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

陳止行走之時,那周遭的諸多藏書,彷彿與他相合,傳遞出一股和諧的味道。

這裡正是秘書省的核心所在,爲東苑閣,與西苑閣並稱東、西兩苑,爲皇家藏書之地。

在這個時代,乃至之後,書本、知識都是人文的載體,是傳承文明的關鍵,但頻繁的戰亂,卻使得這種載體時常會有折損。

祖龍秦皇焚書坑儒,無數典藏被付之一炬,後人追思之際不免心痛,加上先前簡牘傳播不易,紙質書冊則容易損毀,加上抄錄之難,傳播桎梏,以至於書本在此時爲珍貴之物。

普通的世家,也有自己的藏書之地,用於傳家,而寒門之家若是有藏書,往往都會當寶物,讓後世子弟習練。

皇家自然也不例外。

再加上中原多有戰亂,其中對書冊、簡牘的損壞,不知道令多少人爲之心痛,不斷上書,提醒朝廷。

所以,從之前的兩漢開始,漢廷就經常下詔求書,並且有專門的機構和人手,被派遣出去,收集流落在外的書冊,同時又有秘書省這樣的機構加以整理和收藏。

所以,這皇家藏書庫的價值極大,在秘書監任職,也被很多人看作是進一步爲學的機會。

陳止也不例外。

此時,他走過了一排排的書架,目光掃過書架上的一本本書冊,心裡就閃過相應的內容。

這半年多爲秘書監,他的很多時間都花費在裡面,並且用這些時間將這裡的藏書,都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當然,這只是單純的看,而不是參悟和理解。

皇家藏書浩如煙海,其中內容包羅萬象,更涉及到諸多不同的字體、語言,比之王家書癡所記憶的書冊,還要多上不少!

這也難怪,這可是整個王朝,運用國家的力量,前後繼承幾百年的底蘊。

哪怕是歷經戰亂,有所損毀、失軼,但其總量龐大,又有許多忠人義士,不顧刀兵威脅、不顧自家性命,出面維護。

再加上東漢末年、三國之時,那割據的諸侯,除了一二人之外,都是世家出身,受過貴族教育,也知道簡牘、書冊的珍貴,無論是出於本心,還是爲了收買士人之心,多數諸侯都會注意保存這些知識的載體。

這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新漢東西兩苑所藏之書,數目龐大,其中不乏珍貴的孤本,在外很難尋得,也只有用國家的行政之力才能蒐集得到、保護得了。

這般積累,就算是陳止在半年的時間裡,也不可能將之理解通透,但他很清楚,自己在這裡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所以就抓住了機會,要在調任離開之前,先把書庫藏書的內容,都記憶下來。

不錯,靠着陳止近乎過目不忘的能力,以整理和歸納圖書爲辦法,將藏書盡數翻看了一遍,已經將裡面的大部分內容都記在了心裡。

這種記憶,爲囫圇吞棗,所以陳止也要像之前領悟和參研心中藏書一樣,慢慢的將這些記憶轉化過來。

索性在他在記憶的同時,也把原本較爲雜亂的圖書,分門別類的整理歸納,按照經史子集的大類,依照百家之言的劃分,又遵循前後時間的順序,重新編排了藏書之地的佈局,令其更加直觀,也更爲容易翻查,而且又有單據爲憑,若是哪裡少了一以很快察覺。

但對於這些變化,知曉的人反而不覺得奇怪,因爲陳止擅長整理這一點,早就名聲在外了,無論是青徐兩州,還是在太樂署、鴻臚寺,他都展露過一手,在秘書省中再行,旁人也只當是應有之意。

不過,也有一羣人對此頗爲在意,因爲這羣人根據自身經歷,很清楚想要整理藏書,並且分門別類,讓沒有讀過的、瞭解過的人,也能迅尋找到相應的書冊、簡牘,那需要多麼深厚的底蘊。

這羣人,就是閱歷和知識都很豐富的大儒、大經學家、大學問家、大宗師。

簡單來說,至少也得是通讀了一遍,熟悉了其中內容,方能放手施爲,這也是自古以來,編著書籍的困難之處。

但正常的人,其閱讀量小的可憐,能閱讀萬字、十萬字的,就可以說是博人,若是百萬字了,那就是通曉智慧之輩了,要整理一個國家級的藏書館、圖書館,乃至編著一部大典,那其中所涉及的閱讀量,可以說是駭人聽聞了,過去若是要整理這樣的藏書,怎麼也得動用百多人手,召集各方學者共參,才能成功。

