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建安三年的冬天

安三年發生瞭如此多的事情,簡直讓人目不暇接。T驚奇的,卻是袁術一直沒有稱帝。在曹鑠那來自後世的記憶裡,袁術早在建安二年就因爲迷信“代漢者當塗高”貿然稱帝,被周遭勢力一擁而上,揍得直接找不到北,最後抑鬱了,無奈地吐血而死。但是在曹鑠所處的這個時代裡,袁術聽取了閻象的意見,沒有貿然稱帝,而是一方面大力扶持孫策,爲他籌集糧草物資,幫助他平定江南,使自己有了一個穩固的後方和強勢的盟友;另一方面,與曹操、劉備一起討伐呂布,成功地佔據了豫州南部的大部分郡縣,爲自己拓展了戰略縱深。

當然據錦衣衛傳來的可靠消息,袁術正在趁這個冬天整頓兵馬,修繕城池,在壽春營造宮殿,準備明年年初稱天子,設置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不過爲了掩人耳目,據說他準備自稱“仲家”,放棄了直接稱帝的念頭。

袁術忙着,曹鑠、曹操這裡也沒有閒着,據軍政議事會報告,高順連續出擊,不但擊退了來犯的羌胡外族,而且廣泛出擊,在綏德、佳縣、興縣、河曲四地建立了城堡,將防禦線向外拓展了二百公里。城堡在薛、馬鈞等人的設計下,易守難攻,成爲了羌胡人心中的傷痛。他們在大漢封狼居胥二百多年後稍加改編,再次唱起那首悲傷的民歌:“失我綏德縣,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河曲鎮,使我嫁婦無顏色。”

曹鑠將綏德、佳縣、興縣、河曲四地在地圖上一連接,正好就繪出了公元198的黃河河道圖。有那六百名黑衣衛爲主幹,相信高順能夠繼續完善部隊編制,保持攻勢作戰,同時不斷將捕獲的奴隸和牛馬等戰利品運回幷州,再運到中原,換成幷州急需的物資。這些戰爭紅利也使得軍政議事會中的反駁聲音越來越低,最後全變成了贊同。

曹操這裡也在不斷地進行戰略調整,充實各地區的力量,實施各地軍事力量外調制度,即由甲地青壯組成的正規軍不可留守原地,必須調至乙地作戰,杜絕山頭主義,防止一方獨大。同時,將兗州的治所由縻丘內遷至濟陰郡的定陶,遠離袁紹所控制的冀州,留程在那裡處理政事,並調回典韋,鎮守該處,由曹洪輔佐。過去曹操一直處於半依附於袁紹的狀態,治所設在縻丘可以得到冀州軍的保護,而現在兩個人開始出現了矛盾,畢竟真正的霸主只能有一個,治所再設在原地就變得相當不安全。

不久,曹操也帶着荀攸回到了定陶,並在那裡發出號令,對各地駐守將領都進行了調整,具體安排是這樣的:

第一,與冀州接壤的東平國、東郡由張飛、張遼、侯成帶領四萬青州主力軍防守,防備袁紹的突襲。

第二,與青州接壤的濟北國、泰山郡一線,由樂進、宋憲接手,奏請封樂進爲廣昌亭侯,率領一萬兗州軍駐守,防備袁譚進攻。

第三,與劉備接壤的魯郡、沛國一線,由李典、孫觀(自然還有尹伊)、滿寵佈置防禦,封李典爲中郎將,領呂布降兵一萬,防禦劉備。前幾天臧霸派出的毛暉部隊就是被李典輕鬆剿滅,本來依照李典的功勞,早就可以升官了,無奈他老子李乾勤勤懇懇龜速升官,現在居然成了李典手下,有鑑於此,曹操也不好對李典多加提拔。

第四,陳留國、潁川郡一線,由夏侯惇、尹禮鎮守,率兗州軍一萬,與幷州的魏延聯手,逼迫黑山軍向冀州發展。

第五,南陽郡一線,由曹昂、祝公道、剛投降的徐晃帶領一萬士兵防守,由新近歸順的賈詡輔佐,防禦劉表。

第六。樑國、縣北部一線。由曹仁、夏侯淵帶領兩萬士卒防守。防備劉備地突襲。自從實行九品中正制以後。世家大族多心向劉備。他現在地擴展速度急猛。對曹軍已經構成了威脅。

最後。由曹鑠率領許褚、侯成、新投降地文聘等將。由郭嘉、劉輔佐。率四萬士卒鎮守豫州北部及陳國北部。防禦袁術部。本來單純地防禦。並不需要這麼多人馬。可是曹操通過郭嘉地情報組織得知袁術明年稱天子。所以特意留下了這麼多人馬。

