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

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

李泰回到長安的消息,彷彿長着翅膀開始傳到各家各戶手中。

說實話,長安世家對李泰多少是有幾分複雜的,因爲李泰雖然不會惹事,但特會來事。

尤其御史們,他們又想到當初李泰在自己能夠穩穩當當刷日常的日子。

而李泰爲人也謙和,對一般錯李泰直接就承認了,雖然改不改是另外一回事,但只要承認了,那自己的工作指標就完成了。

御史們也知道,自己彈劾李泰,把李泰彈劾得剝削藩王那是不可能的。

因爲李世民太喜歡長孫皇后的孩子們了,尤因儒家的事,對燕王李泰多少有幾分愧疚。

所以偶爾彈劾一二,李世民也不在乎,更重要得是,李泰這個人也不是那種儒家所說的節儉之人,甚至奢靡的程度令人髮指。

這不回長安第一天,就送了長孫皇后一張需要一萬隻羊才能編織而成的風衣。

這種東西怕是楊廣都沒奢靡過吧,同志們還等什麼,上諫啊。

“若只送禮,又豈是會跟某聊了這麼久的天。”長孫無忌搖頭,又點頭道,“有時候,聊天內容並不重要,他能陪我聊這麼久,這本身就說明了他想交好我。”

一路談天說地,最終還是李泰敗下陣來選擇離開。

李世民看着兩個人孜孜不倦的鬥爭,知道他們一時間怕不會有什麼結果。

所以,李泰這代同齡人對李泰的感官其實挺複雜的,自然算不上多少喜歡。

所有人神色鄭重的拿過李世民遞過來的資料看了起來,第一眼就有着濃濃的熟悉感,因爲這整個計劃,突出得就是大氣,換句話來說,就是這整個計劃很費錢!

不用說了,全天下能夠製作出這樣計劃的人,卻也只有兩個人而已。

而對自己有空沒空過來逗弄弟弟妹妹的情景,長孫皇后看了還是相當滿意的。

只不過,李泰還是一如往昔,長孫無忌的府邸該跑就跑,該送禮就送禮。

是的,李泰到底是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弄出了兩個《草種計劃》,一個是在隴右地區進行操作《草種計劃》,優點是交通相對方便,尤其打通絲綢之路後,這些能夠馬上換成資源。

“喜歡,喜歡!青雀你送的東西,舅舅都喜歡。”長孫無忌笑眯眯的對李泰道,然後長孫無忌轉過頭,看着長孫衝道,“衝兒,還不讓人給燕王上茶,記得加蜜水。”

李世民看着這兩個傢伙,明白這兩個人爭論是有理由的,因爲不論是執行哪一個計劃,那麼朝廷的資源就必然是向着哪一個傾斜。

李泰喜歡奢靡就喜歡奢靡,親王喜歡奢靡,跟男人喜歡女人一樣,這有什麼錯。

“諾!”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的話站出來,道,

“我大唐做事情需得着眼全局,我更加贊同選擇在隴右地區執行這個計劃。

而長孫無忌屬於關隴集團,選擇在隴右執行這個計劃,對於關隴集團來說,自然有助於自己的發展。

但也正因爲李泰太強了,這導致,李泰幾乎沒有什麼同齡人朋友。

另外一個是選擇了蘭州與豐州,這些地方地形合適,初期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很快就能有所回報,但缺點是這兩地因爲已經出現沙漠,相對而言交通很是不方便。

一時之間,李泰倒是相當輕鬆寫意,把長安城裡面的人拜訪得七七八八。

只不過竇靜是要上班的,可不像是某些閒人幾乎一天到頭的在進行人情往來。

他出身幷州淇縣,知道邊疆的苦楚,清楚知道按照這上面計劃執行,會對整個邊疆帶來多大便利。

“見過燕王,父親已在裡面等你了!”長孫衝略帶着幾分複雜的看着李泰。

也正因爲這一點,太子以前還偶爾有拜訪長孫無忌,但隨着太子年齡長大,漸漸懂得了朝局,雖然對長孫無忌的禮數還是到位的,只不過沒有當初那麼勤奮了。

將來恢復河西四鎮,重建絲綢之路,有了《草種計劃》培養出來的牲畜,能不斷賺取利益,維護國家的穩定。”

所以李世民思考了一會兒,很快便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溫彥博和李靖五人,全部都召集過來,李世民把手中計劃書拿出來交給衆人,道,“諸卿請看!”

