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世界

讓有沒有必要肢解美國的問題!,其和國當局肯定講行心,入計論。

事實上,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從大戰爆發前 陣開始,持續到大戰結束後力年,整整爭論了巫多年,直到美國人在力躬年年底的全民公決中。用超過三分二的絕對多數票通過了將美國分割成七個獨立國家的表決之後才宣告結束。

要不要肢解美國並不重要,共和國能否從中獲得好處才最爲重要。

反對者的觀點很明確,即前兩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沒有以肢解戰敗國的方式來獲取戰爭利益,而且也不可能從肢解戰敗國中獲取利益。事實也確實如此,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沙俄爆發紅色革命而分裂、奧匈帝國因爲內部原因而崩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因爲內部原因而崩潰之外,作爲前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國的德國都沒被肢解(二戰後,東西兩德並立,卻都宣稱自己纔是德國,對方只是自己的一部分),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與太平洋戰爭策源國的日本也沒有在戰後被肢解。

問題是,這具有可參考性喲

拿德國來說,輸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雖然沒有遭到肢解,但是最重要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落入了法國手中,而且一度被法國出並佔領魯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更是丟掉了容克貴族發源的東普魯士(主要就是後來的加里寧格勒),並且將拍林以東的很大一塊土地割讓給了波蘭(主要就是蘇聯不肯讓出在 嘔口年德國閃擊波蘭時佔領的波蘭東部地區,所以將部分德國領土割讓給波蘭,作爲對波蘭的補償)。也就是說,德國沒有遭到肢解,卻割讓了很多領土。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是歐洲大陸上,除了沙俄之外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的國土面積已經落到了挪威、瑞典、法國與西班牙的後面。顯然,這種遭遇,比肢解還要糟糕。????當然,日本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雖然除了北方四島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沒年有丟掉多少原本就屬於日本的土地,但是作爲一個獨立國家,日本卻必須遵守佔領者制訂的憲法,因此美軍駐日司令成了日本的太上皇。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後的數十年間,日本都沒有獲得一個主權國家所必須擁有的權利,始終得看佔領者,也就是當年的戰勝國的臉色行事。這種待遇,比起德國都要糟糕得多。

關鍵還是,日本與德國具有可片性嗎?

答案很明確,日本與德國都不具有可比性。

毫無疑問,不管日本發展到什麼程度,作爲一個島國,除非能夠像數百年前的英國那樣,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引發一場能夠徹底改變人類文明面貌的技術革命,不然永遠都沒有成爲世界大國的可能性。非常可惜的是,在電力革命中。日本不但沒有能夠走在世界的前列。反而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結果就是,在巨大的野心的驅使下,日本不顧一切的衝向世界霸主的寶座。最終倒在了半路上。同樣的道理。德國受國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數量、資源結構等等方面,都不具備成爲世界大國的基礎,不然也不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放棄單獨挑戰世界的基本戰略,通過歐盟聯繫法國、意大利等傳統盟國,甚至是傳統敵國,集中整個歐洲的力量,一同向世界大國的寶座前進。

也就是說,要做比較,也應該拿歐洲跟美國比,而不是拿德國與美國比。

勇來看美國與共和國對待歐盟的態度,也就不難明白,雖然沒有以戰爭的方式來毀滅歐州人的夢想,但是這兩個超級大國一直在用類似與肢解的方法來限制歐洲,使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的歐盟始終無法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甚至始終都是兩個超級大國舞臺上的配角。

當然,真要比較,還可以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英國與蘇聯做爲對嘉

雖然按照比較廣泛的說法,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就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寶座,不但被美國超過,還很快被複興的德國超過,並且被崛起的蘇聯超過,在工業產值上,僅僅相當於一個二流國家,但是作爲一個龐大的帝國,英國真正離開世界舞臺的中央,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準確的說是力世紀的年代興起的獨立浪潮。在這波席捲了亞非拉殖民地的浪潮中,英國絕對是最大的受害者,短短几年之間,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就土崩瓦解、煙消雲散。成爲了教科書中的歷史。雖然在此之後,英國當局通過建立“英聯邦”與廣大的前殖民地地區維持着聯繫,但是英國的國際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世界霸主成了美國,而唯一有能力挑戰美國的是依靠意識形態而向全世界進行擴張的紅色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講,英國也遭到了肢解,而且是在遭到肢解之後才離開口各舞臺的中央。從此永久性的淪落爲二流國家。失去了飄愕口界大國的一切可能。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導致英國的殖民地體系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在蘇聯,即蘇聯輸出的意識形態成爲了殖民地進行獨立鬥爭的基礎,但是換介。角度看的話就能發現,如果僅僅只有蘇聯輸出的意識形態。殖民地的鬥爭會持續幾十年小甚至到蘇聯解體的時候都不會結束。起到推波助瀾的正是美國在戰後推行的霸權主義,即爲了鞏固世界霸主的地位,對蘇聯實施的戰略圍剿而引發的幾場局部戰爭。在美國輸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古巴革命等等地區性戰爭與革命的時候,英國也輸掉了海外殖民地,輸掉了作爲世界大國的資本。

