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北伐

“回陛下,前些日子洛陽有個燈會,娘娘與茗衣姑娘出去觀賞,玩得十分盡興,很晚纔回去,主僕二人倒像是姐妹一般,有說有笑,十分高興。”

“她最近氣色如何?”

“比出宮時看了好了一些,但還是有些蒼白。”

“依你看,皇后還是沒有回京的打算嗎?”

“娘娘在洛陽心情好了很多,最近也經常出去走動,估計年前不會回京。”

光義苦笑着搖頭:“看來她還在恨朕,罷了,朕也不逼她,你趕緊回洛陽守着,別讓娘娘有任何閃失,知道了嗎?”

“是,奴才遵旨。”

皇后自七月份離京至今未回,宮裡的人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先前皇后與陛下的關係不知因何事鬧僵,皇后的親哥哥又突然去世,緊接着皇后就扔下兩個半歲大的孩子去了洛陽,陛下卻任由皇后爲所欲爲,置之不理,各中原因,只能是陛下與皇后哥哥的死多少有些關係。現下宮中諸事陛下全交給了賢妃處理,直接越過了劉貴妃。

蘇昭儀本不受寵,如今皇后突然把她府上宸妃之位,位列五妃,她雖然只遠遠地見過皇后一面,心裡卻是十分感激她的。總想着等皇后回宮,去儀寧宮拜見,卻忽然聽說皇后娘娘年前恐怕不能回宮,心裡有些失望,看來又得等上一陣子了。

“宸妃妹妹好興致,不光人長得標緻,曲彈得也好。”

“參見賢妃娘娘。”

賢妃笑道:“妹妹不必客氣,我路過此處,聽見有人彈曲,便進來瞧瞧,順便討杯茶喝。”

“姐姐裡面請。”宸妃領着賢妃到了內室,二人相對而坐,有宮女進來上茶,賢妃抿了一口,道:“都退下吧。”

“姐姐可是有話要說?”

“你可知皇后爲何突然離京?”

“陛下說是爲了調養身體,可我有些不信,兩位小殿下才出生七個多月,皇后娘娘怎麼會拋下兩個孩子獨自去洛陽呢?”

賢妃用指尖蘸了茶水在案几上輕輕寫下兩個字——李煜,宸妃大吃一驚,道:“難道,是陛下?”

賢妃點點頭:“沒錯,而且還是借刀殺人。聽說那日本是李煜的生辰,他特意作詞一首並讓歌妓傳唱,誰想傳到了陛下耳朵裡,那等思念故國之詞你說陛下知道了能高興嗎?”

“難怪皇后娘娘一直不肯回京,這種事,換做是誰都受不了。皇后娘娘位列生下兩位殿下險些命喪黃泉,現在陛下卻如此待她,心裡難過也是正常的。”

“難得你能明白皇后心裡的苦,不過畢竟是亡國之人,能當上皇后已是陛下格外開恩了。我只是覺得皇后還那麼年輕,卻要忍受如此磨難,真是讓人心疼。”

“這次說到底,還是陛下做的太過了,一首詞而已,有什麼大不了。”

賢妃做了個噓的手勢,小聲道:“這話可不能亂說,若被陛下知道了,可有你受的,你還沒看出來嗎,陛下寵着皇后已經到了沒有限制的程度,諾大的後宮,除了皇后娘娘可以不守規矩,誰都不行。”

“是啊,恐怕也只有皇后有這個勇氣吧。”

“也不全是,皇后娘娘天性如此,最受不得宮中規矩的束縛,我想她現在也是身不由己吧。固然,皇后也有一份勇氣,是咱們誰都沒有的。”

“姐姐說的是,皇后娘娘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子。”

賢妃默不作聲,不同尋常?是嗎?還是她故意做出一副這樣的姿態來勾引陛下?小小年紀就當了皇后,指不定有什麼狐媚功夫,不過自她入宮到現在,辦事有理有據,公平公正,從不偏袒任何人,自然也沒有留下任何把柄,這個女人,還真是不簡單。

“姐姐來就爲說這些?”

