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動盪的根源

…皿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毖年的敘以戰爭之後,共和口口”戰略重點,準備在中東地區與美國一決高下,但是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8年前顧衛民沒有支持中東戰爭,現在顏靖宇也在中東問題上猶豫不決。

不是中東地區不重要。而是共和國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

對共和國而言,中東地區只是一個遠在天邊的地方,就算鬧出再大的事情來,對共和國的影響也不是很大。與中東地區相比,南方的印度尼西亞、東南的菲律賓、還有着面的日本都重要得多,對共和國的影響也大得多。

在共和國的衆多周邊國家中,印度尼西亞是僅次於印度的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即便放眼全球。印度尼西亞的人口數量也只比印度、共和國與美國少。馮年,印度尼西亞的人口總量超虹億,其中引乙多人在面積萬平方千米的爪哇島上,另外近引乙人分佈在加裡曼丹島古稱渤泥或婆羅州,僅次於格陵蘭島與新幾內亞島的全球第三大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巴厘島、西帝紋與塞蘭島等上萬座島嶼上。得益於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數十年來。印度尼西亞的社會發展一直沒有中斷過。雖然與同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印度尼西亞沒像馬來西亞那樣實現工業化、沒像泰國那樣成爲旅遊大國、沒像新加坡那樣成爲航運與金融強國、甚至連依靠美國援助過活的菲律賓都比不上,但是印度尼西亞擁有這些國家所不具備的一項優勢,那就是相對獨立自主的國際地位。

改變印度尼西亞命運的。正走出舊年的南海戰爭。

當共和國將大錘砸向越南與菲律賓的時候,印度尼西亞緊跟馬來西亞,做出了最爲明智的選擇,那就是承認薦和國在南海地區的霸主地位,退出南沙羣島島嶼與南海海域的主權爭奪。

隨後的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讓印度尼西亞當局不再把希望放在美國與日本身上,甚至一度有意疏遠美國,積極與共和國改善關係。

雖然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比如給予華人同等的社會與政治權利、打擊爪哇海的海盜當時往返與共和國與中東地區、以及共和國與非洲大陸的醜萬噸級超級貨輪中。有八成需要經過巽他海峽,也就得經過爪哇海、對付跨國犯罪組織主要涉及洗錢、打擊販毒勢力共和國出兵出力剷除了位於緬泰老交界地區的金三角與位於阿富汗的新月地區的毒品種植基地之後,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與蘇門答臘地區成爲了新的毒品產地,而且近六成毒品輸往共和國等方面,印度尼西亞並沒積極配合共和國,甚至有意製造障礙,但是在南海戰爭之後。因爲接距而至的半島戰爭、日本戰爭、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共和國無暇他顧,所以不但不可能對付印度尼西亞,還得依靠印度尼西亞擋住來自澳大利亞的威脅,並且利用印度尼西亞牽制蠢蠢欲動的菲律賓。

團年到比年,絕對是中印尼關係的黃金力年。

長達刃年的合作,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在很多人看來,掃蕩了幾乎整個東南亞地區之後,共和國完全有能力以和平演變的方式對付印度尼西亞,將印度尼西亞變成墨西哥那樣的國家。因爲在所年之前,共和國的首要任務不是稱霸全球,而是解決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爲國內高端產業拓展海外市場、爲國內消費市場提供廉價商品,所以共和國沒有理由“放過”擁有引乙多人口2凹年的時候,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大與豐富資源的印度尼西。

問題是,印度尼西亞是理想的市的與勞動力輸出國嗎?

要知道,早在力世紀末,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就超過了引乙,而且是世界上十大石油輸出國之一,天然橡膠的第一大出產國與出口國,還是媒、錫、鋁礬土、鎩等礦產資源的主要輸出國可是印度尼西亞卻沒有因此而得到國際資本青睞。也沒有能夠依靠龐大的勞動力與豐富的資源實現工業化。即使到2口年,印度尼西亞的工業化水平也非常低,甚至比不上情況相似的菲律賓。

導致這一現象的衆多原因中,除了思想文化、自然環境等不可更改的歷史與自然因素之外,主要還是與印度尼西亞的基本國情有關,即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座島嶼組成的島國,而且是位於熱帶地區的島國。僅此一點,就對印度尼西亞的現代化國家建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閱陵!

