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

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

而事實上,朝廷的動作還是相當快的,用八百里加急把對李泰的任命送到李靖手中。

由李靖轉手,原本準備跟隨李靖出發青海湖去看看的李泰成爲了鄯州刺史。

同時河湟谷地也被改名爲鄯州,並讓李泰全權管理,以及負責協助唐軍的後勤運輸。

說實話,這任免對李泰來得有幾分突然,但對李靖來說,來得正是時候。

原本李靖還在考慮以什麼李由把李泰安置在後面,但現在有了聖上的命令,自然合情合理的把李泰安排。

李泰看着李靖走那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樣子,彷彿對他來說那甩開了一個黑鍋一樣。

如果不是看在他六十多歲了,倒真有種從他背後敲悶棍的衝動。

不過,李靖在確定李泰要留在鄯城,除了李泰的兩千部曲,以及李泰要求的兩百醫療營人員留下來以外,李靖另外又留了三千左右的傷兵下來協助李泰。

接下來要去青海湖,需要攀爬一段相當高遠的山路,重傷人員不可能讓他們也跟着攀爬。

而華夏想要控制青藏高原,那鄯城就必需要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要手中飯碗拿不穩,那麼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不過只是無根之萍而已。

“燕王,是要安撫當地的百姓嗎?”薛烈聽到李泰的話開口問道。

“不過燕王……不對當地百姓進行安撫嗎?”祖長明聽着李泰的話,不由問道。

而李泰聽到任雅相的話,倒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先驅使着看看。

隨着薛仁貴帶着人去統計整個鄯城剩下來的百姓數目,李泰也開始讓其他人來清理鄯城。

任雅相到底是明白了李泰的意思,清楚知道李泰說出這一句話的目的是什麼。

而在自己手下清理鄯城內的廢墟時,而李泰則看着李靖給自己留下來的軍用地圖思索。

而河湟谷地,完全有潛力成爲整條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糧倉,支撐起絲綢之路的糧食消耗。

畢竟因爲戰爭而導致鄯城有很多房屋摧毀,現在自己要發展鄯城,卻要藉助這次機會,把鄯城進行重新的規劃。

別得不說,單是這積溫就讓小麥能在西寧落地生根,甚至成爲主流糧食。

遇水渡水,遇山爬山,若遇到當地人,便也靠着嚮導的翻譯跟着他們聊天,瞭解當地環境,尤其這裡最常見的作物是什麼。

“協助我們?就他們?感覺沒有他們我們一樣也能控制好這鄯城啊!”盧安壽道。

讓這些人以戶爲基本單位,每五戶爲一保,五保爲一大保,十大保爲一都保,每一保需要出一人爲丁,每一都保,挑選一人都長,讓他們協助我們行動,有了錯誤直接一起懲處。”

正因爲天時正當時,能讓華夏的技術很輕易的在河湟谷地落地生根,也能夠通過技術,讓當地的百姓,快速的融入到華夏中。

李泰平靜的決定了違背自己的人需要付出的代價,繼續道,

“安撫?”李泰搖頭道,“是要告訴他們,我最喜歡吃人心,專門做惡事,現在是沒理由找他們,若他們不尊崇我的命令,一人犯事,全保株連!”

畢竟小麥不研磨成粉末,然後再進行加工,單單吃着麥飯,口感好那纔是怪事,對於李泰而言,這是能通過技術解決掉的。

如果目光能夠化成利劍的話,那自己此刻所要面對就是萬劍歸宗了吧。

“另外一人犯錯全保株連,我不指望他們能喜歡我們,我只需要他們能聽從命令!”

“但我想要得是管理好這鄯城啊!”李泰笑了笑,繼續說道,

“不過我的確需要有人扮演黑臉,以後伱就負責帶人尋街,把蠻橫霸道給展現出來。

不過,這三千多傷兵留下來,對李靖來說,到底也算是一箭雙鵰。

至少從長安到敦煌的道路被徹底的打開,以後王維也能夠豪邁的說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泰觀察了整個鄯城周圍的地勢,明晰了湟水的水勢,瞭解了當地的農作物後,心中對河湟谷地卻有了規劃,哪怕這規劃粗糙,但用個幾百年應該沒問題。

所以,有時候國運來了真的擋不住。

但想真正實踐起來,卻還需要當地百姓支持,現在到底先把河湟谷地的定位給確定下來!

