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鬼王遇龍杯

鬼喘氣

服務員也不多話,讓開道兒示意我倆人進去,堵在人家門口,形象也確實不雅,我也沒多問。進了樓,只見中間是個空臺,臺下已經搭了不少茶座。三三兩兩坐着些悠閒的茶客,目光頻頻望向空臺中,似乎是在等待什麼表演。現在有很多茶樓,都會請一些演員,表演個相聲、小品什麼的拉客。

那服務員卻一路直引領着我們到了二樓,推開一間仿古的雕花鏤空木門,進去後是一間大房子,用山水屏風隔成兩間,一邊擺着牀鋪,一邊擺着茶桌。

房間裡此時空無一人,茶桌靠窗擺着,木製的窗戶敞開,從這兒往下看,剛好可以看到一樓的茶客和空臺。看來這裡是個茶樓的包間。

桌子上擺放了幾碟乾果點心,那服務員幫我們上了壺茶,說掌櫃的臨時有事,要我們稍後片刻,先喝茶吃吃點心,有什麼事兒隨時吩咐。說完便退了出去,留下我和豆腐二人面面相覷。

豆腐疑惑道;“這是賣的哪門關子,不是說已經久候我們多時了嗎?”

我道:“人家那是客氣話。”不過,既然那老爺子已經平安歸來,想必那鬼房租是沒敢找到他頭上。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難不成我氣運真的低落至此,連那死鬼也知道柿子挑軟的捏。

這麼想着,我和豆腐一邊閒扯,一邊喝着茶吃瓜子,等了許久也不見人來。我們今天本就沒有安排,倒也不在乎多等些時候,須臾,便聽下面傳來一陣鼓掌叫好聲,臨高往下一看,卻是空臺上出現幾個戲子,咿咿呀呀,演的是潮劇。

粵人喜歡看戲,更喜歡喝茶。

在我們那邊,一家人如果窮的飯都吃不上,就更不會花錢去買茶葉。但粵人不一樣,甭管家庭條件怎麼樣,再窮都會買茶葉,只分好壞新陳而已。

那潮劇我倆都聽不懂,豆腐是個坐不住的人,除了畫畫的時候,讓他規規矩矩坐上兩分鐘,那比殺了他還難,因此沒多久就開始在屋裡瞎轉。

這裡的擺設挺講究,但都是些死東西,看了一圈便索然無味,豆腐於是隨手抓起了旁邊架上的一份報紙。翻開看了一會兒,忽然咦了一聲,神色有些不大對勁兒,將報紙遞給我,壓低聲音道:“這居然是04年的報紙,你看這條新聞。”

我接過報紙一看,果然是份老報紙。,不是什麼正規大報,而是一些八卦小報,對新聞態度不負責任,專報道些吸引眼球,捕風捉影的消息。

而豆腐所指的那條新聞,標題是一行小字:盜墓賊夜盜女屍,身上長出青斑,是屍毒還是鬼上身?

名字夠吸引人眼球的,但正規報紙上,肯定不會報道這類東西,也不會起這麼有誤導性的名字。我順着內容往下看,裡面還配了一張照片,照片裡的人,手臂上佈滿了青斑,赫然和我身上的一模一樣!

這是個山村小夥子,起了歹念去挖村裡的老墳,結果挖出一具不腐女屍,起了邪念,將女屍藏匿家中。如此這般,數日後身上竟然長出了大片青斑,去醫院救治無門,身體逐漸隨着青斑腐爛,難忍劇痛之下,服安眠藥自殺了。

豆腐顯然也看出門目了,他難的機靈一回,說道:“這報紙肯定是那老頭子讓人故意放在這裡的,你說,他想幹嘛?變態陳,你這屍毒真有這麼厲害?會不會跟這報紙上的人一樣?那可太慘了,你放心,我到時候一定給你買最好的安眠藥,你安息吧。”

我被這小子氣的夠嗆,剛想踹他兩腳,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了,之前我們所見到的那個老頭子,一個人緩緩踱步走了進來,門口站着之前所見的那個大漢和年輕人,二人關上房門,守在外面。

老頭子看了眼我手上的報紙,含笑道:“看來你已經看過了。這不是嚇唬你,你的屍毒如果不處理,下場絕對比他更慘。”

我猜的沒錯,果然是這老小子故意的,但我這人最恨被人牽着鼻子走,於是說道:“那又怎麼樣,當我是被嚇大的?我的事兒也不勞您操心,咱們有事說事,沒事兒那我可不奉陪了。”

老頭笑了笑,跟個老狐狸一樣,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脾氣急躁,既然如此,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說吧,從懷裡摸出了一個青花白瓷瓶,瓶口用個軟木塞子塞住,隨後他拔了木塞,從中一抖,倒出了一顆赤紅如血,不過黃豆大小的丹丸。

“這是解屍毒的‘紅丸’,吃了它。”

豆腐懷疑道:“確定這不是毒藥?”

