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捕魚

第53章 捕魚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眼睛,顯然如果自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怕李世民會忍不住直接抄家高陵,看看能不能炸出點油水來。

“這種方式只能在高陵使用,如果阿耶問我現在有多少的錢,我的手上大概只有……”

李泰摸摸口袋,拿出了一個荷包遞給李世民,道,“現在手上就只有這麼多錢!”

李世民拿着李泰的荷包掂了掂,然後打開來看看,裡面也就只有一把金葉子而已。

李世民把這荷包還給李泰,好奇問道,“那高陵的錢爲什麼會花不完?!”

“沒有花不完,在最初時,我是用糧食來支付遊民工錢,因爲糧食是朝廷給的,所以我基本上不需要花錢。”李泰理所當然的解釋道。

而李世民聽到這話,忍不住摸了摸鬍子,總感覺好像被李泰佔了好大一個便宜。

李泰繼續解釋到,“再到後面,我爲了提高百姓的積極性,所以給他們發工錢。

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高陵縣經過初步發展,內部已經有了銅錢在流動循環。

這讓越王府與高陵縣積累了不少的資本,所以我便有了足夠底氣來支付百姓們錢糧。

李泰點頭說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討伐高句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糧食問題。

但如果加上水師,以及爲將來征討高句麗做準備,那藥師在水軍上顯然更加有發言權。”

那是因爲國家用九年制義務教育解決了中國人的溝通成本,讓很多理所當然的事,不需要重複講解與溝通。

“嗯!正是捕魚!”李泰很是肯定道,“既然陸路的運糧走不通,那就走海運好了。”

“哦!”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嘴角不由翹起來,顯然李世民還是決定聽自己的建議了。

當初大隋三徵高句麗而亡,但阿耶將來征討高句麗定,高句麗定然討不到好處。

當然若再向後,也許楊炎這種頂尖財政人才,在看到李泰操作一次後,他就馬上明白了。

“高句麗?我什麼時候說過要打高句麗!?”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眯起眼睛。

所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靠近大海,那就想辦法去大海上捕魚來彌補糧食之用!”

但如果是在大唐的其他地方,那就沒有在高陵的施展條件。”

“百姓的船隻自然不行,我們要用軍用的大型樓船啊!”李泰理所當然道。

不過他也不認爲,李泰真能想出什麼好辦法,笑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莫非捕魚?”

李世民聽不懂是正常的,整個貞觀能夠聽懂得李泰所說的東西絕對不超過十個。

到時候李世民率領大軍在前面吸引了高句麗全部的注意力,後面用運輸船送上一支軍隊直插高句麗王城,簡單粗暴的戰術,高句麗能擋下來纔怪。

真的很難理解啊!

李泰看着這一幕,卻也實在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一些對百姓來說的奢侈品,偶爾吸引百姓目光讓他們掏錢。

“至少我現在做不到!”李泰果斷的搖搖頭說道。

“北上幽州梳理河道?”李泰抓抓腦袋道,“這麼遠嗎?那能不能在津口修建個捕魚場?”

說到底他真就只是中人之姿的普通大學生,很多東西在現代看來那是理所當然的。

“津口魚場?”李世民沒想到李泰的思維居然會這麼跳躍,道,“爲何會有如此想法?”

至於那種把簡單問題弄得複雜的人,也不需要太過氣餒,說明你只是正常人。

所以李泰真能無限制的無中生有,那自己這皇帝給李泰當好了。

“那就交鋒啊!”李泰理所當然道,“如果能一換一那我們就賺,如果能二換一那就換。

畢竟李泰的強強得是知識,但某些天才強得是天賦,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船隻這種東西對大國來說不就是餃子嘛,只要有需要那就直接砸下去就好。

如果想要全國都使用這種辦法的話,我只能說,錢太少了,我真做不到啊!”

但李世民哪裡知道,李泰對海戰的眼界跟李世民所認識的海戰完全不同。

李泰弱弱抱住腦袋,道,“這今年是高陵治縣第一年,按理來說是不收稅的!”

除了這樓船能夠裝下大量的魚以外,更重要得原因是爲了尋找海上適合的島嶼駐紮。

“因爲阿耶是平定天下戰亂,重新整合九州的蓋世英雄。

李泰理所當然道:

“正因爲如此,如果我想要讓百姓幹活,至少要解決掉了他們口糧,我纔會讓百姓幹活。

“回來!”李世民對李泰道,“把今天關於樓船的想法給朕全部都寫出來,寫詳細了!”

