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

1912年進入冬季的時候,德國和英國先後成立空軍,雖然飛機出現僅僅纔有十幾年的歷史,但是由於它的革命性和劃時代性,它很快就被用於軍事用途,並且先後在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戰爭,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戰爭,中國對俄羅斯的戰爭中獲得使用。並且在一戰開始後,在西線戰場上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當然在這個時候,飛機的作用仍舊限定於取代過去飛艇的一些指揮和偵察功能,由於它比笨拙的飛艇具有更高的航速所帶來的更高安全性,所以在高射炮出現之後,飛機很快就將過去空中的霸主飛艇趕到了後勤運輸等用途上去了。

不過既然是雙方都有的物事,在空中的時候就免不了油然而生出獨霸這片天空的念頭來,只是在目前的狀況和技術條件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試圖用手槍去擊中對方的飛行員,而在對地攻擊上,則需要專門的人員用手提起炸彈扔到目測所以爲的目標的頭上去。

空軍的成立,也正式宣佈了空中將成爲新的戰場。而要讓戰場能夠成爲戰場,則需要技術上做出一定的突破才行。雙方都不約而同的試圖在雙層機翼的上層架上機槍,又或者將機槍安裝在側方以避開前面高速旋轉着的螺旋槳。以試圖獲得更多擊中敵人的機會。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種方式由於瞄準位置及射擊位置的偏差而造成的精度問題,和機動性上的問題,在實戰過程中實際效果很差。所以人們都會感嘆,如果機槍能夠直接撞在機頭螺旋槳的後方就好了,當然,要這樣做一定要解決機槍子彈損壞螺旋槳葉片的問題。

要知道螺旋槳的速度是每分鐘1200轉,而機槍的射速則在每分鐘600發子彈,要讓子彈穿透旋轉着的螺旋槳葉片而不損傷葉片,這除非有上帝的佑護。

而在東方的戰場上,中華帝國皇家航空隊所裝備的由西安皇家飛機公司製造的飛虎式攻擊機,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飛機前端的機槍,可以完美的讓子彈穿透告訴旋轉着的葉片,而絲毫也不會損傷螺旋槳而給飛機帶來致命的創傷。

在這樣的狀況下,儘管渠道不同,但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同時獲得了中國皇家航空隊的飛機可以從前端的螺旋槳處發射機槍子彈的消息,並都通過外交渠道正式向中國提出了諮詢。

德國人的消息來源自然是寬鬆的,中國更像是向德國推銷這種飛機。而英國人則是從聖彼得堡獲得相關消息的,在遠東他們在野外行軍的地面武裝時常會受到這種飛機的俯衝射擊,雖然俄國對於英國在中俄交戰後仍然沒有在亞洲開闢對中國的第二戰場心懷嚴重不滿,但是出於寄望英國在中俄之間再次扮演調解者角色的期待,他們仍然向英國提供了這樣的消息。這就讓同盟國和協約國陣營在1912年的秋天幾乎同時得知了這樣的一項超出技術力想象之外的消息。

雖然仍然有些難以置信,但是看着中華帝國外交部核發的一些實戰中的中華帝國飛虎式攻擊機的射擊姿態的照片,和從駕駛艙位置的射擊照片,都證實了這個傳聞。

於是他們開始試圖獲得這種技術,在目前,中國各部門內掌握這種技術的,只有總參謀部,陸軍部兩個部門抽調人力剛剛開始設立的一個航空工業軍事聯席委員會掌握着,而這個只有三十七個人的部門目前直接接受皇帝陛下,陸軍部尚書醇親王載洸,總參謀部徐世昌陸軍上將三個人領導。而能夠直接接觸到這份機密資料的,除了有限的幾個人之外,其餘即使是在這個委員會工作的官員,也不能將這個東西的秘密泄露給外國。