老頭笑了笑,道:“我給你毒藥做什麼,就算不給,屍毒在身,遲早也是個死。”

我將那東西捏起來放在鼻尖一味,有着很濃烈的金屬味兒。爺爺的工作筆記裡曾經記載過這種‘紅丸’,它的全名,應該叫闢屍丹,只不過外人一聽就知道這藥是幹什麼的,因此行話直接簡稱爲紅丸。

相傳這東西的研製方法早已經失傳,只在一些古老的盜墓家族中,還存留了一些,對於混這口飯的人來說,一粒紅丸,可以賣到天價。

我只一聞便知道是真貨,味道和爺爺所形容的一模一樣,不由大爲吃驚。心想這紅丸製法早已經失傳,可謂是保命靈丹,吃一顆就少一顆。這老頭如此大方的給我,究竟意欲何爲?

我是個生意人,自然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保命要緊,藥已經送上門了,哪有推回去的道理。當即捏了藥丸服下,只覺得入口辛辣,須臾卻有一股清香升騰而起,吐息之間都可以聞道,果然是奇藥。

那老頭見我服下,眼中閃過一抹贊色,道:“好膽色,看來我這次找你,果然沒有找錯人。”

“無事不獻殷勤,有什麼話你就直說了吧。我爺爺和你到底是什麼關係?你現在又想幹嘛?”

老頭笑了笑,道:“這件事情說來話長,得從三個人開始講起,耐心聽我講完,你就明白了。”接着,他拍了拍手,換了壺毛峰,幾人一邊喝茶,一邊聽他講。

這老頭姓趙,道上人稱趙二爺,之所以叫二爺,並不是因爲他在家排行老二。二爺是一種尊稱,過去關羽關雲長三結義,排行老二,因此就被稱爲關二爺。由於關二爺爲人忠義,是以古時候的好漢們結交,其中最有勢力有義氣的,往往就被人尊稱爲二爺。

趙二爺家往上數八輩兒都是倒鬥挖蘑菇的,積澱下了豐厚的家資。當然,現在趙二爺已經很少自己下地了,大部分時候,是他組織人手、找墓、提供裝備,進行團伙挖掘。挖出來的東西,他一個人吃大頭,剩下的纔給下地的人分。

在盜墓這個行當裡,分類可太多了,散盜、結盜、家族盜、團伙盜,甚至還有官盜。像我和豆腐這種情況,兩個人相熟互相信任,結合起來挖蘑菇,就屬於結盜,而趙二爺,則是家盜和團伙盜的綜合體。

至於官盜,這樣的團伙很隱秘,一般也不爲人所知。如果遇到了,那就得繞着走,否則必定大禍加身。

用趙二爺自己的話說,在粵地的盜墓圈裡,他可是一跺腳,整個圈子都要跟着抖的人物。

這次爲什麼會找上我?有來頭,還和胡老瞎有關。

這胡老瞎一向在關中活動,爲什麼忽然跑到深圳這地方來了?他爲的就是回涌河下的墓。那墓裡埋葬的,乃是道光時期的一個文官,爲人中正,受道光皇帝喜愛。

死時,道光皇帝曾經賜下一件寶貝陪葬,這件寶貝,名叫‘鬼王遇龍杯’,相傳是清乾隆時期,一位製作玉器的民間藝人所作。杯上記載着他的一段傳奇經歷,也就是所謂的鬼王遇龍,當然,究竟是怎麼個遇法,傳說多種多樣,已經難以得知了。

這杯子表面上無法看出什麼,只不過往裡面加滿酒水後,再拿燈燭一照,玉杯中央就會顯現出一幅連環畫一樣的東西。製作工藝可謂鬼斧神工。

第10章 螻蟻第32章 玉璧第47章 深入虎穴第70章 玉中人第42章 隱藏的入口第15章 面具第68章 陽血第107章 回憶第23章 信使來襲第61章 圍困(上)第8章 噬毒第26章 合作第111章 看雪尋墓第14章 鑰匙第26章 “信使”開道第8章 凶宅大戰第75章 變故第47章 等待第78章 占卜第101章 動刑第74章 危急的節操第77章 鬼道第51章 惡戰第17章 帛書第81章 良心第94章 受傷第30章 雪龍山第15章 遷怒第114章 蛟龍第32章 天生的變態第23章 瘋子第26章 魚珠第32章 暗藏危機第36章 馬前卒第5章 鄂倫春第38章 武器第94章 毒蠱第11章 山神廟第9章 土中人第92章 郭家第75章 掘地蟲王第58章 質量第70章 暗算第96章 苦修第1章 消息第78章 放人第85章 做客第45章 病毒第83章 秘術第40章 糯米第58章 比須第17章 吃醋第54章 離火木第84章 兵分兩路第21章 線索第42章 雪椅第2章 獨眼龍第24章 迷路第90章 兇墓第40章 救人第76章 三疊第93章 引雷第71章 撈屍第59章 藏身第26章 山崖第26章 魚珠第85章 你是誰?第86章 地第63章 困守一隅第75章 掘地蟲王第60章 蝙蝠第97章 小孩兒第101章 動刑第39章 uso第33章 軍艦 一萬票加更第二章第98章 無皮屍第82章 資料第82章 鎮蛟第101章 飛瀑第57章 人頭第11章 真面目第26章 魚珠第9章 意外來客第73章 幽靈面具第3章 神木方耳環神牌第103章 衝動第25章 考古隊第19章 上爻村第20章 踩土第69章 救人第79章 救人第83章 離開第15章 啞巴第34章 新計劃第105章 禦寒第71章 成精了第17章 吃醋第4章 密室第28章 相遇第42章 乾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