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合理使用

小好的武器。如果不能正確使用。也等幹擺心…

如同前面提到的,“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是典型的“面殺傷”武器,而不是傳統的“點殺傷”武器。更加重要的是。這種威力驚人的武器,能量消耗量也同樣驚人。在不對國家社會正常運轉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情況下,最多隻能使用出次,即便不計後果,也只能再增加次,即總共只能使用萬次。如果爲儲能設備充電,則需要等到半年以後才能進行下一次攔截。毫無疑問,在浪費,秒鐘都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的戰略防禦中,根本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半年之後。

由此可見,“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不但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戰略武器。還是一種“不可再生”而且對時機非常敏感的武器。正是如此。整個作戰系統均由計算機控制,由計算機根據作戰使用的時機,不需要人爲干預。這麼安排,不是說計算機的判斷力更強,而是計算機的反應速度更快。

在這次攔截俄軍巡航導彈的戰鬥中,反應速度明顯比判斷力更加重要。

前面已經提到,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在接到預警之後就前往預定巡邏空域,並且在接到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下達的戰略反擊命令之後。按照標準程序,向共和國境內的數十座大城市發射了勸多枚知一沏型戰略巡航導彈。

因爲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是分兩個批次起飛的,即在戰爭爆發前,已經有半數轟炸機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貝加爾湖南面與阿穆爾州的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嶺背面等2處預定空域巡邏,接到警戒命令之後。剩餘的半數轟炸機立即起飛,前往漢特曼西自治區的中西伯利亞葉尼塞汛斯托爾博瓦河自然保護區與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上揚斯克山脈南部的兩處預定空域。如此一來,俄軍的戰略轟炸機分成了4個機羣,而且各個機羣的威懾對象也做了調整。

按照俄羅斯空軍戰略航空兵的相關作戰守則,如果突然遭到戰略打擊。在地面待命的轟炸機未能起飛。在空中巡邏待命的轟炸機將按照最高優先方案,將全部巡航導彈射向敵國的大城市。因爲在的年代之後,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有所緩和,加上戰略潛艇調往北方艦隊,以及可以用部署在加里寧格勒的短程彈道導彈與陸基巡航導彈威脅歐洲。所以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全部部署在烏拉爾山以東的亞州地區。主要威脅共和國。正是如此。在僅有部分轟炸機升空的情況下,”一勸都將射向長江流域以北的大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南京、鄭州、西安、青島、石家莊、大同、瀋陽、大連、長春等人口在00萬以上的超大型工業城市。特殊情況下,甚至只需要集中力量攻擊北京、上海等幾座人口在千萬左右的國際大都會。

作爲戰略反擊力量,戰略轟炸機的反應速度非常快,基本上能夠在接警後舊分鐘內升空備戰,而射程超過旦功千米的戰略彈道導彈從發射到落下的攻擊時間在佔分鍾以上。所以在提前提高了警戒級別的情況下。戰略轟炸機往往能夠在局勢緊張的時候全數升空,不會呆在地面上。

正是如此,俄羅斯空軍戰略航空兵還制訂了另外一套戰略反擊方案。即在所有轟炸機都已升空、且到達了導彈發射區域的情況下,如果最大限度的對敵國進行報復性打擊。因爲前期升空,執行常規巡邏任務的轟炸機要在必要情況下打擊共和國的特大城市,而共和國的大部分特大城市都在黃河以南,距離俄羅斯上千千米,所以爲了提高巡航導彈的突防率,常規巡邏區均設在俄羅斯的邊境線附近,比如東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地區、以及遠東的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

如果以四旦。的射程爲準,即攻擊半徑爲田口千米,在這兩處空域巡邏的轟炸機的攻擊範圍覆蓋了除藏南直轄市之外的共和國本土全部地區。考慮緊急起飛的轟炸機不大可能有充裕的時間趕往位於邊境地區的導彈發射區域,所以俄羅斯空軍在本土縱深地區設置了幾處備用導彈發射區域,而這些區域距離共和國都相對較遠。如此一來,在考慮到綜合打擊效果的情況下,靠近共和國的轟炸機將負責攻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超大型城市,離共和國較遠的轟炸機則攻擊長江流域以北的超大型城市。如同所有的戰略武器,這兩套攻擊程序都以固件的方式鎖定在導彈制導系統內。也就是說。攻擊之前。轟炸機上的武器操縱員一般爲副駕駛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比如接到的戰略反擊命令,選擇適當的攻擊程序。因爲這套攻擊方式中。轟炸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確定自身的精確位置,而是依靠地面導航站提供的導航信息、或者慣性導航系統來確定大致位置,所以戰略轟炸機必須在預先設定好的導彈發州甘喊內巡邏。並且按照預井設定好的攻擊程序發起攻”

母庸置疑,戰略巡航導彈的攻擊程序肯定是國家最高機密。

雖然軍情局能力通天,但是努力數十年,也沒有能夠搞到維羅斯空軍戰略巡航導彈的制導芯片。

不能提前掌握敵導彈的飛行線路。不等於無法進行有效攔截。

與彈道導彈相比,巡航導彈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設定航線。換個角度看,這也是巡航導彈的致命缺陷。

