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7 大王才思敏捷

沈君諒這個提議,其實是有些冒失。

一則撰寫墓誌銘這種小事,乃是麟臺下屬機構著作局的任務,甚至就連著作郎李嶠,如果不是看到劉知幾這一篇行狀寫得行雲流水、頗富文采,大概都不會動念出手,隨口安排局中屬官就做了。

少王身份尊貴,官居麟臺少監,倒不是不能出手,只是獨孤卿雲的分量還稍顯不足。

二則少王年紀擺在這裡,雖然早有《萬象》曲式在前,受到神皇激賞並百官稱讚,但仍然不乏人對此部辭是否少王所寫仍然抱有懷疑。儘管少王之後也陸續有作品流傳出來,但都不是什麼大雅典式,新意趣致是有,但也稱不上驚豔。

墓誌銘可是真正的蓋棺定論文章事,是真正的應用文體,其莊重正式與書寫難度之高,遠遠不是幾十字的曲辭能比。沒有多年的書事磨練,是很難養出高明的筆下功底。

饒是一直對少王頗爲力挺的李嶠,在聽到沈君諒這話之後,也是突然愣了一愣,有些擔憂的望向少王。

沈君諒有此提議,心裡也是做了一番權衡。他也並不是刻意刁難少王,只是想親眼看一看少王究竟才力幾許。

凡事畢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入直待詔可不僅僅只是在禁中執勤那麼簡單,君上一念,頓筆成文,示以百僚,頒行天下,誠然榮耀無比,但如果有什麼筆法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

如果少王連一份墓誌銘都寫不好,那乾脆就老老實實在麟臺待着,混個資歷。像是如今的文昌右相武承嗣,早年也在麟臺就任,雖無隻字流傳,但也履歷清任,有了資望才循次拜相。

不過,如果少王若真能表現出非凡的筆力才器,沈君諒也想力挺少王入直,將少王捧作他們麟臺後起之秀,這對麟臺、對他自身都是有極大裨益的。

當然這一切都要取決於少王是否確有才幹。

至於其他麟臺官佐們,想得或許不如沈君諒這樣深刻,但對少王究竟有幾分深淺,抱着看熱鬧的心情湊了上來。

眼見堂中氣氛如此,李潼心知這事是不好推了,如果推辭,日後在麟臺乃至於整個神都士林,怕是都不好混日子。

就算現在他奶奶對他多有擡舉,肯給他機會,但究竟能不能抓住機會站穩腳跟,終究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本領高低。

如果他露了怯,被人看出原來也只是武家子那種全憑神皇恩寵混日子的草包,日後還有什麼高位在享,也只會淪爲他奶奶手中棋子,再想有什麼自己的抱負可就難了。

“小王雖是拙筆淺薄,但既然大監有命,不敢有辭。”

李潼轉身對沈君諒微微擡臂拱手,我想幹事業可不是隻憑一張嘴在吹牛,你吩咐我做什麼我就做,所以你就自己掂量着辦。

聽到少王答應下來,直堂中氣氛頓時熱鬧起來,且不說少王筆力工整與否,這一份膽量便已經讓人對他頗有改觀。

沈君諒擡手吩咐道:“速給大王準備書舍……”

“這也不必,小王新執書判,也多忐忑,還希望在堂事長諸位能即時斧正,如果確是拙筆難爲,也就不要再徒廢書墨物料,惹笑方家。”

李潼微笑着打斷沈君諒的話,語氣已有幾分綿裡藏針,言外之意,如果我能寫好這一篇文章,你們在場有一個算一個,以後誰再瞎嗶嗶,那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在場衆人如沈君諒、王紹宗等人聞言後,神態已經有幾分不自然,但卻已經有好事者取來筆墨文具陳設在文案上,恭待少王。

李潼也不再拖延,舉步行至書案前坐定,先作閉目沉吟,其他人見狀也都紛紛斂息凝神,不敢打擾少王文思。

“大王,墨已調好。”

聽到書吏輕聲,李潼睜開了眼,又抓起劉知幾所書那一份行狀快速瀏覽一遍,然後便提起筆來,落筆緩書:公諱卿雲,其先本姓李,隴西成紀人也……

開篇平平無奇,不過是簡述身世而已。直堂衆官雖然心中好奇,但也都避立屏外,擔心打擾少王,但是旁側侍筆書吏見到少王筆勢,口中已是驚咦一聲。

李潼聽到書吏驚聲,便擡頭向他笑了一笑,暗道麟臺果然底蘊深厚,就連一個尋常吏員都能看出他筆法異於前人。吏員見少王向他望來,忙不迭捂上嘴巴,又有些慌亂的叉手躬身致歉。

見到這一幕,屏外衆人不免更加好奇,沈君諒邁步向前,立在案側垂眼望去,視線一觸便似乎黏在紙上,觀摩了好一會兒,才擡手對王紹宗招了一招。

王紹宗見狀便也走過去,這一看便驚容更盛,口中喃喃:“大王筆法工正神氣,筋肉豐腴,滿溢舊轍,將成體例啊!”

聽到王紹宗這麼說,在場衆人不免更加訝異。須知王紹宗出身琅琊王氏,書聖門庭,本身雖然不以書法著稱,但其賞鑑之能卻是麟臺公認的高妙。

國朝雖然廣有書家,但追本溯源,所學二王舊法而已,王紹宗卻說少王筆法滿溢舊轍,這評價已經是非常的高。

因是這會兒衆人再也顧不得矜持,紛紛湊近上前,想要看看少王筆法究竟如何神采,竟能得王紹宗如此評價?

