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晉見

太后忽然下旨召見,趙琇還真是有些意外。

趙家祖孫三人剛剛領了恩旨,趙焯夫妻得了追封,全家人正喜氣洋洋的。張氏琢磨着要再進宮一趟向太后謝恩,可她照着舊例,並沒打算帶上孫女兒。對於太后娘娘這份旨意,趙家祖孫三人都有些驚訝。但瞧那宮中前來宣口諭的使者臉色,想來也不是什麼壞事。興許是太后娘娘聽說了趙瑋中舉之事,就召趙瑋的祖母與妹妹去晉見了呢?

張氏便細細囑咐了孫女一番:“你是頭一回晉見太后,禮數上可千萬不能出差錯。我早前也是教過你的,只是長年不用,也不知道你忘了宮裡的規矩沒有。一會兒你到我房裡來,重新演示一遍給我看看。宮裡的忌諱,我也要事先查問一次的。”

趙琇被她說得有些緊張了,一邊應着聲,一邊開始不安。倒是趙瑋含笑安撫妹妹:“不必緊張,太后娘娘與皇上都是極和氣的人。妹妹素來禮數不錯,即使年紀小些,規矩不熟,或是說話時不慎犯了忌諱,太后娘娘頂多也就是一笑置之,不會跟妹妹計較的。”

他們兄妹曾立下救架之功,與皇家有着不一樣的情份,皇帝平時看着他們,都多一份親近。若他們恃寵而驕,闖下了大禍,太后與皇帝也許就不願容情了。可些許不痛不癢的小毛病,他們還是能容忍的。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太后不喜妹妹,少召見幾回、少關心一二罷了,於性命前程卻是無礙的。

趙琇也想明白了這一點,心裡鎮定多了。笑道:“古人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太后娘娘的度量可比宰相大多了。只要我禮數上不出差錯,晉見時恭謹些,太后娘娘問什麼都照實回答,想來是無礙的。”

趙瑋笑着點頭,張氏也道:“這是當然,太后娘娘是極寬厚和善的人。”

趙琇便抓緊時間複習了一遍宮禮宮規。又向張氏請教了太后的喜好與忌諱。次日穿上新做的秋香色銀繡通肩襖,水紅色織金馬面裙,頭上束了金絲鑲珠冠兒。隨祖母張氏進宮去了。

太后對這次召見似乎相當重視,早早就派了宮人到宮門處等候,一路引領張氏與趙琇進來。那宮人穿戴不俗,顯然是在太后面前極得臉面的。一路走着,還一路不緊不慢地跟張氏、趙琇搭着話。說的雖然是家常,但又似乎在有意無意地打探趙琇在家中的情形。趙琇起初還沒發覺有什麼不對,但聽得久了,就隱隱覺得有些異樣。太后想知道她的事。爲何不能當面說,卻叫身邊的人私下打聽呢?

不過那宮人做得並不算十分顯眼,語氣也很自然。張氏完全沒發覺不對,趙琇也就不多事了。

皇宮大得很。張氏因爲來得多了,有了經驗,因此是從神武門入的宮,從皇宮後方穿過御花園,直接繞到達慈寧宮,比從皇宮正門進入要省事得多。祖孫倆靠着雙腿走路,走了不到兩刻鐘,就到了慈寧宮的大門。

太后在慈寧宮後殿的西暖閣裡召見了她們。這地方比起正殿,少了些拘束,多了份隨意,正適合用來招待交好的朋友。趙琇向太后見禮時,見張氏對這屋子極熟悉,與太后打招呼也不拘謹,想來從前多次進宮時,都是這麼陪太后說話的,心裡就更放心了些。

太后果然如張氏所言,十分寬厚和善。雖然人人都稱她是位“老人家”,其實正經不過五十歲上下,因保養得好,看上去不過四十許人。她生着一張十分有福氣的圓臉,肌膚白晳,眉眼彎彎,嘴角微翹,好象時時都在微笑一般,看着就慈和。她一見趙琇,似乎有些吃驚,隨即又笑眯了眼:“若不是早知道你家孩子是多大年紀,我還以爲琇姐兒今年都要及笄了呢!”

趙琇生得比同齡的小姑娘們要高,平日運動量不小,她又注重營養,因此身材已經開始發育,胸前微微鼓起,腰肢細細,雙腿筆直纖長。她穿着一身短襖長裙,挺直了腰桿,越發顯得身量更高挑纖長了。太后見她跟想象中的“豆芽菜”大不一樣,倒是隱約明白了自家大孫子爲何就認定了人家小姑娘不放——瞧這身量,說是與高楨同齡的姑娘,也有人信呢,高楨會看中人家,還真不是糊塗了。

太后再瞧趙琇的容貌,鵝蛋臉,下巴略有些圓潤,同樣是眉眼彎彎,叫人看了就覺得面善,笑起來的時候格外討喜,生得雖然稱不上絕色,卻也十分清麗可人。更難得的是,她一雙眼睛又黑又亮,即使在自己這位世間最尊貴的婦人面前,也不露半點畏縮,反而是大大方方地看人,眼裡只有尊敬與些許好奇,沒有慾望和野心。太后一看,心裡就先有了幾分喜歡——這樣的姑娘,心地都是光明正大的,不會存了巴結奉承往上爬的心思,也不會背地裡弄些陰謀詭計去害人。

