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主次有序

佔和國陸戰隊順利獲得新咬裡多尼亞,等干將美國海箕路。

雖然新咯裡多尼亞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可以供軍隊利用的更是寥寥無幾。比如努美阿國際機場只能容納數十架運輸機,還沒有足夠的電能供應,作爲西南太平洋衆多羣島中最大的深水良港,努美阿港也只能同時接納力多艘商船。年吞吐能力在千萬噸左右。但是如此簡陋的基礎條件並沒改變新咯裡多尼亞的戰略地位,只需要數個月,工程兵就能在島上修建出足以容納數千架飛機的臨時‘性’航空基地、將努美阿港的吞吐能力提高好幾倍,甚至能夠在附近條件優越的島嶼上、比如東面的汰爾‘波’爾島上建起一座足以容納數十萬陸戰隊官兵的綜合‘性’軍事基地。

相對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新熔裡多尼亞的地理位妾。

努美阿到布里斯班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部、美國陸軍第8軍司令部、美國海軍陸戰隊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所在地大約 勸千米、到悉尼澳大利亞唯一人口數量超過心。萬的超級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商業港口與經濟中心大約刀。千米、到墨爾本澳大利亞的行政首都,僅次於悉尼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四萬大約萬田千米、到阿德萊德美國西南太平洋潛艇基地、澳大利亞南部最大的城市,人口大約徹萬大約烈。千米、到豪勳爵島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母港,也是美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總基地更是僅有,勸千米。由此可見,共和國軍隊以新咯裡多尼亞爲基地,岸基航空兵就能覆蓋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地區,爲該方向上的作戰行動提供支持與掩護。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在澳大利亞東部海域的活動能夠得到全程掩護。

考慮到努美阿到惠靈頓新西蘭首都大約只有醜口千米,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甚至不需要深入南太平洋,在諾福克島努美阿南面大約叨千米處,屬於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巡邏就能用大口徑電磁炮投‘射’的重型炮彈轟擊澳大利亞東南地區、豪勳爵島、以及大半個新西蘭。

暫且不說主力艦隊對岸轟擊的意頭有多大,由失去制海權產生的影響就足以讓美國海軍拼死抵抗。

不管怎麼說,澳大利亞是一個沒有“縱深”的國家。????雖然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或者說是最小的大陸,澳洲大陸的面積在旭萬平方千米以上,但是除了東南地區之外,大約八成地區都是荒漠。受此影響,澳大利亞八成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東南地區,幾乎所有大中城市、絕大部分工業設施、主要港口、主要經濟中心全都在東南地區。說得形象一點,面積在 四萬平方年米的東南地區基本上就包含了整個澳大利亞。而其他地區的廣袤沙漠更像是不能行船的海洋。

從戰略上講,共和國陸戰隊在新咯裡多尼亞立足之後,攻打澳大利亞的意義也降低了不少。也就是說。如果登陸澳大利亞的風險與代價過於巨大的話,共和國軍隊完全可以用戰略封鎖與戰略轟炸來打垮澳大利亞。

對此,美國當局有非常深剪的認識。

早在曰年下半年的時候,美國五角大樓就做了一次桑列模擬推演。其中就包括在歐洲參戰、法國向共和國開放新咯裡多尼亞之後,共和國會以什麼方式控制西南太平洋。根據推演得出的結論,如果歐州在才參戰、並且爲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提供支持,那麼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放棄登陸澳大利亞,而是轉爲攻打新西蘭,然後利用新西蘭來封鎖澳大利亞,並且用部署在新熔裡多尼亞的航空兵對澳大利亞實施戰略轟炸,摧毀澳大利亞的自持能力。雖然這不足以徹底征服澳大利亞,畢竟作爲面積接近‘奶’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乙的國家。澳大利亞有足夠的自我維持能力,加上龐大的農業生產能力,就算遭到封鎖與轟炸,也能讓社會維持運轉。但是這麼做。肯定會使澳大利亞喪失戰略價值,即無法支持美軍在西南太平洋與印度洋方向上的作戰行動。