而幽州地區土地雖然算不上貧瘠,但也實在算不上富庶。

但勞師遠征後勤難以爲繼,怕縱然擊敗高句麗主力,卻也難以直接覆滅高句麗。

李泰道:“可是這些漁船的作用不只是現在給百姓增加口糧。

“若是高句麗也發現了我們,更是用水軍與我們交鋒呢?”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問道。

可是李世民下令了,自己能夠怎麼辦呢?自己也很無奈啊!

李泰果然遺傳了自己獨樹一幟的大局觀與非凡的戰略視野。

“應該的,應該的!”李泰連連點頭,不敢再多說什麼了,便是準備退出去。

至於讓李泰給李世民上一節思想政治課程,讓李世民明白什麼叫做貨幣,什麼叫做價值,省省吧,要是李泰能夠做到,他上輩子就不是普通大學生,而是一位優秀講師了。

李泰思索了一下,卻是考量着說道:“至少要先把鄭白渠所在的關中沃土開墾出來。

“你向來點子多,如今竇靜準備北上幽州梳理河流,你可有沒有什麼辦法協助於他?”

至於另外一點,大概也就只是洛陽、幽州和餘杭這幾個地方因爲地處於大運河的關鍵位置,也許能借用一二。

而李世民對於這件事情倒是很好理解,畢竟越是強大的能力自然越是會受到制約。

想要用我這種辦法,首先需要有穩定的糧食供應,而大唐連年遭災,短時間內想要用上怕是不太可能。

不得不說,如果不是突厥吸引了李世民大量的注意力,那麼高句麗的確會是自己的目標。

一時之間,李世民不知道李泰到底是天生的戰略家,還是李泰的實在是冷血無情。

更重要的是,這種漁船能解決將來討伐高句麗的糧草問題!”

李泰說到這裡,滿是希望的看着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夠聽懂。

而李世民看着李泰開始抄寫了起來,看着李泰抄寫的身影不由滿意的笑了笑。

畢竟任何能夠把複雜事務簡單化的人,那都是人類優秀人才才擁有的特性。

只要能攻下北面土地,縱然陸上糧食運輸不及時,海上這些鹹魚幹,應該能解燃眉之急。”

“海運?海運!”李世民聽到李泰這麼一說,瞬息闊然開朗,道,“你且細說說!”

當然最重要的是,高陵內部基礎物資都由孔雀大商鋪提供,確保了銅錢的回收與流通,維護了整個高陵物資內循環的基礎。

一想到了這裡,李泰呵呵笑起來,這樣子看起來有點像是《智障也有春天》的名照。

無論如何,只要高陵百姓別把賺到的錢到高陵之外花費,那對我來說,想維持這個體系平衡的確算不上困難。”

畢竟這年頭只要有無限後勤,那就算是頭豬,也能用豬突猛進的方式橫推世界。

這就是爲什麼我覺得應該要用軍用樓船去捕魚的原因。

大隋能做到的事您一定會做到,大隋不能做到的事情您也會超越。

“總而言之,我的辦法只能夠在高陵縣用。

畢竟說到底,李靖成名的滅蕭銑之戰,主力用得就是水師。

“不要少於五百字,記住了,有塗改的話,那一頁重新抄!”李世民道。

李世民茫然的看着李泰,明明每一個字李世民都聽得清楚,但不知道爲什麼,把李泰口中的原由組合起來,李世民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變得大了。

“哈哈哈!”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語,忍不住的搖搖頭道,“輕舟長不過九丈,寬不過五尺,他們又能捕多少魚,怎麼供養得起做徭役的百姓。”

“越說越是荒唐,軍用樓船怎麼能夠用來捕魚,這多丟人現眼。”李世民神色嚴肅。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軍事,別看着誰手裡有兵,誰就最有力量,但實際上越有兵的同時,你必須要解決掉每一個將士的後勤問題。

所以,李泰發現李世民面對自己的解釋聽不懂後,李泰果斷道:

“高句麗嗎……如果只是突厥的問題,孝恭與藥師兩人的確是一時之間難分秋色。

“額……阿耶,您是知道我的,我做事情想來希望有充足的糧食……”李泰認真的說道。

而不懂得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不明白貨幣的一半等價物屬性,以及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內在關係,想要李泰解釋清楚,說實話李泰做不到。

“啪!”李世民狠狠敲了一下李泰的腦袋,呵斥道,“別想七想八的,李淳風不用跟過去了,回去給我好好把高陵治理好,快入秋了,可別忘記了收稅!”