有的見到了聊了幾句,有的沒見到卻也把禮物留下趁興而歸。

因爲這事情,長孫無忌既敬佩自己的妹妹,又是感慨自己的妹妹。

聽到李世民點名,衆人倒都回過神來,而房玄齡,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道,

“這兩個計劃都是極好的,不論哪一個都與國有利,現在只是區分要先執行哪一個而已。

也正如此,所以雙方都沒有打算退讓,因爲所有能夠站在李世民面前的人,所代表的往往不僅是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堅持,自己可以失敗,但不能不爭取。

見到李泰笑呵呵道,“青雀,你昨天才回來吧,怎麼今日便過來見我?也不休息休息。”

更不要說,要是耕牛實太多,那也可以出售啊,反正這個世界少不了要吃牛肉的人。

長孫無忌到底耐着住興致,從這蜀地來的茶水,開始聊天,一直聊到李泰在幽州的政策。

甚至覺得,李泰這樣的姿態反而是好事。

說實話,李泰還真沒燒冷竈的意思,更不知道,長孫無忌這個階段在朝堂中多少有幾分尷尬。

現在李泰能臣歸能臣,但有個貪圖享樂的愛好,在衆人看來也不是什麼壞事。

“沒有!”長孫衝搖搖頭,說道,“燕王與您談天說地,彷彿無所不談,但又毫無意義。”

至少在長孫皇后看來,一家人家庭和睦卻是比什麼東西都要重要。

兩人都沒有要否定這個計劃的意思,因爲至少有幽州那邊作爲證明,耕牛這種東西只要生產出來,那就不愁出售。

長孫無忌與溫彥博兩人此刻卻也是你一言我一語的,誰也不後退,相互爭論起來。

當然,對御史與李泰之間的遊戲,上面大臣也都看在眼裡,但都不在乎。

“的確內容毫無意義,但重要得是他願意陪着我這個閒人談啊!”長孫無忌感嘆道。

“我自然是贊成在靈州豐州等地執行此計劃!”溫彥博果斷站出來說道,

“不論靈州,還是豐州,自古以來都是養馬大州,不論是人手上,還是地理位置上都有着非常結實的基礎。

但問題是,這種事情他們兩個怎麼可能會吵得出接過來,李世民也感覺心累啊!

想到這裡,李世民開口說道,“玄齡,你來說說吧!”

一直到長孫皇后去世,長孫無忌纔在貞觀後期逐漸嶄露頭角,甚至到高宗時能把持朝政。

李泰聽到長孫衝的話,笑着道:

“既然回來了,自然要第一個見見舅舅,否則母親還不還埋汰我不知禮數。

“青雀的《草種計劃》,從最初提出來的設想,到青雀尋找種植,培育良種,然後幽州實驗,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而青雀卻也到底是拿出了成果來了。”

所以在規模上去後,維護整條路線的成本會非常高,甚至需要在黃土高原上修建一個十字的道路骨架。

很快便有人送了茶水過來,當然既然上茶了,李泰與長孫無忌兩人便是坐了下來。

要是李泰不喜歡奢靡,反而無比勤儉,賺來這麼多錢,一分都不用在自己的身上,那纔是讓人頭疼的事。

而跑了長孫氏,李泰又去找了李道宗,不過因爲是李道宗把自己從幽州送回來的,所以也不需要多待,就只是禮貌性的一個訪問而已。

長孫衝把李泰送到房間裡面,長孫無忌在房間裡面等着。

長孫衝看着李泰彷彿落荒而逃的樣子,擡起頭對長孫無忌道,“父親,燕王今日過來,真就只是爲了送禮來的?”

李世民看着衆人道,“你們覺得,接下來要執行哪一個《草種計劃》比較的合適。”

而長孫無忌聽到長孫衝的話,搖搖頭道,“別想太多了,燕王陪着我們談了這麼久的時間,伱聽出了什麼麼?”

所以這個必然會成功的計劃,他們也只是想要跟着喝湯而已。

其實很簡單,哪一個計劃的資金更充足,那就執行哪一個計劃好了!”

