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回頭不是岸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書最齊的小說就是小說網一天下午,吳天然回到市裡開罷會,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山陽市委黨校看望周子成。())周子成原是白河縣的縣委書記,因爲處置“**”不力,前不久被免去了縣委書記的職務,現在擔任了市委黨校的副校長(正處級)。吳天然和周子成很早就相識了,當初吳天然任市委辦一秘科長時,周子成就是市政府的副秘書長了。周子成在年齡上比吳天然大幾歲,吳天然見他總是以老兄來稱呼。

事前通過電話,周子成一直在辦公室裡等候吳天然。

吳天然敲門進來後,周子成忙起身讓座。吳天然上前拉過周子成的手說:“子成兄,這些天你上膘了,氣色也不錯。”

周子成說:“天然啊,你不用爲我寬心,現在我的心裡已經沒有一點怨氣了。你說我上膘倒是真的,3個月重了10斤。”

吳天然說:“不錯,不錯。我這3個月是瘦了10斤,你看看我這臉,刀凌子一般。”

周子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現在下班就可以把手機關了,雙休日也從來不用加班。再想想從前,多少年了,手機一天24小時哪敢關過。雙休日,哪裡能過上一天?整天忙得跟狗獾子一樣。現在我算真的理解了無官一身輕這句話的妙處了。”

吳天然說:“老兄,說句真心話,我常常想哪時候能退下來呢,看看書,逛逛街,下下棋,那才叫生活啊。”

周子成說:“你,早着哩。縣委書記這類人就是有了工作就沒了生活,有了生活就沒了工作。”

吳天然說:“老兄來到學校沒幾天啊,這辯證水平是噌噌往上漲啊。”

周子成說:“來,看看我的手藝。”

在周子成辦公室的中間放了一個大型的根雕茶几,上面擺放着一套考究的功夫茶具。兩個人在茶几旁落座後,周子成便給吳天然演示了全套的功夫茶程序。

吳天然原來也在南方的一些茶樓裡喝過功夫茶,只記得程序很多,聽說有18道,表演性也很強,看得人眼花瞭亂。

周子成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吳天然才知道,原來功夫茶的沖茶工藝主要有五道。那就是——燙杯熱罐,高衝低斟,亂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吳天然看茶已經沏好了,端起來就要喝。周子成說:“別急,品茶也有講究。功夫茶,一般用的都是鐵觀音,品茶以前,先要聞一聞、賞一賞。”

原來這也是有說法的,叫作“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鑑賞三色”:即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吳天然手持茶杯閉上眼細細地聞了聞,果然有一陣細細的幽香撲鼻而來。他睜開眼又打量了一下茶杯中金黃色的茶湯,晃了晃茶杯說:“果然是好茶!”說罷,吳天然便一飲而盡。

周子成一看大笑起來,他對吳天然說:“你這哪裡是品茶?分明是牛飲!”

原來手中這小小的杯子,是要三口才能喝完的。三口,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一口叫“喜逢甘露”,既聞茶香,必思其味。然杯中茶湯尚燙,尊駕莫急,先杯沿接脣,小啜一口,讓脣舌慢慢感受這期待已久的茶湯滋潤,猶如久旱之初逢甘露。“久旱逢甘露”乃人生四大喜事之首,有工夫品茶也不失爲人生一大樂事。接下來叫作“蒼龍入宮”,甘霖在口,稍稍一咽,便打開咽喉,熱流直奔於深腹之處,燒至丹田,潮有俗語“茶燒燙着腰”。這一口,有蒼龍逐日之勢,故名爲“蒼龍入宮”。

第二口叫“溫牀暖玉”,一口過後,舌已滋潤,喉亦舒展,甘露初嘗而又滾滾而逝,於是再啜一口,聚於舌內,翻滾而下間,有如溫玉在口,散發於口腔之中,令人脣齒留暖,津澤生香。

第三口叫“香消玉蘊”,二口過後,手中茶宜在第三口喝完。一口乃“喝”,二口是“喜”,三口爲“品”,四口便是“嘔”了,這是古人造字精妙的體現,也是品工夫茶的工夫所在。三口過後,茶香已充分擴散,遍佈於鼻腔、口腔、體腔。但滾燙感也隨之而來,霎時間消除了遍體的香味,只存留暖玉流轉後不捨的感覺。

第二杯按照周子成所說,吳天然三口品完。人覺得人與茶的交流,在一品之間,飲罷送杯盞回茶盤,似有不捨。然熱感過後,忽有一陣清香自肺腑而上,纏繞口舌之間。見對坐友人,回味茶韻裡淡淡的情懷。會心一笑,開口便如蘭芝綻放,舒展胸懷,暢吐心聲,人生幾何。

如果人真的能看來放下,在品茶中走入天人合一的境地,那是多麼美妙的人生啊。

但人畢竟是人,不可能脫離紅塵。兩人邊喝邊聊,不知不覺又回到了官場這個話題上。

周子成說:“我現在是看開了,人的一生就這麼回事,官當多大才是大。關鍵是要放正心態,活在當下。”

吳天然說:“你現在的日子在我眼裡如同神仙,我現在的日子那真的是苦海無邊。”

周子成說:“你說的苦海無邊,我相信也理解,但局外人肯定以爲你這話是在作秀。”

