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趙院士實在是太偉大了!

早在三個多月以前,核聚變裝置就已經組裝完畢,一直都在進行部件、設備的性能測試。

現在所有測試都已經結束,就正式準備開啓點火實驗。

來參加核聚變裝置點火實驗的人有很多,每一個都是高層或核心技術人員,加在一起有近五十人。

五十人組成的龐大團隊,都來參加核試驗點火實驗,也足以見實驗有多重要了。

這次和上次不同。

上一次可以說是肯定失敗的實驗,每個人都知道核聚變裝置可以點火,卻實驗無法持續太長時間。

這次就是把材料更換了一遍,並重新制造了核心裝置,外部傳導的裝置也準備的很充分。

大部分設計都是由趙奕完成的,陳澤書也非常肯定的說,“這臺核聚變實驗裝置,已經非常完善了。”

“如果實驗能夠成功,它可以一直保持高功率運轉,並持續一年以上時間。”

這個說法等於是可控核聚變已經成功了。

一行人抵達核聚變實驗基地,就能看到最中心的裝置。

整個裝置大概有三層樓高,像是個圓形的大型器械,半徑有二十米左右,看起來還是非常巨大的。

當一行人到達實驗基地的時候,陳澤書就直接迎來過來,最後帶他們參觀核聚變裝置。

最開始進入其中,見到的是輸出端組件,陳澤書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們採用的是傳統的高壓動力傳輸,並製造了特殊的大型發電機。”

“通過裝置的熱力傳導,可以讓發電機運行起來,有一部分則會傳輸到動力泵,用於外在物理性運作的部件。”

動力傳輸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通過熱力傳到製造高壓,對機械產生動力,實現讓主軸進行快速的轉動,帶動大型的發電機進行運轉。

核聚變裝置外在的動力部分,連接了兩臺大型發電機。

這兩臺大型發電機的主要部件,比如主軸,都是由紅風工業製造出來的,紅風工業的主軸製造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當然,對比國際最先進,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製造出來的發電機效能,卻遠遠超越了國際先進水平。

這主要是因爲材料的區別。

紅風工業製造的主軸,所使用的是Z波壓縮材料。

陳澤書介紹道,“發電機的主軸、轉輪等,都使用的是Z波壓縮材料,這讓發電機整體的強度、耐熱和抗磨損性大大提升。”

“同時,發電機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像是好的食材,通過簡單製作就會變得很可口一樣,在高強度Z波壓縮材料的支持下,哪怕是普通國際水平的技術,也足以製造出遠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機械。

陳澤書介紹了發電機以後,還說明了核聚變裝置的轉化效能,“能量轉化率非常高,我們預計轉化率爲10%~15%。”

這是個非常高效的數字。

能量轉化率是輸出端轉化出的動能和電能,和核聚變裝置內部產生的熱能之比。

首先和裝置內的熱能,到輸出端最少要損失60%以上,輸出端的熱能再轉化爲高壓動力,又會損失很大一部分,高壓動力再轉化爲電能,再損失很大一部分。

最終實現轉換率超過10%,絕對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

哪怕是國際最先進的核裂變反應堆,輸出功率比也達不到這個數字,在裝置運行過程中,大部分能量都會平白消散了。

這說明了整個裝置製造的精細和先進程度。

核聚變的點火實驗,可不比太空穿梭實驗檢驗,後者最主要是參數校對,有了理論支持以後,技術就完全不是問題。

現在的核聚變裝置,製造過程可以說是非常的複雜,參與的項目組就包括陳澤書帶領的核所團隊、Z波壓縮材料實驗組、反重力技術組以及科學院機械動力研究所。

一行人跟着陳澤書一起查看了整個裝置,接下來就是實驗準備工作,一行人中有好多,都是機械、物理、計算機等方面的專家,他們都直接參與實驗準備工作中。

趙奕也同樣參與到準備工作中,他和其他人不一樣,哪怕大部分時間沒有在覈聚變實驗組,但核聚變裝置就是他設計出來。

核聚變裝置的核心,包括驅動核聚變的反重力裝置,都是出自趙奕的設計,他的工作就是查看這兩個裝置,並做過往實驗數據的檢查工作。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都可以歸在‘檢查’範圍。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後,趙奕知道裝置主體沒有問題,只是外在一些輔助部件,設計的還是有不足之處,但也根本不影響實驗了。

這次實驗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實驗能夠取得成功,後續計劃就是讓裝置一直維持運行,過程中要進行各種調試,不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裝置計劃會運行一年以上。

裝置能夠一直運行下去,當然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如果中途出現了問題,就要中斷實驗並進行修改、調整,再準備進行第二次試驗。

好在覈聚變不是核裂變,核聚變的反應是比較充分的,中途也不存在高放射性,有空間罩的隔離效果,裝置外部幾乎不存在輻射的,就不會產生大量無法處理的廢料。

在裝置核心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只要做到保持密封性,需要處理的只要沒有反應充分的原料。