賢妃道:“當然不是,陛下雖然讓我暫時管理後宮,可那位新晉的劉貴妃自然是極不願意的,她身爲五妃之首,心裡肯定不服氣。”

“在晉王府時她張揚慣了,如今到了皇宮還是不肯收斂。我雖進府晚些,可她的爲人我多少也是清楚的。”

“陛下如今不是晉王了,自然不會容她這般放肆。可陛下既然同意皇后娘娘晉她爲貴妃,想必留着她還有用。”

宸妃一向是明哲保身的,最不願的就是趟渾水。她揉了揉額頭,道:“我向來對這些不感興趣。不過賢妃,皇后娘娘雖在洛陽,可離汴京也不遠,未必不知道宮裡的風吹草動。”

“那宸妃妹妹以爲如何呢?”

“我也不知道,不過不是還有陛下嗎?”

是啊,皇后雖不在宮中,可必定對宮裡的情況瞭如指掌。宸妃倒是個聰明的女子,她說得對,無論如何,還有陛下。

“等皇后娘娘回宮,你我一同去拜見吧。”

宸妃道:“好。”

● TтkΛ n● ¢ O

“既如此,我就先回去了。”

“姐姐慢走,有空常來坐。”

趙林奉皇帝之命,趕往洛陽準備接皇后回宮,春節將至,皇后娘娘無論如何也得回宮了。

冬日的陽光暖暖的,唐紹坐在院中石凳上看書,茗衣在一旁給花草修剪枝葉,也許是因爲冬天的緣故,唐紹一直在不停的咳,一陣一陣的。

“娘娘,要不去屋裡看吧,您咳個不止,奴婢聽着都覺得難受,更別說您自己了。”

“屋裡哪有這麼暖的陽光,你忙你的,不用擔心我。”

“可是……”

茗衣話未說完就被一陣敲門聲打斷,開門一看,居然是趙林。

“奴才見過皇后娘娘。”

唐紹放下書,聲音清冷,道:“是陛下叫你來的?”

“是,陛下說,無論如何,娘娘都得在年前回宮,宮裡的規矩您也清楚。”

唐紹正要再度發問,卻猛地咳嗽起來,胸口震動,疼得厲害,唐紹只覺一股血正使勁向上涌,她拼命想壓下去,奈何咳得厲害,根本無法控制,又咳出血來。

趙林見此情景,心中大驚,不是說皇后娘娘身子已有好轉嗎,怎麼竟會咳血?難道娘娘故意瞞着陛下?

“你也看到了,年前回宮是不行了,本宮這身子……”說着,唐紹又咳起來,茗衣扶起唐紹,道:“娘娘還是進屋歇着吧。”

染了血的帕子就在桌子上,許是唐紹進屋時忘了。趙林小心翼翼的將帕子摺好塞入袖中,隨後也進了屋。

“娘娘病得這麼厲害,可有看過大夫?”

“看過幾次,並無效果,不過也沒什麼大礙,日子久了就習慣了。”

趙林嘆了口氣,道:“娘娘此時的身子確實不宜路上顛簸,奴才這就回京稟報陛下,還請娘娘細心調養,奴才告辭。”

趙林回宮後,把帕子交給了光義,將唐紹的病情悉數告知。夜晚,空蕩蕩的萬歲殿裡只剩了光義一人。他呆呆的看着那刺目的猩紅,心痛難忍。紹兒的身體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前後不到一年,她就變得病痛纏身,生下那雙兒女之後,她就不斷生病,簡直一發不可收拾,如今竟還患了咳血之症,他的紹兒,年紀輕輕卻要忍受病痛的百般折磨,都是他,害她落得一身病痛,是他害了她。

光義獨自一人來到儀寧宮,主人已經離開,這座大殿也顯得格外空蕩。月光下,那架箏依舊安靜地躺在那裡,上面已經覆蓋了厚厚的灰塵。指尖在弦上劃過,琴聲猶如流水般清澈、透明。彷彿當年那個十六歲的少女就站在他面前,如回憶般美好。如今,她的心已被他傷透,再回不去從前。