最近又傳言,說陳止要編撰一部典籍,但沒有多少人相信,反倒是他將東西兩苑大部分的典籍,都重新整理、歸納了這件事,已經被很多人親眼所見,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了,於是就有不少宗師級別的人物,過來諮詢——

這東西兩苑乃是皇家藏書館,輕易不會開放給外人,但也有例外,就是那些真正名聲在外的尊者、長者。

新漢以孝治天下,對於老人是非常尊重的,而爲了蒐羅人才,更是有諸多特殊的制度,比如這皇家藏書的觀閱資格就是其中之一,就算是後世,建立大興的科研機構,也依舊還是延攬人才的不二法門,何況如今?所以很多無法請來出仕的爲學者,也不得不在這種制度下,被吸引過來。

而秘書省的諸多官員,除了要面對皇帝、各司衙的諮詢問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接待和滿足那些大學問家老人們的請求和要求。

新漢由於其王朝特點,但凡能來秘書省申請觀餘閱的,都不是尋常人物,要麼是過去曾爲高官,要麼就是門生故吏爲高者,而且還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治學、爲學之名船樣天下,乃是公認的學問宗師!

這樣的人物,平時請都請不出來,他們願意過來瀏覽皇家藏書,皇室其實是求之不得!

不過,皇家藏書到底珍貴,還是不許帶出兩苑的,因此這些大學問家在觀看的時候,就會留在秘書省中,一方面是在這裡觀書,另一方面是有相關需求、要查閱其他書籍的時候,能及時的詢問,這也是秘書省資問的一個工作。

過去有不少的宗師人物,在得到許可後,經過一定的手續,進入兩苑查找所需的書籍,然後通過詢問裡面的書吏,來迅找到目標。

不過,書吏固然在這裡當差,就算爲了熟練業務,必須把這藏書館中的大概佈局搞清楚,但想要按照宗師的吩咐,從無數典藏中出一本書、一卷簡牘,依舊是一個繁瑣的工作。

如果宗師需要的是某一具體的著作,那找起來就像是在溪邊的石子兒中選出一個一樣,沒有幾個人一起尋找,怕是找上幾天都翻不出來,這還是在熟悉大概佈局的情況下——這裡畢竟是皇家藏書館,雖然沒有科學的分類和歸納,但也有自己的一套整理體系。

但事實上,從諸多書冊中挑選一個出來,還算是輕鬆的活計,因爲若那些大家提出來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或者只是描述了一句,需要大概什麼樣內容的典籍,那更是一個痛苦的任務。

就好像有些宗師來到這裡,本就是爲了給自己正在書寫的著作,找一個參考、或者是根據,那麼他們很可能提出來的要求,是要找一些帶有“三代之治”、“墨家之學”、“老莊註釋”等等要求。

這就不光要找了,還必須有所理解,否則花費了幾個時辰、衆多人手找出來的內容,卻不符合要求,那結果無疑更讓人難受。

只是當陳止過來之後,情況又有些不同了。

起初,來到這裡的宗師們,對於更換了秘書監這件事,還略顯得有些不快,因爲原來當差的黃思,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否則也坐不穩這樣的位子,對於那些過來查找典籍的宗師們來說,一個熟悉典籍的秘書監,無疑能省去很多麻煩和功夫。

這個位置的人一換,他們就要擔心影響自己的事了。

但接下來生的事,卻讓他們很是意外,因爲陳止只是用了幾天時間,就能辨認各處的書籍,用了一個月,就大致整理了書籍,三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大致的歸類。現在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居然有傳聞說他要編撰大典了!

旁人或許不信,但那些時常來此的宗師們,卻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再說了,他們也早已經領教過陳止的厲害,無論他們詢問什麼典籍,想要找尋哪方面的文獻,只要問了陳止,他甚至不需要親自去拿,只是吩咐一聲,就可以讓人把需要的書冊、簡牘送來!

除此之外,陳止本身更是一個寶庫,有的時候根本不用尋找典籍,就可以從他的口中得到想要的語句,以至於最近一段時間,那些旁人很難見到的宗師,經常跑過來與陳止交談,只不過往往還會叫上一二小廝,在旁紀錄陳止所言之話。

就好像眼前的這位老人,道家、玄學的宗師,郭象。

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八十章 此事還需一人犯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