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

其實,嚴格來說。沈樹人前世讀史,卻不知道崇禎末年、江西豪紳與鄱陽湖對岸的流賊之間的貿易。這並不能怪史書沒有記載,只能怪他讀書少,不詳細。

他前世作爲一個國際關係智庫的工作人員,讀史只需要讀跟軍事外交有關的大部頭,而對那些皓首窮經的細節,則沒必要多考據。

所以他對明朝的一手史料研究,只是大略讀了《明史》,剩下都是一些現代人的分析解讀文章。

但如果他前世還仔細讀過這些地方的地方誌,那他就會看到一條記載:

在九江府的地方誌上,就寫着崇禎十四年之前,九江知府是周璜,而周璜就是因爲任內不能禁絕治下奸商“交通流賊”,最後被朝廷處分,於崇禎十五年換上了新知府史惇。

史惇到任後,“嚴保甲,勤哨探,賊不得渡。隔絕黃梅、廣濟等處賊”,算是讓九江當地通匪的情況大爲改善。但最後,這個史惇也因爲在此事上“剛直不阿,得罪鄉黨仕宦”而被排擠、去職歸鄉,回了常州金壇老家。

如今,一切都因爲蝴蝶效應而稍有改變,可以被江西豪紳奸商“交通”的流賊大大減少了,只剩下一家藺養成,而原本“交通”的大頭劉希堯已死。

但是,周璜等人的秉性卻是不會變的,江西豪紳的吃相也是不會變的,無非時間上拖延、程度上減輕,最後兜兜轉轉還是陰差陽錯撞到沈樹人和鄭成功手上。

……

因爲要跟鄭成功重新處理證據,沈樹人不得不多耽擱了一天,拖到次日、臘月二十九一早,他才讓鄭成功派出心腹勇士,去距離湖口不遠的九江府治、德化縣城送信。

一大早,點卯的時間剛過不久,也就辰時左右,知府周璜剛剛開始辦公,就聽到府衙外面一陣喧鬧。(點卯是卯時三刻點的,也就是早上六點半。不是卯時初,卯時初才五點)

周璜官威還挺大,立刻厲聲呵斥手下的衙役速速前去查明,不一會兒,衙役就慌慌張張地跑來回報:

“回府臺,是湖廣鹽法道衙門、厘金稽查司的人,說是僉都御史沈樹人蒞臨九江,得了下屬彙報,說咱九江府等地有人通匪,沈道臺大怒,讓你速速去湖口鎮拜會澄清。

城外湖邊的碼頭上,有湖廣鹽道的緝查戰船停着呢,聽巡防水師的人說,船上似乎還有紅夷大炮!”

“有紅夷大炮戰船?這沈樹人想幹什麼?他目無王法的麼!”周璜這才心中一驚。他雖在江西做官,卻也聽過沈樹人的威名,知道他這兩年崛起之速、風頭之勁。

治下幾家後臺硬的豪門與藺養成劉希堯做生意,周璜是一貫知道的,他也沒辦法。

江西從來都是大明南方、關係戶盛行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有明一朝,因爲江西籍的進士數量很多,朝中很多大佬的家族留在本地,沾親帶故,以至於來江西的地方官,壓根兒誰都不敢得罪。

他周璜區區一介知府,哪怕九江是上等府,他這個知府有正四品,也依然沒多大能量。

所以還不如跟那些人同流合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周璜自己雖然從未沾染過那些生意,但他也收受過那些家族的好處,每年總能例行分潤到幾千兩銀子的打點——

這些送銀子的大戶,也是比較有藝術的,不會直接明着說爲了哪件事兒才送,免得落了下乘,似乎是爲了託撫臺辦事才送的。

體面人,都是不管有事沒事,一年四時過節,都有例行的人心孝敬,多事之秋,無非是年節隨禮多一點。

這樣就絕對不落把柄,永遠讓人說不清是爲了什麼事情而送,可以一直和稀泥和下去——具體不好多說,但凡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多看看羅張三的行受索賄案例法條辨析,懂的都懂。

“沈樹人找上門來,這事兒可就鬧大了,他們家可是有錢得很,油鹽不進,聽說爲了大明還倒貼錢做官,這可不是銀子能拉下水的……

誒,不對,自史撫臺幾個月前正式調任漕運總督後,如今皖撫空缺,咱九江府可是重新劃歸江西巡撫治下了。他沈樹人要緝私,最多也就在湖口外堵截,憑什麼上門抖威風?”

自知理虧的周璜,緊張思忖了一會兒之後,忽然覺得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意識到自己之前過於緊張了。

自己跟沈樹人之間,明明還互不統屬呢!就算有案子牽連、確實是江西地方官場理虧,他也不該直接越權管轄!應該先通知江西巡撫,然後讓江西巡撫行文來問!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後世普通看客也能聽得懂的:如果後世湖北高院要到九江中院質疑一個管轄權的爭議,它能直接爭麼?當然不行!