拿來說,其最大射程高達旺口千米,但是在實戰中的最大攻擊距離往往不會超過變四千米。作爲戰略巡航導彈,導致實際射程比標稱射程短得多的各種因素中,制導系統產生的影響並不明顯,主要就是在攻擊得到重重保護的重要目標時,必須精心設計攻擊航線,儘量利用敵人防空網上的漏洞。

要知道,對於飛行高度在的千米的戰略巡航與彈來說,首先要考慮的不是敵人的戰略防禦系統,而是敵人的區域防禦系統,特別是那些部署在目標附近的戰區防空系統。比如枚在外興安嶺北面空域發射的四一勸要想攻擊北京,至少得避開設在共和國北部邊境線、齊齊哈爾與承德的三處戰區防空網,並且找到北京防空網的漏洞,因此飛行距離不是引四千米,而是足足巫00千米。

在這其中,關鍵就是如何避開沿途的戰區防空網絡。

可以說,這是一門非常高深,而且非常有用的學問。要想避開戰區防空網絡,首先就得掌握戰區防空網絡的部署情況。母庸置疑,共和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戰區防禦系統不但覆蓋全國,而且還相互重疊交叉。比如部署在承德的戰區防空系統就能用射程爲勸千米的區域防空導彈保護長春,而部署在齊齊哈爾的戰區防空系統也能保護長春。暫且不說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沒有能力摸清楚共和國戰區防空網絡的部署情況,就算能,面對如此密集的防空網絡,基本上沒有漏洞可鑽。繞不過去,就只能強行突防。

事實上,這也正是戰略巡航導彈突破防空網絡的主要手段。

仍然以知。來說,除了在發射的時候得到了由轟炸機制造的虛假影像保護之外,自身還有多種突防手段。比如其主發動機就採用了分段式設計,可以在突防的時候拋掉一級巡航發動機,並且用巡航發動機爆炸後產生的碎片來干擾敵人的防空雷達。在彈道末段,除了可以拋掉二級巡航發動機來製造干擾物之外,還可以陸續投灑數十枚誘餌彈頭,讓真彈頭始終得到掩護。

問題是,這些突防手段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不能提前施展。

比如在攻擊致口千米外的目標時。四旦。的二級巡航發動機只能推動導彈飛行刃。千米,末段加速發動機只能推動導彈飛行勸千米,所以一級巡航發動機至少得工作加秒,即推動導彈飛行弛千米,如果提前拋棄。導彈就無法到達目標上空。

母庸置疑,剛剛發射的導彈是最爲脆弱的。

更重要的是,導彈發射空域距離共和國本土不到奶千米,因此在拋棄一級巡航發動機之前,就進入了共和國領空。此時。導彈的目標特徵非常明顯。而且幾乎沒有機動能力可言,所以很容易被區域防空導彈擊落。

戰略轟炸機只負責發射導彈。不負責協助導彈突防。

以轟炸機的集行速度,也不可能跟着導彈突防。

如此一來,要想提高導彈的突防效率,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集羣密度。讓幾十枚、甚至上百枚導彈沿着同一條航線進入共和國境內。雖然這麼做,也有一些風險,比如可以在導彈來襲的航道上引爆一顆戰術核彈頭,就能使方圓數千千米內的所有導彈全部完蛋,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共和國當局絕對不會做這種自殘的事情,而只勸突破防空網也就幾分鐘的事情,等到共和國當局做出決策的時候,燦一勸攜帶的田萬噸級核彈頭已經在共和國的超大城市上空炸響了。

正是如此,“區域性激光防禦系統”纔有了用武之地。

當時,4個編隊總共據架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發射的勸多枚口勸每架,山兇型轟炸機攜帶8枚導彈。根據俄軍作戰記錄,只有3架轟炸機上的4枚導彈出了故障,沒有能夠發射出去,因此總共發射了幼枚四一助。因爲無法得知在此之前有多少枚導彈被戰略防禦系統擊落,所以只能大致估計還有勸多枚導彈沒有被擊落就是分成4個集羣,沿着4條固定線路飛往共和國。距離共和國較近的2個導彈集羣將在發射後4分半鐘進入共和國領空,而距離較遠的2個導彈集羣將在發射後7分鐘進入共和國領空。因爲前期攔截用嚇,入約?分鐘,所以剩餘攔截時間分別只有田秒與口技※

對任何人來說”刃秒與弛秒都只算得上是一段非常短暫的時間。

可是對共和國的戰略防禦系統來說,這卻是一段非常充裕的時間。

在已經鎖定了目標,即確定了攔截區域之後,“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每次攔截所需時間不會超過刃秒。其中除了;渺的攻擊時間之外,還得加上渺的系統調整時間。即便用,顆反射衛星來照射目標,前後總共也就附秒第四次攔截之後不再調整,因此完全有能力對每個導彈集羣進行兩次攔截。