當然,關鍵是轟炸,而不是封鎖。

對於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肯定無法像當初對付日本那樣,用戰略封鎖達到目的。

前面多次提到,到的時候。共和國的戰爭動員就將全部完成。事實上,這也是美國當局在做推演的時候。爲什麼要把時間點定在施年的關鍵原因。從戰後蒐集到的一些資料來看,在四年中期,美國情報部‘門’就根據掌握的信息得出了結論,共和國能夠在兩年之內完成全部戰爭動員,讓國家的戰爭生產力在達到巔峰。這就意味着。在這一年裡,共和國的軍事工廠除了生產舊萬臺主戰平臺、萬架戰術戰鬥機、舊萬架戰術運輸機、勸萬噸戰艦、旦凹萬噸商船、召四萬噸各類彈‘藥’之外,還能爲天軍生產 萬架戰略轟炸機!算上在此之前生產的田四架戰略轟炸機,即便除掉戰損與損壞的出。多架主要就是在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損耗了不少轟炸機之外,共和國天軍能夠在田年陸續投入上萬架轟炸機。

毫無疑問,在任何一個戰場上,這都是一支誰也不敢忽略的毀滅‘性’打擊力量。

按照美國當局的估計,只需要4功到旦四架轟炸機、以及大約乃力萬噸彈‘藥’,共和國天軍就能在大約6個月內迫使美軍撤離澳大利亞,讓澳大利亞徹底喪失戰爭潛力、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孤島。

安此影響,共和國陸戰隊登上新咯裡多尼亞的時候,美軍也在調整部署,尋找對策。

從前面提到的來曰,姿想封鎖澳大利亞。僅僅控制新咬裡多尼亞懷不夠,比熊口珊祈西蘭。因爲從理論上講,美軍可以利用新西蘭爲跳板,讓船隊繞道南太平洋。在共和國海軍航空兵與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外前往澳大利亞。如此一來,共和國很有可能在登陸澳大利亞之前登陸新西蘭。爲此,美國當局在 月舊日,即法國宣佈將新咯裡多尼亞上的軍事設施與國有資產有償租借給共和國的當天,就將原計劃派往澳大利亞的2個陸戰師派往新西蘭,並且與新西蘭政fǔ達成協議;在戰爭期間,由美國代爲行使國防權,而美國則負責爲新西蘭提供維持社會穩定的基本保障。

不得不承認,新西蘭是一個弱小到連自衛都顯得吃力的國家。

雖然擁有刀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接近 曲萬的人口、非常發達的農業與畜牧業新西蘭的很多天然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名氣、完善的旅遊業、大洋洲地區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實力等等,但是新西蘭仍然是一個小國,而且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如果不是受殖民歷史影響,新西蘭很有可能成爲一個由‘毛’利人建立的國家。正是因爲與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有着非同一般的歷史源源,加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與美國的密切關係,所以新西蘭是西約集團的創始成員國,還是美國的主要盟國之一。

對新西蘭來說,與美國結要的最大好處,無非是在和平時期省下了大筆軍費。

作爲一個偏安一隅的國家,新西蘭從來沒有受到過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威脅,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西蘭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 四多年間,除了偶爾來幾場地震、以及被隕石砸死幾個人之外,新西蘭仍然是世界上最爲安全的國家之一。可以說,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讓新西蘭享受到了和平帶來的一切好處,也讓新西蘭在戰爭中變得非常脆弱,不得不投靠某個超級大國。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新西蘭不緊跟美國的步伐,美國甚至會出兵佔領這個島國。

不管怎麼說,新西蘭自身的國防力量弱小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有能力阻止共和國佔領新西蘭的。只有美國大兵。

問題是。保住新西蘭的關鍵不是向新西蘭增派多少部隊,而是制海權。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制海權。就算美國在新西蘭部署百萬大軍。也不可能讓共和國軍隊放棄登陸新西蘭的行動。

受此影響,在向新西蘭增兵的時候。美國海軍還在策利進行戰略反擊。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已經容不得美國海軍選擇了。

說得不客氣一點,就算美國海軍繼續退縮,將退到斯潘塞灣與聖文森特灣位於斯潘塞灣東面的第三艦隊撤往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共和國海軍也會主動出擊,首先摧毀豪勳爵島上美國海軍‘花’費巨大力氣建立起來的軍事基地,然後用炮彈與炸彈問候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的所有大中城市,拔除沿途的障礙,追着美國海軍第三艦隊進入印度洋。再一路追殺到南大西洋,直到把美國海軍趕回老巢。

