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九章 夢想中和現實中

後世有一句話,叫做夢想照進現實。

但是實際上當地面的人類仰望不管是三十度角度還是四十五度角度的天空的時候,想讓夢想之光照耀自家的門口也好,窗臺也罷,其實關鍵並不取決於角度。

而是取決於雲層。

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被人從夢中叫醒,終歸不是一件讓人覺得非常舒心的事情,而現在長安城和陵邑之內亂紛紛的西涼兵卒,也就像是數九寒冬,被人從被窩裡面活生生的拖出來,然後迎面潑來一盆冰水一般的感覺。

信息不對等永遠都是人類的一大痛苦。

當原本認爲掌握的所謂的真實的信息,卻被迎面而來的另外一個消息證明是假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恐怕都會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亂當中,而在慌亂的時候,也就難得有人會迅速冷靜下來去尋找這些信息當中的破綻,並別別其真僞。

長安城頭之上,一片慌亂。

這些西涼兵卒,原先也是吃得了苦,經歷過風雨的邊陲勇卒,但是跟着李傕郭汜等人進了長安之後,也就難免奢華起來,吃的穿的用的,反正都這樣,眼珠子都是紅色,容不得半點沙子,也就自然容不得掉進眼裡的那些好玩意。

照理來說,軍中是應該有規矩的,自然是不能隨意的獲取百姓的財物,但是西涼這些人不管是從李傕郭汜,還是中層的這些校尉軍侯曲長,說是長安拿到手裡了,但是能待多久,心中也都沒有一個底數。

因此基本上可以說,上上下下的,還有李傕郭汜爲了三面的敵手暈頭轉向,那麼低下的兵卒這些吃拿卡要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心思去管,而李郭等人不管,那麼誰來管?

以前董卓在的時候,多少還有李儒控制着場面,維持着朝廷的秩序,當董卓一死,這些投降了王允的西涼兵一時之間也被打壓得夠嗆,現在重新翻身做主人了,正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時候,再加上眼一紅,自然就做出了不少的事情來。

這一段時間長安城和周邊陵邑之內的人員都對於西涼兵卒沒有多少的好感,更談不上什麼認同度了,所以在長安,李傕和郭汜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就坐在火山口上。現在這個郭汜的屁股被挪開了,腦袋被砍下了,被斐潛挑在長杆之上,往長安城前一晃盪的時候,頓時城內就炸裂開來了。

城池之上的兵卒慌亂不堪,臨時負責城門防衛的校尉也是沒了主意,就在此時,長安城中在城牆附近的一處院落當中,忽然就陸陸續續走出了不少的精裝漢子出來。

原本正常來說,若是城池之外出現了外敵,那麼城中就應該立刻進行管制,不允許民衆私自外出走動,裡坊之間就要開列出巡查隊,然後一方面防止突發事件,一方面控制民衆的情緒……

而現在城門校尉六神無主,城中又沒有主事的官員,因此長安城內不僅沒有進行管制,反倒是比平常還要更加的混亂!

在來往的人潮當中,這一隊精壯的漢子,就直接朝着洛城門而來!

原先洛城門就在李傕和郭汜的攻擊當中,吊橋損毀了,後來朝廷秩序一直都很混亂,沒有下撥工具款項,所以只是工匠簡單的在吊橋原來的位置簡單的架設了一些木板,做了一個簡易的橋樑,破損的城門和完整的吊橋也一隻沒有修復完善……

幾名漢子,低着頭,稍微佝僂着身軀,讓自己的身形不會顯得太過於明顯,然後便漸漸的朝着洛城門湊了過去。

城門已經關閉了,原來在城門處檢查出入的西涼兵,此刻注意力都集中在來外面,門洞之中尚留下來值守的幾人也是扒拉在門縫處,一邊心神不屬的盯着城外的情形,一邊低聲的相互嘀咕着什麼,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幾名漢子看到了這樣的情形,相互之間微微遞出眼神,便從懷中拔出短刃,直接往城門洞當中撲去!

帶聽到腳步聲覺得有些不對勁的西涼兵回過頭的時候,已經是被欺到了近前,在血花濺起當中,那西涼兵只來的及慘叫一聲,便被短刃捅進了胸腹之間!

這些漢子,基本上都是各個朝廷大員的私兵,如今在相互串聯之下整合起來,竟然幾乎是在同時,對幾個城門都進行了偷襲!

