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爭問題

7二打手日,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裴承毅與劉曉賓、袁晨愕一川去了元府。

因爲這次彙報關係到共和國在未來幾年,甚至未來數十年的基本戰略,所以在僅爲非正式工作彙報的情況下,裴承毅等人仍然高度重視,也得到了顏靖宇的高度重視。沒有懷疑顏靖宇的野心,卻沒人能夠肯定顏靖宇具有一代偉人的雄才大略。不管怎麼說,他對這起事件的高度重已經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本站斬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奶…8。酬敬請登陸閥使!

導以往彙報工作的方式一樣,先由悄報主管個紹情況。

劉曉賓沒有保留什麼,重點介紹了伊拉克當局在對外擴張問題上的態度。作爲情報機構負責熱門,劉曉賓嚴格遵守了潘雲生訂下來的規矩,即只爲國家領導人提供做出戰略決策的情報依據,而不提供任何參考意見。因爲情報本身就是具有左右決策的能力,情報機構負責人有很大的權力,如果再在決策中提供參考意見,不但能夠左右國家基本戰略,甚至會架空國家領導人,而情報機構負責人實質上只是行政人員,連軍人都算不上,如果不能嚴格約束自身行爲,很容易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排擠,從而失去應有的作用與地位,對國家局勢產生不利影響。

情況很簡單,基本上不需要詳細介紹。

因爲得到了共和國的全力援助,國家經濟建設進入高車道打手所以在2凶年左右,伊拉克就過了沙特,成爲阿拉伯世界中僅次於埃及的第二大經濟強國。經濟實力膨脹的直接結果就是對外擴張的野心再度升起,加上共和國有意無意的宣傳,幾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認爲有義務統一整個阿拉伯世界,而先要做的就是收復曾經的“科威特省在此情況下,以色列的摩薩得與美國的四等情報機構趁機而動,妄圖用力世紀內年代初的辦法,再度使伊拉克邊緣化,藉此粉碎共和國的中東戰略。

“如果我們不干預,會有什麼結果?。

大概是顏靖宇問得過於直接,所以劉曉賓思考了好一陣纔開口說道:“二十多年前,我們從獲得了一些四的絕密資料,其中有一份與上個世紀的年代的海灣戰爭有關。美國情報機構設法誘使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爲了控制世界油庫,或者說這只是主要目的之一

顏靖宇微微皺了下眉頭,示意劉曉賓繼續說下去。

雖然作爲國家元,顏靖宇能夠接觸所有絕密資料,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元能夠接觸共和國的全部絕密資料,因爲元不是情報機構負責人,沒有義務在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上化太多的精力,也沒有時間來閱讀太多的資料。

“衆所周知,伊拉克與伊朗的兩伊戰爭對阿拉伯世界的影響非常大劉曉賓清楚元需要知道什麼,也就只介紹了一些重點問題。“雖然兩伊戰爭打得非常醜陋,伊拉克與伊朗都沒有能夠合理使用手裡的先進武器,但是這場戰爭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阿拉伯世界走出了前幾次阿以戰爭的陰影,讓衆多阿拉伯國家再次找到了同一個目標。更重要的是,伊拉克的積極表現,具有取代埃及。成爲阿拉伯世界領頭羊的作用。事實上,薩達姆也有這樣的想法與野心

顏靖宇笑了笑,表示明白這番話的意思。

海灣戰爭前的薩達姆絕對可以用“雄才大略”來形容,在埃及總統薩達特爲了收復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與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後遇刺身亡,阿拉伯世界就失去了最具影響力的領袖。可以說,力世紀田年代,阿拉伯最需要的就是一個領袖,一個能夠讓數億阿拉伯人團結起來的領袖。

問題是,薩達姆走錯了一步。

“顯然,薩達姆嚴重低估了猶太人在美國的影響力。設想一下,一個擁有美國國會參議院糊席位、獼的律師、的億萬富豪與鰓社會財富的民族,會置數百萬同胞於不顧嗎?”劉曉賓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前美國國務卿杜斯勒就說過,對美國的猶太人來說,以色列的問題不是國際問題,而是國內問題。自從以色列建國之後,美國的戰略支援就沒有鬆懈過。要知道,礎打手年的中東戰爭是美國第一次與我們在戰場上拼盡全力,在2釁前的半島戰爭中,美國甚至沒有與我們拼命。可以說,以色列就美國的第五十一州,保護以色列既是美國籍猶太人的義務,也是美國政治家的責任。爲了確保以色列的安全,美國當局不但爲以色列提供了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甚至暗中爲以色列提供核武器技術,還會不遺餘力的打擊阿拉伯國家,瓦解阿拉伯的團結統一勢力。當然,這與控制世界油庫沒有差別,因爲美國的能源企業與猶太人關係密切,只有打垮阿拉伯國家,讓阿拉伯世界變成一盤散沙,那些擁有美國國籍的猶太商人與金融資本家纔有能力控制中東國家,再圳江國家的王室或者獨裁政府來控制中東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結果會與六十年前一樣?”