“你的鴨場還有朕七分份額,這筆紅利錢該給朕吧!”李世民瞄了李泰一眼。

在李世民的理解中就是李泰有能力做到無中生有,但這種無中生有的方式是有特定的環境或者條件。

“好!”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不由哭喪着臉。

“我知道……”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有所理解的點點頭。

李泰認真的回答。

反正如果李泰當家,絕對是跟高句麗玩以本傷人,自己不追求什麼奇謀迭出,就是用堆物資的方式把高句麗的水軍給堆死,就好像二戰美軍堆死了日本海軍一樣。

“知道,你也向來喜歡用糧食驅使百姓幹活,雖然靡費糧食,但的確百姓都很樂得參與!”李世民揮了揮手示意李泰繼續說下去。

所以我思索再三,想到用漁船來彌補後勤!”

而且我還真不相信,我們大唐的水師覆滅個幾次,難道還拼不完高句麗水師!”

“那什麼時候能夠做到!”李世民聽到李泰言語中的鬆動果斷詢問道。

一是把捕到的魚曬成鹹魚幹,二來這些海島會成爲我們以後進攻高句麗的前線的運糧點。

“其他地方不行?”李世民聽到了李泰的話,不由皺起了眉毛。

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是整個關中來供養高陵縣,這樣能夠對衝掉徭役的成本。

這樣一個崇拜自己,更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李世民看了又怎麼不喜歡呢!

李世民沒想到自己在李泰的心目中這般宏觀偉岸,那是又自豪又得意。

而這幾何般增加的後勤,又制約了兵力規模。

畢竟打敗了高句麗,甚至覆滅了高句麗,對李世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加直接證明,大唐比隋朝更加優秀了,對任何大唐皇帝來說,沒人能拒絕這誘惑。

我們是大國,他們是小國,如果以本傷人能夠覆滅高句麗水師,爲什麼不做?!

不過,李泰的徭役隊伍沒自己想象中的好用,想要從自己兒子身上刮點油水,卻也刮不出來,李世民自然有點不開心,開口道:

並真正操作出來,怕也只有房玄齡這個能本能覺察對方思維的名相,並且還不僅需要思維理解,而且有配套的知識才可以。

面對李泰這種彷彿製造出水師就是爲了聽個響的態度,哪怕李世民都有些被鎮住了。

真正的問題是怎麼樣把船上有經驗的水手給救起來,這纔是真正困難的地方。

等到高句麗沒有水軍,那哪裡登陸作戰,那還不就是自己說了算。

別說大唐水師覆滅個幾次這種話,覆滅個一次李世民感覺自己就要心疼死了。

雖然五百字的水文對自己來說不難,但寫五百個毛筆字這可是要命的。

我掌握了基礎的物資,那百姓要生活就必然要出錢購買生活的基礎物資。

李世民默默思索,“訓練水師本就是藥師最擅長之事,由藥師進行操練,我也放心。”

李世民想到這裡,目光落到李泰身上,看着李泰還在努力的抄寫,不由笑了笑

“我大唐水師,怎麼可能跟高句麗玩什麼一換一二換一的勾當,當然要以堂堂正正之勢將其徹底剿滅,使得高句驪水師不敢再出海!”

不用着急,快上架了。

(本章完)

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70章 光箭雨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154章 恥度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27章 曲轅犁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27章 曲轅犁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93章 雙贏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491章 序幕的拉開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46章 收錢一貫第114章 建議第226章 錦衣衛第352章 贈妻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58章 覆滅第6章 請蝗儀式第196章 吃火鍋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94章 制約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319章 南市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401章 嚇死了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65章 戰報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484章 占城稻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296章 偶遇第4章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160章 託付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2章 邀請孔家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3章 捕魚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63章 阻擊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98章 跪下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6章 請蝗儀式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