當然,肯定沒有這個必要。

如果要給這四次攔截一個直觀的描述,就像是一柄用熔岩鑄成、無比鋒利的匕首在廣袤的亞洲大陸上留下了4個被燒得通紅的傷口。現實情況是,在這4處寬約舊千米、長約沁千米的攔截區域內,不但包括四一勸巡航導彈、地面建築物在內的所有人造設施,以及人員、野生動物、樹木等生命體全數在瞬間蒸發。最多隻留下了一些焦黑的遺蹟,就連地表都被融化,冷卻後形成了一層斑駁的石英晶體。可以說,4次攔截完全可以用“壯觀”來形容。僅從能量角度來看,每次攔截作用在目標區域內的能量都相當於一次小型戰術核彈頭爆炸釋放出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核爆炸中,只有大約一半的能量轉換成內能,而高能激光釋放的能量中八成轉換成了內能。因此實際產生的破壞效果超過了戰術核爆炸。

萬幸的是,4處區域都不在共和國境內,其中3處在俄羅斯境內”處在蒙古境內。

事實上,這也是戰略防禦系統的中央計算機爲什麼要立即啓動“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的主要原因,因爲按照計算得出的結論,如果不立即進行攔截,俄羅斯的巡航導彈將進入共和國領空,到時候不管是用戰區防空系統進行攔截,還是使用“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都會使帶有核彈頭的導彈殘骸落在共和國本土上,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如果使用後者,還會造成地面設施損失與人員傷亡。

前面已經提到,在此情況下。人的反應速度肯定不如計算機。

如果由人來做決定,哪怕只耽擱2分鐘,後果也不堪設想。實際操作中,就算讓裴承毅來下達命令。恐怕他也得前後思索一番之後纔會做出決定。

當然,如此驚天動地的交戰過程,肯定沒有秘密可言。

攔截開始的時候,裴承毅就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把精力放到了大屏幕上。通過部署在近地軌道上的偵察衛星發回來的實時圖像,可以清楚的看到攔截產生的附帶效果,能夠非常直接的體會到該武器系統的巨大。

衆所周知,“區域性激光攔截系統”與裴承毅有着非同尋常的關係。

此時此玄,恐怕裴承毅想得最多的不是在這個系統上花了多少錢。而是爲什麼沒有把它當成戰略進攻武器來看。要知道,如果用它來打擊敵國本土目標,只需要一次攻擊就能徹底摧毀曼哈頓島,殺死數百萬人,威力完全不在覈武器之下。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戰略防禦系統對能量武器無能爲力。

事實上,當時裴承毅肯定想過將其發展成戰略進攻武器。

最終沒有能夠由設想變成現實的原因很簡單:沒有足夠多的複合蓄電池。前面已經提到過,如果用新生產的複合蓄電池來儲存所需電能的話,完全超過了國家承受能力,而且不能用在其他領域,結果可想而知。恐怕戰爭還沒打響,共和國當局就垮臺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該系統本身也是敵人的打擊對象。

說直接一點,如果按照戰略進攻武器的標準來發展,保密性肯定會降低,只要美國知道共和國在搞這種毀滅性的武器,肯定會採取對策。使“區域性激光防禦系統”失效的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摧毀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反射衛星。雖然無法從衆多的同步軌道衛星中分辨出哪幾顆纔是反射衛星,但是以美國的實力。可以來個,一網打盡,以摧毀所有地殊同步軌道衛星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沒有反射衛星,“區域性激光防禦系統”基本上就成了擺設,別說用來攻擊敵人本土,就算用來防禦,價值也非常有限。

由此可見,共和國當局不是不想把這種刮時代的武器用於進攻,而是不能。

當然,從實際防禦效果來看,“區域性激光防禦系統”的表現完全對得起投入,甚至超過了大部分人的預期。

只不過,雙方的戰略攻防較量並未結束。

要知道,俄里斯手裡最具威懾力,也最有分量的戰略反擊武器還沒有登場呢!

第52章 重大收穫第52章 傳話筒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1章 拉人入夥第81章 微妙關係第40章 空軍出動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9章 針對性第43章 萬事俱備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14章 根本職責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7章 高原槍聲第70章 針鋒相對第110章 戰略牌第39章 提前參戰第75章 全面化第59章 戰場求生第28章 策動力第35章 多手準備第10章 不可靠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章 盟友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26章 愈演愈烈第46章 航母風波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8章 聯合經營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13章 倒計時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52章 緊急會議第47章 多方因素第61章 硬仗第24章 風暴來臨第82章 大好機會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44章 邁向戰爭第93章 大轉折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導彈突擊第37章 變策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0章 半小時第22章 局外人第94章 深入主題第99章 單獨戰役第24章 衆矢之的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將帥離心第68章 奇蹟第89章 解密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54章 中堅力量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33章 雄辯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6章 前方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52章 不屈第10章 秘密逮捕第3章 羣英會集第64章 別無選擇第14章 收復失地第16章 捧殺第51章 刀尖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92章 被動局面第23章 危機四伏第94章 深入主題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6章 信號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34章 亂局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56章 雙面間諜第29章 瘋狂備戰第25章 邁向戰爭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28章 硝煙升起第12章 艱難抉擇第33章 壟斷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