相對而言,蘇聯的結局更加悲慘。雖然美蘇冷戰沒有演變成熱戰。但是接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最終以蘇聯解體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講,蘇聯解體主要是內部原因,可是與美國施加的壓力不無關係。說得直接一點,如果不是兩個超級大國間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特別是核軍備競賽,實力本身就不如美國,而且基本體制上存在問題的蘇聯就不會把幾乎全部的國家資源用在軍事建設上,也就不會在短短馮年間累積下那麼多的社會矛盾,最終因爲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而轟然倒塌,落得個支離破碎的下場。

也就是說,正是美國的一系列對抗措施最終支解了蘇聯。????由此可見,不管是在對付日本、德國這樣的小國,還是在對付英國、蘇聯這樣的大國,作爲勝利者的一方,都會想方設法的肢解對手,以確保對手再也無法崛起。即便在某些情況下不能肢解對手,也得讓對手失去復興的可能。

換了共和國作爲勝利者,自然不會有第二種選拜

從長遠考慮,一個統一的、完整的美國,仍然是共和國最大的威脅。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共和國的頭號敵人是統一起來的歐州(迎年。歐盟的力多個成員國就在布魯塞爾發表了《統一宣言》,宣佈在出多個成員國的基礎上成立一個統一的、以聯邦制爲基礎的大歐洲 以列支敦士登的瓦杜茲爲行政首都,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爲立法首都,盧森堡的盧森堡市爲司法首都。在歐洲聯邦中,每個聯邦成員都擁有3個上議院議席,並且按照人口數量獲得下議院議席,最低不的少於,個。歐洲總統僅爲聯邦名義上的最高領袖,聯邦行政權由議會選舉出的總理掌握,司法權歸屬於由名最高大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其中法、德、意各推選銘最高大法官,西、荷、波、英各推選諾最高大法官,其他銘最高大法官由其他聯邦成員輪流推選。最高立法權則歸屬於聯邦議會。即上議院與下議員,其中上議院向聯邦總統負責,並且負責推選聯邦總統,下議院向內閣總理負責,並且負責推選內閣總理,聯邦立法均要獲得上下議院的批准。各聯邦成員有獨立立法權、司法權與行政權,只是不得與聯邦法律衝突。由此可見,統一後的歐洲,充分吸取了美國政治體制的有效部分,並且對弊端加以改進,比如限制了總統的權力,增設了內閣總理,並且以議會來控制總理,大大降低了國家領導人的影響力),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美國。要知道,美國在戰爭中遭到的破壞。別說用力年,就算再用勿年,也很難完全恢復。但是在具體的對外政策上,共和國當局仍然將美國當成了頭號對手,並且始終認爲,一咋,統一的、完整的美國能在力年到約年之後再次成爲共和國的頭號敵人。

如果美國再度崛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就白打了!????更重要的是,到田年之後,也就是互世紀初,即便共和國仍然掌握着電力方面的先進技術,之至擴大了技術優勢,但是以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到時候很有可能爆發新的科技革命。也就是說,如果復興的美國在下一輪技術革命中拔得頭籌,那麼在第四次世界大戰中笑到最後的就不是共和國!

毫無疑問,這中可能性並不至少一個統一的美國要比歐州更有能力在科技、這明與創新上超越共和國。更何況,共和國必須集中力量應付統一之後的歐洲,避免歐洲的影響力擴散到歐洲大陸之外的地方。哪有更多的精力來對付美國呢?

事實上,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下一次技術革命的端倪已經冒了出來。次

這就是由量子理論實用化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可以說是比電力革命更加是底的技術革命。

歸根結底,電力革命實際上只是在傳統能源開發與利用基礎上發展擴大,除了常溫超導命術之外,真正的創新並不大,更沒有在理論上取得重大突破。說得更直接一點。電力革命只是將從北京到巴黎的旅途飛行時間由原來的舊個小時縮短到了2個小時,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空間距離對人士用活動所產生的影實衛,要解決發個問題,就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收尾階段出現的量子技術。