曹鑠目前最愛乾地就是待在將作營。看帶着鐐銬地劉指揮工匠建造投石車。曹操這次是真生氣了。逮到劉後也不問話。直接關進將作營。下令三天之內造不出一臺投石車就全家抄斬。五天之內。不解決掉投石車地瞄準問題就讓他去陳縣皇宮裡當個小黃門。以後再慢慢熬成宦官大人。

劉這次算是拼了命。三天三夜沒有閤眼。一直待在將作營。當時他爲呂布督造投石車時起碼還有一份大致地#T且上面都有各部分尺寸。現在兩眼一抹黑。僅憑記憶督造。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當時建造這投石車地工匠們基本上都被大水淹死了。跑出來地幾個都只是搭下手地小夥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數據。

劉在工匠營地第一天。建造地各個部件全是廢品。根本就組裝不起來。他連發怒地時間都沒有。趕緊督促着另造。幸好曹軍工匠地水平比呂布軍中地那些工匠高。人也多。齊心協力。居然在三天內重新建造出了一臺。現在就輪到了改進這投石車地瞄準精確度和準確率。這可是一個棘手地問題。

過去劉指揮的投石車根本就是覆蓋射擊,五臺全中的情況就是人品爆發到了極致,基本上都是向某個大致方向砸去。當時曹軍第一次與這種投石車對陣,沒有經驗,爲了防禦弓箭的射擊,士兵們都舉着盾牌結成了密集的陣型,所以劉的投石車才能屢建奇功。要是放到現在,大家都保持一個鬆散的隊形,他就是再怎麼砸,也不過是砸死幾個倒黴蛋而已。

劉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模樣,自己一族的性命保住了,可是如果這投石車改進的不好,自己這下半輩子的性福就沒有了。劉有心找曹說說情,可是曹鑠根本就不見他,最後逼急了,曹鑠告訴他:義父曹操已經爲劉寫好了表奏爲黃門內侍的奏章,現在這奏章就在曹鑠手裡,就等着兩天後上奏朝廷呢。

劉黯然無語,他知道這是曹操給自己的報復,當年誰讓自己耍小聰明偷偷離開了呢。可是,劉並不想認命,他可不想後半生變成一個不男不女的閹人。拼吧,劉從曹那裡借來了兩具弓弩,仔細研究上面的望山,然後反覆進行試驗,兩天以後,一個半老頭子撞開了曹鑠的大門,痛哭流涕:“我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

曹鑠看着一下子老了十多年的劉,嘆了一口氣:“子揚,義父是跟你開玩笑的,他想給你壓力,沒想到這壓力過大了一點。這是他的奏章,你看看吧,義父已經委任你爲行軍長史兼領軍,並向朝廷通報一聲。”

劉嚎啕大哭……

相比較劉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未老先衰的代價,剛剛投降的文聘卻是春風得意。作爲曹軍中唯一一個接觸過水軍的將領,他被曹鑠當成了寶貝疙瘩。曹在扶樂建立大營,又在城外蕩渠和濄水交界處建立水軍基地,文聘被任命爲水軍營的第一位校檢校尉,手下有軍士五千人。

文聘很是興奮,不僅僅是爲了自己升官,還因爲他的親人已經都被錦衣衛從荊州那裡偷偷運過來,繞道蜀地送到了幷州。沿途勞累,大家都在幷州懶得動彈,暫時在那裡安居。文聘得知後立即寫信,讓親人不必來中原,現在這裡戰事紛雜,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燃起戰火,還不如幷州安全呢。

當興奮的文聘來到水軍大營時,就像是數九寒天被人從頭頂澆了一大桶涼水,心裡哇涼哇涼的。這個氣派的水軍大營裡有五千名精神抖擻的旱鴨子,還有三十條漁船、十條小型運輸船,這就是整個水軍的全部家當了。文聘也想哭,而且還要比劉要傷心,早知道這個樣子臨出發前他就不跟郭嘉立軍令狀了,怪不得當時那主帥曹鑠一臉憐憫的表情呢。

