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待價而沽

因爲預料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舊月口日。網到以煮夙用門、的美國國務卿就將未盡的工作交給了駐以大使,以總統特使身份飛往巴黎,與法國總統會晤,希望能夠在顏靖宇到達之前,讓法國當局更多的考慮與共和國合作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得不說,美國的行動非常積極,而且效果明顯。

雖然在世人眼裡,法國是衆多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發達國家中與美國關係最爲疏遠的一斤”不然也不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也就是法國光復後不久,就與幫其重新建國的美國分道揚鍍,成爲西方縣家中的另類法國還是第一個與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但是必須承認,在對外問題上,法國一直以“嬸變”著稱。

別的不說,法國與美國的歷史就很有戲劇性。勁多年前,那些被英國流放到新大陸上的囚犯、破產者與探險家的後裔對英王的苛捐雜稅感到嚴重不滿而爆發動亂的時候。首先提供支持的就是正在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法國,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法國的援助,就不會有現在的美國。即便在數十年後,即“第二次獨立戰爭。與南北戰爭期間。法國都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而且都爲美國提供了有力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支持法國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能夠保住國土與政權的,甚至暗中爲法國提供了核武器的相關技術,都算得上是在報答法國的恩情。問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與美國已經“恩斷義絕”兩個國家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從某種意義上講,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歐洲國家的一次“洗劫。”並且由此對全球格局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可以說,戰後爆發的獨立浪潮、紅潮等等,實際上都是因爲老牌的歐洲列強再也無力支持其全球殖民體系,而美國對此又無能爲力的結果。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印度戰爭前,規模最大的越南戰爭。這場戰爭最初時的交戰雙方是法國殖民者與越南的獨立運動組織,奠邊府戰役之後,法國因爲國力不濟而迅速敗退,美國爲了維護與西方國家爲核心的世界體系,迅速出兵越南。並且讓萬多名美國大兵葬身叢林,也因此引發了美國建國以來最大的發展浪潮,徹底改變了一代美國人。

由此可見,這場洗劫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歐州列強。本站新地址已豆改爲:聊胎0肌甩姍敬請光白閱讀!

正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着歐洲列強衰微,東方的紅色帝國對傳統歐洲強國的生存構成了致命威脅,即便美國爲歐州盟國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因爲美國遠在大西洋的另外一邊,對紅色帝國的鋼鐵洪流沒有切身體會,也就不大可能像歐洲國家那樣去考慮歐洲的戰略安全問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整個美蘇冷戰期間,美國當局與美國軍方都認爲憑藉常規軍事力量,不可能擋住擁有近舊萬輛坦克莊家車的蘇聯裝甲部隊,必要的時候肯定的使用戰術核武器。問題是,戰場在歐洲,用不用核武器,對美國本土沒有影響,因此美國沒有什麼好顧慮的。可是對歐洲國家來說,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如果再像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甚至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州就不再是損失多少人的問題,而是歐洲還能不能住人的問題。

受此影響,法國一直認爲不應該把歐洲的安全寄託在美國的身上。

與法國有同樣想法的歐州國家不在少數,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這些國家都沒有多餘的選擇,特別是德國與意大利,因爲是戰敗國,其國際地個遠不如法國,所以不可能像法國那樣,從一開始就毒上獨立自主的道路。

事實上,德國直到美蘇冷戰結束之後才獲得了擺脫美國控制的基礎。也才與法國、意大利一道,成爲歐盟的三架馬車之一。作爲戰勝國。以及傳統強國,法國並不缺乏大國的基礎。

可以說,歐盟能夠成立,並且安展成爲舉足輕重的地區性國際組織,法國居功至偉。

實事求是的講,歐盟的成立過程就是與美國分道揚鏤的過程。雖然在力打手 年之前,受綜合實力等因素影響。歐盟的獨立性還不是很明顯,在某些問題上仍然得看美國的臉色,甚至毫無建樹,但是隨着美國獨霸的格局被打破,歐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歐盟與美國的關係就不再那麼密切了。

事實上,法國與美國的關係就反映了這:點。

引世紀初,法國右翼政黨上臺之後。改變了左翼政黨堅持了幾個年的外交政策,不但在國際上積極配合美國,還重返北約。直到留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及大蕭條時期到來,法國有再次與美國分手,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並且與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強國率領歐盟走上了一體化的道路。

法國能夠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力,就是刀擊國擁有歐朗、特別是“大陸國家”中最強大的綜合實公,在然從經濟與人口上看,法國比不上德國。在某些方面甚至遠不如德國,比如法國的經濟市場化水平就比德國差遠了,導致法國經濟缺乏活力,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遠不如德國。但是在其他方面,法國的影響力就遠遠超過了德國。別的不說,法國國土上就沒有其他國家的軍事基地。而且法國在名義上還是德國的佔領國。如果算上法國手裡的核武器。特別是三個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其陸基彈道導彈在刃世紀末才全部退役,其國際地位更是連英國都比不上。

