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麥道

看着周遠航笑吟吟的搖頭,樑遠又把生產b2轟炸機的諾斯羅普、民用航空界的老大波音、生產灣流公務機的母公司銀河宇航等數個美國知名航空企業拿來說事,都被周遠航一一否決。~

猶豫了半天,樑遠才用不可思議的口吻問道:“老周,你說的這個客人難道是麥道不成?”

麥道和共和國在大型客機生產上的合作甚至可以上溯至大運動時代的末期,尼克松訪華之際,擔任道格拉斯總裁的約翰.布里遜達因,恰好是中美友好協會貿易促進會的輪值主席。

再加上彼時的民用客機領域硝煙瀰漫,不僅實力雄厚的洛克希德推出l-1011寬體三發客機,波音更是因爲開發2027超音速客機失敗接近破產,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救命稻草大型客機747身上,給當時的民機市場老大道格拉斯以沉重的緊迫感。

迫於全球民用客機市場上殘酷的競爭壓力,已經合併成麥克唐納—道格拉斯航空器製造企業的麥道,開始研究將部分客機的生產基地置於中國以便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可能。

時至八十年代末期,經過將近二十年的耕耘積累,麥道在共和國航空工業界早已根深蒂固熟門熟路,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樑遠都沒看出麥道有找上商飛的可能和必要,不客氣地說別說是商飛,就算商飛在聯邦德國的合作伙伴mbb在航空領域能否入麥道的眼都在兩可之間。

後世mba的案例中,麥道折戟沉沙慘被波音兼併的理由有許多。或是因爲冷戰結束軍費縮減,負責軍機業務的麥克唐納也隨之一蹶不振,或是因爲麥克唐納和道格拉斯之間內耗不斷對市場需求的判斷有誤。

不過無論怎樣評價麥道,重來都沒有麥道技術水平不成這一說。

超出空客的a380巨型客機項目將近二十年,早在1988年,麥道就察覺亞太地區點對點航空運輸業務中超大密度客流的存在,繼而拿出開發md12四引擎超遠程巨型洲際客機的發展計劃。

md12客機首飛型號載客430人,原計劃於1995年首飛,1997年獲得faa的適航證,航程超過一萬四千公里。在首批430座的md12交付之後。繼續研製500座和630座兩種加長型號,整個新機型的研製費用超出50億美元。

md12這種驚人的技術發展計劃和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相仿,如能成功完全是二十世紀人類工業界最爲偉大的工程奇蹟之一,若是md12真能從圖紙走進現實。波音747那張拉皮整容了無數次的老臉能否有機會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蒼穹之上都在兩可之間。

可惜麥道在普通大型幹線客機上一頭扎進三發和尾吊兩個大坑。倒黴的麥道一誤再誤。虧損的一塌糊塗,終於在一九九六年無力迴天被波音丟上餐桌大卸八塊吃得皮毛無存。

在後世,消化掉麥道的波音不僅在軍工領域收穫甚多。在民機領域也同樣如此。

新世紀之後下線的噴氣式民用飛行器,無論是公務機還是支、幹線客機,機翼尖端若沒有向上彎曲一小段都有些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

彼時共和國投入試飛的arj支線客機早期型號、運20大型運輸機的機翼都曾因爲沒有那一小段彎曲被不少港臺媒體嘲諷爲落後的象徵。

這段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段彎曲——翼梢小翼(注1),就是當年麥道留給波音的典型技術遺產之一。

當然黑心的波音把麥道的遺產漫天要價,雖然加裝翼梢小翼能爲航空公司帶來每年四萬美元的燃油節約費用,可每個小翼十多萬美元的選裝費也妨礙了麥道遺產在波音客機上的廣泛應用。

看着周遠航微笑着點頭確認,樑遠卻陷入了很大的困惑之中。

在麥道眼裡,此時的商飛應該是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材,要設備沒設備,要資金沒資金,嚴格地說,遠嘉和麥道之間還能拉扯出一點過節.

已經更名爲cm100的mpc75支線客機項目在共和國國內註定是麥道、吳淞合作生產md82客機的競爭對手,遠嘉夥同格魯門把f14戰鬥機弄到共和國國內,就算f15戰鬥機看不到進入共和**機市場的可能,不過生產f15戰鬥機的麥克唐納也絕對不會對f14戰鬥機擴大市場份額這種事兒抱着樂觀其成的態度,在麥道眼裡敵人的朋友怕也算不得什麼好鳥。

真想不通,麥道找上自己到底圖個什麼?樑遠納悶的想着。

周遠航看着樑遠半晌沉吟不語,哈哈一笑說道:“大少很奇怪麥道爲什麼找到我們頭上吧,嚴格地說麥道很看好我們的執行能力和未來前景,同時也把我們當成自家救命稻草中的一根。”

“這話從何說起?”樑遠好奇的問道。

雖說樑遠惡補了兩年各種航空產業的訊息,不過上一世的樑遠和大型客機生產企業之間的距離足有地球和火星那麼遠,除了大衆耳熟能詳的一些標誌**件和大勢上的判斷,樑遠對行業內各個公司之間的內部消息或是具體的恩怨糾葛幾乎是一無所知,正是因此,此時的樑遠在航空產業真正事務性的工作中算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丁了。

“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麥道就在全球範圍尋找可以對抗波音的合作伙伴,空客旗下的各個成員企業向來是麥道遊說的主要目標。”