啥話也不說了,造船吧。可是文聘很快發現除了運輸船,他這裡的工匠都不會建造。文聘咬牙切齒地快馬趕到曹鑠的大營,還沒進去就看見郭嘉坐在轅門那裡曬太陽。文聘一咬牙,撥馬便回,我就不信造不出船來。

看曹軍工匠這水平,樓船就不指望他們能造出來了,文聘一咬牙,鬥艦也算了。等見過工匠們這些日子來造的運輸船後,他想了想,又把艨從建造名單上劃掉了。接下來他知道的只剩下一種小型戰船——冒突。冒突是一種戰艦,有時又稱“冒突露撓”。施,主要用於襲擊敵船。內可盛士兵五十人,露楫在外,人在船中;船頭有一個硬質的撞角,如果遇到小船就直接撞沉,如果遇到大船就釘在上面,然後船內士兵出艙,登上敵艦進行作戰。現在該輪到文聘拼命了……

建安三年的冬天雖然忙忙碌碌,可是畢竟有過完的一天。當文聘的水軍初見成效的時候,曹鑠也接到了袁術自命爲天子的消息,隨同這消息而來的,還有獻帝征討袁術的檄文,歷史又變了……

第37章 千里走單騎(中)第48章 關羽再戰顏良(中)第39章 討伐白波(一)第22章 收服青州黃巾(上)第16章 蹴鞠新帥曹操:推倒鄒氏不是夢想(下)第6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五)第16章 凌操之死第41章 玄武衛 大漢守護者第62章 所向睥睨第38章 併吞代郡(上)第67章 刺殺孫尚香!(中)第40章 討伐白波(二)第25章 兗州二三事第43章 公孫瓚之死(中)第39章 漢昌決戰(下)第19章 蒲阪津之戰(中)第18章 香囊事件(下)第21章 逢紀,戰鬥在袁紹謝幕後(上)第68章 黃忠的復仇!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69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下)第82章 皇宮裡的陰謀!第7章 千里救曹操(上)第11章 猛將大豐收第63章 迴光返照(中)第36章 狗皮膏藥司馬懿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61章 刀鋒所指第96章 蓋竹之夜第42章 討伐白波(四)第21章 親射虎,孫權的絕唱(上)第10章 章鄉中伏第8章 千里救曹操(下)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52章 赤壁大戰起第67章 滎陽之戰(五)第75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2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一)第76章 潛入長安(中)第11章 長阪坡,劉備的選擇第26章 征戰徐州(上)第33章 濮陽淪陷(上)第61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完)第58章 氐人叛亂第85章 悲催的馬忠第47章 南華遺寶(中)第15章 歷城風雲(三)第30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七)第56章 反骨仔蔡瑁?!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11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三)第14章 潞河狼煙起(上)第52章 忠烈程畿第15章 黃忠戰嚴顏(上)第62章 張頜的初戰(上)第53章 雪中奮短兵(上)第8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下)第2章 老友,快走!第36章 死士營(下)第73章 單刀赴會(下)第25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二)第79章 連環計(二)第51章 陽平關之殤第43章 公孫瓚之死(中)第57章 妓女、蹴鞠彩票與文工團第11章 魏延魏瘋子(上)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5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十一)第54章 再定巴中第57章 攻佔澎湖島第72章 單刀赴會(上)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19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67章 袁軍大帳中的齷齪事第12章 弩炮橫空出世第49章 零陵之失(下)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33章 濮陽淪陷(上)第61章 許仁的長戟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44章 公孫瓚之死(下)第32章 司馬懿的初戰(上)第75章 劉備之死(上)第14章 張繡說:俺降了……第59章 大漢軍政議事會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第49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七)第74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下)第66章 諸葛亮自食惡果第53章 識楊洪 用何祗第88章 決戰紫禁之顛第4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42章 騎兵屯,進攻!第51章 陽平關之殤第12章 歷城縣尉第29章 壯哉,杜蒦!第7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下)第104章 秋雨蕩塵埃第26章 征戰徐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