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滿江紅》,一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文工團的那些樂手們,就給老人伴奏。
那些學生們都唱了起來。
許多會唱的人們都跟着唱了起來。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樑潤昌又彈起那首曾經都會唱的歌,人們都在唱老詞:“英雄本愛故里人,烽火連綿催征程。
金沙擊鼓梁紅玉,策馬揮刀韓世忠。
戰艦天蕩懷國恨,夢斷綏州故里城。
炎夏戰袍血汗透,寒冬將士冰刀沉。
不見河邊白骨在,水中還有徵魂聲。
山城千年觱篥(bi1i),滔滔濁水連風嶺。
寄語年年行路人,北來莫問古煙塵,煙塵隔斷來時路,將士已化天河星!”
此時,那位樑玉柱來了,給樑潤昌說:“大爺啊,人家現在的詞已經改了,是這個調,我給你們唱新詞:”
樑潤昌問:“老調?”
樑玉柱:“是啊!人家的詞叫抗日將士出征歌!”
樑潤昌說:“我知道了!”
樑潤昌就開始彈起了那個調子。
那些文廣團的樂器手們也都彈了起來,一下子,聲音大了好多……
樑玉柱就住二郎廟門口,衝着大坡下,大聲地唱了起來——就是那首將士出征歌:全國動刀兵一起來出征,你看那大旗飄揚多威風,這路人馬哪裡來,西北邊區陝甘噢嗬寧!
這路人馬哪裡來,西北邊區陝甘噢嗬寧!
軍民要齊心,救國打先鋒,這一個主張全國都響應,今番渡得黃河來,要把敵人消滅喲嗬淨,今番渡得黃河來,要把敵人消滅喲嗬淨!
能將帶精兵,威武世無倫紅旗下是咱
領袖毛澤東,周副主席並肩站,還有咱朱德總司噢嗬令。
周副主席並肩站,還有咱朱德總司噢嗬令!
敵後出奇兵,天下都聞名,誰不知橫刀立馬彭大將軍,能文能武是陳毅,勇猛善戰數賀龍,能文能武是陳毅,勇猛善戰數賀龍!
參謀長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還有那常勝將軍劉伯承,多謀善斷是哪,是咱政委鄧小平。
多謀善斷是哪個是咱政委鄧小平。
殺退鬼子兵一齊下關東。
百姓們歡呼咱們子弟兵。
工農大衆要解放。
中國革命要成噢噢功。
工農大衆要解放。
中國革命要成噢噢功。
……等到最後的時候,滿坡上的人都在那裡唱了起來。
一時間,滿坡的歌聲。
一時間,這裡聚下了幾百人。
堖畔上都站滿了人,都在那裡聽!
樑通保過來了,他怕父親年紀大了,太激動了,不好。所以站在了父親跟前。
可是聽着這些曲子,就想起了自己曾經愛的那個婆姨,被日本鬼子給殺了!
自己的女兒的那個頭一個好好的女婿,死在打倭寇的戰場!
而樑玉海的許多同學,也戰死在抗戰的前線了……
樑通保頓時眼淚滿臉。
……
此時,滿二郎廟坡上的人,都在歡笑。在二郎廟前的戲臺上,秧歌又扭了起來。
白書記路過這裡,看着大家高興,也跟大家一起說笑。
此時的樑玉海也在司令部裡,跟他們的戰友一起歡樂。
站在龍泉城的那扶蘇廟的跟前,眺望遠方,雖然是夜色,可是滿城的格式燈籠,打扮的扶蘇城,格外的漂亮。
遠處東去的無定河,西邊來的大理河,在哪裡回合的兩河口那邊,夜裡能看見水面上的野鴨子,在哪裡飛。
看看這些,誰人心裡能不感慨萬分……
八年抗戰,不,應該是十幾年了,中國人終於打敗了日本鬼子!
下來該怎麼辦?
我們要建設新中國!
可是……
他們剛剛沉靜在勝利的歡笑之時,黨中央一道命令,從延安發了過來。
樑玉海的部隊被點名了,他要跟着自己數千多位戰友,奉命緊急奔赴東北,跟着林彪等部隊領導在哪裡會合,組成一支後來的東北野戰軍。
……
原來,根據美、英、中三國簽署的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150萬人進入東北及熱河、察哈爾地區,迅速擊敗了橫行一時的日本關東軍。14日,日本正式宣佈投降。22日,蘇軍佔領東北全境。
並且打到了朝鮮半島的三八線附近,遇到了美軍上來的部隊,才止住腳步,就形成了跟德國柏林牆一樣的一條界限,實際上是蘇軍和美軍的界限。
與此此時,在中國的東北,除了共產黨領導的抗聯外,沒有一支中國人自己的正規部隊。
中國東北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國共兩黨都把控制東北作爲戰略決策的成敗關鍵,深知誰在東北站住腳,誰就能保住華北、華中,由此鬥爭愈演愈烈。
蘇聯對於如何處理東北事後問題,進退維谷。一開始,蘇聯允許中共八路軍的冀東曾克林部隊進駐瀋陽,與蘇軍共同接管瀋陽治安,同時向中共軍隊轉交了大批關東軍的武器裝備。
而此時美國積極幫助運送國民黨軍隊搶佔東北,特別是美軍從9月起先後在塘沽、秦皇島等地登陸,蘇聯擔心東北會成爲美國的勢力範圍,希望中共能佔據熱、察兩省,給國民黨政府接收東北設置障礙。
同時受中蘇條約所限,蘇聯又擔心有可能捲入中國內戰而與美國發生衝突,於是在蘇軍撤退前5天允許國民黨軍隊空運至瀋陽、長春等東北各大城市。
蘇聯佔領東北,國民黨在東北無一兵一卒,爲中共軍隊搶先進入東北造成有利的契機。爲了打破國民黨獨佔東北的企圖,中共決定利用這“千載一時之機”,派遣大批幹部和軍隊先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中小城市和交通線。
最先進入東北的,是周保中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