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見禮

米穎芝與米夫人母女倆簡簡單單地幾句話,就讓張氏開金口,答應讓趙琇出遊,這讓她怎能不喜出望外呢?

沒人比趙琇更加清楚,張氏是個多麼宅的人。她不喜交際,也不想讓孫女兒經常出門“拋頭露面”。趙琇小時候在奉賢住時,還有機會時常隨她到寺廟裡禮佛參拜,到田間莊頭上視察也是無妨,往族人家中說話玩耍,就更不會受阻攔了。可是回到京城後,張氏就時時念叨孫女是個大姑娘了,別整天想着出門去。因她出門少,連趙琇也跟着常常宅在家中。趙琇偶爾興起想要獨自外出,還得有個足夠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雖然大部分的時候,趙琇都能如願以償,可是能得到祖母如此爽快的放行,她還是很高興的。

她現在再看這頭一回見面的堂舅母與表姐,就更加順眼了。

既然米夫人能讓張氏的態度變得如此合作,她以後真該時時請堂舅母到家裡做客纔是。

米夫人還不知道自己給趙琇帶來了怎樣的驚喜,她繼續與張氏說些杭州的風土人家,又時不時照顧一下趙琇這邊。等與她們混熟了,雙方沒有了初見時的生疏,她才試探般地提起米氏當年舊事。

其實有很多事,比如米氏是什麼時候嫁到趙家的,婚後夫妻關係如何,幾時生子,幾時生女,趙焯幾時得了功名,兩人又是何時去世,在世時與米氏繼母幼弟關係怎樣……等等等等,趙瑋在初見堂舅時,已經盡數告知過了。米夫人自然不會陌生。但趙瑋畢竟年紀還輕,趙焯與米氏去世時。他不過四五歲年紀,很多事都是從張氏那裡聽來的,許多內情不甚清楚,也講不清楚。米省之夫婦若想深入瞭解一下米氏在孃家時的經歷,就只能問張氏了。張氏是因爲米太夫人的恩情,才決定給獨生子娶家世略低的米氏爲妻的,想來對她在家中的處境。也會更加了解。

張氏便嘆息着說起了自己所知道的事。米太夫人去世後。米氏隨父親與繼母生活,父親與繼母又與族人生惡,從此斷了聯繫。因此族人們雖然曾經關心過她的處境,卻沒人知道詳情。米氏繼母米老太太還需要在丈夫面前扮演賢妻良母,不敢公然虐待米氏。可是有些東西,不是從表面上就能看得出來的。米氏在家中貌似衣食無缺。其實處境十分窘迫,每日都在遭受着繼母精神上的折磨。米老太太爲了私心。也爲了斂財,差一點就把年僅十四歲的米氏送給丈夫的上官做妾。若不是米氏之父還有點廉恥之心,生怕被人說閒話,沒有答應。只怕米氏早就落入不堪的境地了。

那年米氏之父在地方上三年任滿,上京述職,順道求升官。米氏隨行。奉繼母之命出門去銀樓拿她之前訂做的首飾,正巧遇到盧媽到銀樓隔壁的書畫坊替張氏買顏料。盧媽是張氏的陪嫁丫頭。小時候也曾見過米太夫人。她認出米氏頭上插着米太夫人的舊銀釵,身上的衣裙也是米太夫人的舊衣改的,就上前問了一句,得知是米太夫人的孫女兒,便回府報給張氏知道了。張氏就這樣順利聯繫上了故人的孫女,發現米氏在家中處境堪憐,她父親卻不知是真不知道,還是明知道也不出聲,竟任由嫡長女被當成丫頭般使喚。張氏心中爲米太夫人不值,卻又愛惜米氏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溫和好品性,兼又知書達禮,正巧她有意爲兒子擇媳,便向老郡公開口,提出娶米氏爲媳的建議。

