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局顫顫巍巍的腳步剛剛從德意戰爭陰霾中走出來,埃裡克的海軍擴充計劃又再次讓各國感到了驚惶失措。然而,德意志聯邦前進的腳步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停歇的意識,不久,吞併南斯拉夫諸國的行動,把本來就不平靜的歐洲大陸再一次攪得沸沸揚揚。
法國再也忍不下去了,而不甘德意戰爭失敗的墨索里尼也站出來號召和引導民衆仇視北部強國德意志聯邦,並派人與法國展開多方面接觸,試圖聯手各國出兵干預,以洗刷德意戰爭慘敗的恥辱、並決定一勞永逸地恢復意大利原有的國土面積。
柏林國會大廈的投票正在進行中,此時,法國和意大利也在德意、德法邊境大規模調動軍隊。一直密切關注法、意兩國動態的埃裡克坐在辦公室裡,鎮定自若地盯着正前方的書架,他在等,等一個不想爆發戰爭的高人出來爲此斡旋,而這個人最好不是德國人。
法、意兩國大張旗鼓地調動邊境部隊的時候,德意志聯邦國防部也開始緊張忙碌起來,部長勃勞希契一邊整軍備戰,一邊向總統府請示作戰方案。
埃裡克的回答非常自信,指示各邊防部隊將聲勢造得越大越好,甚至讓國內許多新式武器連番亮相,做出對意、法兩軍迎頭痛擊的陣勢。
誰都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在炮火的轟鳴聲中,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緊接着,埃裡克又追加通知,讓各大部隊暫時保持克制,沒有下達開戰命令時,所有部隊不得擅自離開汛地。
天色已經慢慢暗了下來,埃裡克等候的那個人卻遲遲沒有出現,與此同時,法、意兩國邊境調軍的新聞已經在各大報社印刷成快迅,在世界各地傳播漫延,戰爭的肅殺之氣鋪天蓋地、令人窒息。意大利作爲德國的手下敗將,民衆根本沒有將其列入重大威脅,而真正引起恐慌的莫過於法國的舉動。
德、法兩國山水相連,雞犬之聲相聞,卻一直互相仇視、勢不兩立。法國總統亞歷山大·米勒蘭這次明目張膽的挑釁動作也激起了德意志聯邦全國上下的憤慨,以軍火發家的克虜伯更是呼籲德國高層應該暫停裁軍,積極備戰,不斷擴充軍備,讓那些自以爲是的法國人接受沉痛的教訓。
其實,對這些軍火商們來說,戰爭纔是賺錢的大好良機,而埃裡克並不會因爲民衆的鼓動喪失自己的判斷。
夜幕降臨,埃裡克拿起電話,指示勃勞希契通知南方各部隊向黑森林山和阿爾卑斯山進發,並在各關隘處修築永久性工事,積草屯糧,隨時聽候命令。接着又指示總參謀長霍夫曼率領大軍進駐萊茵河西岸,擺出一副進攻的姿態。
時間指向深夜十二點,埃裡克的國際長途電話打到了中立國比利時和盧森堡,並鄭重地提出聯邦國防軍大部隊向該國借道過境的要求。
施特雷澤曼內閣齊聚總統府1號大廳會議室,等候埃裡克的指示。此時,外交部副部長和正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外交部長米勒均在各地記者招待會上揭露了法、意兩國蓄意挑起戰爭的錯誤做法,並聲稱德國已經做好了迎頭痛擊侵略者的大戰準備,不懼怕法國和意大利兩國強加給德國人民的戰爭。
給盧森堡的電話結束後,埃裡克立即讓安娜塔配車,馬不停蹄地前往聯邦國家廣播電臺。幾十名各國記者的眼裡,年輕英俊的德國總統大膽心細,雷厲風行。見埃裡克又臨時改變了陣地,記者們趕緊手忙腳亂地拆卸“長槍短炮”,一陣風似地涌向國家廣播電臺。
這其中不乏意、法兩國新聞期刊主筆,他們的緊張心情也許並不爲其他同行們所瞭解。此時,天上繁星點點,柏林一片安寧祥和,記者們一路小步快跑,緊緊跟在總統專車和國民警衛部隊的後面,生怕掉隊後失去這檔熱門的頭版頭條。