其實這個東西說穿了也沒什麼,在成立皇家航空隊不久後便產生了這一類的需求,我只是將一些原理類的知識用一個簡單的結構圖向現已更名爲皇家科學院的原皇家研究院的幾個中國技術專家看,並安排他們去研究這其中的機械工程方面的具體內容,在經過帝國大學和皇家科學院一些中方的專家們研究了半年之後,便投入了實際生產,並陸續開始在皇家航空隊裝備使用。

而在隨即有皇家航空隊參戰的新蒙立國戰中,這個小技術進步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在對地攻擊中顯示了他的威力,並且在少量的空戰中,也讓皇家航空隊一雪由於飛艇連續被俄方擊落造成的恥辱。

從技術角度來說,目前這段時間差延續的時間絕不會太長,因爲這其中的技術含量實在是太低了,一個限制機槍發射的射擊協同控制器,用機械的方法就可以解決。這當然不會難倒歐洲的那些工程師太久,而在這上面,既沒有必要保持所謂的技術封鎖,更沒有必要放過賺錢的機會白白錯過。要知道在西安組建隸屬於國家的皇家飛機公司,是花了很多銀幣的。

而無論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會願意從中國進口一些飛虎式攻擊機回去研究這其中的竅門。唯一的區別就是英國的供貨渠道是暢通的,而德國的渠道是被封鎖着的。

所以,在吊了歐洲沒幾天胃口之後,商務部尚書盛宣懷就在外交部的牽線下分別與英國和德國簽署了以金屬銀購買中國的飛虎式攻擊機的實物和技術資料的協議。英方接受了中國提出的條件,他們將以每架八萬兩白銀的價格,購買共計48架中國的飛虎式攻擊機。這個價格比他們自造的飛機造價足足高出了六成。這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英國向中國購買的軍火貿易,總計成交價格爲384萬兩白銀,約合六十四萬英鎊。雖然這與過去動則百萬千萬的中國外購資金量相比還算不上什麼,但是這畢竟是一個勝利,在軍火工業上,洋人也有求咱們的時候了。(英國此時的作戰飛機造價約3000英鎊,合5萬兩白銀。)

儘管肉痛,但是爲了獲取如此重要的技術資料,英國人還是乖乖的付了現款,由於英鎊的通貨價值的未來是一個未知數,中方在目前僅接受白銀付款。所以,這筆金錢是通過海運方式運抵新加坡交給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而德國方面的價格要實在的多,他們需要付出的數字是200萬兩白銀,這筆錢由於目前英國皇家海軍採取的封鎖政策,暫時記賬,由德意志帝國太平洋艦隊的部分物權作爲抵押。德方的代表在法律文件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

技術圖紙好傳,而實物難運,這是一個正常的道理,但是實際上雙方估計裝備使用的時間恐怕也差不多,所以,預計到1914年左右的時候,應該就會出現機槍空戰的場面了,而到那個時候,帝國恐怕在南方的戰事也七七八八了吧。而技術上也還會有新的進步那是肯定的。

用二十多年的時間,終於手中捏起了一支自己的技術力量,和一個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這遠遠要比我今天突發奇想一個這個,明天從後世抓一個那個技術要來的好的多,最起碼能夠讓中國在建立起一個緊咬西方技術水平線的技術力量和人才體系的同時,還能偶爾接受我的點綴之作。

這遠遠要比我現在下令讓人去搞原子彈,明天讓人去搞戰略轟炸機等等現實的多。

航空射擊協調控制器是我的一個點綴,另一個點綴出現在了偵察和防禦層面,那就是雷達的提前出現,而這種東西我是不會準備向外國出售的,在將來的海上大作戰中,有遠程測距雷達的艦隊和沒有這玩意的艦隊,不是一個等量級上的概念。雷達的概念出現在了我的計劃之中幾乎是與那個射擊協調控制的概念是一起出現的,而目前這項研究工作也在進行之中。借用國外已經有的相關資料,譬如多普勒,馬克思威爾,赫茲等人的理論和初步的實物等,中華帝國首創的雷達型號也將很快出現在各軍兵種的戰鬥序列中。