老郡公對年輕的妻子一向是有求必應的,米氏的家世雖低一點,但四品官之女也不算太差了,勉強配得上趙焯。至於米氏之父,能有機會與侯門聯姻,怎麼可能會拒絕呢?他雖處處以清高讀書人自居,其實還是十分熱心於仕途的。這樁婚事結得十分順利。婚後米氏與趙焯夫妻恩愛,沒多久就有了趙瑋。

米家那邊,卻沒有因爲這樁婚事沾得多大的光。米氏之父靠着建南侯府的勢,順利得了一處肥缺。女兒纔出嫁,他就上任去了,偏偏沒福,在任上只待了一年就染病去世。米老太沒了丈夫,就帶着兒子去了京城,厚着臉皮依靠繼女接濟,也不聯繫米氏族人。就連米氏之父的骨灰,也是安置在京郊的,不曾送回原籍。

待三年孝滿,米大舅考了科舉,再次藉着建南侯府的勢得了成都縣令的肥缺,剛到任不久就傳來姐姐姐夫雙雙身死的消息。再往後,便沒聽說過他的信兒了。直到趙瑋襲爵,又得今上信重,才收到他一封碾轉託人捎來的信。信中一再辯稱自己並非置外甥外甥女於不顧,實在是生計艱難,路途遙遠云云。趙瑋趙琇自然不會相信,態度也很冷淡,卻沒想到在南下途中,聽說他在山東任上,以建南侯之舅的名義爲禍一方的消息。

米夫人一路聽,一路雙眼通紅,暗暗拭淚,聽到後來,又轉悲爲怒。事情比趙瑋說的更惡劣!怪不得他們從未收到過米老爺去世的消息呢,原來米老太竟然會把丈夫葬在外地,害得他不能葉落歸根!即使曾經與族人生隙,到底不是什麼深仇大恨,難道她送靈返鄉,族人還會把她趕走不成?何必把事情做得這麼絕?還有米大舅,那是他生身之父,素來疼愛他,他竟也任由母親如此對待生父,實在是不孝之極!

米夫人氣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了,她對張氏道:“還請老夫人告知叔叔葬在何處,好讓族人前去拜祭。這麼多年了,若不是聽姐姐來信說起,我們連妹妹嫁到了府上都一無所知,更別提叔叔的生死!葛氏不賢,爲害不淺!”

葛氏便是米氏的繼母,趙瑋與趙琇名義上的外祖母。趙琇從未見過她,對她很是無感。不過外祖父的遺骨所在,她倒是聽說過的:“外祖父不曾入土。聽聞葛……外祖母爲了扶靈方便,上京投奔先母時,帶的就是骨灰而非靈柩。到了京城後,曾一度寄在京郊的寺廟內,前往成都赴任時,又帶着走了。我和哥哥一直都是在外祖父牌位前上香的,不曾見過他老人家的遺骨。”

張氏點頭證實了這個說法:“親家太太當時說,這是叫米大舅能夠時時給其父上香祭拜,好盡孝心。”她冷笑了下,“他們忽然斷了音訊,我們生怕會出事,也曾打發人到成都去打聽過。據說米大舅的孝名滿成都縣都知道,每逢生辰忌日,他都要公然往廟裡齋戒禮佛,鬧得人盡皆知,好叫人家給他亡父送壽禮呢。用這種方法斂財,也算是世間少有了。他後來失勢,在成都縣受人排擠,原也不是全然無辜,不過是犯了衆怒罷了。”

米夫人聽得又好氣又好笑,道:“外子年前得知消息時,已經去信平度州質問於他。只是時間還短,信件怕是還未到他手上。那時外子還不知道這許多內情呢,若他知曉,必定會忍不住再罵一頓!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子,竟然也是我米氏後人!”