吳天然恿恿肩,苦笑了一下。

周子成說:“你看,我現在開始了新的人生。讀書、練字、品茶。”

吳天然起身看了看,發現周子成現在正在看《資治通鑑》和《六祖壇經》,臨摹的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平安貼》。

周子成又說:“蘭亭序我已經臨了80多遍了,現在才找到了一點手感。如果我堅持寫到500遍以上,我想我就可以真正做到心平氣和了。”

吳天然打趣道:“哪天你興致上來了,也給我寫一幅字。我先珍藏了,說不定哪一天你出名了,這幅字就值錢了。”

周子成也打趣道:“這還真說不準,書聖的真跡今天是一個字也看不到了,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全是摹本。聽說王羲之的這幅平安帖唐代摹本就拍出了3億零8百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而這幅摹本還只是原作的一半,也就是隻有四行四十一個字。”

吳天然說:“41個字3億多,找時間我也練字。”

周子成說:“你,還是算了吧。”

吳天然問:“我爲什麼就不行?”

周子成說:“中國官員的悲哀就在於,你一旦涉足官場,就得一口氣走到底。這就是身在官場只有升遷一條路可走,你別無選擇。”

吳天然想了想,真是這樣。

官員向商人、學者轉變成功的只是個別案例,更多官員只有一條道路可走,如果得不到職位上的升遷,那就是人生的極大失敗。而在中國官場中,勝利者只是金字塔頂上的少數人。

這種悲哀的本質在於官本位價值取向和多元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基本觀點,自我實現和尊重是人的高層次需要。公務員作爲具有較高素質的羣體,自我實現和獲得尊重的需要是非常強烈的。

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和“官本位”的價值取向使公務員把行政級別看作最重要的價值標準,以追求更高的職位和更大的行政權力作爲人生的重要目標。做官就能獲得較高的收人、良好的待遇、較高的社會地位、享受較好的社會福利,更重要的是做官能更多地實現個人意志,擁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權和支配權。

官本位把行政級別看作官員成功與否的核心價值標準,這一標準讓身在官場中的人們如坐鍼氈、痛苦不堪。

吳天然想了想,在中國的官場上,如果不是因爲問責而被迫辭職,或者是因爲**而被撤職,而像陶淵明那樣“不爲五斗米折腰”,主動掛冠而去,辭職歸鄉的官員幾乎是看不到了。

沒辦法,你選擇了這條官道,你就要一門心思地走到底。雖說你不是無怨無悔,可你卻是別無選擇。

悲乎!

第281章 回頭不是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推薦小說

官場教父

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官場教父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

第72章 絕色保姆(4)第703章 7+2第258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7章 文字殺手(上)第411章 吳天嬌被偷了第945章 結婚十年第34章 白衣天使(2)第860章 第四面紅旗第859章 永立潮頭第683章 美麗而危險的少女第885章 鐵血警魂(中)第332章 箭在弦上第261章 誰比誰強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251章 教父出手(下)第129章 官道兇險(8)第530章 掛在牆上的月亮第610章 我盡力了,K省第783章 燙手的山芋第811章 書記哥第359章 組織部長第209章 副省長的心事第399章 鬼斧神工第642章 行萬里路第533章 插手省紀委第1章 午夜驚魂(上)第695章 誅殺四位高官第776章 老子要廢了你第706章 天葬師第166章 對下要安撫(5)第913章 有話好好說第312章 八仙過海第540章 嘴裡淡出個鳥第102章 家有仙妻(5)第276章 另類的學生會主席第246章 中國最年輕的縣委書記第239章 點石成金第725章 要出特色第578章 去掉一個字第657章 飛來橫禍第258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880章 凋謝的警花(上)第86章 山頂洞人㊣(5)第726章 我和孔子比個頭第197章 再聚首第926章 誰比誰傻第413章 我的最愛第842章 畏罪自殺第738章 君臨天下第40章 綁票(3)第32章 追擊野人(6)第471章 爲官員畫像第797章 胸部按摩器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508章 真的想對你說第653章 王國慶現身葬禮第485章 終南捷徑第941章 以丘吉爾爲榜樣第564章 牽腸掛肚第270章 問責風暴第438章 吳天然的憂慮第804章 倚天長劍第149章 官場鬧劇(9)第705章 聖火耀珠峰第885章 鐵血警魂(中)第468章 九月九的酒第818章 第一情婦第267章 講奉獻,也要講科學第165章 對下要安撫(4)第262章 狼來了第182章 帶上校花去穿越(3)第664章 知己可以有性嗎?第108章 走馬上任(3)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858章 我的太陽第3章 煮酒論英雄(1)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652章 士兵武文斌第911章 不能讓一隻蒼蠅接近首長第555章 調查王國慶第9章 文字殺手(下)第153章 我的奮鬥(4)第407章 一枚棋子第65章 我的叔叔阿姨(4)第104章 家有仙妻(7)第422章 礦主潛逃第357章 家天下第914章 拿下首長第108章 走馬上任(3)第291章 謀劃第832章 火中取栗第51章 鐵膽衛士(2)第296章 打虎親兄弟第463章 白宮第953章 父親的驕傲第221章 富翁貧民論第112章 官場教父(1)第69章 絕色保姆(1)第506章 不要榮譽要權力第337章 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