在廝殺聲響起了不久,長安城中忽然騰起了幾處沖天的火焰,濃煙滾滾,使得長安城內更加的混亂。

城中的西涼兵卒,亂紛紛的不知道是應該去城池當中鎮壓混亂,還是應該去抵禦攻擊城門的那些人員,就在遲疑之間,包括洛城門在內的幾個城門都已經相繼被城中的人員攻佔了下來,開始瘋狂的拔出城門的插銷……

在未央宮中,自從李傕和郭汜掌控了長安城之後,劉協便再也沒有多少活動的空間了。崇德殿其實並不僅僅是一個接見朝臣的場所,也有後殿,也有獨立的殿墻,原先劉協多少還是可以出崇德殿,在未央宮內走走逛逛,還可以到後花園中去踩踩青草,看看小花,而如今甚至連出宣德殿都不可以。

劉協只能天天就在大殿之內,來回的轉着圈子,然後仰望高牆之上那一小片的天空,從天明到天黑,寄希望於那一天,夢想當中的陽光能夠照耀到他的身上。

在楊彪和斐潛舉起了清君側的大旗之後,李郭二人對於劉協的看管則是更嚴厲了三分,就連原本崇德殿當中的宦官黃門,也都被禁止外出,一切事項器物,全部都是由外面的送到崇德殿外,經過重重檢查之後,才能送進崇德殿內。

因此,原本就有些窘迫的劉協就更加的淒涼了。

不說其他,單單是吃食這一塊,就基本上每一頓都是涼的,這還不算,經過了檢查的食物不僅會被翻得亂七八糟,甚至一些肉食都會被西涼兵以有問題的藉口扣下來……

劉協和崇德殿內的人,算起來已經有兩三個月都沒有聞到什麼肉味了。

當長安城中第一聲呼喊聲隱隱約約傳來的時候,在崇德殿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而劉協卻一下子站了起來,幾步走到了後殿,擡起了頭,豎起了耳朵,儘可能的在風中辨認着那傳來的不和諧的聲音。

轉眼之間,長安城內的呼喊廝殺混亂的聲音,在各處猛烈爆發響起的時候,劉協不由得露出了緊張神情,攥緊了雙手,咬着牙,呼吸也漸漸急促了起來……

這是北面的,不,這是西面的,不,這只是城中的,劉協儘可能的將這些聲響篩選辨別出來,希望通過遮掩過的聲音,能夠多少得知外界的情況現在發展到了那一步。

長安城內的呼喊嚎叫的聲響,幾乎就是之前西涼兵攻城的翻版,那種驚慌慘叫,那種全城的雜亂,竟讓讓劉協的身軀再一次微微的顫抖起來。

在未央宮值守的兵卒們也敲響了示警的金鐘,加入長安城內的這些一波波的聲浪當中,彷彿震得整個崇德殿都嗡嗡作響。

“陛下!陛下!”服侍劉協的小黃門連忙跑了過來,有些慌亂的說道,“陛下,城中大亂……陛下,要不要找個地方躲避一下……”

“躲避?”劉協喃喃的重複了一下,然後微微咧了咧嘴,說道,“……能躲到哪裡去?呵呵……那一次是朕躲得了的?”

“陛下……”小黃門拜在劉協的腳下。

劉協默然了一會兒,沒有繼續說什麼,而是略彎腰,伸手將小黃門拉了起來。

這是我的大漢,這是劉家的天下!

就算是末日來臨,我也要看着天地如何倒懸!

長安城中喊殺慘叫,驚呼狂亂之聲,更大的響了起來,彷彿全城都騷動起來,隨後出現了一個聲音,遠遠的在北面飄起,剛開始還模模糊糊,但是很快的,不知道多少人一起加了進來,扯着嗓門跟着一同大聲的呼嘯,這個聲音也越發的響亮起來,如晴天霹靂一般在長安城中呼嘯而過!

“郭汜已死!長安已破!勤王軍已進城!!”

劉協聞聲不由得喜形於色,一把抓住了身邊的小黃門,急聲說道:“快!快去準備朝服!我……朕要穿上朝服……來迎接勤王之軍!”

在此時此刻,長安北面原本設備就不完善的洛城門終於是洞開了,張遼率先領着先頭騎兵衝進了城門當中!

在一片混亂當中,張遼帶着身邊的百餘先頭騎兵,心思都是一樣的,就是迅速的擊潰在洛城門之後大街之上的所有但敢於阻擋斐潛部隊的抵抗力量,將整個長安城儘快的控制下來!

對着洛城門,便是南北走向的北門大街,在這條街道的中段,有京兆尹的府衙,此刻正有不少西涼兵卒趕到京兆尹的府衙周邊,彙集在一處,往洛城門此處而來。

“加速!後面的跟上!”

張遼大聲呼喝,將長槍一擺,伏低了身軀,減少空氣的阻力,便要直接衝擊當街而來的這些西涼兵卒。在張遼身後的百餘騎兵,也沒有絲毫退縮,徑直跟着張遼就往前衝刺,此時此刻再說什麼戰術都沒有,只剩下最直接的拼殺!

每個人都將馬力放到了極處,馬蹄敲擊着北門大街上青石板,發出隆隆的悶響,下一刻便呼喇喇的撞了上去!

