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新的馳道

就在李世民與朝臣們相互僵着,甚至多多少少影響到朝廷的正常運轉時,隱藏在李世民身後的男人,凌煙閣(未建成)排行第一的長孫無忌出手了——他找了長孫皇后。

長孫無忌在原本歷史上,在長孫皇后死後參與到國家治理中步步高昇,最終受到李世民託付成爲顧命大臣。

而這輩子因長孫皇后沒死,而長孫皇后又堅持長孫家已深受大唐恩惠,爲防止將來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堅持不懈的打壓長孫無忌。

這就讓李世民既感激長孫皇后的用心良苦,又對自己從小的好兄弟長孫無忌各種從爵位上不斷的彌補。

這讓長孫無忌的爵位很高,可就掌握不了實權。

但長孫皇后對長孫無忌的打壓是有道理的,在某些情況下,比如李世民早死了,但長孫皇后與長孫無忌都還活着,那說不定唐朝就很容易形成外戚奪權的局面。

畢竟上個這麼操作的人叫做楊堅。

只不過長孫皇后沒想到的是,她的兒子李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長孫無忌最得意時,一出手就把長孫無忌連同整個長孫家全部抄沒,近親流放嶺南,當真狠辣。

此刻長孫無忌算最瞭解李世民脾氣的人,知道其他人上去勸怕是勸不了。

所以也就只有讓自己的妹妹登場,便送了一封信給了長孫皇后。

李世民思索着,對李泰道,“以農業學府在長安不斷的改良耕種,百姓不斷的開拓荒地,難道還不夠我長安百姓食用?”

若我們如今不爲未來做好準備,那將來長安必定會因爲過多人口出現危機。”

而房玄齡出身山東臨淄,算是關東世家的領頭,至於什麼五家七姓,這些家族清貴歸清貴,但至少在李世民起家的元老陸陸續續退出朝堂之前,他們也擡不了什麼頭的。

李世民倒沒想到李泰一大早的過來找自己居然是爲這事,沉穩道,

好吧,真實的原因是,修建古代的這麼座萬象神宮的時間有些太快了。

別得不說,單單是李泰治理的河南道,今年稅收怕又是能夠攀上一個新的高峰。

尤其李泰在河南道一個勁修路,更在道路完成後,直接帶着整個河南道變得繁榮起來。

不過想着李泰所說的事情,倒也是很快招來了房玄齡,杜如晦,岑文本,以及長孫無忌。

“妾身會留心的!”長孫皇后聽到李世民的話,十分興奮的回答道。

但修建洛陽到長安的馳道,這不僅只是件簡單的道路問題,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政治問題。

“他是應要個兒子!”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點頭道,

“這件事就且先不跟青雀說了,你去物色適齡女子,。

杜如晦看着衆人卻是斬釘截鐵的說道,“至於錢糧,以魏王的性格肯定也是有所準備。

“有此日記,我可知青雀心意,明青雀志向,若此事讓青雀所知,他今後不寫日記,豈不是斷了兩人交心,若他繼續寫日記,那我到底是信還是不信呢!”

倒不是他們全部都指着李泰幹活,而是朝廷手中的錢到底是有限的。

李世民想到這裡,走過去抱住長孫皇后,聲音很輕柔的說道:“有你在朕身邊真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到底做出決定對李泰道。

不過還好,有河南道那一條馳道作爲樣板,雖然複雜了點,但權責到底能分出來。”

李世民聽着李泰的話不由苦笑,說實話,李世民有的時候覺得李泰什麼都好,但真的說起來,就是考慮太長遠了,長遠得讓李世民都覺得有幾分莫名其妙。

“二哥所言甚是!”長孫皇后對李世民道,“今日二哥不告知青雀此事,就是擔心這日記不再是青雀一心向唐的赤心,而是揣測聖意的阿諛。

這不由讓滿朝文臣們鬆了一口氣,畢竟有時候皇帝的帶頭作用真的是太大了。

“阿耶,青雀懇請修建一條長安到洛陽的馳道,用於運輸物資之用!”

