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歐合作慕尼黑會議因爲德國的影響力太大,表決率沒有達到英、法兩國預想的效果。收到來自德國的文傳電報,張伯倫又氣又惱,卻也無可奈何。
鑑於英國皇室與德國千絲萬縷的關係,加上德國駐英大使安德里亞斯從中管控分岐、協調關係,這件事他也只好暫時放下,並決定先解決西班牙內戰以後再說。
一戰以來,英聯邦自感力不從心,不但失去了日不落帝國優越的地理條件,也時常被美國這樣的小弟呼來喚去。張伯倫氣得幾次在大庭廣衆之下大罵前任首相都是飯桶、空談誤國。一時間,鬧得國內在野黨指指點點,閒話不斷。
說來也是,世風日下,就連歐洲小國葡萄牙都敢甩臉子了,這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
伊比利亞半島位於歐洲西南角,東部、東南部瀕臨地中海,西邊是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比利牛斯山脈在半島東北部,爲天然界線與法國連接。南部隔着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對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和英屬直布羅陀。
伊比利亞半島又稱比利牛斯半島,是歐洲的第二大半島,南歐三大半島之一。與意大利等國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幹半島並稱爲南歐三大半島。
1938年4月5日,德、意、匈、土、羅、丹、保七國防長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緊急閉門磋商會議,一致表決通過了一項旨在快速解決西班牙內戰的決定。
這是一個經由埃裡克發起、國防部長澤克特親自主持的秘密軍事會議。此前,聯情局和軍情局曾向漢莎宮透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英國首相張伯倫已經與蘇聯領導人密謀,意在夏初季節悄悄集結重兵,全力以赴解決西班牙的荷西政府軍。因此,這也是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會議,七國必須在英、蘇軍隊還沒有踏上伊比利亞半島之前消滅左翼天主黨反政府武裝。
4月8日,七國海軍主力戰艦悄悄在地中海帕爾馬島以南附近海域集結,緊接着,數十艘大型登陸艦滿載坦克、火炮和佩戴有統一圖案袖標的各國陸軍從意大利西西里島再次起航向帕爾馬島靠攏。
當天上午,龐大的海軍艦隊在西班牙東部的托爾託薩南部海灘強行登陸,並直插西班牙天主黨武裝控制的重災區巴利亞多利德。
下午14時,七國聯軍如同神兵天降,天主黨武裝措不及防,匆忙抵抗,但架不住坦克的碾軋和大炮的狂轟濫炸,頓時陣營大亂。零星阻擊後,大部份殘餘武裝紛紛逃向內陸的巴利亞多利德高原。
4月的伊比利亞半島非常涼爽宜人,七國聯軍緊咬不放,乘勝追擊,直至離巴利亞多利德以東300多公里的溝壑區。天主黨武裝長期在此經營,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利用地形地貌的掩護,反政府武裝很快就逃出了七國聯軍的打擊範圍。
爲了配合聯軍的清剿行動,荷西政府軍也同時在全國大部份地區展開了對天主黨各地反對派武裝的重點打擊,一時間,伊比利亞半島硝煙瀰漫,戰火紛飛,形勢也開始朝着執政當局有利的方向發展。
此時,英、法、蘇、美四國的勢力並沒有在半島退去,而英、蘇兩國勢力反而在不斷加強。面對七國聯軍密集的軍事打擊,美國人自知不敵,主動亮明瞭身份。按照聯軍的要求,美國人一個個繳械投降,並撤出了戰區範圍。
然而,英、法、蘇三國自願軍頑固不化,節節抵抗,給七國軍事行動帶來了一定的麻煩。隨着戰鬥的不斷深入,反政府武裝也開始組織反擊,而且偶爾放出幾枚小鋼炮。
第一天的戰鬥隨着夜色的臨近慢慢平靜,但在聯軍猛烈的火力壓制下,反政府軍誰都不敢露頭,也沒有發生夜間偷襲事件。
漆黑的夜晚,隱藏在溝壑的天主黨武裝及其追隨者龜縮在上百平方公里的山溝,悄無聲息,神出鬼沒,讓七國聯軍有力無處使,無法準確捕捉目標。
第二天,通過重新部署,七國聯軍分散開來,組成拉網式戰鬥隊形,開始密集搜捕。
就在伊比利亞半島展開軍事行動之際,英、法、蘇等國分別對七國發表了抗議文告,其中蘇聯更是對以德國爲首的七國聯軍表示了強烈譴責,甚至揚言報復。
張伯倫做夢都沒想到德國的行動如此之快,甚至正好打在了英、蘇兩國的七寸上,讓他有口難言。
4月9日,英國皇家艦隊數艘重型巡洋艦離開普利茅斯港高速南下,奔赴比斯開灣和直布羅陀海峽。