顯然,美國海軍不能一直退卻,必須奮起抵抗。????爲了讓抵抗妾得有價值。既通過反擊迫使共和國海軍放棄南下的打算,美國海軍策戈 了一次規模浩大的作戰行動,不但要投入第三艦隊的全部兵力,還要投入大約4功架作戰飛機、鍍海上基地、以及數十艘潛艇。

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決定將剛剛編入現役部隊的8艘主力艦派往新西蘭,並且以其爲核心組建第姊艦隊。至於要不要讓這支剛剛形成戰鬥力的艦隊參戰,美國海軍恐怕還得再考慮一下。

一時之間,西南太平洋上風起雲涌。

到2曲年!月下旬的時候,除了第三艦隊的3支作戰艦隊即第引艦隊、第彌艦隊與第強艦隊通過巴斯海峽進入塔斯曼海之外,第碧艦隊也已到達西南太平洋,4座海上基的則在豪勳爵島南面組成了海上基地羣,成百上千的美軍戰機則沿着從美國西海岸到夏威夷羣島、再到聖誕島夏威夷南面。屬於基裡巴斯共和國、南庫克羣島的阿瓦魯阿、新西蘭、最後到達澳大利亞的“太平洋空中戰略通道”陸續趕來。

大戰一觸即發,共和國海軍這邊卻是‘波’瀾不驚。

到 月底的時候,除了讓“太平島”號海上基地轉移到瓦努阿圖南部海域之外,共和國海軍僅讓艦隊在新咯裡多尼亞以北海域活動,沒有南下塔斯曼海。與之相比,共和國陸戰隊的行動也不是很積極,出兵接管了新咯裡多尼亞的軍事設施之後。僅向前線增派了,個旅的工程部隊,在努美阿擴建港口與機場,並且在東面的汰爾‘波’爾島無人定居的珊瑚島,屬於法國的國有資產修建綜合‘性’陸戰隊營地。由此可見,共和國軍隊沒有立即從新咯裡多尼亞南下的意思。

問題是,共和國海軍肯定得提前南下奪取制海權,不然沒有必要增派第四座海上基地。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軍隊內部肯定在如何南下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可以想像,在是否需要攻打澳大利亞的問題上,肯定會產生嚴重分歧。

必須承認,即便出兵攻打澳大利亞。爲的也不是澳大利亞的資源。雖然澳大利亞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早在 四年前就有人驚歎,上帝過於偏愛這塊大陸上的子民,竟然以鬼斧神工般的能耐給了澳大利亞如此豐厚的礦產資源。從地質學上講,澳大利亞由幾大板塊構成,擁有多處由板塊積壓形成的山脈與谷地,板塊的相互運動,將地下的礦物帶到了地表。拿鐵礦來說,世界上品位最高、儲量最大、開採最方面的幾座‘露’天鐵礦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口廠凡真大利是對共和國來說。澳大利亞顯得過幹遙遠也過於虛幻。事實上”曲多年前的日本,也沒有打算通過佔領澳大利亞來獲取資源,而是把希望放在了更加現實的東南亞地區。

當然,在理由上,肯定有人提到澳大利亞的資源。

從現實出發,就算共和國出兵佔領澳大利亞,也不等於能夠利用澳大利亞的資源。原因很簡單,不管是美軍、還是澳大利亞軍隊。肯定會在淪陷或者投降之前破壞所有礦產的生產設備,甚至會用埋設地雷、定時炸彈、炸燬礦‘洞’等等方式來阻止共和國開採澳大利亞的貴重資源。

總而言之,佔領澳大利亞就不是爲了資源。

從戰略上講,特別是從戰爭時期的特殊情況來看,共和國佔領澳大利亞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阻止美軍利用澳大利亞的港口與海軍基地,向印度洋派遣攻擊潛艇,對共和國的北印度洋航線構成威脅。

在目的明確的情況下,達到目的的手段就不見得只有一種了。

佔領澳大利亞能夠達到這個目的,使澳大利亞喪失作爲軍事基地的能力也能達到這個目的。

顯然,這就是美國當局擔心共和國會放過澳大利亞,轉爲攻打新西蘭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這也正是當時的主要分歧。