衆人紛紛圍聚上來,頓時讓這案牘方圓變得侷促起來,李潼見狀索性放下了筆,將所書數言推到案前,先供衆人賞鑑一番。

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書法雖然距離開宗稱家尚遠,所有的無非多年淺學的匠氣而已,但有一點優勢那就是起手所學便是顏體定勢。

顏體在後世被稱爲唐書正體,除了顏真卿本身書法出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直到了顏體現世,唐代書法纔可以說是完全擺脫了六朝特別是二王舊法的窠臼,開創出一個書法的新境界。

當然也並不是說新就是好,畢竟任何藝術形式都是有其淵源傳承,李潼的顏體之所以能夠引起麟臺諸衆圍觀賞鑑並讚歎不已,主要還是在於彰顯出一種書藝突破的前景。

顏體所以能成正體,也並非憑空得來,而是立足於顏真卿對二王、褚書等先人書體的充分繼承再加以突破,絕不只是簡單的標新立異。

“李學士盛讚確是不虛,單此書體一端,大王已經足堪坐堂。盼大王能夠法度精研,早日脫工技上!”

王紹宗在仔細賞鑑一番後,親自彎腰將紙卷鋪回並撫平,望向少王時,眼神也莊重許多。

李潼頷首謝過王紹宗勉勵,更覺得凡有炫技,還是要驚豔方家才加倍爽快。書聖後人都對他讚許不已,這一份稱讚所帶來的滿足感是別人哪怕舌綻蓮花都不能帶來的享受。

衆人此時聚在案旁也不散去,李潼索性繼續提筆緩書:周室柱史,指樹開宗;漢家飛將,成蹊表德。其後圭璋累襲……

比起咬文嚼字的本領,李潼當然比不上這個時代的士林精英,但他的優勢還在於太多成章定法可以因循。

見到少王后書,李嶠原本還有些隱憂的心情徹底放鬆下來。這幾句典例用得恰當妥帖且莊雅,哪怕他自己提筆來寫,也無非就是如此了。

開篇十六字,便將隴西李氏宗脈淵源交代得清清楚楚,老子李耳、飛將軍李廣,典故信手拈來,筆調已經大顯從容。

墓誌述事而已,這一點劉知幾的行狀已經做得很好。

李潼開篇溯源之後,接下來只需要筆削抄錄行狀內容,加以精簡,簡述獨孤卿雲一生,只在其人事蹟關鍵位置加以褒揚即可,比如講到獨孤卿雲解褐任官,便是“大鵬欲舉,已化鯤於北冥;良馬既馳,即友龍於東道”。

公文寫作,是有很多的技巧。講到行文構思的技巧性,其實古今都差不多,李潼在這方面問題不大,他最大的弱項,還在於對大量典故的掌握與化用,這方面他就算再怎麼博聞廣記,也比不上常年沉浸於此的古人們。

但墓誌銘的應用範圍本來就小,書寫定式也多。特別他早前工作需要,就曾經接觸過大量的唐人墓誌文,即便不怎麼認真記憶研究,也能水過地皮溼,記下一些定句範例。或許寫不出來《滕王閣序》那樣的雄篇,但要寫一篇合格的墓誌不算難事。

“榮參建武之朝,寵洽元封之代……更錫期頤之壽,仍展悠遊之志……獨孤大將軍逝魂若知平生志趣榮寵,能得大王立筆彰之,幸得知己、笑赴黃泉……”

後方不知何人作此贊言,李潼聽到這話後,筆鋒都微微一顫,心裡更是發毛,不會夸人你就閉嘴,你特麼纔是知己,交情好到難捨難分,直接把你帶下去!

洋洋灑灑千數言,墓誌寫完後,寫到銘文部分,李潼筆速就快了起來。銘文精短活潑,韻感強烈,這纔是李潼的文抄本業,信筆寫來,素材無數,短短几刻鐘內,居然就寫出七道銘文,如果不是紙卷用盡,他只怕還要繼續飛筆疾書。

就算如此,當他落筆捲成時,直堂中仍然響起了一片喝彩聲,特別李嶠更是上前不吝誇讚道:“志後銘文,最傷神思,即便我提筆謀構,短時難成。大王才思敏捷,嶠不及也!”

李潼這會兒也是頗感疲憊,並感慨難怪前人文抄主攻詩詞,記憶清晰、抄得省勁,而他強寫這篇墓誌銘,不到兩千字的內容,卻幾乎掏空了他。

但是這種文抄又是很有必要的,大唐選官身言書判,這其中的“判”纔是政治人物最該掌握的內容,哪怕身爲皇帝也不例外。

對人對事看法裁斷如何,落筆成文,如果提筆就廢,哪怕《唐詩三百首》全抄出來,無非一個閒人詞客而已,政務上同樣是一個廢柴。

墓誌銘是對一個人蓋棺定論,廣義上也屬於判的一種。單憑李潼原本的詩文儲備,其實很難完成,也得虧他蹲在王府這幾個月,除了陰謀算計之外,對於時下各種應用文體不乏接觸研究,結合此前的積累,這才能夠完成。

現在看衆人如此反應,看來他是完成的不錯了。這也讓李潼心裡鬆了一口氣,雖然跟古人較量咬文嚼字也算是以短擊長,可問題是這種即時的較量選擇權可不在他。

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286 竇七暴斃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098 禁宮隱細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101 出閣河東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033 雕蟲與公賞0028 禁宮異兆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279 飛錢承兌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51 《逍遙王》0253 勿謂新王不死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053 誤我少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173 算你跑得快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062 禁中亡命徒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265 順水推舟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097 壯力當賞0124 朔邊良才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016 大唐潑婦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417 搶位政事堂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20 諸用仰於國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091 恩賜瑞物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039 羅網常設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32 達則兼濟天下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