核聚變裝置使用的是氘氚原料,進行的是‘第一代’聚變反應。

‘第一代’聚變反應效能,肯定趕不上‘氘、氦3’、‘氦3、氦3’反應,但好處在於原料便宜,相對的性價比就非常的高,同時,控制起來也就容易一些。

“如果製造更大型的宇宙飛船,需要更高的功率,就可以考慮第二代、第三代的核聚變反應。”

針對內部反應的問題,趙奕對其他人解釋道。

實驗終止的另一個成本就是點火問題,核聚變點火是非常不容易,每一次點火,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

好在已經有了Z波點火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點火難度和成本,也大大減少了中止實驗的損失。

——

五天後,實驗正式開始。

這次實驗的準備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最少趙奕是這麼看的,考慮到核聚變控制的難度和重要性,準備時間長一些也可以接受。

當實驗準備正式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非常的緊張和激動。

實驗組大部分人,包括參觀團一行人全部原理了裝置。

在進行核反應的實驗過程中,危險性還是非常高的,就連數據監測都是遠程控制,實驗裝置附近就只留下一個控制小組。

其他人肯定看不到實驗內部的情況,而外部能看到的就是,大型動力泵運轉,以及測試出來的電力輸出。

電力輸出參數是關鍵。

所測試出來的電力輸出參數,就是核聚變裝置的對外輸出功率。

核聚變裝置維持運轉,對外輸出功率纔是關鍵,因爲核聚變本身要維持反重力裝置,還有其他的輔助裝置以及電子系統,都需要核聚變產生的功率來維持。

在拋開這一部分消耗的功率後,纔是對外的輸出功率。

等實驗正式開始以後,好多人都一直盯着輸出功率參數。

大概過了有十幾分鐘左右,輸出功率檢測儀器的指針終於有了變動,只是挪動了一點點位置,讓足以所有人激動起來。

“成功了,有數據了!”

“真是太了不起了,你們看,動力泵也開始運轉了。”

“還真是,現在可以說,實驗成功了吧?”

“創造歷史了呀,可控核聚變,完成了!”

“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很激動啊,真是了不起!成功了啊!”

大家所說的成功,就是核聚變裝置,成功對外產生了輸出功率,有了對外的輸出功率,就代表核聚變裝置的成功,哪怕輸出功率只有1w,也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顯然。

裝置整體對外的輸出功率不可能只有1W,非得內部反應變得越來越強烈,輸出功率不斷的提升,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快速攀升到預計最高數字的一半。

這時候,大家就更激動了。

如果裝置對外的輸出功率能達到預計數據,只要沒有什麼大問題,能一直運行下去,也就表示裝置可以被用作製造太空飛船。

哪怕以現在的輸出功率,都足以充當一個小型核電站使用,就算考慮提取原材料的成本,長時間製造出的電能,也會遠遠的超出成本。

現在可以說實驗取得了成功。

但是,所有人依舊盯着輸出功率檢測儀器的指針,因爲實驗預期最高的功率比現在多出一倍。

只有多出一倍的功率,才能支持大型宇宙飛船運轉。

現在的核聚變實驗裝置,目的當然不僅僅是建造出核電站,最重要的還是支持宇宙飛船。

如果輸出功率沒有達到預期,實驗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後續有些令人失望。

輸出功率的檢測儀指針,再沒有繼續往上升,而是保持原位很長時間,也就表示最大功率,差不多就到這裡,不會繼續上升了。

“現在反應已經達到最激烈程度了?”

“輸出功率不足啊!”

“爲什麼會比預計的少這麼多?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啊!”

每個人都知道出了問題,因爲預期的數字要高上不少,但想要進行修正圈非常困難。

首先,必須要找到問題,找問題的過程,就必須要停止實驗。

這讓實驗組都糾結起來。

好多人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鬱悶,高興是實驗取得了一部分的成功,這部分的成功代表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鬱悶的是功率沒有達到預期,也許還需要第二次、第三次實驗,才能真正取得預期的成功。

此時,趙奕看着檢測儀的指針,皺着眉頭陷入了沉思。

他忽然說道,“我就近去看看吧。這裡也看不出什麼。”

“不行!”

旁邊的高層領導立刻反對道,“實在太危險了。”

“趙院士,可千萬不要接近裝置,太危險了。”

“是啊,趙院士,安全最重要!”

“實驗已經很成功了,只要找到問題,下次肯定能成功。”

“不要冒險呀!”

在一羣人的勸阻中,趙奕搖頭道,“下次不知道要等什麼時候,我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安全應該是能夠保證的。”

“而且裡面本身就有工作組,我們的安全很重要,他們的安全也很重要,他們都不怕危險,我們怕什麼呢?”

他堅持要過去。

其他人發現根本就勸不動,有人乾脆就咬牙說道,“趙院士,我和你一起去。”

“我也一起,有什麼怕的,不就是命嗎!”

“對啊!”

“我相信趙院士的判斷,就近才能找出問題!”