時於顏靖宇的這個問題,劉曉賓沒有做出回答,因爲這不屬於他能的回答的問題。

事實上,的年前,共和國當局就猶豫過。雖然當時還沒有證據證明薩達嬸出兵科威特與美國的情報機構有關,也沒有辦法否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實,但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決中,共和國仍然投了棄權票,而不是贊成票。也就是說,當時共和國的領導人就知道美國是衝着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再度聯合起來的阿拉伯國家去的。甚至可以說,海灣戰爭就是以美國爲的西方國家針對阿拉伯國家在力世紀刃年代起,導致西方世界遭遇戰後第一場經濟危機的“石油戰爭”的冉接報復行動,不然美國大旗一揮之後,也不會有那麼多西方國家響應。要知道,短短舊多年後,當美國再次動被成爲“第二次海灣戰爭”的伊拉克戰爭時,響應“號召”的西方國家就少得多了,而法國這種一直在試圖擺脫美國影響與控制的西方國家甚至對此進行了公開譴責。可以說,力世紀吶年代初,如果共和國當局能夠在對外政策上稍微強硬一點,在安理會投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否決票,那麼美國就得單獨動海灣戰爭,甚至不大可能動海灣戰爭。當然,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也不可能在安理會上投出否決票,畢竟動侵略戰爭的是薩達姆,而不是老布什。

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共和國領導人多了很多選擇。

在劉曉賓迴避這個問題的時候,裴承毅接過話題,說道:“情況很清楚,這才的幕後推手是以色列。而不是美國。雖然有情報證明,四參與了在伊拉克的策反行動,至少爲摩薩得提供了支持,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當局肯定不會冒險與我們再次碰撞,不然不會把以色列頂到臺上去。

“按照我的判斷,如果我們不干預,任由事態展下去的話,伊拉克當局肯定會邁出關鍵的一步。問題在於,美國會不會像六十年前那樣,邀集數十個國家,出動數十萬大軍打垮伊拉克?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現在不是六十年前,而且海灣地區的國家也不會像六十年前那樣支持美國。也就是說,美國不大可能再次出兵,進行外交抗議之後就會接受既成事實。可以說,這也正是伊拉克當局有恃無恐的根本原因。

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伊拉克再度入侵科威特,哪怕現在的科威特並不比伊拉克富裕,而且科威特的外交政策也更加傾向於我們,甚至有不少科威特人在與伊拉克的合作中獲益,比如我們在布比延島上修建的港口就爲科威特創造了大量勞動機會與社會財富,但是沒有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會接受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的事實,特別是幾個相對富裕的阿拉伯國家的王室,肯定會因此感受到來自伊拉克的威脅,並且對我們的中東外交政策感到失望。從而對我們的中東戰略構成毀滅性打擊。

“可以說,在也正是以色列此舉的根本目的。要知道,隨着我們的中東戰略失敗,阿拉伯世界將失去最有力的支持,再次變成一盤散沙,以色列的戰略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事實上,阿拉伯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與我們沒有多大笑系,也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關鍵就是阿拉伯戰略失敗之後,我們將付出多大的代價,會不會對我們的全球戰略產生影響?”

口氣說完後,裴承毅稍微停頓,又說道:“如果看得更長遠一點,我們甚至得考慮由此對中華民族復興產生的長遠影響。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們捲入印巴戰爭後,我們的基本戰略就定了下來。面對東面廣袤的太平洋,不管我們邁出一小步、還是邁出一大步,都會引與美國的全面戰爭。我們的唯一出路就走向西展,而且三十多年來,我們已經在西進戰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但控制了南亞次大陸與印度洋,還成功登陸非洲,並且在中東站穩了腳跟。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後果將難以設想。”

顏靖宇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關鍵是,我們插手後,會有多嚴重的後果?”

裴承毅朝劉曉賓看了過去,示意這個問題由劉曉賓來回答。

“我們插手的話,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伊拉克扶持一個新政權。”劉曉賓苦笑一下,說道,“毫無疑問,以色列與美國的情報機構在策劃這次行動的時候就會考慮到這種可能,並且做好相應準備。推翻伊拉克現政府,扶持新政府不是什麼難事,不管怎麼說,伊拉克政府官員幾乎都是我們培養的,而且伊拉克軍隊的將領也與我們有密切關係。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杜絕由此產生的惡性後果。”

“什麼意思?”

“我們能夠得到衆多阿拉伯國家的信任與支持,除了我們能夠提供更加實際的幫助之外,還與我們的基本外交政策有關,即很少插手阿拉伯國家的內政,即便在伊拉克這種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國家,我們也非常剋制。現在的伊拉克政府是民選政府,而且是得到衆多國家承認的合法政府,更是得到我們支持的政府。如果我們僅僅爲了一個猜測,或者說爲了一件沒有生的事情而將該政權推翻,並且扶持一個新的政權,恐怕不會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支持我們。事實上,這也很有可能是美國與以色列追求的次要目的,即迫使我們出手,搞臭我們的形象,從而達到分裂阿拉伯世界,以及遏制我們的戰略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等到伊拉克當局採取行動之後再出手,因爲這樣會讓美國與以色列達到主要目的,同樣會對我們的中東戰略產生毀滅性打擊。”

