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風起浪涌

刀果說爲了顧全大局,在做重大決策之前。裴承毅會嚼臺從衡,更像經驗老道的政治家,而不是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那麼在同一情況下,袁晨皓就是個徹頭徹尾、行事果斷的軍人。

8月8日,即得到元首授權的第二天早上,袁晨皓就簽署了第一份與戰爭有關的總參謀長令,命令東北、西北與駐紮在中亞地區、朝鮮半島的後勤部隊徹查物資囤積情況,修繕物資倉庫,檢修運輸設備,做好物資調動與裝卸準備。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大戰在即,後勤保障肯定放在幕一位。

當然。對袁晨皓來說,要做的只是下達一道命令,其他的事情都由參謀按照早已擬定好的計劃逐步展開實施。

不得不說,即便在裴承毅面前,袁晨皓也有所保留。

衆所周知,早在喲年,還是安全副總理的裴承毅就將制訂戰爭計共的重任交給了袁晨皓,時任國家元首的顏靖宇也授予了袁晨皓相應的權力。雖然針對世界大戰的計劃要比針對局部戰爭的計利複雜得多。不然耗費巨資爲總參謀部搭建世界上最龐大的計算機羣,但是一場世界大戰前後也就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6年,制訂相關計發 的時間也最多持續幾年而已。在猛將初拿出第一份簡要計劃之後,總參謀部每年都會提交一份修改過的計劃,並且在年與歷年提交了全新的計劃。由此可見,袁晨皓手裡不但不缺乏現成的戰爭計劃”還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計劃,並且立即加以實施。

袁晨皓在中央決策會議上顯得底氣十足,某些時候甚至不太給裴承毅面子,與如此充分的前期準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用一些內部人士的話語來說,如同裴承毅是最高決策層中不可否缺的統帥,在軍隊裡面,袁晨皓也扮演着這樣的角色。雖然在某些方面,比如指揮軍隊作戰。袁晨皓並不具備不可替代性。但是說到誰最清楚共和國的戰前準備。而且誰能指揮共和國軍隊順利完成戰前準備,那就非袁晨皓莫屬了。僅此一點。就決定了袁晨皓在共和國軍隊中的重要性。

對其他國家來說,袁晨皓就完全是另外一個形象了。

前面已經提到,中東戰爭之後,大概在力口2年前後,四就將袁晨皓當成了頭號策反對象,並且採取了專門行動。雖然到歷年之後。受大局影響,美國當局終止了這種極易引發戰爭的冒險行動,並且命令禁止針對敵對國高層領導人採取實質行動,但是美國的情報機構從未降低對袁晨皓的關注力度。根據軍情局掌握的情報,毖年底到曰年初,也就是袁晨皓出任總參謀長前後。沏一度加強了對他的監視力度。並且針對是否由他出任總參謀長的各種情況做了預先判斷。總而言之,在美國情報機構眼裡,袁晨皓不但是共和國最有影響力的軍人之一。還算得上是共和國的二號人物。

當然,關注袁晨皓,不僅僅是關注他的個人事務,還要關注與他有關的事情。

總參謀長令不是絕密命令,在下達的過程中會由多人經手,最終送交給基層部隊,所以談不上保密性。更重要的是,在美俄歐等國數百顆軍事衛星的嚴密監視下,共和國軍隊的任何調動都沒有秘密可言,更別說數十處軍事基地與數百座軍事倉庫的異常舉動了。在袁晨皓下達命令之後不到2個小時,從日本海西部海域上空通過的一顆美國的偵察衛星就發現了元山港內的異常情況。又過了半個小時,相關的情報分析報告就出現在局長的辦公桌上。在袁晨皓下達命令後大約3個小時,從舊局長辦公室打出的緊急電話攪亂了美國總統杜奇威的晚餐安排。與此同時的信息處理系統正按照緊急態勢處理方式,將相關的信息發送給包括國務卿、國防部長、四局長、國家安全顧問、參聯會主席、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在內的美國軍政要員。

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飛點爲分。也就是袁晨皓下達了總參謀長令大約3個半小時之後,美國總統杜奇威在白宮召開了緊急會議,參會人員包括國務卿威廉姆斯、國防部長史塔克、鈾局長劉易斯、舊局長霍利菲爾德、國家安全顧問鮑布里奇、參聯會主席洛克維爾上將與北美防空司令菲利普上將。

可以說,這些人就是杜奇威這套班子的核心成員。

史塔克不必多做介紹,他再次出任國防部長就是杜奇威的意思。威廉姆斯是前民主黨資深外交家,在布蘭迪諾政府中擔任過駐外領事、大使與助理國務卿,他也是民新黨的創始者之一,被公認爲民新黨中最出色的外交人才。因爲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中,國務卿主要負責外交事務,所以他也是杜奇威從,屍的外交問題專家。四與舊的掌門人一個是前民主 憋濺貝、另外一個是前共和黨成員,其中劉易斯與杜奇威的交情最深,霍利菲爾德則在基本觀點上與杜奇威完全一致。炮布里奇算得上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面孔,而且在杜奇威政府中的重要性遠不如前面提到的幾位。不是說這位來自共和黨的鷹派人物沒有才華。而是在杜奇威這裡,像他這樣的人才沒有多少施展空間,因爲杜奇威本身就是傑出的軍事家。洛克維爾上將與菲利普上將在三十年前就結識了杜奇威。兩人屬於那種沒有多少政治頭腦,比較單純的軍人。