實際上,印度尼西亞與菲律賓的情況非常類似。

兩個國家都地處東南亞。都是島國,而且人口都不少,資源也很豐富,卻都沒有能夠像其他東南亞國家那樣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爲現代化國家。與馬來西亞比較就看得出來,雖然馬來西亞也是一斤,“半島國”其國土的一半在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芥壘一立島上,而另外半則在馬來半島卜,但是馬來燈人口集中在馬來半島的幾個州,只有獼的人口分佈在加裡曼丹島上,所以馬來西亞可以把發展重點放在西部,從而搭上工業化的末班車,順利實現國家現代化。

從中就能看出。作爲島國。地理甩素產生的隔絕效應,讓國家力量分散。也讓國內交流受阻,從而對國家建設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就拿印度尼西亞來說,在佔國土面積不到院的爪哇島上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這些人口中的一半集中在雅加達、萬隆與細水等待大城市內。出現爪哇島上資源擊潰匿乏、城市擁擠不堪小基礎設施嚴重不組,而其他地方,比如蘇門答臘島、加裡曼丹島、蘇拉威西島與伊利安島新幾內亞島等地區資源豐富,卻因爲地廣人稀而導致基礎設施落後的怪異現象。

歸根結底,就是“資源分佈不均。”

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印度尼西亞不可能順利完成工業化,也不可能輕而幕舉的成爲現代化國家。

從歷史上看,印度尼西亞一直就不是現代化國家。

別的不說,擺脫殖民統治取得獨立之後不久就爆發軍事政變,隨後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人獨裁統治。即便在刀世紀末實現民主大選後,印度尼西亞仍然沒有能夠擺脫軍人干政的影響。

正是如此,南海戰爭後,共和國並沒有像扶持馬來西亞那樣對待印度尼西亞。

當然。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局勢也對共和國的基本政策產生了影響。

南海戰爭後,共和國忙着對付日本,還得應付來自朝鮮半島與南亞次大陸的威脅,所以無法在東南亞地區擴大戰果。比如菲律賓倒向美國之後,共和國只能聽之任之,沒有采取任何針對性的行動。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碰0年之後,共和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基本政策就是穩固守成,而不是積極進取。因爲印度尼西亞南面就是澳洲大陸,澳大利亞是美國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大本營,也是該方向上的最後防線。用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說,除非美國輸掉一場世界大戰,不然絕對不會拋棄澳大利亞。也就是說,共和國不大可能在控制了印度尼西亞之後南下“登陸。澳大利亞。所以在是否要控制印度尼西亞的問題上,共和國當局就得做長遠大算。雖然控制了印度尼西亞,能夠獲得一個巨大的市場,以及豐富的資源,但是卻要與美國面對面的對壘,肯定需要投入巨大力量、甚至會付出慘重代價,能否從中獲益肯定是個問題。

相對而言,將印度尼西亞當成緩衝區,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就能確保共和國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霸權地位,甚至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新加坡。讓美國退守菲律賓,掃除進軍印度洋的障礙。

由此可見,卑度尼西亞的地位非常尷尬。

當然。不控制印度尼西亞,不等於不佔領印度尼西亞的市場與資源。

從力出年開始,共和國就逐步放寬了對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限制。要知道。當時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演變成大蕭條,全球經濟正像高山滑雪般的從頂峰衝向谷底,幾乎所有國家都築起了貿易壁壘,以出口退稅等方式爲出口企業提供鉅額貿易補貼,國際貿易體系隨時有可能崩潰。共和國在這個時候放寬對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限制,等於拯救了印度尼西亞,讓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尼西亞人獲得了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

當然。商人肯定是無利不起早,沒有理由無緣無故的援助印度尼西亞。

衆所周知,大蕭條對共和國的衝擊遠沒有對美國的衝擊那麼大。甚至可以說。共和國是大蕭條的受益國。根據共和國當局在喲年底公佈的一份統計數據,在力出年到四隻,即大蕭條期間經濟環境最糟糕的舊年,共和國實現了年均3院的經濟增長率,而同期全球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爲負的鎖。也就是說,共和國經濟的相對增長率高達7院。而在大蕭條結束之後,共和國的經濟相對增長率只有鰓罰年,共和國經濟增長8祝。而全球經濟增長2祝。由此可見。大蕭條對共和國造成的影響。很多都停留在表面上,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與之相比,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在大蕭條中遭受到的打擊用“慘痛”都不足以形容。

毫無疑問,貿易是國家間的經濟往來,肯定得講公平對等。

共和國向印度尼西亞開放國內市場,印度尼西亞也得向共和具開放點什麼。

當然。以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狀況,如果在大蕭條中向共和國全面開放國內市場。國民經濟肯定會遭到重創,成千上萬的國內企業被共和國的跨國公司打垮或者吞併,爆發新的反華浪潮。共和國的跨國企業也不需要印度尼西亞全面開放,因爲在團年之後。共和國跨本站斬地址巨裡改爲:剛訓剛口肥孫舊比…能請暨陸閥隘!目燃的正在集中力量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緬甸、尤狸可末埔塞等東南亞國家攻城拔寨,還得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與斯里蘭卡佈局。半島戰爭後,共和國花了很大的力氣幫助朝鮮重建家園。日本戰爭後,爲了準備攻打印度,共和國的經濟政策開始轉向國內,不再鼓勵資本外投。總而言之,直到3餅代末,共和國跨國企業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去佔領印度尼西亞的市場。在共和國的整個產業網絡中,印度尼西亞只有一個作用:原材料產地。

作爲對等條件。印度尼西亞需要開放的就是資源開採權與出口許可權。

凶年,共和國的3家企業就以合資、注資、以及融資的辦法,控制了印度尼西亞最大的7家天然橡膠企業,而這7家橡膠企業控制了印度尼西亞糊的橡膠院與接近心據的橡膠出口份額。

