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破陣(一)

燕叔講完庫倫克人的傳說之後,我和夢蓉兩人均被驚得瞠目結舌。最好的全本小說網站如果情況屬實的話,真正的庫倫克族命運就是一個悲劇,而渾然不知內情的假庫倫克族何嘗不是一個更大的悲劇呢人世間最悽慘的不是成不了事,而是吃苦受累一輩子以爲自己成了事,到頭來卻給別人做了嫁衣。

“也不全是,雖然第二種可能最大,但頭一種也不能完全否定。萬一他哥倆真要是嗜血如麻的狂徒,那你倆的小命不就丟在那兒了”

“去你的吧”,夢蓉氣的用胳膊肘頂了我一下,“你瞎說什麼呀”。

“誰瞎說了本來就是麼”,我回了她一句。

“行了,你倆可別掐了。既然人都出來了,咱也就別扯那沒用的了,動身直接去虛陣吧”,燕叔一擡胳臂止住了我倆。

夢蓉瞪了我一眼,背起簍子就跟在燕叔後面,我也不生氣,嘻皮笑臉地隨在後面。二小一老翻過兩道嶺,又約莫走了六七里路之後,前面閃出一片綠油油的槐樹林子,燕叔忙伸手將我們擋在身後說道:“前面就是了,你們眼睛可千萬得跟住,我怎麼走你們就怎麼走,一定不能走錯,否則就跟那老鼠的下場一樣了”

“有那麼嚴重麼”,我問道,“只要找對了路,徑直走進去不就行了麼”

“非也非也”,燕叔答道,“這不是個普通的入口。知焉,你細想想,一個九品芝麻官兒的縣衙尚有兩個站崗的呢,吳三桂這麼高的身份,又把這個陵墓作爲復興的全部希望,難道他就會蠢到不設防麼”

“對啊,我咋就沒想到呢”,我撓了撓頭答道,“不過我們也不是鬼,怎樣才能繞過這道防線呢”

“繞是絕對繞不過去的,因爲此陣六個角的連線全都是密閉的”,燕叔語氣中帶着一絲斬釘截鐵的味道。

“既然是密閉的,就說明我們只有虛陣可走囉虛陣又有埋伏,那豈不是九死一生了麼”,夢蓉忍不住也開口發問。

“俗話說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任何物件都有自身的特點,當然你只要細心研究它也會發現一些缺陷來。就拿吳三桂這個墓來說吧:它是人設計的,而不是神設計的,既然這樣,機關的本身就可能暴露出一些瑕疵來

當然,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去試探這些西洋八寶轉心螺絲的運轉,所以就只能從另一個方面去賭一把。像吳三桂墓葬這麼大規模的建築裡,至少會有三個以上的活命穴,咱們不用多,只要找到一個就行了”

“活命穴”,我和夢蓉齊聲發問,“這又是個啥麼東西”

“知焉,你不是常聽評書,難道也沒聽說過這個東西麼”,燕叔反問道。

“沒有,我確實是沒聽說過,一次都沒有”

燕叔想了一會兒說道:“也難怪,活命穴這東西實在是太隱秘了,以致於倖存的人都對外守口如瓶。活命穴俗稱氣孔,實際上卻是墓葬設計者給自己留的一着後手,一個秘密通道。知焉,夢蓉,你們還小,不懂得這權力場中的險惡,翻遍史書,歷數朝朝代代,但凡皇帝老兒、王公大員,除了開國皇帝和賢聖明君之外,哪個不是爲了一己之私可以犧牲天下百姓的蛀蟲始皇嬴政功績卓著吧,他不僅一統天下而且又統一度量,可依舊是掩蓋不了強徵三十萬平民修築長城所造成的民怨。以公爲盾尚且如此慘無人道,以私爲誘就更一發不可收拾了。以史爲鑑,自打董卓和曹操這兩個人暴掘陵墓,發人墳丘之後,所有的當權者都意識到隱藏墓葬的必要性。在以往,陵墓的規模一直都是權貴們所攀比的地位象徵,可自打漢朝之後,所有的官員無一不是對外含糊其辭,避而不提陵墓之事。這其中尤以曹孟德爲最,他是盜墓的行家,更是深諳其中的奧妙,特地在死之前就放出風來迷惑世人,說自己死後萬萬不可厚葬,而要秘密埋入一個小墳丘內,墳丘內陪葬品除了幾件常規的之外再不可放入貴重的東西,這還不算,他還命人在自己的陵墓周圍築了七十二座疑冢來迷惑同行,其行可謂是滴水不漏,爲人詭詐到了極點。

爲了不讓墓葬的消息有一丁點兒外泄出去,一羣無辜的人成了無謂的犧牲品,他們就是墓葬的設計者和建築陵墓的勞工。那些設計者大多都是當朝最爲精通五行八卦和西洋八寶轉心螺絲的有名術士,而勞工就是幾萬普通的老百姓。

術士平時修煉之時要博覽羣書,更是通曉正史野史,他們的心裡明明白白的,只要是被選爲墓葬的設計者就難逃九死一生的命運,所以一般他們都不成婚,也無後人傳承衣鉢,平時吃飽了飯就行走於江湖之中,以散遊爲業。