正是如此,美國要想拉攏歐盟,首先就得拉攏法國。

事實上,共和國要在歐洲做文章,首先考慮的也是法國。

受此影響,法國當局擁有比其他歐盟成員國更多的選擇,比如在接待以總統特使身份到訪的美國國務卿的時候,就不用急着給出答覆,甚至沒有急於談到關鍵問題。

用半島電視臺的話來說,隨着美國國務卿匆匆結束在以色列的外交訪問飛往巴黎,法國在一夜之間成爲了兩個超級大國婆捧的明星。

當然,明星往往沒有自主權。

對法國來說,不是如何與超級大國玩花招,而是如何在兩個超級大國間牟利。

準確的說,就是利用兩個超級大國的矛盾來牟利。本站新地址已豆改爲:聊胎0肌鞏姍敬請光白閱讀!

如此一來,誰提供的好處更多,誰就更有可能爭取到法國。

當然,在不考慮客觀因素的情況下,美國的處境更爲有利。不管怎麼說,大部分美國人與大部分法國人相信同一個上帝,而且兩個國家有着深厚的歷史友誼,還擁有密切的民間往來。如果考慮到膚色產生的影響,哪怕法國人在整個西方世界中都不那麼受歡迎,法國當局也沒有理由在相同情況下把共和國當成首要選擇。

問題是,如果算上客觀因素。美姑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客觀的講,歐盟一直沒有能夠成爲一個國家,而是在國家組織與鬆散的邦聯體之間徘徊,就是因爲缺乏一個足夠強大的核心國家。如果以事實說法,法德意合在一起的話。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大國,甚至不需要其他歐盟成員國,就能成爲準一流強國。在歐盟一體化進程中。法德意不但是三架馬車,還是先行者。早在丑年代初,法國、德國與意大利的領導人就提出過,在三個國家的基礎上率先實現一體化進程。然後再通過吸收其他國家的方妾來擴大一體化範圍,最終實現全面一體化。

要做到這一點,肯定需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法德意必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如果以引世紀初的標準衡量,別說三個國家,德縣的吸引力就足夠大了。要直到,知道力舊年,共和國有超過德國,成爲全球第一大出口國。

更重要的是,德國擁有整個歐盟最發達的經濟、最多的人口、最完善的基礎設施、最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針對社會底層公民的保障體系不比北歐三國差、以及最發達的科技。可以說,“德國”就是一個能讓人聯想到豪華名車、先進機牀、精密儀器、強大武器的,非常時髦的一個名詞。在歐盟內部,德國的吸引力也非常大,甚至超過了法國、英國與意大利,比如在力舊年的時候,在德國工作的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公民超過了口00萬,爲全歐盟第一。而從德國匯出去的僑款每年高達數千億歐元,成爲了一些後來加入歐盟、比如波羅的海三國的主要國家收入。

問題是,以引世紀中期的標準來衡量,法德意就沒有這個吸引力了。

別的不說,希臘與羅馬尼亞將國家建設寄託在了共和國身上,就是因爲其他歐盟成員國難以爲這些相對落後,卻又有能力進入主流國家的成員國提供足夠強大的支持,以此解決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也就是說,法德意缺的就是關鍵技術。

要知道,“電力革命。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改變了世界格局。

前面提到過,“電力革命”的主要動力就是超導技術,而該技術除了初期的機緣因素之外,真正的動力就是持續不斷的鉅額投資。拿共和國的“炎黃計劃打手 ”來說,從力舊年啓動到吶財年度,整整的年間,共和國前前後後以各種方式提供了大約咽萬億元的科研經費與專項經費。其中共和國中央政府就承擔了3巫萬億元的鉅額開支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各主要參與企業提供的科研經費,平攤下來的話,在這的年間。每位共和國公民每年要爲該計劃投入大約萬元,相當於將全部公民器的收入用在了一個科研項目上。哪怕這是一個關係到民族興衰的項目,而且是一個綜合項目下面還有很多子項目,這也是一筆十分驚人的開支。要知道,在此的年間。共和國公民花在飲食上的也只佔全部收入的院。如此驚人的投入,絕對不是一般口乖淳夠做到的。更不是,般政府能夠做到的

共和國與美國能夠走在“電力革命小,的前列,引導世界的步伐,就是因爲兩國擁有相對強大的中央政府。與相對完善的科研體系,能夠集中全國的力量攻克技術難關。本站新地址已豆改爲:聊胎0肌甩姍敬請光白閱讀!