趙琇聽得眼中一亮,直起身想說什麼,但想到這還是頭一回見舅母表姐,便又忍耐住了。不管怎麼說,有米家人在,自會處理米大舅。她做晚輩的,又是外姓人,何必攪和進去?這跟當年趙玦被逐出趙氏家族不一樣。她得有點耐心。

投訴完了米大舅母子的極品事蹟,趙琇又有意識地引導着祖母張氏,談起了米氏生前的事蹟,免得米夫人生氣太過,帶着一臉怒氣回家。沒想到這麼說着說着,張氏就忍不住紅了眼圈。她對米夫人道:“我那兒媳,最是賢良不過的,跟我兒子也相處得好,還爲我生下了這一對聰明乖巧的孫兒孫女。只可惜她沒福,竟是早早地去了。但凡她還在,這些年我也不至於撐得如此艱難,連個搭把手的人都沒有。”米夫人聽了,也跟着紅了眼圈。

趙琇小心勸她們:“事情已經過去了,祖母與堂舅母也別太過傷心。母親一定早已投胎轉世,過上好日子了。說不定她轉世後,與父親又做了一對夫妻,如今正生活得和和美美呢。”

張氏破涕爲笑,嗔了孫女兒一眼:“又胡說了。你父親母親即使立時轉世,到如今還沒你大呢,哪裡做得夫妻?你在我跟前胡說八道就罷了,當着你舅母與表姐的面,也不怕她笑話。”

趙琇笑而不語,看到米夫人也不再傷心,心裡越發鬆了口氣。

這時候婆子來報:“小侯爺過來了。”趙琇不由得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方纔米夫人與米穎芝過來時,她就打發人去通知哥哥了。當時傳話的人回來說,那邊守門的人聲稱趙瑋正忙碌呢,只怕未必抽得出空。因此她本來也沒抱多大希望。趙瑋這麼快就忙完了嗎?

趙瑋過來了,在他進門前,張氏與米夫人迅速地簡單洗了個臉,重新往臉上勻了粉。等他進來後,看到的就是兩位儀態端莊的女性長輩了。他先給張氏請了安,又恭恭敬敬地含笑給米夫人行了個禮,然後頓了一頓,方纔轉向米穎芝,鄭重嚴肅地作了個揖:“見過表妹。”

米穎芝沉靜地起身,面帶淡淡的微笑,福身一禮:“表哥。”一禮既罷,又重新坐回了原來的位置。從頭到尾,都沒什麼可讓人挑剔的地方。

可趙琇站在旁邊,看看米穎芝,又看看趙瑋,卻隱隱生出一種古怪的感覺。

第174章 勸食第547章 對質第79章 抽絲剝繭第391章 建議第118章 引介第271章 告誡第208章 挑撥第320章 告狀第21章 好戲第465章 回絕第611章 泄露第501章 潮第377章 驚聞第562章 離去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53章 小敘第426章 避難第493章 進展第257章 生氣第574章 壯大第241章 小丫頭第297章 背約第208章 挑撥第584章 側妃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424章 冷茶第109章 兩年第438章 還價第345章 備宴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508章 相見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1章 建南侯府第234章 置莊第498章 信第298章 通信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368章 警告第200章 送冰第90章 拉攏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200章 送冰第345章 備宴第390章 正經事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40章 出發第506章 巡視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260章 淤青第298章 通信第620章 說客第294章 評價第425章 挖坑第383章 木梳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82章 臘八蒜第25章 庸醫第519章 悔悟第530章 擴散第51章 告一段落第585章 女官第312章 圖書館第371章 報仇第238章 矇混第397章 疑心第414章 中舉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96章 衝突第481章 疑惑第576章 開導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611章 泄露第90章 拉攏第54章 憂慮第583章 告狀第312章 圖書館第614章 立儲第484章 潛入第268章 衡量第329章 舊物第185章 歸家第538章 宮門第603章 勸母第140章 厚臉皮第331章 抽絲第404章 議立第88章 不甘第253章 溫泉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73章 失蹤第166章 “隱疾”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74章 壯大第186章 教孫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72章 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