“那您要靠近燕王?”長孫從聽到長孫無忌的話,忍不住皺起眉頭。

打開門見到自己未來妹夫長孫衝,李泰對長孫衝行禮,道:“若謙,好久不見了!”

但同樣是因爲長孫皇后,長孫無忌的手中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權。

甚至於兕子一開始還是兄長的叫喚,不過很快就變得甜甜的叫四哥了。

說實話,長孫氏因爲長孫皇后的原因,所以在貞觀一朝算是最貴重的一族。

在整個朝堂上雖然有參政議政的資格,甚至能夠給李世民出謀劃策,但就實際上來說,長孫無忌都是虛職,沒有一個實職。

同時,李泰熬了一個晚上把有關《種子計劃》的計劃書寫出來,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塗塗改改,到底在自己把這些人拜訪得七七八八時給了李世民,讓他頭疼去了。

至於長孫無忌本人,真把他當做是自己的舅舅就好了,陪着他聊聊天好像也沒什麼。

李世民看着一衆的人都沒有開口,擡起頭看了一眼,卻見到一個個的傢伙都是神色嚴肅,李世民開口道,“輔機,你先開個頭吧!”

而溫彥博與長孫無忌爭執,是因爲他就是從邊一步一步走上來的。

天津與高句麗通商,我從高句麗弄來了一株百年人蔘,有固本培元之效,還望舅舅喜歡。”

李泰回到長安後,不知道應該說是閒下來了,還是說繁忙了起來,不過前前後後一個月基本上都是向長安內的老人去一一拜訪。

不過李泰也不多話,只是把自己的準備的竇靜自己撰寫的書籍,加上了各種圖文解析,交給竇靜的僕人,到底沒直接跟着竇靜見面。

弟弟嘛,要欺負要趁早,否則等到長大了就不可愛了。

可以說,李泰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舅舅這般能聊天。

但李泰倒也帶上了各種的甜食小吃,這讓兩個小傢伙還是相當期待李泰到來的。

看着李泰彷彿有些玩物尚志的樣子,李世民又有些頭疼了,李泰太乾活自己怕以後承幹處理不了,但李泰此刻的樣子,也不是李世民想要見到的,畢竟李泰現在完全躺平了啊!

不過,看着李泰磨磨蹭蹭了一個月,到底是把《種子計劃》的企劃書上交了上來,李世民微微鬆了一口氣,無論如何,李泰到底還是記得正事的。

而且還請長孫大人不要忘記,我們執行《草種計劃》的最初目的是爲了教化胡人。

到了第三天,李泰便去拜訪民部尚書竇靜。

至於李泰自己倒沒去管高陵的事情,相反的,李泰倒是常常前往長孫皇后的九成宮,去恰恰兕子的小臉,摸摸雉奴的腦袋。

畢竟在這一輩中,李泰雖然還沒有元服,但靠着自己的能力甚至坐穩了幽州刺史,若說不佩服是不可能的。

一個是已經墳頭草都有人高的楊廣,至於另外一個就是纔回到長安的燕王李泰了。

現在東突厥潰敗,胡人勢弱,正是執行這兩個計劃的時候!”

第二天李泰提了一枚長白山人蔘去見長孫無忌去了。

因爲李泰雖然不讀書,但多少都是世家口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再看看其他的人,李靖彷彿神遊太虛,房玄齡老僧入定,魏徵拿着計劃書研究,彷彿想要等這兩個傢伙抄出結果來似的。

在場衆人聽到了這話不由一愣,溫彥博說道,“朝廷不撥款嗎?!”

“撥款自然是要撥款的!”房玄齡聽到溫彥博的話,陳懇道,

“但這是個大工程,除非朝廷打算全部包攬下來,否則肯定要想辦法找世家籌集欠款。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這裡商量還不夠,還要看看那些世家到底更願意投哪個。”

李世民聽到了房玄齡雖然有些和稀泥的話,倒是認真考慮了起來。

(本章完)

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513章 學府兵的未來方向第300章 閻婉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6章 請蝗儀式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81章 閻家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296章 偶遇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386章 刺殺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65章 戰報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92章 熬出頭了第2章 立志於農第449章 考成法第4章第317章 稱心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315章 鋼鐵城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326章 飛梭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3章 初見竇靜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60章 託付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45章 難民出現第100章 心黑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