有意思的是,這次海軍與陸戰隊都主張攻打新西蘭,認爲沒有必要在澳大利亞‘浪’費寶貴的兵力與更加寶貴的時間,而天軍也認爲應該攻打新西蘭,而不是攻打澳大利亞。畢竟這樣能夠爲天軍日益壯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提供登臺表演的機會。唯一反對的,就只有剛剛從大陸戰場上‘抽’出身來的共和國陸軍。

根據共和國當局的相關記錄。在 月中旬的時候,袁晨皓就將大陸戰場上的善後工作丟給了蘇勁輝。一個人回到國內,恢復了其總參謀長的身份。這個時候,共和國當局正在策劃攻打新西蘭的作戰行動,而主要負責人就是得到裴承毅支持的華劍鋒。得知華劍鋒不打算讓陸戰隊登陸澳大利亞之後,袁晨皓立即找到裴承毅,要求讓陸軍來承擔攻打澳大利亞的作戰行動。

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在一往,裴承毅肯定會立即拒絕這種明擺着爲了搶功勞的胡鬧行爲,甚至會再次把袁晨皓“發配邊疆”可是在袁晨皓提出這一要求的時候,裴承毅不但沒有拒絕,反而讓袁晨皓去做前期分析,並且在 月。日的統帥部即由元首府爲主,由國防部、外‘交’部、宣傳司等政fǔ部‘門’,以及總參謀部、各軍兵種司令部、各戰區司令部等軍事機構共同組成的戰時最高權力機構會議上提出了相關計劃。

雖然有很多人認爲,這是袁晨皓在持功要挾,或者說,想讓陸軍在由海軍主導的太平洋戰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從而確保陸軍在共和國軍隊中的老大哥地個。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袁晨皓在大陸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後,在軍隊裡威望進一步提高,但是受蘇勁輝的影響,他還不具備向裴承毅叫板的能力,更不可能震住裴承毅。由此可見,裴承毅在最高決策機構提出由陸軍攻打澳大利亞的計劃,除了借袁晨皓的嘴之外。肯定與他本人的戰略意圖有很大的關係。

這巴點,從袁晨皓提到的戰爭理由中就看得出來。

當時,袁晨皓提出攻打澳大利亞的主要理由就是在這個遠離美國本土的戰場上,大量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可以說,這個說法也有道理。從地理位置上講,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就像共和國與阿根廷的關係,即在地球的兩端。如此一來,不管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了多少兵力,擁有多麼完備的後勤保障設施,美國要向澳大利亞投送兵力與武器,哪怕是一顆手槍子彈,也得跨越半個的球。可以說,美軍在澳大利亞作戰的最大敵人不是共和國軍隊,而是漫長的後勤保障線。說愕直接一點。如果能夠利用這條漫長的後勤保障線,不但能夠大量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還能產重消耗美軍的戰爭潛力,從而使美軍在其他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袁晨皓也不完全爲了在太平洋‘插’上一手才提議由陸軍攻打澳大利亞。

換個角度看,如果澳大利亞變成美國陸軍的主場,並且在這裡與共和國陸軍決戰,那麼在印度洋另外一端的中東戰場上,美國陸軍的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暫且不說共和國陸軍能夠在中東戰場上消滅多少美軍,以及能夠由此獲得多大的好處。設想一下,如果共和國陸軍能夠藉此機會在中東戰場上轉敗爲勝。並且利用各種優勢力量,迅速取勝。就能讓仍然呆在戰場外的埃及等北非國家表明立場,到時候共和國海軍就能進入地中海。即便歐州國家信守承諾,即不向美國開戰,共和國海軍也能夠與從埃及出發的陸戰隊或者陸軍一同向西推進,將戰火燒到北大西洋弓只要能夠在北大西洋上獲得一處港口,共和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就能將北大西洋變成美國艦船的墳墓。由此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對美國戰爭實力產生的巨大壓力肯定不能忽視。

很明顯,袁晨皓的目的就是要將澳大利亞變成熱點戰場,爲其他戰場創造機會。

同樣的道理,這也很有可能是裴承毅把袁晨皓的提議拿出來討論的主要原因。????問題是,袁晨皓的這個提議中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而且是巨大的問題。說得簡單一點的話,那就是本末倒置。

要知道,共和國與美國的主戰場是太平洋,而不是中東。

當然,有人會說,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樣,能夠在澳大利亞牽制住美國陸軍主力,從而讓共和國陸軍能夠一口氣打到北大西洋東岸 那麼共和國海軍就能進軍北大西洋,從而對美國在北大西洋上的航線構成威脅。腆…讓這裡。即便能夠讓潛艇到北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作戰行後。什麼意義?

