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

當天下各方接連得到消息,都在因爲皇帝被困的消息,而做出種種不同反應的時候,此時此刻的幽州將軍府中,同樣聚集了一堆人。

陳止將能夠召集的部下、從屬盡數召喚了過來。

“劉府君已經走了,但他走的時候,還很是擔憂,反覆叮囑屬下,希望能勸說將軍出兵。”爲首的陳梓,彙報了將軍府中的情況,先前劉琨急急忙忙的趕來,就是希望說通陳止,出兵南下。

“好,”聽得回報,陳止點了點頭,掃了一眼在場的衆人,“劉府君與匈奴交手很多次了,他的建議很有參考價值,不過我還是想要聽聽諸位的意思。”

“將軍,”張亢出列,他乃北地大族出身,兩個兄長在朝中頗有地位,本是將軍府的功曹參軍,如今則爲薊縣縣令,“南下出兵固然有用,但針對的乃是那石賊,此人圍困洛陽,令國都危急,我幽州只要出兵,足以讓他回兵,解除危難,卻無助於救助皇上。”

他一開口,馬上就引得旁人側目。

薊縣縣令這個職位,看起來似乎不重要,和那章武縣令是同等職位,實際上意義卻截然不同,原因很簡單——薊縣乃是幽州的心臟所在,更是將軍府、幽州刺史府的駐地。

不得陳止信任,沒有足夠的權威,這個薊縣的縣令可是坐不穩的。

張亢能得此位,證明了其人的能力與家世,而坐穩了之後,又進一步擴展了自身的影響力,他的看法,旁人當然比較看重。

只是品味過後,有人覺得有些不對味了,這意思聽着是關心朝廷、皇帝,但實際上卻是在勸阻將軍出兵啊。

很多人就默默嘀咕着,這位縣令心思夠狠,那洛陽中還有不少張家同族爲官,結果他張亢卻不讓將軍去救。

唯獨一些看得分明的,知道即使石勒破城,世家的兇險其實也不大,畢竟這些年來,也看得出來,石勒正慢慢轉變,這位羯人首領對世家的態度正逐步軟化,他若是攻破了洛陽,真正危險的,是那些掌權的宗室王族。

聽張亢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後,陳止看向了陳梓。

“既然威脅皇上安危的是匈奴國,就該讓匈奴人知曉厲害!”陳梓回答的很乾脆,他很清楚,旁人有些顧忌,不敢多說,因爲摸不清陳止的心思,是想要出兵,還是繼續蟄伏,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可能就要降低在陳止心中的評價,喪失進一步跟進的機會。

陳梓沒有這些困擾,他很清楚陳止對皇帝的感情,纔敢在這個時候主動出面。

“將軍應派出使者,出使匈奴,告誡他們停下當前的危險舉動,如若不願,則兵戎相見!”

“不可!”

陳梓話音剛落,就有一人跳了出來。

衆人尋聲看去,見是將軍別架唐資出面了。

“當下幽州還需繼續發展,各項舉措剛剛走上正軌,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若動用兵家之事,就要被打斷髮展,失去這難得的機遇期。”

說到這裡,唐資拱拱手,做出了總結:“當下還是要韜光養晦,最多派出使者去譴責一番,也就夠了,不好真的刺激匈奴。”

衆人聽着這番說辭,卻並不感到意外。

唐資的觀點,深刻地體現出了他小地主階級的侷限性——和幽州世家的頂尖代表盧志比起來,唐資所代表的是中下層士族,尤其是代郡士族的利益。

代郡作爲陳止最早經營的一郡,始終位於新政改良的前沿,算是一個示範之地,這讓代郡世家獲得了最大的利益,也使他們逐步轉變成了新政的堅定支持者。

但相對的,若是爆發了戰爭,代郡的工坊生意未必會衰落,更關鍵的問題,在於代郡的地理位置,作爲最靠近匈奴國的一個郡,一旦兩邊爆發衝突,哪怕沒有開打,僅僅只有風聲,都會嚴重影響商賈的來去。

身爲幽州內商貿比較發達的地區,代郡因地處四勢交接之處,與拓跋部、匈奴國、七品義從,乃至更遠的北匈奴柔然等,都有商貿往來,再加上幽州本地強大的工坊與農業,這些都成爲了代郡商貿發展的強勁動力。

這麼一個大好前程,唐資當然不願就這麼被打破。

聽到唐資的話,注意到不少官吏的表情,人羣前列的陳梓就想起前幾日陳止提到的,幽州內部有一部分人,已經不想打仗,更不願意打仗了,被暫時的繁榮迷惑了雙眼,沒有看到外界勢力的消長變化。

另一邊,唐資把話說完,又有人走了出來,這次是兵家勢力的代表,名爲衛勉。

“當亮劍之時,便該亮劍!”衛勉出列後,直接表明了態度,“我等兵將日夜操練,就是要爲將軍征戰,但有令下,全力以赴!周邊宵小皆以爲我幽州畏戰,正該讓他們知曉厲害,以雷霆之法,震懾羣魔!”

他這話越說越是激盪,表現出強烈的霸權主義傾向,非常符合兵家身份,加上這人乃是楊元親信,過去立過不少功勞,還是代郡衛氏的遠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背後站着楊元、衛雄等兵家將領,這是軍方几大山頭中的兩大,可以說是代表了幽州兵家的整體意見。

他這個意見說出來,分量就很重了。

這還不算完,衛勉退下去之後,孫秀又出列。

“屬下認爲,對匈奴進行警告和敲打,是必須的!”

他一開口,就讓不少人神色微變,人羣中盧志更是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個老對頭是要代表寒門士人說話了,而對寒門來說,戰爭本就是晉升的機會,結果可想而知。

果然,就聽孫秀繼續說道:“若匈奴不遵,就該討伐,否則周邊胡人,要以爲中原無人,從此更加肆無忌憚,這般局面,就要從根源上杜絕!”

衆人頓時議論紛紛,幾個寒門出身的吏胥新有同感的點頭。

盧志嘆了口氣,站了出來道:“將軍,警告是要警告的,但幽州財力雄厚,有諸多附庸,影響力在北地首屈一指,實無需事事付諸武力。若是匈奴不許,可以用斷絕互貿的手段,逼迫他們就範!據屬下所知,匈奴僞國的稅收並不穩固,倒是靠着與咱們的互貿,維持着北邊兩支軍隊的兵餉。”

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