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埋頭做事

戰爭爆發到大規地面戰鬥結束,前後僅16天。

美軍在戰場上表演,共和國卻在“埋頭做事”。

5月12日,王元慶與廣西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主任葉致勝出席了“中重公司”在北海總部的奠基儀式。+慕華宣佈將在未來5年內把“中重公司”的業務拓展到20個以上的國家,到2022年將年營業額增加到1C00億元以上。奠基儀式結束後,+慕華還以“中重公司”的名義向廣西所國家級重點大學捐贈5000萬獎學金。

次日,+慕華在南寧與廣西大學的6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簽署科研資助合同,“中重公司”以“委託研究”的名義,每年爲6所實驗室分別提供250萬到750萬科研經費,資助在電子、材料、機電、化工等領域的科研工作。

“中重公司”進軍科研領域不值爲怪,可動作之快,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作爲軍火貿易公司,“中重公司”要想拓展業務,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向民用領域進軍,二是向軍火生產領域進軍。

以“中重公司”的背景,前者明顯不可行。如果需要拓展民用領域,不管是+慕華、還是幕後出自的+彥博、李成文等人都不需要以“中重公司”的名義進行。“中重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涉足軍火生產,最終成爲集基礎研究、工程開發、製造生產、推廣銷售爲一體地“軍火集團”。

與普通行業不同,軍火行業的門檻非常高。

如果不是國家支持,“中重公司”能否誕生都是個問題。從銷售轉型爲生產,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與西方的軍火製造商相比,“中重公司”的底子非常薄。+慕華首先要做地就是掌握幾項關鍵技術,在軍火開發領域獲得發言權。

在國家沒有批准“中重公司”涉足軍事技術開發之前,只能與國有科研單位合作。

+慕華將“中重公司”總部遷往廣西。與王元慶任廣西代主席有很大關係。“中重公司”向廣西地大學捐贈獎學金。與大學研究機構展開合作。基本上都是由王元慶一手促成地。這麼做。不但能夠促進廣西經濟發展。在教育與科研領域做出更大貢獻。還與國家將廣西作爲試點地區有密切關係。

趙潤東將王元慶“下放”到廣西。就是希望王元慶在廣西搞出點“名堂”來。

作爲紀佑國地得意門生。王元慶到廣西后就大燒了“三把火”。一是嚴肅官場紀律。廣泛任用年輕有爲地幹部。剔除部分思想僵化地老幹部;二是端正社會風氣。組織爲期半年地打黑掃黑行動。僅僅月份就剷除了5C0多個涉黑團伙;三是落實中央政府早已下達地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重點爲3000萬農民與500萬城市貧困人口解決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關係到民生地基本問題。

這三把火燒下去。王元慶成了全國家喻戶曉地自治區代主席。

在廣大民衆眼裡。王元慶做了這些還不夠。能否使廣西地經濟得到發展。給老百姓帶來實際利益纔是關鍵。

王元慶燒地“第四把火”就是重點建設北海經濟特區。

早在本世紀初,中央就確定北海爲面向東盟國家的經濟示範特區,只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北海地建設速度一直不是很快。在王元慶到任的時候,很多公司圈佔地廠房用地長滿了雜草,很多建設了一半的工廠成了廢墟,很多建成的工廠變成了倉庫。

擺在王元慶面前的問題非常嚴峻。

份,王元慶親自跑回中央向趙潤東要了在北海高經濟試點工作的特權。

回到廣西前,王元慶“順道”拜訪了+彥博等人,與他們達成了一大堆合作協議。+彥博承諾在北海港投資上百億,將北海港打造成共和國最重要的商港;李成文答應在北海、桂林、南寧、柳州等地投資上百億,興建高檔賓館、投資旅遊業等;葉永畿答應在廣西投資上百億興建水電站與風電站,興建民用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在廣西農村地區投資建設生物能源系統;龍譽騰與書濤也分別答應在廣西投資數十億元,推動廣西經濟發展。當然,這些承諾不會立即兌現,需要好幾年地時間才能顯現出效果。

隨後,王元慶與+慕華達成協議,讓+慕華將“中重公司”總部設在廣西。

王元慶開出的條件也非常誘人,除了允許“中重公司”資助貧困大學生,與大學實驗室進行合作之外,還承諾設法說服中央,允許“中重公司”進軍軍事科研與軍火生產領域,爲“中重公司”預留建設軍火生產基地土地,

政策上給予“中重公司”最大幅度的優惠。

將“中重公司”拉過來,王元慶地想法也很簡單。如果“中重公司”發展成“軍火集團”,至少能夠爲廣西提供數萬個就業崗位、讓數萬個家庭進入高收入羣體,還能爲廣西的大學院校提供更多地科研資金,使廣西在科研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最重要的是,軍火是絕對賺錢的買賣,利潤居各類工業之首。只要“中重公司”發展壯大,每年能爲廣西提供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的稅收,使廣西的財政力量大大加強。

按照外界的說法,王元慶將“中重公司”引入北海經濟開發區,想將北海建設成共和國的西雅圖!