俄羅斯已經戰敗,美國不再需要向寒冷的北冰洋運送物資。等到北大西洋的海風能夠吹到共和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時,美國在中東與北非地區也沒有軍事存在,也就不需要向前線運送部隊與物資了。

當然,在大西洋對岸,還有一個基本上與歐洲大陸國家劃清了關係。完全投靠美國的英國。問題是,在承諾不向美國開戰的情況下,就算法德意對英國的背叛行爲非常惱火。也不可能出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上大不列顛島,反而會全力保護英國,以便在戰後“收編。英國。也就是說,此時的情況與 兇多年前完全不一樣,美國不需要拼命保護前往英國的北大西洋航線,就算橫跨北大西洋的所有航線都被切斷了。英國也不會完蛋,美國也不會受到多少影響。

對美國來說,真正的生命航線是經過安德列斯羣島分爲北面的大安德列斯羣島與南面的小安德列斯羣島與加勒比海,前往拉美地丹的海上航線。??問題是,這條航線完全在美國海軍與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得到了重重保護,除非共和國海軍能夠派主力艦隊進入北大西洋,並且奪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不然在僅僅使用潛艇的情況下,不大可能對這條航線構成致命威脅,最多隻能讓美國建造更多的護航戰艦。

當然,共和國也可以選擇向西進攻。即直接攻打美國東海岸地區。問題是,在跨越了整個歐亞大陸、甚至需要橫跨非州大陸,然後還得渡過大西洋才能進軍美國的情況下。共和國又有什麼理由不選擇從完全相反的,而且更加便利的,後勤保障線還要短上好幾千千米的太平洋進軍線路呢?即便必須攻佔美國東部地區,也可以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而不是繞大半個地球從非州與歐州進軍美國。

總而言之,明確重點之後,也就能夠發現,袁晨皓的提議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

說得直接一點,應該成爲熱點的不是澳大利亞,而是中東戰場。也就是說,應該由共和國陸軍在中東戰場上發起戰略進攻,牽制美國陸軍的主戰部隊,爭取讓美國結軍把那些從俄羅斯撤出來的主力部隊放在中東戰場上,而不是派往太平洋戰場,這樣才能掩護共和國海軍進軍新西蘭,並且以最小的代價佔領新西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天軍對澳大利亞進行持續不斷的戰略轟炸。再用一支規模不算太大的艦隊封鎖澳大利亞,不出 年,就能讓澳大利亞失去利用價值。

討論中,華劍鋒就直言不諱的提到了這一點,認爲袁晨皓在胡鬧。

當然,最關鍵的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關怎麼打,首先都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奪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權。

可以說,只有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纔有資格談論接平來的作戰行動。

受此影響,在 月下旬,裴承毅首先批准了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既用,個月的時間來殲滅美軍第三艦隊,奪取制海權,爲接下來的進軍行動創造條件。至於要不要陸軍前去攻打澳大利亞,裴承毅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而是讓袁晨皓做好總參謀長的工作,在海軍南下與美軍第三艦隊決戰的時候,讓李東石在中東戰場上搞幾次有聲有‘色’的進攻,減輕海軍的作戰壓力。

很明顯,裴承毅以非常委婉的方式否決了袁晨皓的提議。????當然,以袁晨皓的能力。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可以說。在提出由陸軍攻打澳大利亞之前,袁晨皓就應該知道,這個提議不可能被採納,而他提出這個提議的個人原因只是希望替大陸戰場上的衆多陸軍官兵、特別是那些剛剛獲的提拔的將領找點、事情做。而不是讓數百萬大軍無所事事。