當然,由我的一些點綴性的想法,觸發出我的技術人員們自己的衍生髮明,這些衍生性的東西,就不在我的控制之內了。

1912年的下半年,陸地上幾乎已經沒有什麼進展了,西線僵持,東線德奧聯軍在興登堡的統帥下勢如破竹與之形成鮮明對比。而奧匈帝國正在與意大利鏖兵,保加利亞牽扯住了希臘,讓土耳其得以放手去進攻俄羅斯。這一系列的戰場態勢,都大大的有利於同盟國集團,協約國當年的三條腿支柱,有一條半已經陷入深淵了,俄羅斯這條腿在四國的聯合三面夾擊中已經奄奄一息,如果不是冬天適時的來臨的話,他們甚至可能以投降的姿態提前退出戰爭。而那半條腿則是法國人,不管德軍西線現在如何,畢竟還是一個僵持局面,而且戰場是在法國的境內,要論起失敗程度的話,德國人還沒有與法國相媲美的資格。

而法德邊境的戰爭線上,威廉皇太子也在西線陸軍一系列的軍事調整後,正式出任新建的第六集團軍的司令一職,麾下暫時轄有22個師,他的父皇給了他允諾,在冬季的一輪動員和徵兵結束後,他可以指揮的部隊將擴展到50個師。隨着東線傲人的戰績不斷的傳回柏林,德皇愈來愈不信任總參謀長小毛奇,所以他在法德邊境這個他直接支配的戰線上下了重注,指望着他的太子能夠率領大軍攻克防線,並解救在巴黎外圍被牽扯着的百餘萬大軍。

可以預期的是,如果協約國再不振作的話,1913年將還要更加難熬。

這對於協約國的老大英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協約國一敗塗地,雖然還沒有傷筋動骨,但是如果再不做出戰略上的調整的話,這盤棋遲早要輸掉,要知道美國至今還沒有表態,但是美國政府已經有不少次公開的表示對英國封鎖政策的不滿,他們認爲這是對公平貿易的挑釁。德裔移民在政界擁有着超乎想象的影響力,而且德國在戰前數年裡一直採取的對美友好姿態和在南美洲利益上的合作態度,也讓美國人民在戰爭進行到這個時刻時,對同盟國保有相當程度的好感。畢竟從感情上來說,美國與同盟國一樣,是舊有秩序的挑戰者,也是心懷不滿者。

英國需要一場勝利,起碼是一場戰鬥的勝利來鼓舞士氣人心,命令首先下給了本土艦隊,他們必須在合適的時機給海軍部和內閣乃至國王陛下一個合適的答案。而在戰略方面,他們也正在準備着適當的給已經支撐不住的俄國人適當的支援,柿子要揀軟的捏,他們初步的切入點基本上鎖定在了土耳其這個同盟國中除了保加利亞之外最菜的國家。

而看的更遠的話,總參謀部也在亞洲局勢上投入了相當的精力,雖然他們認爲在歐洲做出最後勝負之前去考慮在亞洲是否與中國交戰是愚蠢的,但是中國愈來愈表現出他干涉中亞乃至中東問題的興趣之後,大英帝國必須考慮是否要在中遠期內,在歐洲戰事分出勝負之前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

這一切,都需要人和投入,海軍自不必說,本土艦隊應付德國公海艦隊,地中海艦隊應付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印度洋艦隊防備德國的太平洋艦隊甚至中國的皇家海軍,維持這幾支力量很吃力。而要在亞洲開闢第二戰場,在土耳其身上動刀子,這都需要大量的陸軍。特別是亞洲,僅僅靠着印度,在未來甚至有可能不那麼安全的印度,是不太夠的,還需要從本土運送陸軍前往,而這個動作是否會引發其他的一些連鎖反應,諸如印度周邊的英國勢力範圍的失控,諸如中國會否策動一些殖民地區獨立並發動攻擊等等,這還都在進一步的考證之中。

