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北京
故事:關於傳統文化的探討
第二天吃完早飯,滄海開車接我們到清華大學國學院見彭教授,兩位學界泰斗似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彼此寒暄之後,彭教授直奔主題。
“博士,我這幾年從一些資料上了解到美國在推行自己的價值觀,我想問問您對這種觀點是怎麼看的?”
“沒錯,美國人對自己的普世價值非常自信,美國政府相信通過普世價值的推廣,將美國文化推向世界,從而建立千秋萬代的帝國。”
“不知道您是否聽說過和平演變呢?”
“當然聽過。和平演變的內容大概有十條,我敲到電腦上,你們看看和你們瞭解的是否一致。”
艾頓博士在已經爲他準備好的電腦上開始敲擊:1、儘量用物質來引誘、腐敗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鄙視、藐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接受的教育。
2、盡一切可能,做好一切宣傳,採取一切傳播途徑,讓他們嚮往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3、一定要把他們青年的注意力從政治上轉移到享樂上來,消磨年輕人的意志。
4、時常製造一些無風三尺浪的事件,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爲分裂他們的國家做努力。
5、要不斷地製造“新聞”,醜化他們的領袖。
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宣揚我們的“民主”。
7、要儘量鼓勵他們的政府花錢,鼓勵信用制度,是他們的貨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
8、要用我們的經濟和技術優勢,採取各種手段有形和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只要他們的工業癱瘓了,我就可以鼓勵社會動亂。
9、我們要用我們的一切資源,甚至是舉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壞他們的傳統價值觀。
10、暗地運送武器,裝備和支持他們的敵人和有可能成爲他們敵人的人們。
看完這十條,我有些驚詫:“小時候記得好像聽說過和平演變這個詞,後來我還以爲都是拿來哄騙我們年輕人的政治工具呢,沒想到和平演變的方案竟然如此具體。”
彭教授說:“其實網上現在都已經有了,只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看而已。”
“和平演變有可能成功嗎?”
“前蘇聯就是被和平演變了啊,他們的軍事力量毫不輸給美國,但在價值觀面前,他們最終倒下了,和平演變正在向我們的國家襲來。”
“可是敵人的底牌已經亮明瞭,我們還有什麼好怕的?”
“海棠小姐我問你,你們這些年輕人如何看待和平演變中的價值觀問題?”
“這個不好說。”
“我來替你說吧,你們這些年輕人現在喜歡刺激、情色、暴力的娛樂,喜歡物質上的享樂,政治上的民主,甚至有很多青年對西方,特別是美國充滿了嚮往。”
“其實我到美國轉了一圈後,沒覺得美國怎麼好。”
“有機會到美國呆上一段時間的人畢竟是少數,最糟糕的是我們的年輕人對我們國家的未來缺少自信。”
艾頓博士說:“我也十分好奇,在毛澤東時代你們儘管經濟不是很強大,但國家的凝聚力十分強大,如今反而政治方向有所弱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彭教授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但解決起來卻非常麻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看來彭教授心中也是非常焦急,“我們的偉大領袖把西方文明同中國文明和實際情況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屬於中國的救亡之路。但毛主席之後,我們路向何方?進入到了一段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打着民主的旗號帶來了糖衣炮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海棠你說的非常對,危機意識十分重要,但我認爲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文化上。”
艾頓博士非常同意彭教授的觀點:“對,彭教授你說的太對了,你們正在試圖擺脫自己的傳統文化向西方去學習,這真的非常危險。”
彭教授說:“是啊,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他固有的文化,這個民族將從此消亡。”
我說:“彭教授,您說的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我們這些人只要不死,都是活生生中華兒女,咱還能消亡呢?”
彭教授笑了:“海棠,你是什麼族?”
“我是漢族。”
“你可知道漢族又是什麼族呢?”
“這個難不倒我,咱們漢族起源於炎黃,不斷髮展壯大至今。”
“對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民族是不斷融合的,我們之所以承認自己是漢族,不是完全基於遺傳基因,而是因爲有相同的文化認同。”
這個問題讓我陷入了思考,彭教授的話的確很有道理。
“生活在同一地區的人,因爲地質和氣候條件一樣,外貌上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他們卻不一定是一個民族,只有大家在宗教文化方面逐漸達成了共識,才形成了民族。”
“因爲宗教派別發生的地區衝突至今仍時有發生,一個民族必須要有統一的文化基礎才能不斷髮展壯大。你知道契丹這個民族嗎?”
“這個我可知道,我也是個武俠小說迷,大俠蕭峰就是契丹人。”
“哈哈,可是契丹族怎麼沒有了呢?”
“這我可不太清楚,會不會契丹就是今天的滿族啊?”
“不排除有一些滿族人曾經是契丹人,但我們漢族人中也有契丹人。契丹人創造力輝煌的紅山文化,當時非常強大,宋朝軍隊屢屢敗在他們手下,包括俄羅斯人也對他們禮讓三分。可就是這樣一個民族,後來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最終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彭教授頭髮很茂密,單眼皮、大眼睛,長條臉、高顴骨、高鼻樑,他穿一身黑色唐裝,人長得並不好看,但他身上的學者氣質由內而外,讓人新生恭敬。所以對於他說的話,我們毫無置疑。
艾頓博士也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他說:“文化的差異性是區分民族的關鍵因素,就算是順風順水的中華民族如果不愛惜你們的文化,也是十分危險的。”
彭教授糾正道:“博士,我們中華民族可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啊,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不止一次被異族所統治,但因爲有強大的傳統文化,統治我們超過百年的民族必定會被我們的文化所同化,最後完成了民族的融合。”
“哦,恕我對中國的歷史缺乏研究,我想請問彭教授,如此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如今爲何受到了抑制呢?”
