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援助脫思麻部

【感謝“十少”支持!強烈要求票票!】

高遵孟對堂兄的提議很感興趣,立馬跳出來幫腔:“對呀對呀!爹,您讓我們去嘛!”

“胡鬧!你們以爲這是去遊玩吶!人家要打仗了,你們去湊什麼熱鬧!”高繼宣猛噴兒子一陣口水。

“叔叔,您就不用擔心我們啦!咱們好歹也是武將世家後人,難得有此機會可以身臨其境,貼近觀察李元昊和吐蕃軍隊的戰力情況,這對我朝來說也是件好事嘛!再說了,李元昊遲早會成爲我朝的心腹大患,能夠提前瞭解他,也算是符合兵法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您就讓我們去吧!”

“這……”高繼宣還是有些猶豫,畢竟是自己的侄兒,要是出了岔子,也不好向兄長交代。可他又不能否認自己侄兒說得很有道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應該派人走一朝。而自己身爲一路經略使,是不可能親自去,那麼自己的晚輩無疑是最佳人選。

“好吧!此去路上,孟兒可要聽你兄長的話,知道嗎?”

高遵孟興奮地應道:“知道啦!孩兒一定聽話!”

高繼宣對兒子的表態不置可否,思慮再三,他還是讓家丁在門口掛起了紅燈籠。

“駕、駕、駕……”一隊人疾馳在眉州前往脫思麻部落的大道上,前面三人看長相便不像中原之人,中間兩個年輕人一臉興奮的模樣,隨後跟着十個錦衣大漢,各自帶着五花八門的兵器。

這一行人行到某處山腰的時候,終於停住了前進的步伐,除了那三個吐蕃人。剩餘十二人都看上去有些不大妙,好在都是年輕力壯之人,倒也無大礙。

“牛大哥。你們也過來吃點乾糧喝點水吧!”高遵甫緩了緩神,從馬背上取下乾糧。對同行的那對神秘人士招呼道。

“謝了!高公子,您自個吃吧!咱這些粗人都帶了乾糧的。”那個被稱爲牛大哥的人憨厚地笑道。

對於這十人,高遵甫和他兄弟也不知道其底細,出了知道領頭的叫牛十七外,其他的就只知道是自己叔叔安排的人,他們也沒有過多考慮。

其實,這隊人不過是趙禎安排的錦衣衛,他們的職責當然不是僅僅用來保護這兩公子哥。再說了。趙禎也不知道這兩公子哥的存在,之所以如此安排,無非以防高繼宣親自前去,好順帶保護他的安全。雖說錦衣衛算是國安寺裡面露面最多的一羣人,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接觸到的,這哥兩不知道也實屬正常,而且他們此行可是頂着“大宋軍事觀察團”的名義。

第一次前往高原地區,免不了會有一定高原反應,對於他們這羣身強體壯的人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調整和適應。已無大問題,便又開始趕路,只不過速度放慢了許多。

這一路上。高遵甫兄弟兩個倒是感覺不到孤單,除了隨行的同伴,這條大路上也不時有巡邏士兵和商隊經過,閒暇休息之餘,還可以跟他們淘點稀奇玩意,聽他們吹吹牛,整個旅途還算愜意。

十天之後,他們終於趕到了脫思麻部的駐地,這裡戰爭的氣氛就濃烈得多了。隨處可見各個部落的戰士在此集結。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平原上。豎起了數不清的帳篷,可見脫思麻部對此次戰事也是相當重視。

脫思麻部落營地。答祿安戴正在跟各個小部落首領以及自己手下商議此次對抗烏思部落和李元昊的戰爭。

“大王,宋國使者來啦!”答祿安戴的僕人向他報告道。

屋裡衆人一聽都露出了笑容,如果宋國能夠如願參戰,自己這方勝算可就大多了。

“快!快快有請!”

“是,大王!”

答祿安戴看到高遵甫等人進入大帳,趕忙起身前去迎接:“各位一路辛苦啦!本王可把你們給盼來了,快快入座!”

“多謝大王!”高遵甫等人也紛紛行禮。

答祿安戴又紛紛下人送上茶水,才迫不及待地問道:“請問幾位怎麼稱呼?”

“回大王,在下高遵甫,這位乃吾堂弟,他也是高繼宣大人之子,另外這位是吾皇派出的‘軍事觀察團’團長,牛十七牛大人!”