毫無疑問,歐盟沒有如此好的基礎,甚真沒有一個統一政府。

其實早在力舊年左右,也就是“電力革命”開始的時候,法國就拉攏德國,提出了非常具有野心的“歐洲物理項目”希望通過建設一座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物理試驗中心來攻克基礎技術上的難關,登上科技制高最初年內,該項目的進展還比較順利,可是隨着投入增加,法國與德國、以及後來加入該項目的意大利、荷蘭與比利時在經費分攤與成果共享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最終導致沒能取愕重大成果。正是如此,當時德國有暗中與共和國進行技術合作,希望能夠用共和國感興趣的關鍵計劃打手 來換取共和國的超導技術,從而在科技上超越其他歐盟國家,維持其歐盟頭號經濟大國的地個。

不管怎麼說,在無法齊心合力的情況下,歐盟的發展確實很成問題。

如此一來,法國當局的想法就非常簡單了。

既然美國與共和國打算相互攤牌。甚至有可能爲了“大哥”的位置幹上一場,而爲了打敗對手,都需要拉攏實力派在第三的歐盟,就得拿出點誠意來,讓作爲老三的歐盟從中獲益,而法國想要的,就是共和國與美國的先進技術,特別是與超導相關的,對推動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技術。

要知道,在力6年,共和國就在高端市場上推出了經過特殊設計的口級複合蓄電池,發起了第四次產業升級,讓剛剛掌握了8級複合蓄電池生產工藝的歐盟國家再次成爲低端產品供應商。

當然,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爲直到比年,由阿拉莫斯實驗室開發的口級複合蓄電池生產工藝才正式推廣,更高級的複合蓄其池只能在實驗室小批量生產,而共和國早就在先進武器裝備上用了舊級、甚至二0級複合蓄電池,因此早就掌握了力級複合蓄電池的批量生產工藝。換句話說,只要美國的口級複合蓄電池生產工藝成熟,共和國當局隨時可以放寬技術限制,將舊級複合蓄電池推向民用市場,維持從共和國到美國、再到歐盟、以及其他地區性強國的國際產業結構鏈條,從而確保共和國能夠從國際大分工中獲得最多的好處。

法國要想成爲歐盟的領袖,肯定需要共和國的先進技術。

事實上,法國當局也不是很貪心。在比年的合作發展研討會上。法國總統就向時任共和國元首的顧衛民表示,法國只需要口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專利,並且可以由共和國的派遣技術人員掌握核心技術。條件法國企業有優先採購權與自主銷售權。也就是說,法國只希望獲得新技術帶來的經濟好處,將法國企業的生產力水平提到新的高度。從而超過其他歐盟國家,並且率領整個歐盟進步。

問題是,如此低的要求都沒有能夠得到共和國冉意。

後來,法國總統也在美國做過努力。結果沒有好到哪裡去。在沒有掌握舊級複合蓄電池的工業生產方式之前,美國將口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工藝提供給法國,等於主動把海外市場讓給法國。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技術開發都有企業背景,在技術輸出問題上,政府只有否決權,而沒有決定權。也就是說,那些參與研發的企業也有權否決技術輸出協議,而這些企業肯定不希望在已經非常狹窄的國際市場上遇到新的對手。

對法國來說,目並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正是如此,美國國務卿乘坐的專機降落到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上之前。法國的衆多新聞媒體就發表了評論。並且有意無意提到,以總統特使身份訪問法國的美國國務卿會在巴黎與法國當局簽署一份非常重要的技術轉讓協議,幫助法國獲得製造垂直起降運輸機所必須的關鍵技術。因爲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垂直起降運輸機採用的是磁感應螺旋推進器。而該推進器至少需要口級複合蓄電池,所以法國新聞媒體的意思就是,美國當局爲了拉攏法國,很有可能向法國提供口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技術。

當然,這話不是說給美國聽的,而是說給共和國聽的。

因爲美國的舊級複合蓄電池工業化生產工藝要到田年之後才具備實用性,所以美國不可能開出更高的籌碼,而共和國則有可能通過提供舊級複合蓄電池的方式,幫助法國取得更爲重大的技術進步。

這下,問題回到了共和國的手中。

爲了拉攏法國、以及法國身後的歐盟,共和國要破天荒的輸出先進技術嗎?

第36章 黃金搭檔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1章 見招拆招第41章 龍牆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43章 太極拳第165章 擴大化第180章 下基層第33章 壟斷經營第9章 熱點時局第37章 時過境遷第4章 停戰談判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序七死亡遊戲第34章 借刀殺人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25章 差距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44章 邁向戰爭第45章 弱國強兵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5章 鬼把戲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2章 幫倒忙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64章 有條不紊第33章 壟斷經營第41章 埋頭做事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21章 替代品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章 強國夢第58章 全面爆發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48章 兩片天第70章 負資本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40章 窗戶紙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30章 推倒重來第32章 臨時搭檔第54章 被動選擇第66章 多種可能第66章 多種可能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23章 覆滅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61章 由冷轉熱第34章 裡應外合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40章 佈局第48章 玩火者第86章 空中夾擊第93章 大轉折第26章 航母出擊第97章 殊途同歸第70章 換位指揮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73章 新紀錄第17章 苦口婆心第34章 超級航母第3章 餘熱第34章 全面爆發第68章 動員第36章 風雲突變第36章 戰爭惡魔第22章 局外人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54章 解除威脅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0章 轉折點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59章 同與不同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3章 頭緒第28章 親自動手第52章 大敵將至第20章 修憲第2章 新老組合第56章 積極主動第23章 手到擒來第3章 集團化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62章 攻防抉擇第57章 挑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