量子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速度上的質變。

從理論上講,依靠量子技術傳遞信息是不需要時間的,即信息即傳即到。更重要的是,得益於這種不需要時間的信息傳遞方法 由量子技術發展而來的通信方式在理論上具有無限的帶寬,即能夠在一瞬值將無限大的信息量傳遞到無限遠的地方。量變引發質變,當信息傳遞達到無限量的時候,就帶來了無窮的可能。這其中就包括,讓人類活動不再受到空間距離的限制。說得更直接一點,從理論上講,包括人在內的一切事物,實際上都是信息載體,或者說可以轉換成信息,再由信息還原。協就是說。可以把一個人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轉換成嶼,組成的數字信號,然後在另外一個地點將這些數字信號還原成人。雖然從具體實施上來看,存在着許多技術難題,但是在量子理論實用化之後,這些技術難題都不再是不可解決與不可逾越的,如同電子計算機技術興起之後,自動化生產線就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一樣。好比力世紀初的人怎麼也想不到人類文明將在數十年間進入網絡時代。事實也確實如此。第三次世界大戰接受不到田年;量子技術對人類文明產生的影響就全面顯現了出來,並且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基本面貌。

雖然政治家不是科學家,無法想像出新興科學技術會給一個國家與一個民族帶來多麼巨大的變化,但是作爲才岡經歷過一場技術革命,而且從中獲益的政治家,完全能夠想到一種革命性的技術會對國際秩序產生多大的影響。

毫無疑問,這就是共和國的領導人所要考慮的問題。

爲了防止美國東山再起,肢解美國成爲唯一的選擇。

當然,要肢解美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憑藉蠻力就能辦到的事情。原因很簡單,決定一個國家是否統一的基礎是內在的因素。即語言、文化、習慣等等深入到每個人的基本觀念與日常生活中的因素,而不是強大的軍事力量,甚至與軍事力量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就如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的德國在經歷了近5代人之後又再次統一。而這也是共和國不能用武力肢解美國的根本原因。

雖然從表面上看,美國是一個沒有文化沉澱的國家,甚至是一個沒有主體民族、與自身歷史的國家。但是經過近勁年的發展。美國的基本社會文化已經成型,即美國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美國人的內心,並且成爲了美國人日常生活的標準,要在此基礎肢解美國。就得割斷這種聯繫。

這也正是共和國在大戰後期的作爲。

如果沒有大戰期間的鋪墊與準備。僅靠大戰後的努力,共和國肯定無法在短短萬年間讓美國人放棄傳統,也就不可能在夫戰結束力年後,讓超過七成的美國人在公決中投出支持分割美國的一票。

大戰結束前,準確的說。大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利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機會,將數億美國人按照不同的族羣分散安置。雖然這一安排在最初的時候受到了包括一些集約集團成員國在內的衆多國家反對,但是在共和國當局的堅持下,以及由於戰爭所導致的動亂、饑荒、瘟瘦等等因素的影響下,這一行動最終全面展開。並且以此形成了新的社會格局。

別的不說,到臨年之前,共和國就以推動美國戰後重建爲名,將 沏萬華裔遣返回國。雖然共和國當局爲這些人支付了高額的移民費用。並且本着自願原則進行,但是由此對戰後美國的社會格局與種羣分佈卻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共和國的這一行動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的種族分佈格局。別的不說。在分裂後的七個美國中。北美的5四多萬人中,有如多萬是華裔,算得上是一個完全由華裔控制的國家,西美的。比四萬人口中,亞裔佔了總數的溉。其中華裔以強。萬爲第一大族羣。即便在以墨西哥人爲主的墨美中,也有凹多萬亞裔(其中華裔近千萬),而且這些亞裔控制着包括新洛衫礬、拉斯維加斯、新休斯頓與新菲尼克斯在內的主要城鎮,是墨美真正的主人。

相對而言,戰後遣返起到的作用還是次耍的。

能夠在美國形成這種種族格局。主要還是大戰期間、特別是戰爭結束,到完全解除戰時管制狀態的這2年間的一系列措施!

替《亂世英雄》預求各位兄弟。月的保底月票,以及口月的月票。讓我們在口月爲新書戰鬥吧!(未完待續弈旬書曬細凹曰迅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80章 再次遭遇第14章 根本職責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33章 雄辯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29章 幕後推手第128章 借題發揮序十一秘密轉運第59章 同與不同第56章 快準狠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51章 輪迴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4章 四法案第124章 領跑者第32章 軍事政變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36章 風雲突變第66章 內在動力第52章 制空王牌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8章 民間力量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3章 集團化第61章 總體戰略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70章 負資本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0章 歸隊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43章 太極拳第43章 大家當第9章 針對性第14章 隱秘行動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145章 較勁第53章 新式戰爭第51章 潛艇殺手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82章 調整第17章 統一意見第61章 功敗垂成第151章 地區化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87章 砍瓜切菜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章 強國夢第23章 危機四伏第33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6章 雙面間諜第8章 突然襲擊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31章 主動出擊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41章 明爭暗鬥第94章 死亡競賽第45章 驚天陰謀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54章 交換立場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7章 戰略圍剿第52章 制空王牌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2章 憤怒的總統序十東方醒獅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51章 醉翁之意第72章 代理人第29章 野心家第53章 建議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42章 回心轉意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84章 內訌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