按照訴訟法,那得找兩個爭議院的共同上級裁定。別說九江中院無法決定爭議移送,連江西高院都不能決定,跨省案子的管轄權爭議,就得鬧到最高院去了。

明朝的法律程序沒後世那麼複雜,但道理是相通的,至少沈樹人不該直接找九江府,他得走流程。

想到大明律法站在自己一邊,周璜膽子也恢復了一些,連忙讓人去回覆:

“你們怎麼辦的差?朝廷法度都忘了麼?這涉及湖廣和江西的糾紛,該讓他先找巡撫衙門,本官怎能私相爲外省官員辦差!

當然,你們要好好跟沈道臺的人說,他畢竟公務辛苦了,該送的犒勞酒肉禮物,不可或缺!如果沈道臺還另有私事非要堅持跟我聊,那就讓他進城來聊,湖口碼頭本官是不去的!”

讓他去鄱陽湖邊的碼頭,他是不敢,那邊可有紅夷大炮戰船呢,誰知那些緝稅的粗人敢幹什麼?這案子湖廣那邊畢竟佔着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而只要沈樹人肯進城,到時候就算周璜自己拿他沒辦法,好歹可以把九江那些朝中後臺硬的豪門話事人都召來,一起設宴款待擠兌沈道,讓那些人自己許好處拉沈樹人下水。

如果無法拉下水,這事兒也不關他周璜了,他最多就是案發後被調任、甚至降職,但治罪是談不上的。

至於那些朝中有後臺的江西豪門,如果他們看不慣眼,想狗急跳牆留下沈樹人,只要不在知府衙門裡動手,那他周璜最多也就是一個治安不力的瀆職之過。

手下衙役得了周璜的吩咐,立刻就去安排。然而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只是灰頭土臉回來,哀告求饒:

“周府臺,要不咱還是上門交涉一下吧?沈道臺大怒,他手下一個兇狠的少年緝查軍官也很是跋扈,還說軍情如火,他手中有如山鐵證,想要緝拿通匪人犯就得事急從權,等不得!您要是不去,他們就直接按證據動手抓人了!”

周璜驚得從椅子上坐了起來,氣得發抖:“有辱斯文!有辱斯文!他不顧朝廷法度的麼!就算是戰時巡查通匪奸商,也該行文地方一併配合,哪有……他敢!”

對方越是兇悍,周璜越是怕自己個人人身安全出問題,也怕自己這樣被弄去之後,萬一私下達成了什麼城下之盟,回來後本地那些被損害了利益的豪紳會找他算賬。

他已經想明白了,沈樹人單獨招他去談判,卻不肯進德化縣城,未必就是沈樹人在擔心個人安全,更多是爲了分化他周璜和九江本地豪門。

只要他獨走參加了談判,將來被孤立就難免了,遲早會混個裡外不是人。

周璜不信沈樹人敢亂來,繼續在那裡拖延,同時飛快通知九江府幾大涉案家族,還瘋狂派出快馬去南昌府。因爲他知道南昌府那邊好幾個家族也有牽涉其中。

然而,周璜註定是低估了沈樹人,低估了都快崇禎十五年了、朝廷政務有多麼需要事急從權。

掌握剿賊大權的人,偶爾不按流程辦事,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

兩個時辰後,沈樹人失去了耐心,鄭成功也就“不受控制”地動了手,然後,周璜就聽說了一條勁爆的消息。

這次來報的已經不是九江知府衙門的衙役了,而是德化縣的守將,一名衛所守備。

“府臺大人!厘金稽查司的人,衝進湖口鎮抓捕了當地最大富戶費如龍,還當衆宣佈了他通匪,在湖口碼頭上當着百姓把他家涉案的人都抓去殺頭了!”

周璜驚得從知府的座位上跌坐下來:“他……他怎麼敢的?他不怕朝廷法度麼?”

德化守備稟報時都有些哭腔了:

“府臺大人您還是出面處理一下吧!動手的那鹽道官員,是福建鄭家的人!咱九江的衛所軍什麼樣子您是知道的,對付對付順民還行,對付鄭家那些兇頑海寇出身的,實在是不敢啊!”

直到此刻,周璜纔算是徹底認栽了。

這就像是鬥獸棋,老虎吃豺狼貓犬,可最小的老鼠卻可以反過來吃象。

福建鄭家的人,在大明中樞的官場,上原本是個無足輕重的存在,只是在福建當地纔算土皇帝,出了福建,是談不上官場人脈和能量的。

但是,如果是官場上雙方按規則內鬥,其中一方佔着實質正義的理、唯獨只是不佔程序正義的流程,而他同時又能讓鄭家人幫他幹髒活,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遵守程序正義,不走流程”的鍋,只要往鄭家人身上一甩,你能如何?

鄭家的人本來就以只看實質正義,不走流程着稱。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

想明白這點後,周璜只能膽戰心驚地灰頭土臉出城,到湖口碼頭去拜見沈樹人。

。wap.

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8章 鄉試揭曉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46章 忽略不計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22章 棋逢對手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50章 整軍備戰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0章 鮮廉寡恥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50章 大言不慚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80章 塔山血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8章 土皇帝回巢