原本李世民以爲,自己也就看看,畢竟自己這種武功統一華夏,文治四海昇平的皇帝,看了也就看看了,後面皇帝只要幹成自己這樣,想來也能很容易接受史書上隨便寫自己吧。

這無關一個人的文治武功,道德品性,而僅只是單純的人心而已。

因爲你在功績上黑不了李世民,那後世的帝王自然會覺得,那李世民看得,大家都是皇帝,我憑什麼看不得,至於李世民建立的文治武功被他直接漠視。

說實話,本來長孫皇后也不着急的,但在知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治已經把某位劉姓宮娥肚子弄大了,卻也不得不爲李泰擔心了。

而提到了錢糧兩個字,在場的幾人臉色倒是都變了變,果斷不吭聲了。

但是這影響對長孫家族,甚至對整個關隴勳貴來說到底是好是壞,卻無法判斷。

李泰解釋道,“但大唐首都將來肯定是會超過百萬人口,因爲從蕭樑的建康城開始,便是出現了百萬人口的都城,前隋也如此。

原本李泰以爲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但實際上在王真儒開了自己的天賦後,每天日以繼夜的三班倒工作強度下,看着整個萬象神宮就這麼蹭蹭蹭的增長。

否則將來獲利少了誰的,不要出來叫苦就好。

房玄齡到底一直以來都做內政工作的,不論是李泰當初的渭水計劃到整個大運河清淤改建的漕運計劃,房玄齡都能清楚感受到,交通便利能給整個國家的行政效率,以及物資的調度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至於百姓不斷開拓耕地,但關中平原到底有限,縱然就把周邊山巒的耕田耕田算上,是否能養活百萬之數的百姓,卻也是個未知之數。”

長孫無忌聽着李世民的口氣,明白李世民很是意動的。

“你想複製你在河南道弄出來的那一套的馳道?”

杜如晦說到這裡,不由苦笑:“不得不說,魏王做大工程前,喜歡實驗一次真是好習慣。

我們大唐恢復足夠人口,也註定了長安必然會成爲人口百萬的城市。

“這,這怎麼能行!”李世民心中想着,自己不要臉的嗎,但話到嘴巴卻道,

但像李世民這種不論文治武功都十分優秀的人看史書,這就讓史官很頭疼了。

李世民點點頭,揮揮手便是讓李泰離去了。

畢竟魏王手上不論是材料,還是工匠相信都在河南道的那道路上鍛煉出來了,只要朝廷下決心修建,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嗯!”李泰點頭道,“洛陽自古以來就是關東的物資匯聚點。

其中典型的是宋真宗,懷着李世民簽了渭水之盟,能競爭千古一帝,那自己簽了檀淵之盟,封一下泰山不過分吧,然後泰山就再也沒有皇帝願意去了。

“妾身又有什麼功勞,有功勞的是青雀的日記啊!”長孫皇后道,“所以妾身希望補償一下青雀,或者說,看了這麼多年日記了,就獎勵一下青雀。”

同樣,若二哥看了起居注,那以後起居郎所寫的起居注,是否還能秉筆直書,世人是否還相信我大唐的國史呢!”

但真正問題是,這條道路太重要了,我們不可能讓魏王獨自出錢修建,否則將來尾大不掉,那又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是個有名暴君看了起居注,那以後史官寫史書時就會狠狠批評他,這種人今天敢看史書,明天就敢改史書,果然是暴君,昏君,亡國之君!

青雀把萬象神宮給建好了,我直接以賞賜的名義給他就是!”

“你想做什麼?”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不由笑了笑問道。

一旦出現災厄天氣,怕是長安會是餓殍遍地。”

畢竟李泰跟閻婉也不是不能生,怎麼這第二胎來得這麼久呢!

對這個改封,一部分朝臣或多或少還是有幾分微詞,但現在,比較起李世民終於選擇不看起居注到底只是小事,到底也是認下來了。

因爲長安可以說是隴右貴族的老巢,洛陽是關東世家的匯聚地,這兩地連接起來,李世民就算是用腳指頭去想,都知道里面會發生多少故事來。

所以,長孫無忌能判斷出如果這一條路修建了,那必然會給關中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讓青雀知道了自己會看他的日記,那以後青雀寫出來的日記,自己還敢全信嗎?

