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姑嫂

雙節假期,回老家事情太多,耽誤了更新,抱歉啦大家。快完本了,儘量恢復日更。

***

李五娘在興頭上,就想要立刻採取行動。夏至無奈,趕忙將李五娘給攔住了。

李五娘要表賢惠並不要緊。可就在夏至勸完她之後,她就要給田括納何冰兒做妾,這到了田家大太太面前,還不得懷疑夏至是禍水東引?!

而且,就算是何冰兒不要臉,田家和李家都得要臉。何冰兒還在熱孝裡呢,她有什麼心思就算大傢伙都清楚,也沒見田家大太太或者田夫人說出來。

大傢伙不是給何冰兒遮掩,這是顧及李、田兩家的臉面。

不管怎麼說,何冰兒都是他們兩家養大的外甥女。

“五娘,你只管好好待田括就行了。別的事啊,都有長輩們操心呢。”夏至又勸李五娘。

矛盾也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對於李五孃的幸福來說,在沒有跟田括相處更重要的了。

李五娘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她知道夏至是爲了她好,她自己也想通了,因此就點頭應承了下來。

天色不早,夏至跟九姑太太告辭。

“難爲你了。”九姑太太就跟夏至說。

夏至只是笑了笑,什麼話都沒說。

快要過上元節了,府城裡熱鬧不少。因爲夏至比原計劃提前回來了,就有了些空閒的時間。她就彷彿沒有被何冰兒的歸來影響到一般,就是帶着小黑魚兒和小樹兒各處串門玩耍,要不就是吃好吃的。