另外一個就是美利堅合衆國的問題,他們是否有可能在未來與中國結成獨立於歐洲兩大集團之外的新的旨在支配世界的利益或是軍事同盟,這都是未知之數,畢竟從他們兩個國家所處的位置來看,摒棄衝突瓜分世界是很自然的想法。而從前十幾二十年的歷史來看,雙方也正是沿着這一條路線在走的。

這些問題都由文官或是參謀們在考慮,而海軍方面,則在條件極其不利,士氣極度低迷的情況下,開始了他們繼失敗後的第二次新的戰鬥。當然,這次是被動的。

冬季快要來臨的時候,在1912年十月,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就準備着將幾艘戰列艦返廠檢修,有的需要改進動力系統,有的蒸汽系統出了點毛病,所以艦隊司令部決定在冬季來臨之前就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以免得等到氣候和環境都變得更加惡劣時,這些小毛病說不定會捅出大簍子來。譬如不久前大膽號戰列艦的沉沒,難道那真是一個無法挽回的創傷嗎?

所以,在10月到11月,相繼先後有戰列艦阿賈克斯號,鐵公爵號,獵戶座號,征服者號前往船廠檢修,算上這段時間新服役的虎號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本鮑號,印度女皇號,實際上這段時間本土艦隊的實力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縮小,畢竟新服役的艦隻要指望他發揮出百分百的戰力是十分苛刻的。

而在這個時候,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司令部的兩個司令官也在準備着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行動,以試圖建立起不單單屬於舍爾副司令的功勳。他們計劃直接以大編隊轟擊不列顛的沿海城市,有計劃的後撤,並利用埋伏好的主力艦隊在可能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中建立起超越過往戰績的歷史性功勳,爭取讓赫爾戈蘭灣不僅僅只有一位驕傲。

於是在11月2日,這個大英帝國本土艦隊實力最薄弱的日子裡,兩位司令官讓舍爾副司令擔任留守司令,而親自率領主力艦隊,包括一個戰列巡洋艦編隊,由副司令波爾海軍上將統帥,作戰單位包括賽德利茲號,毛奇號,馮德坦恩號,布呂歇爾號,戈本號,弗林格號,呂佐夫號七艘戰列巡洋艦。這支快速艦隊加上兩個驅逐艦艦隊三十二艘驅逐艦以及八艘裝甲巡洋艦,共計四十七艘水面作戰艦隻,並配屬了七艘u型潛艇以作偵察及前敵警戒之用。

此爲破襲艦隊,初步任務是炮擊偵察結果爲防守薄弱的英國沿海城市雅茅斯。在戰列巡洋艦炮擊港口城市的同時,巡洋艦等輔助艦隻開始在附近和預判英軍增援及追擊海域佈設水雷。以延阻敵大艦隊的追擊,使得本艦隊能夠從容逃離,與接應大艦隊在預定海域會和,並再次埋設水雷,等待着英國人的追擊艦隊抵達,並一舉而殲滅之。

而接應艦隊也就是主力艦隊則由公海艦隊司令英格諾爾海軍上將親自率領,以艦隊內次新的,1910年編入現役的邊境總督號戰列艦爲旗艦,下轄戰列艦大選帝侯號,國王號,路易特波爾攝政王號,阿爾伯特國王號,皇后號,腓特烈大帝號,凱撒號,奧爾登堡號,萊茵蘭號,拿騷號,韋斯特法侖號總計十二艘戰列艦,分爲三個戰列艦分艦隊,配合上率領的其他四個巡洋艦及驅逐艦艦隊,主力艦隊總作戰艦隻數目達到了九十二艘。

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派遣作戰艦隻數目總計一百三十九艘,但是指揮官的集羣中卻沒有光芒四射的海軍大紅人舍爾海軍上將。這讓這位新晉的公海艦隊副司令閣下非常非常的惱火,他有十足的理由可以確信他的頂頭上司和他的同僚對於他有着異乎尋常的偏見或者嫉妒,在列席參加完延續兩天的作戰會議並沒有說一句話,次日又把自己關在房間內整整一個下午以避開黃昏時分那激動人心壯麗異常的大艦隊出港儀式後,他寫了長長的一封直接送達柏林的信件,他要控訴!