平日裡異常寧靜的國家廣播電臺一下子喧鬧非凡,國民警衛部隊迅速展開保衛工作,拉起長長的隔離帶和馬架子,盤查過往人員。除了佩戴德國安全標誌的各國記者外,其餘閒散人員一律不得靠近電臺大樓。
聽取堅守在總統府的內閣總理外交努力結果的彙報後,得知了法、意兩兩國強硬的答覆,埃裡克精神抖擻地站在了廣播大廳的直播平臺前。此時此刻,德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開始聚精會神地聆聽德意志聯邦國家總統的宏亮發聲。
埃裡克在廣播裡進行了長篇極具感染力的演講,也進行了極具鼓舞性的全國戰前總動員,並下達了一道國家危急狀態下的臨時命令;暫緩陸軍大裁軍,更新所有武器裝備,全軍進入戰鬥狀態,部份尖兵和遠距離打擊武器上膛,進入先發制人的進攻態勢,隨時等候命令。
天快亮的時候,國防軍整編第1、第2、第3步兵師與第1裝甲師組建成第1集團軍由弗裡契上將連夜開拔,從萊茵河東岸的曼海姆西部軍區出發,目標直指法國首都巴黎。
第1集團軍7.8萬人分成四個部分,不分晝夜地急行軍,其中第1裝甲師在斯特拉斯堡集結待命。
第2集團軍由國防軍第4、第5、第6摩步化步兵師組成,全副新式武裝,在後勤部隊提前出發後,整齊有序地向德、意邊境快速前進。
一系列進軍部署完成後,埃裡克又立即組建了暫編第3集團軍,同樣下轄三個配備新武器的步兵師,前往意大利邊境,協同守備部隊,隨時做好入境意大利本土的準備。
埃裡克計算了一下,三個集團軍共計25餘萬人,加上德意邊境原有的邊防部隊,兵力已經足夠,可是,內閣成員們仍然一再要求總統繼續增派兵力,加強各路大軍勝算。
迫於內閣的壓力,埃裡克只得又與勃勞希契和倫德施泰特等人迅速組建了第4集團軍,所轄4個師,10.8萬餘人,開赴德意邊境。
各集團軍接到國防部和聯邦總統的命令,立即整裝出發,趕赴法國、意大利兩國各條邊境線。
南部戰區,德、意邊境本來就有9個整編完善的老式步兵師,加起來15萬人,3個集團軍增援後再添生力軍,應付已經有了內傷的意大利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
一切準備就緒,埃裡克輕鬆地走進自己的辦公室,打着哈欠,準備坐下來休息一下。此時,埃裡克心裡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就算是今晚投入戰鬥,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沒有調動的其他部隊原地不動,作爲預備隊,像平常一樣,加緊訓練,必要時也可以考慮拉上去煅煉煅煉。
埃裡克的戰爭主動性,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法、意兩國受到震懾,並意識到挑釁德國就必須付出代價。
所謂剋制,那是羊與狼的對話,只能藏在心裡,戰爭雖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但前戲必須做足,而且要真做、大做!
所謂記者們炒作的戰爭口實,都應該服從強有力的國家機器,必要時,把部隊拉出去轉一轉,這也是一種練兵,更是一種臨戰演習。
部隊調遣越多,便越好調遣,平時找不到這樣的練兵機會,倒不如藉助邊境矛盾鼓舞士氣。
實際上,埃裡克也被迫站在風口浪尖上,法、意兩國對德國的矛盾愈發尖銳,早晚必有一戰,不派兵肯定不行,否則無法向國內民衆交待,再者,埃裡克不是懦夫,國防軍更不能讓老百姓指着後脊樑骨罵娘。
各國記者們緊張忙碌着,顧不得連夜的疲憊,整理素材,撰寫新聞稿件,利用有聲廣播和報紙報刊向全世界發送他們所看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