最終一羣人還是過去了。

大概有二十多個人,還包括一名高層領導,都一起去了實驗工作組。

工作組所在的位置,距離實驗裝置只有二十米左右,實驗裝置出現了泄露等問題,就有很大概率波及到工作組所在的位置。

如果實驗裝置出現了大問題,比如說發生強烈的爆炸,會直接覆蓋周邊一公里,十公里以內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實驗出現一點點差錯,都可能會是致命的。

每個人都知道非常的危險,接近工作組所在地的過程中,還有人不斷的勸說。

趙奕還是堅持要過去,他倒是不擔心危險,《因果律》對安全的把控效果非常好。

如果真正出現了危險,提前預知可以提前快速撤離。

所以趙奕表現的非常淡定,甚至淡定到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生命,他的表情也讓其他人高看一眼。

“趙院士不愧是趙院士,這種犧牲精神,真是比不了啊!”

“爲了實驗能夠成功,趙院士都不怕犧牲啊!但是一定要保證趙院士的安全,他實在太重要了!”

“我們都可以犧牲,趙院士一定要安全!”

在不斷的擔驚害怕中,一行人還是接近了實驗裝置,並來到了工作組所在地。

這裡纔是查看數據最好的地方。

工作組控制各種檢測設備,隨時準備裝置運行狀況,裡面工作的人完全沒有想到,領導一行人會過來。

“太危險了!”

“這裡不安全!怎麼都過來了。”在不斷地驚呼和擔憂中,趙奕淡然的走進去,查看起詳細的檢測數據。

他表現出的淡然令人心驚,彷彿是一點兒都不擔心安全問題,也讓其他擔驚受怕的人,繼續感嘆着,“趙院士真是了不起啊!”

“爲了實驗能夠取得成功,他甚至敢於犧牲生命!”

“真是太太太太——”

“偉大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菲爾茲獲得者不來怎麼辦?第七十五章 這姑娘到底想啥呢!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最頂尖的數學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才讓人羨慕!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們是爲了實驗,不是爲了吃第一百五十一章 源代碼火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善於挖掘人才的天才第一百六十四章 研究,開啓!第二百六十八章 研究入魔了不太好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控核聚變與空間阻隔第九章 獨特的實驗方式第一百六十四章 研究,開啓!第三百八十二章 我對你們都非常有信心第四百八十章 時薪五十萬?第一百五十九章 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哥德巴赫猜想?開什麼玩笑!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間倍率和世界毀滅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四章 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維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費馬猜想的進一步簡化》第九十八章 問題肯定是密碼太簡單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津大學的信件第六百七十章 靈感很重要,運氣也很重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央視的專訪第二百九十七章 國家級別的重要意義第三百五十一章 這是什麼腦力啊!第七百一十三章 科技和人類和平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的能力:《衍生率》!第四百七十二章 什麼都不懂不要緊!第六百二十四章 這難道是自爆?第三百零八章 鎖定課程助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神靈’才能懂的東西第三百零四章 這個就太誇張了吧!第五百七十六章 快讓趙奕當所長吧!第五百五十章 質量點的多維拓撲形態第三百六十二章 氣炸了帶來的靈感第二百四十八章 尋找‘奇點’第六百八十八章 參觀月球基地車第一百零九章 開掛開到老子頭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數學天才真是太難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尋找‘奇點’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弟,你就不能放過我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丙河:你們還是差那麼一點!第五百五十五章 黎曼猜想的證明報告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不可能!第二百五十章 還有什麼他做不到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空氣被轉移了!第四百二十章 外觀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最有錢途的職位!第三百九十一章 勵志一生貢獻給科研事業?第五百零九章 修建UFO基地飛船!?第五百二十二章 反重力和航天的關係第一百二十三章 宇圖機器人團隊第六百二十六章 先一步製造小型飛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央視的專訪第一百七十一章 原來我這麼優秀啊!第四十六章 學術名望第四百七十七章 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 這就……太監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抵達火星!第七百三十四章 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命科學學院第二百四十七章 檢驗?老子就是專業的啊!第五百一十一章 龍捲風製造器第五百九十七章 啥玩意?超高溫超導材料?第六百零一章 暗物質是不存在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趕緊行動起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鷹的傳說第三百二十七章 超級邪惡的科學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兄弟學校!兄弟實驗室!第五百八十二章 我很專一,好不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我的夢想是成爲生物學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必須要推廣獨屬於自己的理論第三百六十二章 氣炸了帶來的靈感第三十七章 這個錢到底賺不賺呢!第六百三十九章 是時候開啓太空航路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也太可怕了吧!第一章 開局就是數學第一百三十八章 誰也別想打擾老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真是很偉大的精神啊!第一百六十二章 測試成功和曝光第七百零七章 第一次測試實驗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第七十一章 證據就在節目中第七百一十六章 我們一起上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這幾天不適合上學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冷落的趙奕實驗室第二百九十六章 猜的,瞎猜的!別多想!第八十一章 上帝之數被輕易破解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猜就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屬於計算機工程師的物理報告會第十八章 進入精英A班第一百零六章 未來的圖靈獎得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建明:我的設計還有什麼存在價值?第二百一十三章 臺下做着數學大佬怎麼辦?第四百八十二章 那我們就再保守一些!第五百二十九章 趙奕:我感覺似乎不太難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感覺是被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