小黑魚兒和小樹兒都很開心。

這府城裡好吃的好玩的,那可比大興莊多多了。

除了家裡必要的應酬,李夏總是儘可能地陪着夏至。不過他也聽了夏至的勸,並沒有從家裡搬出來,不過在家的時間少了,而且處處留心,跟何冰兒之間很是避嫌。

這天,小樹兒和小黑魚兒都被田齊的人接去玩了,夏至沒去,就趁着空閒來夏大姑家串門。她出門就遇到了李夏,然後李夏就陪着她一起到了西市街。

夏至一隻腳剛剛邁進夏大姑家的院門,就聽見了嚶嚶的哭泣和爭吵聲。她立刻就頓住了腳。

不用看,夏至也能聽的出來,哭的比較高聲的是珍珠,比較低聲的那個是孫秀芝。珍珠一邊哭還一邊跟夏大姑在爭辯着什麼。

夏至凝神聽了一會,就明白是珍珠和孫秀芝又鬧彆扭了,而且這次還鬧的挺嚴重的。

孫秀芝一直都很有做長嫂的樣子,不管心裡怎麼想,表面上對珍珍一直都很謙讓。當然她也不是吃悶虧的人,受了什麼委屈,都會讓長生和夏大姑知道。

夏至不知道孫秀芝有沒有因爲珍珠哭過,但這樣鬧在明面上,卻是她撞見的第一次。

李夏跟在夏至身後,就有些進退不得。他用目光詢問夏至的意思。

夏至衝李夏擺擺手。

李夏就去前面鋪子裡找郭姑父和長生了。這種時候,他總不好跟着夏至進門的。

夏至輕輕地咳嗽了一聲這才邁步進門。

哭聲戛然而止。隨後,夏大姑帶着孫秀芝就從裡面迎了出來。

“十六來啦。”夏大姑臉上的笑容有些發緊。

孫秀芝跟在夏大姑身後,一邊還在擦拭眼角,但依舊過來跟夏至見禮說話。

“這是怎麼啦,大過年的。”夏至就說。

都不是外人,也沒必要瞞着,況且這也瞞不住。

夏大姑嘆氣,領着夏至進了屋。

珍珠就坐在炕上,抽抽噎噎地還在委屈。

“你姐來了,你還在那兒坐着。大過年的成啥樣,還不把你那花貓臉洗洗,也是要做媳婦的人了。”夏大姑數落珍珠。

珍珠的親事還沒定下來,但夏大姑已經看中了兩戶人家,正在舉棋不定。

“我十六姐又不是外人。正好讓她給評評理。”珍珠就抽搭着說。

夏大姑又是氣又是無奈。

珍珠的性子執拗,而且沒什麼眼色。後者更讓夏大姑頭疼。夏大姑就曾經跟夏老太太和夏至抱怨過,她說不敢說自己多聰明伶俐,但她和郭姑父都不是那麼鈍的人,怎麼生了個閨女就一點兒眼力見兒都沒有呢。

這真是讓人太發愁了。

夏大姑這半輩子並沒有遇到什麼大事,但一般爲人處世的道理,還有這個世界隱形的規則她都知道。

這個世道,壞人做壞事或許一時沒什麼報應,有可能人家最後還能過的挺好。但是人一旦蠢了,看不出眉眼高低來,那惡果卻是如影隨形的。

夏大姑擔心珍珠以後離了她眼前會吃大虧。

“你還有理了。還不快去!”夏大姑急了。

珍珠看夏大姑真的急了,心裡也不是不怕的,那邊早有伺候的小丫頭過來,珍珠就半推半就地出去了。

孫秀芝要親自給珍珠端洗臉盆,夏大姑板着臉攔住了她。

“別管她,越慣越不像話了。你受了委屈,過來跟着娘坐,陪着你十六妹子說說話。”

夏大姑又讓人端了臉盆進來,親自幫着孫秀芝洗了,又重新梳了頭,勻了臉。

一邊做着這些,夏大姑就跟夏至簡單地說明了事情的原委,順帶着還把孫秀芝給安撫好了。

不用夏大姑說,只看夏大姑這般做派,夏至就知道,這次是珍珠的不是,而且還不是小不是。

說到底卻是簡單。

孫秀芝懷了身孕,總要比平時貴重些。珍珠看着眼氣,今天是因爲一件小事,珍珠發作起來,還推了孫秀芝一把。

孫秀芝當時就喊肚子疼。

這把夏大姑給嚇壞了,當時就數落了珍珠。珍珠不服氣,就鬧了起來。

夏至注意到,夏大姑雖然最善各種安撫孫秀芝,說珍珠的不是,但卻並沒有給孫秀芝請郎中,話裡話外還囑咐孫秀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意思是不要將這件事讓郭姑父和長生知道。

不論是誰,這人心總是偏的。

“這大過年的,我都忙忘了,秀芝姐的身子幾個月了?”夏至就問了一句。

孫秀芝忙就答了。

夏至隨即就問平常看的是哪個郎中,來看過幾回了。

“秀芝身子還行,並沒請過郎中。”夏大姑就說。

即便是在府城,即便如夏大姑和孫秀芝家這樣過的不錯的人家,但小門小戶的,女人生孩子天經地義,沒什麼事也是不請郎中的。

夏大姑生養過一兒一女,這樣的經驗就足夠照應孫秀芝的了。

夏至就說了孫蘭兒的事,還提到田家和李家。

夏大姑一點就透,如果夏至只說李家和田家,她還能說自家不能跟這兩家相比。但夏至說了孫蘭兒的例子,夏大姑就沒法開口。

“也該給我秀芝姐請個郎中,往後隔一陣子請一回。”夏至就說。

孫秀芝暗暗地捏緊了手中的帕子。

夏大姑看了一眼夏至,最後還是點了頭。

西市街上就有不錯的郎中,被請來給孫秀芝看了,確實沒什麼大礙的,不過郎中也委婉地提了一句。

新媳婦,第一胎,意思讓孫秀芝不要太緊張,尤其不要憋了氣在肚子裡。

這郎中自然是夏大姑找長生去請來的。

等送走了郎中,夏大姑就深深地看了孫秀芝一眼,然後讓長生陪着孫秀芝去先去歇歇。

長生並不知道剛纔發生了什麼。因爲夏大姑讓她去請郎中的時候說的明白,是學着李家和田家,還有孫蘭兒的例子,沒事也請郎中來看看。

那畢竟是她中意的兒媳婦,還有金貴的小孫孫啊。

長生因此非常高興,顯然還對夏大姑連同夏至都懷了滿懷的感激之情。

看着長生跟孫秀芝的背影,夏大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珍珠這會一直在自己的屋子裡悶着。