當然,杜奇威身邊的能人志士絕不止這麼幾個。

外界比較熟悉的還有美國陸軍參謀長布呂歇爾上將、海軍司令考彰特上將、空軍與天軍司令安傑洛第上將美國也合併了空軍與天軍,而且採用了與共和國一樣的辦法,即保留空軍番號,以應對常規軍控協議、陸戰隊司令帕皁斯上將、以及數位戰區司令,而外界不熟悉的,還有包括外交事務顧問桑托斯、首席總統助理英迪拉、白宮事務顧問雅申科等一大批身居普通職位、甚至沒有正式官職的幕僚。

當然,對杜奇威而言,最重要的助手,並不前再提到的。

即便是比較傳統的美國人都認爲,在杜奇威政府中,除了住在白宮的總統之外,最有影響力的不是圍繞在總統身邊的官員幕僚,而是作爲備份的副總統。甚至有人認爲,杜奇威這屆政府將徹底改變美國的政治面貌,使得以往很少受到重視,也很少在大選之外發揮作用的副總統,成爲實權人物。

美國副總統不是別人,正是洛布林夫人。

不管怎麼樣,最能體現副總統價值的,還是成爲副總統之前的大選。

衆所周知,民新黨在物年的大選中敗北之後,杜奇威出任黨魁,與前共和黨國務卿洛布林夫人組成搭檔,參與了年的大選。雖然很多人都認爲,民新黨沒有能夠在這次大選中入主白宮非常可惜,但是杜奇威與洛布林夫人卻不這麼認爲,因爲在大選開始前,兩人就認爲民新黨不大可能取勝,參與大選的主耍目的是穩住選民,爲在4年後的大選中勝出打下基礎。正是如此,在歷年的大選中,杜奇威再次與洛布林夫人搭檔,並且以毫無懸念的優勢勝出。

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新黨能在第一輪選舉中擊敗共和黨與民主黨,沒有將大選拖入第二輪選舉函年,美國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了在三黨、以及更多黨派參選,沒有任何黨派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的情況下,將由得票最多的兩個黨派進行第二輪選舉,並且由得票多者當選的新選舉方法,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洛布林夫人。說直接點,正是因爲洛布林夫人的存在,以及由她說服了一些以往一直忠於共和黨的利益集團與民間勢力,才讓杜奇威在第一輪選舉中就獲得了半數以上的選舉人票。電視臺的評論來說,正是因爲洛布林夫人的努力,美國纔有驚無險的化解了自南北戰爭以來最驚心動魄的國內危機,使美國社會團結一致,沒有在多黨派競爭的撕扯下分崩離析。雖然作爲民新黨的咽喉的評論有點偏頗,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選舉被迫進入第二輪,由兩個得票最多的政黨角逐總統寶座,確實有可能使美國社會分裂,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如果在和平時期,這個問題還不突出,畢竟美國有完善的民主制度,也有完善的法制體系,過了初期的陣痛,美國公民會逐漸接受新的遊戲規則。問題是,在歷年,在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美國社會上出現的任何程度的動盪、哪怕走動盪徵兆,都有可能成爲戰爭開打的信號,而在實力本來就不如共和國的情況下,美國更加難以取勝。

贏得大選,並不等於贏得了所有美國人的信任與支持。

必須承認,杜奇威不但走出色的將領,還是優秀的政治家。

因爲早年喪偶,又沒有女兒按照美國的傳統,在妻子過世或者離異的情況下,可以由女兒在重要場合行使第一夫人的權利,所以在年初的就職典禮上,杜奇威打破傳統。邀請洛布林夫人與他一同宣誓就職。

當時,杜奇威的這一舉措就引起了廣泛爭議。 在很多美國人看來。設置副總統的首要目的是做個,“備份。”即在遇刺、患病等等使總統喪失性能能力的情況下,將由副總統出任總統,聯邦政府與聯邦機構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排在副總統後面的就是聯邦衆議院議長,確保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

如此一來,總統與副總統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絕不能走得太近。除了一些特別重要的活動之外。總統與副總統甚至得儘量避免呆在一起,以免同時遭遇不測。從權力制衡的角度出發。…芯統還有個重大意義那就是對總統形成暗巾牽制。悔咒山不敢肆意利用國家大權。要知道,按照美國的制度,只要三分之二的內閣成員認爲總統已經不具備領導國家的能力,就能在不經過議會與最高法院的情況下罷免總統,而罷免令耍想生效,必須獲得副總統的支持。雖然這種情況從未出現過,因爲內閣成員幾乎都是總統挑選的,集體背叛總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這種制度肯定能夠使總統受到牽制,而這其中,副總統扮演的角色最爲重要。總而言之在絕大部分美國人看來,總統與副總統不能走得太近。