撣了撣灰塵,光義坐於箏前,雙手在弦上遊移,輕飄靈活,彈得,正是紹兒給他彈過的那首曲子,沒有名字的曲子,像是在訴說着憂思。只聽了一遍,他就牢牢記住了,光義在音律上有極高的天賦,他不僅會彈奏箏,也懂很多其他的樂器,對於音樂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只是這些,他從未向紹兒提起過。

彈着彈着,光義就入了神,他在想,要是紹兒能與自己合奏這一曲該有多好。光義就這麼想着,全然沒有發覺他自己已經笑了很久,很久。

太平興國四年正月,萬歲殿。

光義正召見樞密使曹彬,光義不停地來回在殿前踱步,問道:“周世宗和我朝太祖皇帝都親自征討太原,都沒能取得勝利,這是爲何?難道是太原的城牆堅不可摧嗎?”

曹彬道:“回陛下,周世宗時,史超在石嶺關大敗,人皆恐懼震驚,不敢再戰,所以退兵。太祖屯兵於草地,恰逢暑天多雨,軍士大都患上疾病,因此中途停止進兵,並非太原城牆堅不可摧。”

光義思忖片刻,又問:“朕若現在舉兵攻打太原,卿以爲如何?”

曹彬爲人自信,一聽光義如此說,心中十分高興,道:“如今我大宋軍隊充足,武器精良,陛下英明,天下子民無不擁戴。如果此時討伐北漢,必定勢如破竹,將獲大勝。”

這話正中光義下懷,他聽了甚是高興,道:“那就儘快準備,出兵北伐!”

這時,有人有反對意見了。宰相薛居正站出來,道:“此事關係重大,還請陛下三思。”

“難道你認爲憑我大宋之力打不過區區一個北漢?”

“臣並無此意,只是先前周世宗舉兵時,北漢倚仗遼國援助,不出來交戰,以致師勞兵退,太祖在雁門關擊破契丹,把北漢人趕到河、洛之間居住。雖巢穴仍在,然實則危困。得之,不足以開疆拓土,棄之,亦不會成爲禍患。請陛下三思,再做決斷。”

光義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道:“薛相此言不無道理,可今日情形不同與往昔。況且,先帝敗契丹,遷百姓,空虛土地,不正是爲了日後能夠佔領嗎?朕意已決,即刻出兵太原,攻取北漢,爲世宗、太祖雪恥!”

四天後,光義設宴長春殿,親授潘美等人作戰方案。

二月,任命宰相沈倫爲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贍爲大內都部署,樞密使陳從信爲副官。光義從京師出發,御駕親征太原,命齊王隨行。

“娘娘,娘娘,奴婢打聽到,陛下御駕親征太原,已經出發半月了。”

“他瘋了嗎?元侃和清揚呢?”

“奴婢不知。”

唐紹此時是又氣又擔心,正色道:“回宮!”

第57章蕭琬第29章涉獵第62章一夜纏綿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31章風頭第69章雙去第28章重陽第33章傷逝第53章了結第21章北伐第56章消失第33章傷逝第44章籌謀第39章出宮第18章甦醒第67章喪女1第37章回師第57章蕭琬第14章喜脈第61章回京第30章出意第3章臨安第71章結局第30章出意第23章上戰場第20章咳疾第69章雙去第23章上戰場第49章復立第49章復立第50章尊重第35章趣事第70章國喪第64章太子1第73章番外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第47章廢后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58章照顧第2章兩世第60章出逃第49章復立第61章回京第65章太子2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11章新年第29章涉獵第71章結局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59章今晚陪朕第55章給我生個妹妹第69章雙去第22章徵遼第28章重陽第49章復立第71章結局第66章虛驚第58章照顧第58章照顧第49章復立第23章上戰場第49章復立第15章喜脈第33章傷逝第26章水心第49章復立第61章回京第25章暗涌第59章今晚陪朕第74章番外榮冠後宮第23章上戰場第73章番外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第30章出意第9章變天第69章雙去第51章提前第49章復立第45章風波第33章傷逝第50章尊重第53章了結第67章喪女1第54章魂斷第34章賜死第33章傷逝第49章復立第48章放任第6章緣起第22章徵遼第23章上戰場第56章消失第3章臨安第49章復立第21章北伐第21章北伐第30章出意第37章回師第62章一夜纏綿第60章出逃第61章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