直到目前爲止,他還不知道這一次被排斥的經歷對於自己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起碼在眼前看來,這情況糟透了。

而兩個驕傲的司令官閣下,心情卻是好極了,特別是擔任先遣艦隊司令的波爾上將,從他的角度出發,他實際上有兩個創造功勳的機會,對英國港口開炮,參加後半部分的圍剿戰。而如果運氣好的話,如果英國人不派太多的艦隊來救援的話,他完全有理由就地解決一部分英國小船,隨後再按既定計劃行事。這樣的話,他完全有可能建立起比英格諾爾上將更大的功勳。

在戰前確定的戰術規劃中,他的艦隊和英格諾爾上將的艦隊將在緊鎖荷蘭外海的西弗裡西亞羣島中的阿默蘭島以東與思西蒙尼克島之間寬達二十多公里的峽口分手,他繼續由荷蘭外海前往作戰地點,而主力艦隊大部則向北方和西北方較遠處巡弋等待並準備設伏。

而計劃中的誘敵期內,主力艦隊也將完成在外海佈設水雷,並在北方洋麪機動,等待誘敵艦隊將英主力艦隊吸引到泰爾思海靈島附近的海面時,主力艦隊主力則分別從預定交戰地點的東北方和西北方趕到,並形成夾擊之勢,力圖將陷入圍困的英國追兵逼向南方淺灘密佈的西弗裡西亞羣島海域,以荷蘭外海特有的地形做配合,形成一個三面包圍圈,而僅有的一面出口,卻是處處淺灘。

在兩個司令官的設想中,這個計劃天衣無縫。現在看的就是英國人會派出多大規模的艦隊來了。而現在的潮位也完全支持他們的這個計劃,荷蘭外海的這個羣島即便有大潮,也絕不容許戰列艦通航,更何況這時候正是低潮的季節。

在互相以探照燈號致敬後,兩支艦隊開始分開,波爾將軍的破襲艦隊向着籠罩在夜幕下的不列顛進發。

第四十六章 誅除禍根有關大英帝國海軍中國艦隊的資料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第一八九章分歧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二三一章醞釀第七十章 中俄護漁糾紛第一三六章 自覺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三零五章 不存在的大艦隊第五十七章 行宮賜宴第八章 醇王府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一四九章 終戰,大日本第二二九章 安其心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一二九章 誘敵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第一八一章先便宜德國人新書介紹第一五五章帝國陸軍大學第一四六章 最後攻勢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二八四章定謀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三二六章戰爭與和平第二零四章智將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六十八章 殺!第二五七-二五八章 危機與機遇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一四四章 人事安排第二十三章 恭親王奕忻第二七四章民意一些基本歷史第二零一章取信第一一四章 和風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四九章共治時代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二四五章 前面就是皇宮了第八十章 大計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一零四章 中俄北京新約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一一四章 和風第二四九章 中華帝國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二四一章北京和會第二零九章有變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一四九章 終戰,大日本第二六五章帝國的意志第二三零章 最後的使命第一六三章歐羅巴風雲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三七章風雲色變第一四一章 漢城廟坍第六章 軍機處第二十七章 北洋更名第三十七章 翁門壽宴第一六六章起步第六十六章 女人的見識第一八零章吳鉤行動 西西里島的大場面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一三五章 悲乎朝鮮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二七五章軍備競賽第一零八章 募捐購艦第二七八章 大白艦隊第一九九章全面合作計劃第一八九章分歧第二十七章 北洋更名第三二三章分歧第九十九章 旭日旗第一七八章安南亂第九十二章 匪患第二三九章維多利亞公主護衛艦隊寫在前面第二十九章 活蜘蛛榮祿第三零八章 粉碎舊秩序第一九八章謹慎的選擇第四十章 新軍新風範第二六八章大炮就是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