“哈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吶,幾位年紀輕輕便能得貴國皇帝信任,定當前途無量,可喜可賀呀!”答祿安戴親切地拉着高遵甫的手說道。

高遵甫謙虛道:“大王過獎啦!吾等不過是恰逢其會,再加上家叔年長,我等小輩自當站出來替他老人家走上一朝,家叔未能親臨,還託在下向大王告罪呢!”

“說哪的話!要不是這些煩事纏身,該當本王去拜會高大人才對咧!都不是外人,本王也不客氣了,不知道貴國皇帝陛下對於本王的請求是何答覆呢?”

答祿安戴很其他首領都很期盼地看着高遵甫,他欠了欠身:“回稟大王,吾皇對於烏思部落和李元昊這種地區和平破壞者,表示嚴厲的譴責,也很想幫助貴部打退這些居心叵測之輩。奈何,我大宋皇帝乃賢明君王,不可忽視朝臣意見而一意孤行,面對朝中大臣的諸多反對,吾皇也沒辦法直接派兵參戰。”

看着衆人情緒逐漸低落,高遵甫猛然拔高了音量:“但是……吾皇有不忍看到友邦遭難而袖手旁觀。於是,吾皇費盡心思,多次勸說朝臣,這纔跟朝臣們達成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不知,大王可否有興趣一聽?”

“高公子請講!”答祿安戴和善地說道。

“謝大王!吾皇經過多方瞭解,發現貴部擁有十餘萬精銳士兵,面對烏思和李元昊之時,士兵數量差異並不大,最大劣勢反而是在裝備方面。如果貴部能夠有更多精良裝備,藉助上天賜予貴部的這塊神奇的土地。再加上驍勇善戰的士兵,打退李元昊和烏思部落想必不難,或許還可以跟烏思討要更多土地補償也未可知。大王覺得呢?”

這種場合。答祿安戴和他手下的那些個小頭領,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手底下的士兵是窩囊廢。哪怕打腫臉也得把這個胖子衝起來。

“貴國皇帝陛下所言精闢入理,本王萬分佩服!本王此前曾與李元昊所部前鋒進行了短暫的交鋒,尚可穩佔上風,卻不知敵軍突然衝出一支裝備精良的重騎兵,簡直刀槍不入,於我軍很是不利。再加上,烏思部落勾結外族,圖謀本王的領地。讓本王陷入兩面夾擊的危機,這纔不得不向貴國求援吶!”

“大王,請您放心!雖然吾皇沒法出兵相助,但是吾皇保證幫助貴部打退敵人。爲此,吾皇決定向貴部援助一批我朝最新研製的尖端武器,就連我朝軍隊尚且裝備較少,爲了貴部,吾皇不惜暫停裝備我朝軍隊。”

“額,敢問是什麼裝備嗎?”答祿安戴眼前一亮。

“當然,在下此次前來正好帶了一具。請大王稍後!”

高遵甫說完,從牛十七那接過一個木匣子,快速地拿起裡面的零件開始組裝起來……

“大王。弄好了,您請看!這是我朝最先進的連弩,爲了適合貴部馬上作戰的需要,吾皇特意將它進行了改動。此連弩可以連續射擊三十次,射程百餘步,就算是您說那個重騎兵,想必在五十步之內也難倖免。您再想想,要是您手下有一隻裝備這種連弩的騎兵,還用懼怕那些重騎兵麼!您完全可以讓手下騎兵拖着那些重騎兵到處跑。一邊遊動一邊射擊,這就是吾皇爲貴部量身定做的頂級裝備和‘放風箏’戰術。到時候您在這片土地上可就是所向披靡吶!”

“此弩果真如此厲害?”

“大王若不信,大可一試!請大王移駕賬外。帶在下演示一二!”

“高公子請!”