“由於西德對四發超遠程大型客機始終不死心,和法國在空客內部衝突連連,麥道就把遊說的主要方向都放在了聯邦德國。”

周遠航說到這裡忽然住口不語,看着孫卓霖笑道:“那時候孫總正在波音工作,算是當時當事的一方之一,所知的消息應該比我這個在邊上看熱鬧的多出許多。”

孫卓霖哈哈一笑,接着說到:“麥道向來把波音稱作來自西雅圖的大熊,爲了對付波音在民用客機領域的步步緊逼,麥道曾向mbb和奔馳宇航提議:採用自家準備開發中的md11寬體客機的機身,mbb和奔馳宇航負責開發新客機的機翼,雙方共同研發載客300人以上適合洲際飛行的四發超遠程大型寬體客機。”

“雙方眉來眼去談得正好,事情被波音捅了出去,結果英國人和法國人大怒,指責西德破壞歐洲共識、引狼入室,三方爭吵過後麥道的提議無疾而終。”

“前些時,我們剛剛進入航空產業那會,法國人和德國人在a330/340項目的大肆爭吵都和當年麥道的提議有關,爲了防止德國人不小心上了麥道的賊船,空客在發展雙發的a330項目的同時,決定立項四發的a340洲際寬體客機項目,滿足德國人的願望”

孫卓霖拿着杯子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這事還不算完,得知空客借鑑麥道的提議,決議發展a330/340項目並把麥道踢到一邊之後,美國國會對此惱羞成怒,開始指控空客成員國的不正當補貼,空客則反脣相譏,指控波音得益於美國的軍購和nasa。”

“然後,雙方就把官司打到關貿總協定去,今年年底雙方將就補貼問題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展開第十五輪磋商,我估計這場官司怎麼也得打上三、五年。”

樑遠聽到這纔有些明白過來,空客a330/340的發展內情如此曲折離奇,md11誕生之前竟然還有這等戲碼,後世美國和歐盟之間隔三差五就對噴一回的客機補貼一事的根源居然在這裡。

一絲笑意自樑遠的嘴邊泛起,孫卓霖絕對想不到那個已經開始過十五輪的磋商別說三五年,在關貿總協定黃了之後,歐盟和美國在新成立的世貿裡繼續着往日恩怨,哪怕樑遠穿前也沒有半點結束的跡象。(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注1:翼梢小翼的工作原理雖然是nasa發現的,不過商業應用卻是麥道最先推廣的,早期翼梢小翼的應用專利都壟斷在麥道手中。

第251 潛流第87章 歷史的車輪(八)第134章 我是樑日天 (二)第70章 詭異消失的F14第270章 食堂第189章 南苑機場第29章 真相大白第221章 老鄉第86章 歷史的車輪(七)第7章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106章 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第255章 第一步第241章 過幾年還來第164章 中轉第34章 震撼第23章 成套電氣設備第112章 岔路(上)第158章 我是樑日天 (二十六)第20章 悲慘的刑訊逼供第272章 扁了第162章 準備第161章 大幕拉開(十)第71章 懦夫還是英雄(上)第36章 化肥第137章 我是樑日天 (五)第192章 瞞天過海 (二十一)第222章 翻車了第三十四章 渾河晚渡第38章 德鐵120型電力機車第227章 着陸第九章 坑爹的星辰大海 (九)第159章 被吃掉的小紅帽第二章 坑爹的星辰大海(二)第68章 紅色雄貓第238章 莫測(下)第6章 神秘的燈組第82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157章 大幕拉開(六)第104章 風雨匯江南 (九)第258章 類比第164章 大幕拉開(十三)第271章 拍片第194章 智商稅(五)第75章 防空警報第275章 中國鐵路第一速第70章 坑 (下)第二十章 坑爹的星辰大海 (二十)第271章 拍片第185章 新年新家新選擇(十一)第194章 瞞天過海 (二十三)第231章 狗血的美女大小姐與貼身保鏢第208章 智商稅(十九)第145章 我是樑日天 (十三)第37章 熱銷第58章 公差第195章 瞞天過海 (二十四)第二十一章 坑爹的星辰大海 (二十一)第190章 紅包第25章 全球第一臺中文尋呼機第273章 段子與高科技第107章 真實的北車第215章 赴蘇第59章 基礎第163章 大幕拉開(十二)第84章 海闊天空第209章 曲線救國第91章 歷史的車輪(十二)第285章 驚人的計劃41章 搶劫第6章 逼出來的逃學計劃第95章 拉風的銷金窯第227章 複雜第159章 大幕拉開(八)第69章 先富起來的少先隊員第129章 政府通告第8章 落子(一)第1章 進京第57章 用互聯網的思維造坦克 (下)第163章 臨行前的鬥毆第145章 我是樑日天 (十三)第114章 燃機實驗室的大變化第128章 艦隊啓航第208章 酒會 (上)第193章 瞞天過海 (二十二)第68章 鉅變之始 (七)第179章 瞞天過海 (八)第78章 縱橫捭闔(四)第224章 次輪第47章 變成籌碼的樑遠第273章 段子與高科技第178章 劃時代的客機(三)第92章 歷史的車輪(十三)第156章 大幕拉開(五)第52章 風起香江(八)第173章 港口第14章 歷史下的層層迷霧(下)第177章 新年新家新選擇(三)第126章 戰爭與和平第160章 合資建廠第281章 商飛的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