夏大姑也沒叫珍珠,就關上門跟夏至說起了體己話。

“大姑跟你有啥說啥,沒啥好瞞的……”

珍珠固然有不是,但孫秀芝也不是省油的燈。有這樣精明的婆婆在,孫秀芝還不敢給珍珠虧吃,但暗地裡卻沒少給珍珠上眼藥。

“自己的閨女不爭氣,我也沒啥好說的。”夏大姑無奈地道。

至於今天的事,當然還是珍珠不對在先。可如果孫秀芝完全忍耐,那珍珠也不會動手推孫秀芝。

孫秀芝還是因爲懷了身孕,不想像過去那樣忍氣吞聲了。

“我看她沒啥事,她自己心裡也該有數,跟小姑子置氣,她也不能傷着肚子裡的孩子,她這一點我還心裡還是有準兒的。”所以夏大姑就沒張羅給孫秀芝請郎中,擔心的是孫秀芝借題發揮,從此不僅要將珍珠踩在腳底下,慢慢地也要爬到她這做婆婆的頭上去了。

但夏至說話了,夏大姑得給夏至這個臉面。

“後來我想想,這麼做也對。萬里還有個一,那是長生的第一個孩子……”夏大姑的意思是不怨夏至。

夏至暗暗嘆息。

“大姑,我說句不好聽的。你不能這麼照看珍珠一輩子。”

夏大姑頓了一會才反應過來夏至說的是什麼意思。

“大姑,等你老了,還得要我長生哥和秀芝姐照看珍珠。”夏至再將意思說的明白一點兒。

“我明白。”夏大姑又嘆氣,“秀芝那孩子,大面上都挺好……別看她對自己親兄弟是那樣,其實也有點兒獨……”

夏至早就看出來這一點了。

孫秀芝並不是個真正溫柔敦厚的女子,但她也不是惡毒心腸的女子。

孫秀芝跟長生那還是一條心的。

夏大姑點頭,夏至說的她都認可。

“我看她也不是特別貪。”因爲夏大姑把底都交給了她,夏至也不再保留。

這個家,遲早是要交到長生和孫秀芝的手裡的。孫秀芝雖然手緊了一些,但卻做不出苛待公婆和小姑子的事。

這麼多親戚朋友看着呢,孫秀芝也不敢。

“珍珠的脾氣能改多少是多少。大姑,你往後不如試試……偏向秀芝姐。人心都是肉長的……”

夏大姑若有所思。她是周到的人,雖然滿懷心事,還是不忘關心夏至。

夏至就笑:“我估摸着,不少人在發愁。”

臨走的時候,夏至還又去看了孫秀芝。

孫秀芝的狀態不錯,而且對夏至非常感激。

“秀芝姐,你可太不小心了。這萬一有什麼事,最痛、最悔的是誰啊。我長生哥得多擔心。”

孫秀芝的臉就紅了。

夏至跟夏大姑說估摸不少人在發愁的時候,田夫人正在跟李山長說話。

“我能怎麼辦。瓜兒那邊鬧成那個樣子,眼看着瓜兒娘都要翻臉了,我能不把她接過來?……她也不是撒謊,那尚書府裡確實容不得她,她自己家裡是她那後孃當家,她回去了能有啥好日子過。我總不能看着她被人逼死,我怕我娘和我三姐來找我……”