在答祿安戴的命令下,賬外很快便安排起了試驗場地,分別在一百步和五十步的位置放上了靶子,並且模仿重騎兵的樣子穿戴好鎧甲。

高遵甫拿着連弩,先裝了幾支箭支,用五十步的靶子對弩箭進行校正。調整好之後,他便裝上慢滿滿的一匣子箭支,分別對着兩個靶子快速地射出了全部箭支。

經過一番查驗,雖然精度不高,尤其是百步的靶子,中者不過十之一二,五十步靶子倒是提高到了一半。但是這個速度可是十分驚人,整整三十支箭,耗時不過幾個呼吸,而且在五十步靶子上也取得了可喜的穿透效果。此次試驗可謂取得比較圓滿的成功,也同樣成功地勾引起來答祿安戴的。

高遵甫看到答祿安戴和他手下那羣頭領閃閃發光的眼珠子,就知道自己這次來的目的起碼就成功了一半。

“高公子,不知道貴國皇帝陛下打算援助多少這種連弩呢?”答祿安戴有些顫抖地問道。

“回大王,此連弩做工複雜,生產速度極慢,到目前爲止我朝也不多。而且,您也知道,我朝不善產馬匹,戰馬更是稀缺,也正是因爲如此,我朝總是遭受到北邊的欺負,拿人家騎兵沒有辦法。吾皇逼不得已才費了很大勁把這個連弩研製出來,企圖用他來抵禦敵人的侵略。可是爲了幫助貴部,吾皇不得不先將這些裝備給你們,但朝中大臣又很反對,於是,他們提出貴部必須用戰馬來換取這些連弩,您看?”

就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答祿安戴在心裡面嘀咕,但臉上沒有絲毫變化,如果沒有之前跟李元昊的衝突,他對這玩意的需求還沒那麼激烈,可是真正見識了一下什麼叫重騎兵的威力之後,他不得不承認宋國皇帝的話,用這玩意去放人家“風箏”是再好不過的了。

在戰馬和江山之間進行了短暫的權衡,答祿安戴便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高公子,不知道貴國皇帝打算怎麼的個換法呢?”

“回大王,不瞞您說,本來我朝有的大臣是想借此機會狠狠敲您一次,但吾皇是個高尚的人,堅決不同意他們那種趁火打劫的想法。最後經過討論和計算成本之後,吾皇決定用成本價,也就是一具連弩等同一匹戰馬的價格,跟貴部進行等價交換。另外,因爲我朝缺乏拉貨的駑馬,希望可以用我朝制式裝備換取貴部駑馬,如果在座的諸位首領也有這個意向的話,也可以派人去眉州跟高大人交涉。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答祿安戴看着一衆小弟嚮往的眼神,他不僅感到一絲不爽。這個交換比例對他來說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能讓自己小弟超過自己,否則自己這老大還怎麼混。可他也不能就這麼明着阻止小弟,要不然在這關鍵時候搞定離心離德那就大大不妙了。

不過,這難不倒答祿安戴,人家好歹也是當了好幾年大哥的人,豈會沒有一點手段,他眼珠子一轉,馬上便計上心頭。

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74章 武爲止戈第46章 宋脫協議第97章 防範於未然第70章 街頭異象第39章 殿試軼事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68章 龍鳳獎第48章 三黨構思第11章 雖遠必誅第13章 開學在即第21章 三關戰役17第85章 悲催的蛟龍第2章 揚州之旅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88章 江防艦隊第44章 拍賣會下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111章 採訪第66章 重金懸賞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88章 回孃家第31章 探寶行動第48章 三黨構思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34章 遼皇的直覺第36章 遲來的科舉第43章 拍賣會上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32章 延州會戰第111章 採訪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32章 延州會戰第36章 應對之策第48章 猥瑣的風箏戰術第53章 真相大白第24章 泡妞進行曲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1章 收買軍心第70章 水泊梁山第66章 收編失敗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6章 三關戰役2第19章 包拯也黑腹第28章 壽宴上第9章 京城改造計劃上第88章 江防艦隊第98章 興華兩案第54章 鐵路佈局第1章 天花來襲第93章 遼國政變第82章 探寶歸來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64章 科舉前奏第35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4章 遼軍南侵第41章 收買軍心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21章 小螺絲大問題第58章 海洋學院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83章 封賞事宜第86章 海南種樹第23章 視察工作第95章 科舉嘗試第65章 徐慶拜翁第6章 三關戰役2第44章 拍賣會下第17章 起重器下第8章 三關戰役4第85章 破戒了第37章 送行引發的後果第33章 戰後事宜第5章 三關戰役1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3章 趙禎封妃第40章 獻俘開始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106章 遭遇戰第89章 天聖一號第35章 活字印刷術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63章 螳螂捕蟬第65章 遲來的躁動第87章 海運籌備第32章 裁軍伊始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58章 逝去的瑪雅文明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83章 封賞事宜第25章 視察工作(三)第89章 天聖一號第3章 趙禎封妃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