李泰必須要儘快的給這些徭役安排好下一步的工程,否則工人若無所事事下來,就必然會成爲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正常的行政任務不需要去找長孫無忌,但現在關乎聯通長安到洛陽的馳道,這件事必須要聯繫長孫無忌。

但現在聽長孫皇后的話,想想李泰的日記卻也不免苦笑,自己雖然被叫做聖人,但到底還是人啊。

現在修建一條洛陽到長安的馳道,至少在房玄齡看來是非常有必要的。

李世民沉聲道:“青雀於剛纔向朕提出了一個計劃,打算在長安到洛陽間修建馳道。

聽着長孫皇后勸誡的話語,李世民不由苦笑,突然感覺長孫皇后好像說得很有道理。

但房玄齡的臉色一正道,“魏王有沒有說過,這修路的錢糧哪裡出!”

而李泰看着這風波平息的七七八八,總算鬆了一口氣,而自己則找上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笑了笑,倒也不再阻止,很快便向朝廷宣佈,自己不再看起居郎手中的起居注了。

李泰估摸着這座工程在年底時就能完工。

所以聖人的內帑,朝廷的庫房,甚至關東關西的世家最好都出點錢糧來。

長孫皇后看了後嘆了一口氣,雖然她不太想幹預朝政,但李世民想看史書這件事,長孫皇后感覺的確是李世民做的不對,不應該讓李世民繼續錯下去。

而長安雖處關中,但卻是我大唐首都,隨着人口不斷攀升,需要調度的物資越來越多。

“遵命!那青雀告退了。”李泰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便是跟李世民告退。

“耕種改良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小麥已在關中普及,想要再進一步改良,怕需要常年累月才能邁出一步來。

至少在長遠的眼觀上,這麼多年下來,李世民並不懷疑李泰的眼觀。

所以朕召集了諸位前來商議,商討這個計劃是否執行,如何執行!”

以方便洛陽的物資運輸到長安來,當然長安向關東地區傳達政令的效率也能得到強化。

而洛陽到長安的馳道,就是李泰盯上的目標。

“別多想了,這馳道既然提出來了,肯定是要修建的。

所以,一日長孫皇后讓下人們的退下後,對李世民道,“二哥,如今青雀已經長大了,我們是不是應該跟青雀說一說,我們曾看過他的日記!”

“這件事情朕會先去讓人商討,你可以派人先去勘察這一地地形,什麼時候開工,等到朝廷做出決定再說!”

若現在不先做好準備,那將來很可能會出現人多地少的情況。

不過,李世民跟着朝臣們爭奪了幾天,倒讓自己敢於直面自己的黑歷史了,便宣佈恢復隱王李建成爲隱太子,改封李元吉爲巢刺王。

“婉兒的肚子遲遲沒動靜,而青雀又不像承幹這般喜好魚水之歡,我想要找個理由讓青雀納側妃。”長孫皇后帶着幾分幽怨道,“如今青雀都二十有幾,結果都沒後,這怎麼能行!”

“臣支持魏王的這個計劃!”房玄齡果斷的說道。

這或多或少承認了玄武門之變是自己通過政變的手段奪取了政權,不再有什麼遮掩。

“……”李世民聽着李泰的話按了按自己的腦袋,不得不說,李世民相信李泰的判斷是正確的。

而馳道這一種東西又特費錢,若全部砸進去,那明年朝廷怕是會直接破產了。

畢竟修路這件事情雖然很消耗錢糧,但道路修建成功之後,所帶來的利潤也非常豐富。

否則若連個模板都沒有,我們怕是連怎麼進行分配都要吵上好些天,現在至少有了還算可行的方案參照。”

衆人聽到杜如晦的話,倒也不由苦笑點頭,總感覺都是在按照魏王的節奏在走。

但他們能怎麼辦,自己手裡沒錢,魏王有錢啊。

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298章 跪下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91章 風雪中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174章 畫大餅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22章 羣星匯聚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86章 心黑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368章 心態崩了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53章 捕魚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65章 戰報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484章 占城稻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282章 令人頭疼的材料學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60章 入宮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251章 六鏡花第2章 立志於農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5章 鴨蛋王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59章 棉布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71章 殿中對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372章 下山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171章 殿中對第165章 墜馬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81章 閻家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22章 羣星匯聚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386章 刺殺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544章 兵議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