但耗子最終還是鬥不過貓,術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有些人耐不住寂寞,就在金盆洗手之後和自己喜愛的女人成了親,成了拖家帶口的俗人。他們天真地以爲,自己已經退隱了江湖,以後的所有恩恩怨怨都與自己再無瓜葛。可皇帝和藩王們哪跟他們論這個理,你的命是我給的,君讓臣死臣不能不死,只要你人還活着我就有權力統治你。再者說了,你不是還有家室呢麼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大不了你跑了我處置了你的全家。在這種強迫之下,術士只好暫時屈服於淫威之下,以自己一人的犧牲換來全家活命的機會。

有句老話講的好:螻蟻尚且偷生,又何況人乎,術士們雖然人進去了,可心裡頭卻整天踅摸逃出去的道道兒。墓建成後外面會有重兵把守,直到確認裡面的人全都死光了才能撤走,所有的明門都被封得密不透風,所以他們必須要在設計圖上動一些手腳,給自己留一條活路。其中最容易的就是在氣孔上做文章了。氣孔是所有大墓中必備的東西,風水風水,究其根本就是講究一個氣字,只有氣流通起來,才能形成氣勢,才能凝結出王者之風來,所以理想的墓穴裡面應該是有一套環繞包含整個墓穴的氣孔。這個氣孔就是以後發丘摸金派的入口,當然也是術士們的逃生之所。

吳三桂的這個墓還帶了一個法陣,其出逃的難度就更大了。依我的理解,能夠把如此大規模的建築設計出來,並且嵌合的如此天衣無縫的人,在二百年前除了在貴州名噪一時的李韋之外天下就再沒有第二個人了。民間有散史李韋記,其上有言曰:“李韋自小聰穎,性頑劣,喜詼諧,幼年嘗以雕蟲小計戲人”。從這段描述來看,李韋是一個很愛耍小聰明的人,既然如此,他就很可能在這虛陣的入口設置了什麼機關,外人不知規律如果冒進,就會被他事先佈置好的西洋八寶機關給消滅掉,或者是血刺梅花樁,或者是陷坑,或者是暗箭,總之是沾上既死

鬼是沒有重量的,所以從虛陣入口進去不會引發任何機關。

李韋要想徹底逃出吳三桂的法陣就必須要穿出墓穴,再逃出法陣。墓穴可以自氣孔隱遁,而法陣也只有這一個出口,所以我認爲,他必是在此制定了一套規則,比如行走的步法。西洋八寶轉心螺絲我也曾與德國的華萊士一起研究過,其理念是以能量守恆爲基,以能量轉化定律爲媒,除了按設計者指定的步法行走可以將機關鎖死之外,其餘任何錯誤的走法都會將事先存在發條之中的彈力轉化爲啓動機關的鑰匙。既然如此,我就尋思着一會兒咱們

必須得捨命一次去探一探這個正確的步法。

第五十章 赤魅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十一章 參場(五)-第十六章 重返(四)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八章 龍脈(十三)第八十六章 虛陣第二十三章 暗門第十七章 密道第十二章 壓山第四十章 鬥鯊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六章 - 探寶(三)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七章 龍脈(十二)第九十八章 入洞-第一百零四章 尾殤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一章 膠澳-第五章 激戰(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四章 決戰(十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四章 - 探寶(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六章 - 探寶(三)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六章 龍脈(二)第五章 赴宴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五章 奇緣第五章 赴宴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八章 - 決戰(十六)第七十章 鬥雞(五)第三十八章 往事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九章 - 日記(八)第九十章 捉鬼(一)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壽第三章 公祠第七十七章 觀山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二章 重返(十)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五章 決戰(三)第三十七章 蜃樓第二十六章 歸途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三章 結義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三章 - 日記(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十一章 參場(五)-第十六章 重返(四)第八十一章 三嬰(一)第二十八章 奇書第九十三章 奇族(一)第八十六章 虛陣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三章 決戰(十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六章 龍脈(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章 決戰(八)第三十一章 含炯第十八章 屍油第五十章 赤魅第九十三章 奇族(一)第五十六章 雲南(一)第八十七章 逼毒(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八章 決戰(六)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七章 真相第二十八章 奇書第六十二章 孫文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八章 殺計第七十八章 有隙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二章 拜壽第十八章 屍油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六章 - 決戰(十四)第五十六章 雲南(一)第六十三章 盜墓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三章 結義第五十八章 初試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七十三章 - 日記(十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四章 龍脈(九)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一章 - 虎穴第四十八章 紅艇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七章 決戰(五)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一章 - 金箱(二)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三十六章 龍脈(十一)第七十三章 風水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七章 決戰(五)第五十一章 孽欲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十八章 - 日記(七)第四十四章 整備(一)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六章 龍脈(二)第五十五章 施計第六十二章 孫文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七章 - 決戰(十五)第四十五章 整備(二)第五十四章 方家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六章 龍脈(二)第七十三章 風水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五十六章 - 決戰(十四)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八章 決戰(六)第二十九章 獸魚第二十二章 九五第二十四章 遭擒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十一章 參場(五)-第十六章 重返(四)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六章 激戰(二)-第十章 參場(四)第三十六章 出海第三卷 天池迷局 第十六章 - 仙師第三十八章 往事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七章 龍脈(三)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四十九章 決戰(七)第二卷 重返關東 第二十三章 重返(十一)第八十九章 下山第四十章 鬥鯊第五十五章 施計第三十八章 往事第七十章 鬥雞(五)第十二章 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