雖然在外界看來,王元慶取得的成就或多或少與紀佑國的“政治遺產”有關,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在推進改革方面,王元慶完全“繼承”了紀佑國的魄力,甚至遠遠超過了紀佑國。

5月初,外界還在關注美伊戰爭時,王元慶做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Wшw▪ тт kдn▪ ¢ O

當時,廣西政府與南寧政府在南寧市未來發展方向上產生了分歧。王元慶希望將南寧建設成一個適合居住的政治中心,而不是“又大又全”的地區中心城市。在王元慶的發展規劃中,南寧的定位就是環境生活環境舒適的政治中心,因此要減少工業,重點發展旅遊業與服務業。南寧市政府則希望將南寧建設成廣西的經濟龍頭城市,將工業發展擺在首位。

如果在以往,自治區主席肯定會力壓市長。

王元慶沒有這麼做,而是親自出面與南寧市市長在廣西地方電視臺進行現場辯論。雙方各抒己見,看誰的觀點更有理。

辯論之後,王元慶委託一家由歸國留學生開辦的民意調查機構,在南寧市內進行民意調查;在政府官方網站、搜狐、騰訊等衆多門戶網站上設立意見反饋平臺,邀請南寧各界民衆、乃至廣西與全國各界人士發表意見,提出批評;對南寧未來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網絡問卷與投票調查。

這一開明、民主的決策引起了社會國界的強烈反響。

在南寧發展問題上,民衆不但提出了“保護環境”、“益居益業”、“發展旅遊與服務業”等相關意見,還提出了“平抑房價”、“輔助貧困”等不大相關的意見。

由省級政府就省會城市發展問題公開向民衆諮詢與徵集意見,在中央也引起了轟動。

對王元慶的行爲,趙潤東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廣西是試點地區。

抓住這個機會,王元慶按照葉致勝的提議,將“南寧未來發展方向”擴大爲了“廣西未來發展方向”,不但就廣西自治區未來發展向民衆徵集意見,還就廣西各主要城市的未來發展向社會徵集意見。

效果可想而知,不到一個月,廣西成了明星,王元慶也成了明星。

5月底,廣西自治區政府出臺了“未來十年發展規劃”,由縮編後的自治區政府與自治區代表大會的各界代表組建了“自治區發展規劃委員會”,其中代表大會代表佔到了規劃委員會總人數的60%。

到此,很多人認爲王元慶來了一次非常精彩的“登臺表演”。

只是,5年之後再也沒有人這麼認爲。王元慶不但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民衆的意見,還切實落實了發展規劃。

2018年,在廣西自治區代表大會進行改選的時候,王元慶首先落實了《代表選舉法》,隨後將“自治區未來發展規劃”以地方法律的形式提交自治區代表大會進行表決,最終使其成爲了今後歷屆政府都不能輕易修改的地方法律。

加上廣西率先實施“四法案”與中央政府相關行政法規,王元慶作爲“改革派”的身份得到了確認與鞏固。

對王元慶在廣西的一系列舉措,趙潤東一直沒有干預。

在外界看來,趙潤東這麼做,多半是礙於紀佑國的面子。實際上,趙潤東也希望王元慶能夠大舉推行改革。用趙潤東對潘雲生的話來說,廣西的改革試點搞得越徹底,中央在其他省份推行改革就越順利。

當然,改革能否成功,關鍵不是看中央是否支持。

在“四法案”陸續在全國各地實施後,改革成功與否的唯一衡量標準是民衆是否從中得到實惠,是否支持改革。

紀佑國爲改革打下了見識基礎,能否在此基礎上爲共和國搭建更加美好的未來,還得看趙潤東、王元慶等紀佑國的接班人的表現。

序四深海之狼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37章 登陸第61章 由冷轉熱第20章 唱高調第3章 餘熱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29章 別無選擇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37章 矛與盾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80章 第一次第40章 天降奇兵第84章 戰火重燃第27章 生死一線第45章 將計就計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20章 愈演愈烈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95章 陡增變數第56章 領頭羊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4章 停戰談判第34章 事發突然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73章 新紀錄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88章 公開較量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章 時過境遷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9章 針對性第18章 責任第48章 國家宣言第24章 接頭第83章 最後席位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23章 找準目標第6章 會錯意第95章 火山爆發第22章 移民潮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95章 死局序十四鷹擊長空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35章 多手準備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93章 政治進程第37章 登陸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146章 墊腳石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32章 軍事政變第6章 拷問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24章 推銷戰爭第40章 難題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章 試驗部隊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09章 打招呼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36章 致命決策第49章 場鬧劇第40章 關鍵裝備第27章 統一步調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6章 海軍革命第59章 初次交手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91章 契機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70章 針鋒相對第3章 集團化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105章 佔領區第63章 得意忘形第22章 局外人序七死亡遊戲第6章 顛倒是非第137章 矛與盾第54章 反省第58章 大國心態第88章 甕中捉鱉第40章 掉包第137章 矛與盾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62章 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