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白領遭到的打擊尤爲嚴重,他的小戶型公寓的價格崩潰了。當市場在1995年陷入低谷的時候,它的價值大約28萬元。也就是說,就算把房子賣掉還給銀行,他還欠銀行大約17萬元。
可是,這位保守的小白領並沒有把房子給銀行,爲什麼?因爲英國有很完整的徵信體系,你把房子丟給銀行不管了,那你的信用也就完蛋了。日後你找工作、創業、納稅甚至生活都會出現問題。一個人破產後,就再也不能擁有私家車,不能到高級消費場所消費……
沒辦法,損失了所有的存款資產後,他也只能硬扛着。最後,他以大出血的價格賣掉了這份房產,他接受了遠離首都的一個城市裡的工作……又過了很多年,他終於償清了所有債務。
外重者內拙
低買高賣,是最基本的商業法則。但涉及大宗投資的時候,一個人的決策就不見得那麼理性。
玩過牌的人都知道,賭注大小,會影響一個人的發揮。假如人真的是理性的,賭博技巧就應該是一樣的。
莊子曾經講過一則寓言:有一個賭徒,用瓦器作爲賭注的時候,賭技格外高超。當有人拿金屬帶鉤作爲賭注和他賭博時,他就有點發揮失常了。後來,又有人拿黃金當作賭注和他玩,結果他一敗塗地。
莊子總結說:“外重者內拙。”對外物看得過重的人,理性一定會受到影響。
曾有一個收廢品的小販,靠着勤奮與聰明積累了百萬身家。某年鐵價大跌,“破爛王”拿出100萬元存款,又從銀行貸了200萬元,囤積了一批廢鐵。不久,鐵價從1.2元/公斤漲到1.8元/公斤;又過一週,從每公斤1.8元漲到2.2元。
“破爛王”想出貨了,但他想:“如果再漲怎麼辦?再等一等。”又過一週,鐵價從2.2元漲到2.8元。
“破爛王”說:“漲到兩塊九就出貨。”話音未落,價格已經跌到2.5元。
他幻想價格還能回升,但價格第二天就落回到1.5元。
當他在爲“賣,還是不賣”躊躇的時候,價格已經掉到0.9元了。
他最終的止損價格是0.6元。
除了具體數字有些出入,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有一個超悲慘的結局,因爲這次風險已經超出這位靠錙銖必較起家的人的承受範圍。或許過去他有過不少靠鐵價波動獲利的經驗,但這次實在玩得太大了。
投資額的大小,到底是怎樣影響人的理性決策的,這是行爲經濟學應該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
寧錯勿孤
政客的信條是:寧與人共醉,不要我獨醒。
一羣原始人,就算選擇錯誤,但只要抱團兒,也要比獨自選擇正確的方向更爲有利。身處集體當中的優勢能夠戰勝孤軍奮戰的劣勢。
一個人必須和他人共同生存,就算大多數人是愚昧無知的。倘若特立獨行,你可能會比較聰明,但也只能走向荒蠻。
人們骨子裡需要一種非理性,需要“隨大流”,有時候特立獨行是沒有價值的。所以,自負的瘋子常常能夠吸引追隨者,內省的智者就缺乏吸引力。
但賭客的信條應是:寧與人共醒,不要我獨醉。
市場走弱,你會依然戀戰嗎?市場處於底部區域,你會加倉嗎?然而,在多數人一致看好時就撤退,或在多數人一致悲觀時加倉,那需要多大的勇氣?
懊悔規避和尋求自豪可以解釋投資者的“羊羣效應”(從衆心理)。
人們隨波逐流,是爲了避免由於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
正所謂“天塌砸大家”,許多投資者認爲,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爲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
如果固執己見,買了一隻大家都不看好的股票,買入之後它就下跌了,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
此外,基金經理人和股評家對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情有獨鍾,主要原因也基於此,因爲如果這些股票下跌,他們因爲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
固守現狀
“懊悔規避”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比如,歷史上許多重大改革,都是“危機驅動”—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去改革。保守的政治領袖會採取明哲保身的策略,不去作決策或僅作無關緊要的決策。因爲如果作出的決策導致了損失,這比起不作決策或作出的決策沒有效果來說,將會引起更大的懊悔。
再如,面對熟悉和不熟悉的品牌進行選擇時,消費者更樂於選擇熟悉的品牌。
因爲,消費者可能會考慮選擇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時的懊悔比選擇熟悉品牌的懊悔要大。
傳統經濟學的堅決捍衛者—保羅·塞繆爾森,曾經通過一個經典實驗來揭示人的這種心態。被試者是一些對經濟學和財務知識有相當認識的學生,塞繆爾森給他們出了下面幾個問題:
你經常閱讀有關金融方面的報道,可是一直沒有錢能夠用於投資。最近,有個遠房親戚遺留給你一大筆錢。你通過仔細考慮後,把投資的範圍縮小到以下4種選擇:
A.購買甲公司的股票。這種風險適中的股票,在未來一年中,有50%的機會股價會提高30%,有20%的機會股價會維持原狀,有30%的機會股價會降低20%。
B.購買乙公司的股票。這是一種風險較高的股票,未來一年有40%的機會股價會提高1倍,有30%的機會股價會維持原狀,有30%的機會股價會降低40%。
C.購買國庫債券,幾乎可以確保未來一年能夠得到9%的報酬。
D.購買市政債券,幾乎可以確保未來一年能夠得到6%的報酬,免稅。
你會選擇哪一項投資?