“這個問題要從鴉片戰爭開始說起,大清帝國被西方列強打敗之後,很多學者開始反思原因,在新思潮運動中,有一夥人竟然把國家的失敗歸罪到了文化上。從此開始崇洋媚外,大力學習西方文化,傳統文化飽受質疑,纔有了今天這讓人扼腕嘆息的局面。”
說到此處,彭教授很是痛心。
我說:“教授,您別傷心,都是咱們老祖宗的東西,既然已經意識到了,咱們重新拾起,很快就能重新再現輝煌。”
“哈哈,海棠小姐,談何容易啊。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其中凝結了四五千年古人的智慧結晶,有多少典籍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它們都是無法複製的,沒了就沒了。如今傳統文化消失的速度不亞於物種消亡的速度啊。中華傳統文化就像林妹妹的眼淚,怎能經得住春流到夏,夏又流到秋啊!”
“彭教授您不要悲觀啊。”
“我不是悲觀,只不過我很客觀。你想一想,我們今天的局面你就不會樂觀了,現在的年輕人誰願意學習傳統文化,我們的學校裡又在教些什麼?”
“彭教授,即便這樣我們不還是延續了我們的文明嗎?說明還是有人重視的。”
“政府首先就不夠重視,學術界至今還在爭論傳統文化的優劣,我們今天能夠保存一些成果,恐怕靠的都是外國人。”
“教授您這麼說就有些不客觀了。”
“我說的是事實,現在國外重視中華文化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國內,這幾年很多典籍重新有了熱度,也是先在國外火起來的,比如《菜根譚》就是在日本工商界火了之後才被國人重視的。”
墨軒說:“這真的是很悲哀啊。本來在臺灣還不錯的,但臺獨分子這些年也努力在去中國化,保護傳統文化已經刻不容緩了。”
“傳統文化現在都靠老外保護了,不久前,咱們國家打算把四書五經全都譯成外文出版,於是請了很多國外的漢學家進行研討。結果一位德國的著名漢學家告訴我們,在鴉片戰爭期間,很多傳教士早就把咱們的經典帶到西方了,如今人家早就學的很好了。”
艾頓博士說:“是啊,我在美國很容易就能看到中國古籍的譯本,當然種類還很少,這一次我來到中國就是想好好享受中華文化的薰陶。”
難道這就是圍城嗎?中國人拼了命的學習外國的文化,覺得自己的東西太土,而外國佬卻不遠萬里跑到這兒感受我們的文明。
彭教授說:“文化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重要,很多沒有自己固有文化民族,他們努力學習外國文化,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這無可厚非,但有自己固有文化的民族如果缺乏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那是非常可怕的。”
我問:“有多可怕?”
“簡單說吧,《大長今》你們有看過嗎?”
“挺火的,看過啊。”
“你知道這個電視中的很多文化都是中華傳統文化嗎?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都是衍生文化的國家,他們的文化是從我們的文化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這些年,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我們的傳統文化誤以爲是日韓的文化了。”
“啊?”
“你想一想,很多西方人在身上刺上漢字,但他竟宣稱自己刺了個日文。還有韓國這些年一直宣稱中華名人都是韓國人,我們的傳統文化都是韓國的成果。”
“謊言欺騙不了世人。”
“海棠小姐,你知道三人成虎的故事嗎?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你看我們中國人英語說得比中文好,把西裝定性爲正裝,我們正在進行着自我殖民。韓國的青年幾乎都會背誦四書,日本政要都看《貞觀政要》,若干年後,當我們已經忘卻了自己的文化內涵,你說誰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呢?”
這些我都沒有考慮過,“彭教授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這不算可怕,縱觀歷史,人類族羣的融合靠的其實並不是戰爭,而是文化,未來也是如此,世界將會因文化而進行區域劃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戰略,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想想我們年輕人現在的衣食住行,日本人不承認我們是中華文化的宗主國,你覺得呢?”
彭教授把問題拋給了我,我竟無言以對,我想了一想,我當然知道孔孟老莊,但我只是知道他們的名頭,至於他們到底有什麼思想,我連知道個皮毛也談不上。更可笑的是,如今很多中國人根本就不瞭解自己的傳統文化,卻也跟着說不好,我們真的已經崇洋媚外了。
作者的話:《關於文化戰略的幾點思考》是清華大學彭林教授的一堂傳統文化演講視頻,本人有幸親自在吉林省吉林市現場聽了彭林教授的演講。彭教授的演講詼諧幽默,但幽默的言語背後我們能體會到他對傳統文化沒落的焦急之心,也深刻認識到民族文化的嚴重危機。儘管親臨過現場,但每次在電腦上聆聽這段視頻後,依舊會心情沉重,我想吾輩國人,真的應該爲傳統文化的復興做點兒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