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782 意氣之爭

曾家輝沒管袁清的表情,說道:“對,就是引進投資公司。當然,主題不是修路。我們可以把公路貨運這一塊的業務作爲籌碼,不但把今後的林產品運輸業務全給他來做,作爲回報,我們甚至可以考慮拿出各縣的一些礦產貨運經營權,規定一定運輸年限,讓他從運輸方面掙回投資款,還有豐富利潤。”

這個觀點,曾家輝早想過,但一些沒給任何領導彙報過。畢竟在舟山,尚無先例。客運方面,各地都是向運輸業主實行經營權租賃,比如,購買一條運輸線,年審一次多少錢,但對於貨運這一塊,真還沒有可借鑑的例子。把盧原市的公路改造與今後的貨運捆綁起來,意思是實行公路投資公司與華夏森工產品運輸、黑金公司礦產運輸實行協定,這是一個探索,曾家輝的思維有些跳躍與獨特,也有些超前,說他“異想天開”,也不算過分。

“小曾書記,這樣行得通嗎?華夏森工這樣的企業,他們今後的運輸方式、運輸合作伙伴,你能左右得了嗎?”

袁清不陰不陽的說道,臉上雖然帶着笑容,但明顯是皮笑肉不笑。

自從退休的副省長彭明從盧原回來,勸告自己不要再對華夏森工入駐盧原干涉之後,袁清就對曾家輝作了進一步的認識。他知道自己有點小把柄落入曾家輝之手了,毫無疑問,如果把曾家輝惹火了,那是自尋麻煩,他有些投鼠忌憚器了。但是,如果一個常務副省長讓一個市委書記這樣要挾,還乖乖任命,顯然不是袁清的風格,隱忍就成了更深的嫉恨了。

彭明的勸告,袁清不能不暫時對這個項目表示放棄,但放棄並不代表他就對此死心,如果能做些工作,讓省政府對配套政策上無能爲力,企業完全可以主動放棄投資,畢竟盧原市不像長豐市那般財力雄厚,企業不投資,那就怪不到袁副省長了。

這個時候,袁清肯定要不慍不火的使拌子,給曾家輝潑點冷水。

一句“小曾書記”已經將袁清的內心世界暴露無遺。

曾家輝淡然一笑,“袁省長,舟山省貧窮落後,需要改革的地方多了去,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得通?今天這是工作彙報會,是探討盧原的項目引進工作,我也大膽的說一句,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什麼可資借鑑的經驗可循,省裡也沒錢,市裡又拿不出,我們要是這也不敢試,那也不敢闖,盧原還能幹什麼呢?”

這話說得有點重,但卻是事實。

曾書記不大看得上袁清的爲人,對他就不怎麼敬畏了。單純以職位而論,一個常務副省長雖然位高權重,但不爲發展着想,一門心思的想着怎麼踩着別人的肩膀往上爬,置老百姓的利益於不顧,置舟山全局發展大計於不管,這樣的副省長,不尊重也罷。何況,自己是當面說的,參會的人誰也分得清好壞,曾家輝也不怕別人會後怎麼說道。

袁清臉色一沉,“曾書記,有些河就算你摸得着石頭,也不一定能過得去。而且,有些石頭並非是你想摸就可以摸的…。”

這個話裡,不悅的意思非常明顯,加上袁清臉色陰沉,還可以隱隱感覺出威脅警告之意。這也是袁清的一貫風格,身爲常務副省長,又在舟山有着不小的勢力,上面還有力挺的領導,將來還有主導這舟山一省的可能,自然有着霸道的作風。雖然目前他還不可能說一不二,唯我獨尊,但他認爲下面市裡的幹部還無法撼動自己的威嚴,沒人敢這麼直言不諱的衝撞的。

曾家輝這個市委書記,上面不就有一箇中組部長關注嘛,也不是太大的領導,暫時總還無法與一個副總理相比吧,何況在舟山省,縣官不如現管,曾書記就敢在袁省長面前翹尾巴?

咱後臺不僅比你硬,官也比你大,現在還管得了你,今後的前途也比你光明。故此,袁清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自然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權威”,尤其不能容忍被下面的幹部如此挑戰。

你算什麼玩意?

一個市委書記就可以與常務副省長抗衡麼?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吧!

眼見曾家輝正要反脣相譏,湯中和揮手搶了話頭,“家輝同志,還是談談你的下一個路子吧。”

湯中和這是擔心曾家輝與袁清繼續頂撞,那就不好收場了。

任何事都講究適可而止,把握一個度!