與此同時,蘇聯黑海艦隊幾艘驅逐艦也與土耳其黑海艦隊多次短兵相接,甚至差點發生撞船事件。
4月9日上午十一時,四艘蘇聯哩佳級驅艦組成的遠海編隊直赴博斯普魯斯海峽,但很快遭到了土耳其海岸警衛隊和黑海艦隊的共同攔截。雙方劍拔弩張,情形極其危險,但很快因爲蘇聯取消了這次遠航活動而停止了對峙。
4月12日凌晨,因爲內部告密,天主黨高層和各分支機構骨幹約一百餘人在一處秘密農莊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時被荷西政府軍團團包圍。早上五點鐘,在七國聯軍的幫助下,政府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翻越圍牆衝進會場,當即制服和擊斃了準備負隅頑抗的少數武裝人員,並公開逮捕天主要首要分子。
此時,龜縮於巴利亞多利德南部溝壑的殘餘勢力則仍然在負隅頑抗,因爲有英、蘇兩國的支持,他們想得到翻盤的機會。七國聯軍採取了勸誡和武力打擊手段相結合的辦法,但因爲英、法、蘇等國自願者不願束手就擒,勸誡和武力打擊的效果都不是太好。
就在七國聯軍配合荷西政府迅速控制半島局勢的同時,並沒有直接參與軍事行動的葡萄牙海軍則主動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以堵截僞政府高官西逃的路徑。
4月12日上午,英屬直布羅陀首先出面反對,並出動巡邏艇進行干預,逼迫葡萄牙海軍讓開水道,但遭到葡萄牙海軍的堅決拒絕和抵制。就在這時,從普利茅斯港出發的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編隊正好趕到,雙方當即開始緊張對峙,緊要關頭,雙方彈已上膛,千鈞一髮。
早在4月11日,七國海軍龐大的水面艦隊兵分三路,第一路北上巴塞羅那附近海域,堵截天主黨殘餘勢力從海上逃往法國。第二路在巴利阿里海開展武裝巡弋,攔截英、法等國早年爲防範德國海軍而組建的海上合成機動旅。第三路則迅速南下直布羅陀海峽,隨時堵截英國海軍的突然闖入。
南下的七國海軍艦隊越過阿爾沃蘭海快速西進,於第二天上午11時許進入直布羅陀海峽。
英軍艦隊從雷達屏幕上發現大量海上目標靠近,料定是七國海軍的增援部隊,領航旗艦知道情況不妙,連忙組織編隊離開。
葡萄牙海軍勢單力薄,不敢追擊,只得眼睜睜地看着英軍拖着濃濃的黑煙離去。
此時,陸地上的搜捕行動仍在繼續,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下,左翼天主黨武裝死的死、降的降,早已潰不成軍。至4月12日午時,各地反政府武裝見大勢已去,紛紛開始無條件地主動向就近政府軍軍事管制區繳械投降。
剿滅各地殘餘武裝後,荷西政府軍在弗朗哥的帶領下,很快加入到了七國聯軍在巴利亞多利德以東的搜捕行列中。
由於巴利亞多利德以東地區是左翼天主黨長期盤據的核心,加上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搜捕行動並不十分順利,除德國的國防軍輕傷數人外,其他各國都有傷亡報告。
馬克·維達上校,德國國防軍參與搜捕行動的最高長官。此人曾是德國國防軍陸軍第2教導師萊比錫第211教導營少校營長,也是一戰時期獲得赫赫戰功的英雄人物。雖然級別不是太高,但卻培訓出了德國數以千計的基層優秀軍官。
維達以治軍嚴謹而聞名於德國陸軍,在此次戰鬥中也一點都不含糊,並親自帶領突擊隊員俘虜了盤據在要道口的十幾名反政府武裝人員,但是,一位中士在戰鬥中負了輕傷。
有英、蘇、法自願者參與的武裝團體都是難啃的骨頭,部隊隨時都面臨着傷亡。各國一時束手無策,讓維達的心裡窩着一團火,他二話不說,立即通知三營一連連長漢斯·萊德勒上尉,讓他用裝甲車改裝的剷車開道,移開山石,開拓路面。其他坦克則立即跟進,掩護步兵搜索前進。
這種專門用來清理反坦克錐的改裝型剷車是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臨時想出來的招數,而且曾得到過埃裡克的認可,沒想到首先在西班牙派上了用場。
漢斯·萊德勒上尉應聲而上,親自駕駛着改裝剷車衝在最前面。
這個季節,山上的草木還沒有完全茂盛,許多洞穴全都裸露在表面。搜索部隊發現這樣的洞口時,首先進行喊話,如果無人應答,則開始釋放煙霧彈或進行坦克火炮射擊。
這一招非常管用,大部份天主黨殘餘份子都過不了三關,甚至在釋放煙霧彈之前便束手就擒了。當天晚上,各國開始虛心向德軍學習,並在德國坦克剷車的有力配合下,搜捕行動進展相當順利。僅僅三天的時間,七國聯軍就收復了大片的反政府武裝佔領區。
接下來,搜索部隊不斷縮小包圍圈,準備給天主黨殘餘武裝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