留年,三堅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發力,以兼併收購的方式,控制了印度尼西亞最大的3家錫礦開採企業與4架鋁礬土礦開採企業,成立“三堅集團印尼礦業集團。”一舉控制了印度尼西亞溉的錫礦與獼的鋁礬土礦,並且獲的了在印度尼西亞全境進行礦藏勘探的許可權,以及礦產出口許可權。作爲區域產業發展戰略,三堅集團沒有在印度尼西亞開設礦產品加工企業。而是把加工廠設在了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的古晉,並且投資擴大了古晉港的吞吐能力。

碰4年,葉宏集團高調進軍印度尼西亞,在打手 年之內就收購了3家石油開發企業與7家煉油企業,並且在得到細水政府的保證之後,在馬拉都島位於爪哇島東面,與油水隔海相望,有跨海大橋相連投資興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化工工業園,以生產化肥、農藥與生物藥劑爲主。因爲印度尼西亞的人口一直在以每年超過皖的速度增長,所以葉宏集團的這次投資很快就收到了鉅額回報。也正是如此,葉宏集團進軍資源產業與化工產業,很快就成爲了共和國的第三大資源產業集團。

吼年。由李成文投資開辦的“華勝集團”也是資源類企業,其成立的背景是三堅集團在四隻幾乎壟斷了共和國的資源市場,觸犯了《反壘斷法》。面臨被強行拆分成數家企業的危險。所以在藺彥博的請求下,李成文出資成立了“華勝集團”葉永畿的葉宏集團也在這一年進軍資源領域。與三堅集團形成了競爭關係,從而使三堅集團避開了《反聖斷法》的打擊進軍印度尼西亞。因爲先入爲主的三堅集團與時宏集團已經控制了印度尼西亞大部分陸上資源,所以華勝集團把重點放在了海上,在當年就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在馬魯古海開發海底礦產資源的合同馬魯古海擁有當時已探明的全球最大的海底錳結核礦牀,潛在的經濟開發價值高達數十萬億元人民幣。

函年。隨着大蕭條的影響達到頂峰,全球經濟探底,在風暴中倖存下來的共和國企業加大了對外擴張的步伐,衆多勢力不如三堅集團、葉宏集團與華勝集團,卻擁有不錯潛力的企業紛紛進軍印度尼西亞。僅在當年,共和國企業在印度尼西亞的投資就超過了打手 規模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絕對是一筆鉅額投資。要知道,力飛年的時候,三堅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的投資也僅僅只有力億元。

隨後幾年內。共和國的跨國企業幾乎滲透了印度尼西亞的各個資源

業。

到刃年代初期。印度尼西亞的引種主要資源產業全部被共和國的跨縣企業控制。形成了在印度尼西亞開採,在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與越南進行初加工。在共和國銷售與精加工,製成成品後再返銷回印度尼西亞的產業鏈條。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陵!

奶東之後。印度尼西亞的資源還大量涌入印度市場,在印度的戰後重建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也因此成爲了印度的最大資源輸入國。

問題就在這裡。印度尼西亞始終處在產業鏈的最底層。

按照國際產業分工,處於產業鏈最底層的國家就是被錄削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人口一直保持正增長,而且增長速度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一的窮國比較有意思的是,排除戰亂等因素後,經濟越落後的國家。人口增長速度越快,反而是經濟越發達的國家,人口增長越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可以想像,發展刃多年,除了人口一舉突之外。印度尼西亞實際上沒有其他任何進展。

到引世紀的年代末,印度尼西亞成爲了東南亞地區最貧窮的國家。

不管在哪個的區,貧窮絕對走動盪的根源。

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64章 繼續前進第23章 創造機會第6章 喧賓奪主第2章 各盡其職第137章 新世界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46章 攻堅戰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80章 死亡之路第9章 熱點時局第61章 功敗垂成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9章 野外求生第58章 高端之爭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4章 有與沒有第74章 開盤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24章 推銷戰爭第4章 停戰談判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16章 基礎第60章 絕不拋棄第37章 登陸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34章 全面爆發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39章 善後工作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8章 奪權第29章 因果關係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28章 策動力第30章 推倒重來第32章 箭在弦上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71章 吝嗇鬼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66章 勢成騎虎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84章 排兵佈陣第4章 你情我願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13章 暗中支持第9章 政治參謀第52章 制空王牌第50章 亡羊補牢第90章 正面進攻第34章 裡應外合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61章 硬仗第36章 雷霆一擊第62章 溝通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2章 職責使然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58章 聲東擊西第70章 針鋒相對第42章 兩難處境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50章 瘋狂反撲第81章 因勢利導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37章 風起雲涌第46章 隔岸觀火第31章 軍售案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33章 壟斷經營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13章 麻煩纏身第45章 部署第111章 新風向第3章 秘密同盟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28章 高層接觸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20章 軍事禁運第82章 堅持路線第59章 未來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40章 難題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22章 空中爭雄第22章 動盪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