說實話,絲綢之路那麼長的商業道路,如果認爲上面都只是商人往來,沒有農民作爲支撐是不現實的。

只不過即使如此,這時候的李泰看着現在的鄯城也是非常頭疼啊!

“燕王的意思是想讓當地百姓聽我們的話幹活?這怎麼可能?”

順便找任雅相讓他注意幾分,畢竟戰爭中佔領下來的城市,跟後方城市是不同的。

這糧倉本身賺取多少並不重要,重要得是,依靠這糧倉能盤活周邊區域,獲得整體提升。

首先是天時上,因爲整個地球平均溫度上升,這就讓鄯城的天然環境,甚至比現代社會的西寧要更加優越。

李泰微帶有幾分嘆息,看着已經被侯君集狠狠刮一遍,其他大唐府兵也陸續光顧的鄯城,不得不承認,至少在這時間段,大唐纔是侵略者,大唐是帝國主義列強!

李泰想到這裡,心中暗下決心,所以自己怎麼也要延長這列強的鼎盛壽命啊!

當地活下來的百姓,基本只剩下婦女與兒童,男子活下來的不多,多數都未到十五歲。

同樣把李泰就這麼留在鄯州這剛剛攻下來的城市自己也不是很放心,所以便是安排一些傷員給李泰。

這些小據點的消失,帶來得是小商旅難以前行,只有那些實力強大的大商旅,甚至需要一定程度國家背景的人才能夠穿越絲綢之路。

至於小麥口感不好,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用一個更加形象的例子,那就是河湟谷地可以看成是江西,它的作用不是自己發展,而是支撐起周圍一圈環江西經濟帶的全面發展。

唯一不同的是,江西送出的是人,而河湟谷地送出的是糧食而已。

對於種植小麥,李泰農業學府出來的,不說各個都是頂尖的人才,但至少有一套相當成熟的種植方案了,直接套進來便能馬上實現糧食的豐,這纔是最重要的。

“有府兵們的表現,現在再做出兵民一家親的行爲,難道不覺得噁心嗎!”

第一步,先確定現在鄯城還剩下多少戶,所以仁貴你先率領你的本部去貼告示。

薛仁貴行禮應答,雖然李泰的操作他不懂,但他相信燕王能讓這片區域安定下來。

“仁貴,你去鄯城門口立下一塊木牌子。然後找些懂得吐谷渾語言的人去宣讀。”

耕地埋沒,綠洲消失,河流湖泊更是枯竭殆盡,絲綢之路上沒有了能供給旅客商旅停留的歇腳地。

李泰聽到這話,總算放下了心,因爲小麥能在這裡生存這就足夠了。

但面對李泰的慰問,盧安壽能怎麼辦呢,難道還拒絕不成!

“送去煤礦挖煤!”盧安壽說到這裡,到是精神了幾分道,“這裡也有煤?”

李泰按按太陽穴,道,“把剩下來的人進行統計吧。

李泰身邊的衆人聽着李泰的話,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盧安壽更道:

“燕王如此可使不得,若聖人知道了,他捨不得怪您,但我們怕要被聖人懲處!”