可以說,如何安置大陸戰場受到數百萬大軍,確實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因爲是以集約集團的名義攻打俄羅斯,加上集團各成員國在戰爭期間出兵出力,所以在俄羅斯宣佈投降之後,佔領任務落到了所有集團成員國的身上。就算共和國早就在集團內部生命,將單獨佔領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與烏拉爾山以東的西西伯利亞地區,只在俄羅斯的歐洲地區、中西伯利亞與東西伯利亞地區與集團成員國分享戰果,能夠留在俄羅斯。用來執行佔領任務的共和國軍隊也不過 約萬。

除掉這部分軍隊,還有大約3四萬官兵需要安頓。

雖然中東戰場繼續增兵,但是受作戰區域限制,李東石最多隻需要 力萬官兵。除掉達到服役標準,即可以退役遣返的老兵之外,還有大約回萬官兵需要找事情做。當然。短期內還不是個大問題,咎竟很多官兵都需要休整,一些老兵還得回到國內的市練場,適應其他氣象環境下的作戰戰術。

問題是,這佔0萬官兵,足以撐起一個戰場上的作戰行動。

考慮到共和國已經完成戰爭動員。武器裝備與作戰物資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工廠送往前線與倉庫,裝備欠缺與物資緊張的問題在次年能夠得到極大緩解,所以共和國陸軍也有能力在田年發動一場新的戰爭。

這個時候,就得考慮開闢新的戰場。

耳以說,這纔是裴承毅願意聽取袁晨皓的提議,並且拿到決策會議上討論的真正原因。

如果不考慮客觀因素,最值得開闢的肯定是南美戰場。原因很簡單,南美洲是美國的後院。

與共和國一樣,美國也得依靠海外資源。雖然美國沒有共和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總人口超過7億僅比共和國少了 億,社會勞動力與共和國相當,因爲沒有嚴重的養老問題,所以美國的社會剩餘勞動力明顯比共和國多,也就可以適當提高一些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肌盧產業的比例。事實上。美國本士並不缺乏資源。其資獅必際保有量與共和國旗鼓相當。但是在戰爭爆發前,美國採取的國家發展戰略與共和國相當,即通過龐大的海外市場,而且是人口衆多的欠發達市場來支撐本國的高科技產業鏈條,從而使本國經濟發展得到保障。共和國控制了擁有口億人口的印度大戰爆發時,印度人口已經超過萬億,而美國控制下的拉美國家的人口總量也在舊億以上。由此可見。美國根本沒有必要開採國內資源。完全可以用海外資源來支撐起戰爭消耗。

設想一下,如果共和國軍隊能夠打到南美洲,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別的不敢肯定,至少能夠讓那些仍然對勝利抱有一絲希望的美國人徹底絕望。

問題是,在太平洋上取得勝利之前,共和國只能從南大西洋方舟上進軍南美洲,而要進軍南大西洋,首先就得控制非洲大陸南端的南非。也就是說,要想開闢南美戰場,首先就得在南部非冉做文章。

到此,問題已經非常明顯了。

雖然在馬爾代夫海戰之後,南非就宣佈嚴持民間往來,但是南非的這非仍然偏袒美國。這也很好理解,在美國仍然控制着澳大利亞,並且掌握着除尼日利亞的整個,西部非洲。還控制着除阿根廷之外的整個拉美。就算共和國通過控制塞舌爾與馬達加斯加,獲得了進軍南非的通道。對南非構成的威脅也比不上美國。俗話說得好,兩害相權取其輕。在受到兩個,超級大國威脅時。南非別無選擇,只能見機行事。

問題就在這?,如何才能讓南非辦轉意?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在西南太平洋上決出勝負。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在非洲大陸上採取適當的行動,比如出兵乍得,打通從蘇丹前往尼日利亞的地面通道,並且以此向尼日利亞部署一支‘精’銳地面部隊。瓦解美國對尼日利亞的圍剿行動。總而言之,關鍵不在非洲大陸上。而是在印度洋對面的澳大利亞。

這下,問題回到了原點上,即在西南太平洋上取勝之前,別的都免提。

問題是”墜萬陸軍官兵的安置問題卻不能長期擱置。

俄羅斯戰爭已經結束,就算李東石在中東戰場上立即發起戰略進攻。也吸收不了那麼多軍隊,而在非州大陸戰場上,一條由公路線、而且是低等級的公路線支撐起來的橫跨非洲大陸的後勤保障線最多支撐 個戰鬥單個。由此可見,在西南太平洋上取勝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只給了海軍 個月。