“我也不能把她扔出去孤零零的自己住,只能……哎,反正有我看着……我知道,你肯定抱怨我,說我太捧着她,太寵着她了。可我要不是當着人面那麼做,她在這府裡還不知道明裡暗裡要吃多少虧,受多少白眼……”

“夫人啊,我知道你有道理。”李山長慢條斯理的,“可你委屈了自己的兒子,還有咱們未來的兒媳婦啊……”

田夫人抿了抿嘴,一時沒有言語。

“老翰林都發話了。咱們鳳凰兒要搬到他們那兒去住,還是十六給攔住了。十六說別的不論,鳳凰兒要搬出去,夫人你的臉上不好看……”

田夫人冷哼了一聲:“咱們的好媳婦,還沒進門呢,大傢伙看着就都是她的好,比着我處處都有不是。”

“夫人,你這是擡槓。”李山長無奈。

“冰兒……我總不能攆她出去。鳳凰兒那兒,這不有我看着,也不能讓鳳凰兒吃了虧。”沉默了一會,田夫人就說道。

兩人談論何冰兒的事情,誰都沒說這件事對李家子弟和李家一族前途的影響。田夫人也只說不會讓李夏吃虧,卻並沒有提夏至如何。

他們夫妻說話,服侍的人都退到了外面。田夫人身邊服侍的人都習以爲常,躲的遠遠的。只有一個小丫頭沒有走遠,她鬼鬼祟祟地躲在窗外,將李山長和田夫人的話細細的聽在耳朵裡,因聽着裡面轉了別的話題,這才輕手輕腳地離開,卻是直往後面一個小跨院去了。

上元節,李夏約夏至一起看燈。

第四十七章 廟會(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能花會賺第三二八章 甜蜜蜜第二九八章 中秋第五十七章 富親戚(二)第二百零二章 公平和謙讓第二百二十三章 所謂的分家第四五二章 成親第四九零章 避暑第五三四章 姑嫂第三三零章 姐妹第一百六十四章 識時務第三六七章 偏心第五二九章 回門第二九七章 大車店第二七七章 股份第三二零章 新宅第三八三章 羊湯第一百一十七章 聚會第二五四章 初秋第十三章 秀才第二三六章 利潤第二五三章 趁機第三七七章 安置第二七零章 相門戶第三十六章 究竟是誰打的第二五四章 初秋第二百零三章 夜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夥伴第三一零章 婆媳和妯娌第四章 後院第五四十二章 番外二續第四一一章 心虛第四四六章 恐懼第四七九章 難纏第二四三章 意外第二八五章 冷漠第四二九章 正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齊心協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保媒第三九六章 挑剔第三九六章 挑剔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揍第九十七章 裁縫第一百五十二章 歡喜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一百四十章 端午第三章 小黑魚兒第四三四章 隨禮第二百零九章 要麥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憤怒第四九一章 宣佈第四七三章 好人難做第四零二章 明白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感情第三六一章 儀式第四零二章 明白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反感第一百三十六章 生意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十五章 底線第四五九章 母親的親近第四三二章 好歹第一百四十九章 禮物第八十八章 進城,進城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感情第四一八章 過年第三二零章 新宅第二四二章 山中一日(二)第四六七章 上墳第一百一十二章 妻管嚴第四三二章 好歹第三二四章 新打算第四二七章 打臉第三四二章 情誼第三五三章 紛紜第四零三章 賙濟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置第二四六章 意想不到第二九八章 中秋第三八七章 懶惰第四零七章 擡舉誰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三四三章 女兒第二三三章 虐~待第五零零章 喜事第四一二章 衝突第四一九章 喜慶第四四五章 品味第四四八章 私語第三五九章 仁至義盡第二百零四章 摽勁兒第三三九章 再見表妹第四七二章 山不轉水轉第一百一十二章 妻管嚴第六十四章 魚和瑪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