“看起來,急是急不了的了!”李泰的神色嚴肅,心中到底隱約有了幾分想法。

事實上,哪怕到了現代,農業這看起來已經有幾分黯淡的第一產業,依舊是整個現代化社會的最重要基礎。

河湟谷地,即要支撐起河西四郡的充足糧食,又要支撐起青海湖旁的馬匹的飼料糧草,基本生這就是整個河湟谷地在未來至少兩三百年的基礎任務。

就更不要說古代了,爲什麼唐代後,絲綢之路就很少被人提起來了。

至於其他發展,李泰雖然以後也會進行補充,但這個大方向卻可以確定下來。

但現實是,任何一條商貿路線都是需要小微企業支撐起來的,當這些小微企業者們流失殆盡後,這一條商業道路,也就註定了被廢棄。

“侯君集,你到底是給我留下來了大麻煩啊!”李泰口頭嘆息,對身邊薛烈道,

“不……不委屈!”盧安壽倒沒想到,自己不過只插了一句話,居然就把自己就搭上了。

李泰能看得出,這些人看唐軍的目光有着嚴重的畏懼與以及發自內心的仇恨。

畢竟比較起鄯城自發性的發展,還不如自己全部從頭規劃的好。

而李泰所能做得,就是把河湟谷地打造成河西之地的糧倉。

雖然李靖並沒有直接站李泰的意思,但在這些日子的經歷中,李泰到底贏得了李靖的尊重,所以能照顧幾分,那李靖順手也就照顧幾分。

李泰說着便是拍拍盧安壽的肩膀,道,

不過至少在鄯城,還是有些耕種過的土地的,找來老農詢問,知道這裡最常見的種植作物是青稞,小麥也有種植,但種植的人不多,因爲口感不是很好。

一則減輕自己的後勤壓力,至於二就是等到這些人傷好了能爲燕王所用。

只不過怕國家也沒想到,這個方案提出來了,結果天時回來了,平均溫度升高了,這些地區的水資源慢慢豐富起來了。

“沒有,不過送去疏通水道也是一樣的,畢竟要儘可能維護好李總管他們的糧食運輸!”

“也對,我畢竟是燕王,需要愛惜羽毛一點,那就換了以盧安壽的名義吧!”

也正是如此,青海湖附近一定要建立一個城池,作爲抵擋吐蕃的屏障,否則自己好不容易把河湟谷地給發展起來,然後吐蕃有事沒事就過來打秋風,那誰受得了!

而有了這個大方向的確定,對如何開發河湟之地,李泰自然便明晰起來。

否則,如果這地方只能種植青稞的話,那自己至少需要研究兩三年,才能最終改進耕種方案與耕種技術,想要發展此地怕還是要拖一拖,畢竟沒糧食,談什麼發展都是做夢。

不是人們不想要重現絲綢之路的輝煌,畢竟當權者哪個蠢笨了,現有方案誰還不會去抄。

其次就是地利了,這裡是華大唐往吐蕃的必經之路,同時隨着吐谷渾被解決,河西四郡得到光復,華夏地段的絲綢之路,基本上已經暢通無助。

等到第二天,自己帶上幾位親自去尋找本地藥材的醫者,懂得本地語言的嚮導,以及自己的五百親衛,便在鄯城的周圍開始閒逛起來。

“安壽,爲了穩定鄯城,需要一個人做惡人,怕是要委屈你了!”

現在的鄯城就是未來的西寧,就算現代,整個青海也就西寧是值得發展了。

說實話,吐谷渾人到底是鮮卑族一路過來的,雖然說他們以畜牧業爲主,但到底還是有一點耕種能力,當然也不強,也就比撒一把種子,靠天吃飯要強一些。

把我們接手鄯城的消息先發布出去,把鄯城的人數給登記起來再說別的。”

真正的問題是,隨着全球氣候降溫,導致整條絲綢之路的水汽嚴重不足。

如果這些資源全部都靠長安,那怕是需要等到自己登基了,才能夠調度足夠的資源,不計代價的支持才行。

別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誰要是撞到你的手上,當初高陵怎麼處理的,你還記得吧!”

但僅只這樣卻還不夠,還是那句話,這樣開發出來的河湟谷地,能自給自足,但是不足以支撐起青海的建成所需的資源。

而現代一帶一路或中吉烏鐵路的建設,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靠着科學技術硬生生解決天時不利的影響,重新打通了這一條已經被荒廢的絲綢之路。

而很快的,一個個受到李泰吩咐,去幹活的人也完成了任務紛紛回到刺史府。

有盧安壽、任雅相、薛仁貴、祖長明、田長耕,以及袁天罡……

“爲什麼貧道要來參加這會議啊,貧道只是平平無奇的道士啊!”袁天罡有幾分不解道。

“你懂天時,能算風水!”李泰看了一眼袁天罡道,“最重要得是,數學不錯,很不錯!”

(本章完)

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3章 獎賞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418章 警告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493章 雙贏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29章 圖書館第86章 心黑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297章 解讀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46章 收錢一貫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37章 廉租房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325章 毛紡織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88章 醫行走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32章 邀請孔家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204章 八牛犁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523章 決戰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226章 錦衣衛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章 初見竇靜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