雖然放棄登陸澳大利亞會對西南太平洋上的勝利產生影響,但是衆所周知,在海洋戰場上,制海權決定一切,只要共和國海軍能夠奪得制海權,就能封鎖澳大利亞,也就能阻止美國海軍從澳大利亞進入印度洋。從而讓南非感受到壓力,再加上共和國陸軍在中東與非洲大陸戰場上的戰略進攻行動,以及共和國外‘交’部‘門’的努力,足以讓南非相信,共和國不但會贏得最後的勝利,而且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如果南非仍然在立場上偏袒美國,別說從戰爭中獲得好處,不在戰後被邊緣化就算是萬幸的了。

事實上,在 月中旬,也就是俄羅斯宣佈戰敗後。共和國外‘交’部就在南非展開了行動。

當時,南非當局的態度已經有所動搖。

別的不說”月飛日,南非當局破例同意一支運送糧食、‘藥’品、帳篷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船隊進入伊麗莎白港,並且派遣軍艦在領海與專屬經濟區內提供護航掩護。而該船隊就來自共和國,目的地就是尼日利亞。在運送的物資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之外。還有不少是專‘門’提供給尼日利亞軍隊的軍事物資。事實上,像食物與‘藥’品這樣的物資,也屬於軍事物資。更重要的是,南非當局並沒向媒體透‘露’,還有搬專‘門’爲這支慢速船隊護航的共和國海軍的攻擊潛艇進入南非海域,在伊麗莎白港外面帶了落小時,隨後跟隨船隊一同北上。雖然南非沒有向這撒潛艇提供幫助,但是允許‘交’戰國艦艇進入領海。並且爲軍事行動提供便利條件,已經破壞了南非

對於南非的行爲,美國當局發表了強烈抗議。問題是,美國也就只能抗議。在連澳大利亞都快要保不住的情況下,美國當局根本沒有辦法壓制南非,更不可能爲了這個遙遠的國家而大動干戈。

總而言之,到初的時候。雖然戰場上的總體局勢對共和國非常有利,共和國不但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還在俄羅斯投降後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是在取得勝利之前,還有很多路要走,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挑戰。對共和國當局來說,最緊迫的無非是如何充分利用已經動員起來的國家戰爭力量,讓人類有史以來最爲龐大的戰爭機器能夠正常運轉。對共和國軍隊來說,最重要的無非是打開局面,將原先相對孤立的戰場聯繫起來,將戰略上的優勢與主動權逐步轉化爲勝利果實。

爲此,田年2月 日,在新咯裡多尼亞西北的珊瑚海東部海域遊戈了力多天的共和國海軍第一主力艦隊、第二主力艦隊與第三艦隊組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羣,在清晨曙光的照應下,從諾亞蒂羣島東面南下。航線直指新西蘭。與此同時,在跟北面活動的4座海上基地也分散南下,跟在艦隊身後駛往塔斯曼海。

冉面的大海上,美國海軍第三艦隊拉響了戰鬥警報。

大戰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即將爆發!

第80章 戰爭計劃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2章 誘惑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34章 裡應外合第57章 坦克大戰第98章 最後一擊第75章 全面化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8章 說服工作第4章 你情我願第82章 新境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82章 堅持路線第6章 一路走好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86章 引子第6章 錢的問題第10章 衝突升級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1章 針鋒相對第40章 佈局第43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不眠夜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23章 戰略屏障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50章 防禦部隊第83章 雙管齊下第29章 斬首行動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66章 有利有弊第82章 調整第80章 戰爭計劃第69章 人質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69章 轉折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60章 絕不拋棄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6章 政治家第42章 回心轉意第50章 亡羊補牢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6章 飛赴紐約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35章 軍售交易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5章 坐等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6章 選擇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3章 劇變第20章 圍殲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55章 新焦點第35章 主動迎戰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70章 換位指揮第52章 利益共享第60章 軍事變革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章 科學怪人第48章 小內閣第11章 識時務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25章 權力交接第45章 鬥氣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7章 戰略圍剿第51章 待價而沽第13章 麻煩纏身第27章 機會第44章 機械戰士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70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