等到第二天天光放亮,劉府一家都在討論着昨天晚上的敲門聲,竟然發現劉府家的每一間房間的房門都被敲了過去,到底誰是這個敲門小能手呢。劉府上下都疑惑了起來。
李子木和李晨二人吃過早飯,就看見劉老太爺和劉允莊兩人來到了客房裡來。李子木坐在椅子上也沒有起身,眯着眼睛問二人道:“二位是不是爲了昨晚的敲門聲而來。”
爺倆二人聽到李子木的話,趕忙點頭。李子木見二人答應了下來,這才起身說道:“你這劉府恐怕是又鬧鬼了。”
李子木的這句話說的很輕,但是劉老太爺聽到了差點沒暈死過去,剛剛把通天教主收服了一天時間,怎麼着劉府又鬧起了鬼來。劉家怎麼最近這麼不太平呢?難道是天要亡我劉家嗎?
“兩位先生,幫幫忙吧。”劉允莊扶住劉老太爺的身子,言辭懇切的對二人說道。
這個忙兩個人是肯定的幫的,可是怎麼辦呢?李子木看了李晨說道:“晨兒,這個忙還得你來幫。”
“我?”李晨指了指自己,不明白爺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平常收鬼除妖都是兩個人一起齊心協力來乾的,而今天李子木爲什麼說要李晨自己一個人來幹呢。
李子木笑了笑說道:“你別再想什麼,我告訴你吧,這天底下最容易收服這隻鬼的人恐怕就是你了,不爲別的就因爲你身上的靈血。”李子木這麼一說,李晨便明白其中的用意,不在說些什麼了。
那要說這隻厲鬼是從哪裡來的,爲什麼光敲門不害人呢。李子木和李晨的眼睛齊刷刷的看着劉家父子。劉家父子倆人被他們看的茫然了起來,完全不明白其中的用意。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