“也就是說,我們處於左右爲難的境地,而且沒有更好的選擇裴承毅補充了一句。

劉曉賓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見到兩人一唱一和,顏靖宇微微皺了下眉頭,朝坐在旁邊的袁晨皓看了過去。

“如果有可能,我們得儘量避免戰爭,至少得在這幾年內迴避戰爭。”裴承毅把顏靖宇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說道,“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因此與美國交戰,而且美國當局也沒有與我們交戰的意願。”

“問題是,任何解決辦法都會使我們離戰爭更近。”

聽到顏靖宇這麼說,裴承毅嘆了口氣,沒再多說什麼。

“二十年前,王老就說過,中東將成爲引世界大戰的火藥桶。”顏靖宇長出口氣,拿起茶几上的香菸,先給劉曉賓與袁晨皓各點上了一根,才說道,“你們都有最高涉密權,所以有些事情我不需要多說,你們可以抽時間看看相關資料。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避免因爲中東地區的衝突而引世界大戰。雖然印度戰爭後,我國周邊局勢全面改善,但是我們的出路仍然被美國堵得死死的,東面跨過太平洋就是美國本土,南面是澳大利亞,北面是俄羅斯。可以說,這三個方向基本上都沒有讓我們插足的空間,或者會引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的全面戰爭,所以我們只能西進。南亞次大陸只算得上是西進的大本營,能夠充當西進跳板的,只有中東地區。隨着我們登陸非洲大陸,並且在東部非洲地區建立起了以我們爲核心的新秩序後,更加需要通過中東地區將我們的勢力範圍聯繫起來。可以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會退縮。同樣的,猶太人控制着美國的命脈,不管其他美國人是否願意爲以色列而戰,在美國現行體制下,肯定不會拋棄以色列。也就是說,我們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鬥爭絕對不會以妥協收場

聽顏靖宇說完,裴承毅又嘆了口氣,並且朝袁晨皓看了過去。

顯然,顏靖芊開始提到的,就是讓裴承毅去準備戰爭計劃的根本原因。本站斬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使!

正如顏靖宇所說,以紀佑國小王元慶等領導人的能耐,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隨着共和國從地區邁向全球,肯定會在中東地區與美國死拼一場,並且由此引共和國與美國的全面戰爭。如果從地理環境上看打手共和國也沒有別的選擇,把賭注押在中東地區的話,獲勝的概率比押在其他地區高得多。正是如此,刃多年來,共和國的很多對外政策,甚至是對外戰爭都與中東戰略有關。別的不說,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共和國當局通過建立市場共同體的方式積極幫助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展經濟,就是希望藉助這兩個伊斯蘭國家,贏得包括衆多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伊斯蘭世界的信任,爲進軍中東地區做好準備。事實上,在獄年的中東戰爭中,巴基斯坦就是共和**隊的大後方。

既然談到了戰爭問題,自然不能含糊。

這次做軍事介紹的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出任國防部長之後,裴承毅就很少在中央政府的工作會議上做軍事報告,把出頭的機會讓給了其他人,藉此機會讓別人知道,他的正式身份是國務院的部長級官員,而不是陸軍上將。正是如此,袁晨皓已經多次向元做軍事報告。

與當年的裴承毅相比,袁晨皓的處境優越得多。

從某種意義上講,袁晨皓的就比裴承毅高得多。要知道,裴承毅網出頭時,受到了包括彭茂邦在內的共和**政要員的壓制,即便在半島戰爭後受到重用,也因爲王元慶推行第三次軍事改革而再次遭到壓制。

正是不同的經歷,讓袁晨皓有着不同的個性與思想。

相對而言,袁晨皓的表現**要比裴承毅強得多。

第36章 雷霆一擊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33章 各懷鬼胎第146章 墊腳石第68章 量才爲用第60章 關鍵點第42章 人盡其能第67章 快速船隊第53章 建議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7章 最強團隊第178章 包袱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2章 臭味相投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38章 快節奏第73章 大權在握第35章 祖國第59章 初次交手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28章 孰輕孰重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0章 不可靠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63章 他山之石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28章 高層接觸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152章 聯合第43章 重逢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48章 冒險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0章 替代方案第12章 合二爲一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19章 安全基石第82章 堅持路線第4章 拉幫結派第24章 衆矢之的第28章 貿易大戰第15章 有理有據第51章 待價而沽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45章 較勁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29章 野外求生第81章 變局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37章 矛與盾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81章 壁壘第52章 制空王牌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97章 窮途末路第60章 軍備競賽第36章 先進理念第7章 倒行逆施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6章 坦然面對第9章 空降兵第89章 狗急跳牆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83章 無法指望第99章 繳械投降第4章 有與沒有第28章 策動力第74章 軍控協議第41章 明爭暗鬥第15章 未來之眼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89章 狗急跳牆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0章 自掘墳墓第61章 圍城戰第21章 倒計時的信號第3章 換屆選舉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100章 左鉤拳第41章 針鋒相對第17章 戰爭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