曾家輝的個性,湯省長再清楚不過。一旦真將他惹火了,只怕會將袁副省長弄得當場下不了臺。那就有些糟糕了,拋開自己這個省長坐在這兒不說,光是盧原今後的發展上,袁清如此一味的阻攔,雖有自己盯着,但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出現障礙,那就得不償失了。袁清的能量,可不比原盧原市委書記焦天宇,那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人物,鬥爭起來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湯中和及時打斷了二人的爭論,這也是間接提醒曾家輝,小不忍則亂大謀。當然,同時也是在提醒袁清,曾家輝雖然只是一個市委書記,級別沒有你這個常務副省長高,但也不是你能隨便“呵斥”的,當心人家不僅可以讓你當面下不了臺,而且可能拖你下臺,讓人永遠上不了臺。

湯中和看得沒錯,曾家輝確實生氣了。他對誰生氣,首先就是看不上這個人。很不巧,袁清正是曾書記看不慣的那類人,不僅是今天看不慣,早就看不慣了,只是像今天這樣當面衝撞,倒是第一回。他也實在是氣不過,袁清這種人身居要職,一天到晚不好謀劃全省的發展大計,卻盡去琢磨別人,搞小團體,打歪主意,還一副自以爲了不起的樣子。

這種人擱哪兒都招人恨。

這種人還想着主宰一個省,那不是更招人唾棄嗎?

不過眼下,顯然不是爭執的最佳時機。

在省政府主持召開的項目彙報工作會上,公然頂撞上級領導,這有些佔不住理,“官司”打到哪裡都佔不了便宜,而且還是理虧的一方。官場規則,最基本的一條,必須遵守下級尊重上級的基本遊戲規則,如果隨意破壞,那就會成爲各級的“公敵”,無論哪個領導,難免就會對曾家輝心存偏見,這就有些犯忌諱了。

因爲與袁清這種小人,在如此場合下的一番爭執,而影響了曾書記的未來前途,還真是不值得!曾家輝當然明白自己眼下的正事是什麼,當務之急是如何儘快發展盧原經濟,既讓曾書記撈點政績,也能給盧原全市幾百萬人民大衆謀點福祉,絕對不能因爲這點意氣之爭,誤了發展大計。

第624章 沒有看錯人第86章  領導發火第1032章 培訓玄機第977章 怒不可遏第1133章 1137 翹首以盼第937章 親擬報告第270章 說情第766章 767 投入設想第513章  爭取時間第251章  深刻反思第561章  沾光第405章  一絲收穫與慰藉第898章 迷霧未散第499章 讓他鬧吧第557章 賣關子第206章  氣急敗壞第199章  不是嚇大的第1007章 邁向封疆大吏第215章  令行禁止第862章 遲到的解圍第371章 兔死狐悲第646章  曾家輝的艱難第448章 鬥氣第1047章 1051 協議讓步第863章 去文雅之地第800章 801 反常的鎮定第1042章 1046 反思第236章  迫降到此第172章  生不如死第127章  另有隱情的說?第557章 賣關子第187章 索賠第777章 778 心理檢驗第307章 真來站崗第743章 744 任務說有就有第1053章 1057 事不過三第157章  絕不手軟第330章  苦肉計嘛第842章 843脫身不易第776章 777 一點認同第560章  關鍵所在第393章  韜光養晦之策第862章 遲到的解圍第871章 突然翻臉第1046章 1050 溝通第786章 787 逢場作戲第923章 悄然出行第1081章 透出威嚴第35章  誰敢爭?第172章  生不如死第996章 重要的事第676章  農村轉轉第614章  該不該說出來第602章  給領導“交辦”事項第672章  表達之意第864章 入鄉隨俗第444章 故佈疑陣第76章  電話恐嚇第333章  又遇麻煩第809章 810 夥伴關係第789章 790 先下手爲強第1030章 不信纔對第121章  毫無徵兆的圈套第335章  記者來了第136章  政壇要變了!第356章 撲簌迷離第360章 自信與謙虛第988章 舉報線索第853章 有意扇風點火第1057章 1061 原因衆多第828章 829 文明習慣第775章 776 江湖情懷第791章 792 無可奉告的問題第887章 自澆冷水第85章  就是兄弟第53章  院長留人第477章  猛烈批判第906章 穩與進各有千秋第199章  不是嚇大的第708章 709 一場友誼賽第571章  兩次大戰第312章  省裡關注第468章  立足之地第248章  思考反省第438章 新鮮的考察第1129章 1133 三足鼎立第684章  姿態第936章 不先下結論第268章 事在人爲第622章  注重風度第251章  深刻反思第488章  敲山震虎第77章  離奇車禍第1142章 1146有感而發第990章 覈查情況第1066章 推而廣之第1065章 1069民衆感受第939章 舊報新事第948章 被騙來的第430章 顧不得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