京兆尹附近西涼兵彙集起來的時候也是比倉促,長短兵器,自然是順手拿到什麼便帶什麼,更不用說什麼拒馬等可以阻擋騎軍的器械了,猛然間見到長街城門處突進來一羣騎兵,頓時大呼小叫的亂成一團。

這些西涼兵絕大部分都會騎馬,也見過騎兵衝擊步卒戰陣的威力,正是因爲如此,當見到張遼帶着騎兵猛得衝來的時候,自然就下意識的想起了那些被自己騎兵衝擊之下的步兵戰陣……

“快!那個誰,拿長槍的,快立長槍!到前面結陣!”一個西涼校尉連忙將衝着一旁幾個拿着長槍的西涼兵高聲喊道。

應對策略麼,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是,西涼兵並不是後世那種軍銜制度,也不是所謂的上級就一定可以管轄到其他的下級兵卒,若是李傕郭汜等將領在場,一聲令下,說不得這些西涼兵還真的會列陣迎敵,但是一個校尉來下令……

哈,你誰啊?

如今城門已破,誰也不知道城外到底勤王之軍有多少,還有多少兵馬會殺進長安城內,原本在慌亂之下就沒有多少鬥志的西涼兵卒,見到眼前的勢頭不對,那幾個拿着長槍的西涼小兵,根本就沒有人去聽那個校尉呼喊的命令,還有的見勢不對便將長槍往地上一扔,旋即往街道旁邊的巷子內一鑽,跑了……

北門大街又直又寬,張遼策馬狂奔之下,轉眼之間便到了這些散亂的西涼兵近前。幾個西涼兵見來不及躲避了,打着臨死也要拖一個墊背的主意,嚎叫着便將手中的兵刃胡亂捅刺出去。

張遼眯着丹鳳眼,一點都沒有馬速減緩的意思,手中的長槍微微一抖,便將一側刺來的一柄長矛盪開,然後藉着反回來的氣力,便往另外的一側橫掃過去,如閃電般劃過一名舉刀砍來的西涼兵卒的脖頸,頓時橫着切開了這名西涼兵半邊的脖子!

在漫天的血霧當中,張遼已經衝進了西涼兵卒的人羣當中,長槍飛舞之下,兵刃碰擊,夾在着骨裂筋斷和鮮血噴涌的聲音當中的聲聲慘叫,很快的就擊垮了這些西涼兵僅存的勇氣……

待張遼帶着騎兵穿透這一些已經潰散的西涼步卒的時候,擡眼一看,未央宮和長樂宮的宮墻便出現在了北門大街的盡頭!

在張遼衝進洛城門之後不久,斐潛帶着剩餘的騎兵,在趙雲的護衛之下,也進了長安城。北門大街已經已經被張遼打通,長安城中現在西涼兵已經喪失了統屬,也沒有了領頭之人,從陵邑趕來的一些屬於種劭和劉範的私兵,正在逐漸的接管長安。

斐潛一身戎裝,領着騎兵沿着北門大街直入向南,趙雲從後面趕了上來,在斐潛身側輕聲說道:“君侯,同我們一起來的種侍中和劉都尉等人,正在收攏西涼殘兵……”

斐潛向後看了一眼,沒有理會那些興高采烈的反西涼聯盟的官員們,而是淡淡的說道:“不用理會……我們的目的已經算是基本達成了……”說完便看着在遠遠街道盡頭的龍首原上的宮墻,不知道此時此刻想到了些什麼。

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3217章 同舍今何在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1766章 陷落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九四七章 是祭天還是祭人第1689章 邀請第三十一章 丁原之殤第七二一章 有人很深沉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1181章 相關和無關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2171章水和油第1137章 主動權第1811章 性格使然第1023章 信物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七四八章 永安營戰線崩亂第1033章 漢人挖的坑第2164章漢儒之法第九零九章 亂長安(四)第八六二章 叩長安(九)第2028章求真之後,當爲務實第1717章 不坑不歡喜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2221章沒事有事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爲難第2094章港毒卻大比啊第1619章 聽者和說者第九七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七零七章 陣法重要性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六一三章 騎兵之間的中結第一八零章 姍姍來遲的劉岱第1802章 一個時代的開始第1795章 高算,低估第1394章 焦慮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2116章此事還需計議一二第九三八章 大軍的進發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1509章 一大招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3249章 春雨第1136章 請猜一猜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1451章 設局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三五一章 常規開場曲中的不和諧音符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2804章 晉升階梯腳下空,天命之道頭頂懸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1401章 送上門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1284章 一鍋魚湯第1146章 被改變的劇本第2197章何處來水第八一二章 將對帥(一)第六四三章 原來是你(中秋節加更)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2412章各食其道(加更)第1312章 對答第2908章求生求死,有起有落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2305章舊轍和重蹈舊轍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八一八章 天地之間的迴響第1122章 差不多了哈第1052章 政治上的表面文章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二九三章 籠巾之冠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第1593章 一罈新釀酒第1205章 正確的選擇未必有正確的結果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二五三章 多吐兩次就習慣了第2731章 最壞的變故第1136章 請猜一猜第1353章 佈置第五十九章 繞彎子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