太后笑眯眯地衝趙琇招手,示意她走到自己面前來。趙琇看了張氏一眼,見她笑着點頭,便也笑着走上前去了。太后拉住她的手看了一眼,見她十指纖纖,右手食指與中指間有繭,肌膚雖然也稱得上白晳細膩,卻絕不是養尊處優的千金該有的手。太后想起趙家人經受的苦難,再想到張氏的性子,心下不由得暗歎一聲,便笑着對張氏道:“你早該把孫女兒帶進宮來的,直到今日才讓哀家瞧見,你也太小氣了。”

張氏笑說:“她小孩子家不懂事,又是在鄉野之地放肆慣了的,怕她不懂規矩,衝撞了娘娘,因此不敢帶她入宮。今日帶她來,是特地來謝恩的。”

太后哂道:“你這話也太過自謙了些,你這孫女很好,哀家一見就喜歡,她哪裡就不懂規矩了?”又拉着趙琇的手問些瑣事,比如今年多大了,什麼時候生日,可曾讀書?平日在家都做些什麼?等等等等。

趙琇一一答了,太后聽說她在家跟着祖母讀書,不曾延請西席,便又問她都讀了些什麼書。

趙琇想起張氏囑咐過,對太后有話直說就好,便真個實話實說了。她讀過的自然不僅僅是《女訓》、《女誡》而已,四書五經都是正經學過的,不但有祖母張氏教導,還有位能高中鄉試亞魁的親兄長指點,因此學問相當紮實。太后一聽說她連這些都學了,還有些不敢置信,先是問了兩個淺顯的問題,趙琇一一答了。太后又問了兩個難度中等的,一般能考過秀才的讀書人都能答出來,趙琇也都回答了,而且全對。太后頓時驚喜了,她也是書香世宦之家出來的女兒,平生最喜歡有學問的女孩子,爲了試得清楚些,她還問了兩個頗有難度的問題,通常能回答得上的,都是舉人一級的水準了。

趙琇這次沒能馬上回答,而是低頭略想了一會兒,才答上了。但是答案仍舊是正確的,也許稍嫌淺了一點,沒能深入探討一下,可是這裡既不是科舉考場,也不是書院學堂,趙琇是在晉見太后時,隨口回答的問題,能夠答到這個份上,已經十分難得了。太后當即便對張氏說:“哀家今日纔算對你服氣了,家裡沒正經請過西席,一對孫兒孫女都是你教養出來的,孫兒小小年紀就中了舉人,連孫女兒也如此有才,一般書香門第,都出不了這般出色的孩子。”

張氏心裡其實也挺歡喜的,說起來她也有日子沒管過孫兒孫女的功課了,趙瑋在好幾年前就在外頭求學,進京後也有名家大儒指點功課;孫女近年主要是學習才藝和幫着管家,偶然有疑問之處纔會問她,平日還是問孫子的情況多些。趙琇能夠回答出太后的難題,她也有些驚訝呢。不過她的性情,是不可能在這時候接下太后誇獎的,反而又謙虛了幾句:“太后娘娘謬讚了,這孩子不過就是小時候跟着我與她哥哥讀過兩年書罷了,哪裡比得上書香名門教養出來的姑娘。”

太后又哂道:“你也別過謙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的事兒,你還要謙虛,就顯得假了,瞧不起人呢!”

張氏聽得老臉一紅,低頭微笑不語。趙琇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太后原來說話這麼直接。想想蔣雯可不正是這種性情的人嗎?怪不得太后在衆多侄女裡頭,對蔣雯最爲青睞,原來是性情相投。

太后拉着趙琇的手不放,問了她許多事,聽說她還學過點拳法,也習過騎射,就更驚訝了。跟張氏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不同,她心底卻是很滿意的。文武兼修,才能配得上她那文武雙全的大孫子。況且平日練武的人,身子也比人康健,將來嫁作一家主母,纔不至於風吹吹就倒了。

太后看着趙琇,心裡是越來越喜歡了。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小姑娘年紀還太小,少說也要過上三年才能進門。廣平王府如今這個樣子,哪裡還能再等上三年?偏偏長子又不肯續絃,連納個側妃都不肯。若是三年之內,廣平王府連個能主持中饋的當家主母都沒有,長子與大孫子的日子要怎麼過?難道真要指望大孫子日日困在府中,操心柴米油鹽麼?

太后再看一眼趙琇,心裡又猶豫了。()

第160章 出獄第610章 發難第582章 傳遍第376章 說法第489章 煩惱第332章 剝繭第61章 提點第612章 波瀾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24章 邀請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363章 密摺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619章 藉口第55章 抉擇第580章 不忿第202章 御史第95章 出族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71章 相看第256章 借書第450章 感激第305章 脫身第110章 新太子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18章 引介第406章 丘家第604章 茶話第211章 書與茶第94章 招供第493章 進展第545章 拜帖第137章 風雨中第282章 臘八蒜第462章 省之第352章 暗影第454章 離開第48章 盧媽第590章 喜訊第575章 說笑第326章 招工第172章 喪鐘第370章 傳聞第268章 衡量第402章 質問第444章 表侄第255章 雀金呢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480章 私房話第126章 異變第93章 人倫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不安第271章 告誡第43章 下毒第361章 來訪第231章 秋景第459章 尋親第434章 選擇第385章 小聚第410章 倒打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25章 庸醫第372章 失態第127章 準備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201章 葛衣第572章 做媒第326章 招工第99章 逃奴第314章 籌備第361章 來訪第397章 疑心第159章 收贖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21章 好戲第239章 誤會第620章 說客第584章 側妃第54章 憂慮第447章 船宴第597章 打傢俱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266章 知不知第399章 故事第559章 風波第307章 籌備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54章 棉襖第390章 正經事第598章 選擇第44章 出乎意料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27章 準備第388章 探望第32章 京城來信第200章 送冰第455章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