問題是,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杜奇威必須與洛布林夫人團結一致。

在就職的宣誓典禮上,杜奇威就當着全體國會議員的面,明確提到。美國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而且是來自不同文明的挑戰,美國要想戰勝困難,再次鑄造輝煌,全國上下就得團結一致,齊心對外,任何猜忌導分歧都會導致難以預料的災難。雖然杜奇威的這一言論被衆多自由主義者認爲是獨裁宣言,但是卻得到了大部分美國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犬部分國會議員的支持。

在此條件下,杜奇威住進白宮之後簽署的第一道總統令就是讓副總統領導國務院。

可以說,這一決策既讓人感到震驚,又在大部分人的預料之中。

雖然在韋斯特伍德與布蘭迪諾執政期間,杜奇威出任過國防部長與國家安全顧問,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是比起管理一全部門,玩轉國務院要困難得多。可以說,如果不走出於大選需要,洛布林夫人的最佳角色不是副總統,而是國務卿。前面已經提到,國務卿威廉姆斯是資深外交官,不是行政專家。杜奇威的這一安排,就是在爲洛布林夫人創造施展空間。更重要的是,講國務院交給洛布林夫人之後,實際上形成了由洛布林夫人負責國內行政事務,威廉姆斯負責外交事務。而杜奇威親自負責國防事務的大局面,而這也是美國國內權力框架的理想結構。

換個角度看,杜奇威這麼做。也是爲了穩住洛布林夫人。

根據一些沒有得到證實的傳言,在年的大選中敗北之後,洛布林夫人就再次萌生退意,沒有想過要再次與杜奇威聯手卑擊總統寶座。果真如此的話,杜奇威能夠說服洛布林夫人,恐怕得做出實質性的承諾。由此可見,洛布林夫人一再以隱退做要挾,不是真想過田園生活。而是想借此獲得實質性的好處。總而言之,以曰年年初的情況,不管杜奇威做何感想,都得讓洛布林夫人負責行政事務。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在美國的權力體系中,洛布林夫人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正是如此,杜奇威沒有在拙圓形辦公室裡迎接其他官員,而是等到所有參會人員到齊之後,才與洛布林夫人一同趕了過來。當然,按照禮節,等到洛布林夫人入座之後,杜奇威才坐到了那張由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定做的、已經有上百年曆史、爲近力位總統服務過的衫木羊皮轉椅上。

與以往的會議一樣,首先由兩位情報機構負責人介紹情況。

因爲情報是由舊提供的,而且美國的戰略情報系統直接掌握四也有部分偵察衛星,只是數量與性能都比不的,而且主要用來撥集具體情報,並不負責日常戰略警戒,所以主要由霍利菲爾德介紹情況,劉易斯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對舊的情報做補充說明。

介紹情報只花了佔分鍾,效率非常高。

可以說,這是杜奇威給美國聯邦政府帶來的最大變化之一。雖然美國政府的官僚主義問題飽受詬病,但是在杜奇威之前,沒有哪個總統真正用心去解決這個問題,即便是同樣來自軍隊的艾森豪威爾,也只在任職期間縮小了聯邦政府的規模。沒有能夠大幅度提高行政效率。杜奇威上任網剛半年,就讓聯邦政府面貌一新。別說其他部門,以白宮來說。不但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一,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將近一倍。受此影響,聯邦政府的官員與幕僚在向總統做彙報的時候,都非常識趣,沒人敢拿官職去冒險。這也很好理解。作爲在軍隊裡幹了幾十年的退役將軍,紀律性已經深入骨糙。用話來說,杜奇威沒有將白宮變成軍營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不管怎麼說,提高效率是好事,不是壞事。

兩位情報官員介紹完情況後,其他人都沒有急着發言。這些人都知道。杜奇威是一個非卓有主見,絕不會被幕僚左右的總統。可以說,能在杜奇威之前發言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同樣很有主見的洛布林夫人。

第61章 功敗垂成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31章 出國作戰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8章 挖牆腳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8章 疑雲重重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7章 厲害關係第53章 風雲消散第9章 空降兵第28章 親自動手第29章 野心家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10章 生存法則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87章 強力佯攻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33章 親自作餌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59章 新興名人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4章 出山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序一利劍出鞘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35章 絕路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60章 協同作戰第63章 失控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57章 坦克大戰第24章 衆矢之的第89章 雅浦海戰第58章 空中走廊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76章 變味第7章 潛移默化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3章 最高級別第86章 戰前動員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29章 別無選擇第27章 生死一線第101章 中國意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61章 由冷轉熱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0章 冰山一角第62章 權力歸位第25章 權力交接第27章 實戰考驗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46章 信號第90章 天羅地網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5章 部署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8章 冒險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45章 部署第64章 龍出昇天第44章 第一槍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72章 極限行軍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8章 一箭三雕第65章 隨機應變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24章 領跑者第30章 超大規模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21章 思想工作第23章 手到擒來第96章 斷臂自救第9章 最高威脅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26章 戰爭威脅第55章 後知後覺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