不出所料,這些被試者大多數是根據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來選擇投資的。因此,有32%選擇了中度風險的股票,有32%選擇了保守的市政債券,有18%選擇了風險較高的股票,另外18%選擇了國庫債券。
但是,這些結果並不特別重要或有趣,真正有意思的還在後面:塞繆爾森向另外幾組學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只不過他們是在某種現狀下作選擇。也就是說,這些學生髮現他們接受的財產已作了某種投資安排,而他們必須決定究竟是要維持這種投資,還是要加以改變,請看下面的問題:
你經常閱讀有關金融方面的報道,可是一直沒有錢能夠用於投資。最近,有個長輩遺留給你一大筆財產,其中一大部分已投資購買了甲公司的股票。現在你必須決定究竟是要維持原狀,還是要把錢投資到別的地方,而且不必考慮稅收和交易佣金。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
A.保留甲公司的股票。這種風險適中的股票,在未來一年中,有50%的機會股價會提高30%,有20%的機會股價會維持原狀,有30%的機會股價會降低20%。
B.投資購買乙公司的股票。這種風險較大的股票,在未來一年中,有40%的機會股價會提高1倍,有30%的機會股價會維持原狀,有30%的機會股價會降低40%。
C.購買美國國庫債券,幾乎可以確保未來一年能夠得到9%的報酬。
D.購買市政債券,幾乎可以確保未來一年能夠得到6%的報酬,而且不必繳稅。
這些實驗的結果如何呢?不論設定的現狀是哪一種投資,大多數人都選擇維持現狀。例如,一旦獲悉這筆錢已用於購買市政債券,有47%的人會決定維持這種非常保守的投資。相比之下,在前面的實驗中,資金尚未作任何投資時,只有32%的人選擇市政債券。
這實在令人費解: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只有3/10的人會把錢放在市政債券裡。但是,一旦獲知錢已經買了市政債券,幾乎有一半的人會認爲這是最適當的投資,儘管當初這樣做並非出自他們的選擇。
“固守現狀”真的是因爲現狀多麼吸引人嗎?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害怕懊悔,厭惡悔恨。
追求自豪的“賣出效應”
經濟學家赫什·謝夫林(HershShefri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與懊悔規避相應,決策者還有一種尋求自豪的動機。假設你有兩隻股票,一隻賺了20%,一隻賠了20%。你現在缺錢,必須賣出一隻,你會賣哪隻呢?
一般人會有這樣的邏輯:
賣掉賠錢貨,會造成該股票已經賠錢的“事實”,承認當初的抉擇是錯誤的,會帶來一個懊悔。再等一等,也許會變成賺錢的股票呢!
至於賺錢的股票呢?也許它還會上漲,雖然它賺得不算多,但“屁和(hú)也是和”,這會激發一種決策正確的自豪感,而沒有懊悔的感覺。
懊悔規避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急於脫手賺錢的投資,卻把賠錢貨留在手上。謝夫林稱之爲“賣出效應”。
美國加州大學的一位金融學教授的一項調查,明確地證實了這一點。
這位教授通過對幾千名投資人前後的交易記錄加以研究,結果顯示:這幾千名投資人,多數情況下會出售價格正在上漲的股票,卻寧願長期持有價格下跌的股票。
調查顯示,投資人賣掉的股票,在其後12個月中的漲幅,比他們留下來的股票高出了3.4%。換言之,投資人賣掉的是應該留住的股票,卻留下了應該賣掉的股票。
最不可思議的是:賣掉某隻賠錢的股票時,美國稅務部門會幫投資者減掉等額的稅款(最高可以減3000美元)。也就是說,你只要認輸,政府就會替你買單。儘管如此,許多投資者還是拒絕認賠。
投資人死抱着賠錢貨不放,卻急着賣掉賺錢投資的傾向,正是“尋求自豪”和“懊悔規避”效應在起作用。大多數人總是情願賣掉賺錢的股票或基金,是爲了把已經賺到的錢及時放進口袋,卻不太願意賣掉賠錢貨,讓自己接受賠本的事實。
由於不願接受賣掉賠錢貨後虧本所帶來的痛苦,於是他們逃避現實,畢竟,它的價格再跌,也只不過是“賬面損失”,還不能算是正式賠錢。
但是,一旦真的把賠錢貨賣掉,損失就變成活生生的現實了。
讓蹩腳的交易員放棄頭寸,比讓他們離婚還難
金融界有句名言:讓蹩腳的交易員放棄頭寸,比讓他們離婚還難!
人就是善於自欺的動物,當手裡的股票變成賠錢貨的時候,拒絕接受現實、壯士斷腕。這時他們常常搖身一變,自稱“長線”投資人。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投資何嘗不是如此?
贏家的際遇各不相同,輸家的心態卻如出一轍。通過懊悔理論和前景理論可以推導出投資失敗者的一般心路歷程:因貪婪而投資,因虧損而惜售,因希望而等待,因小利而放棄。如此往復,錢越變越少,不變的只有行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